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日本学人的黄遵宪研究
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法律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日本近代教育概论及其现
日本宪政的哈耶克哑剧
近代日本海军的崛起
日本历代对外关系
日本的水田考古研究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最新热门    
 
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

时间:2009-7-24 13:55:56  来源:不详
ショナリズムの諸相》,第22页。
14、源了圆《德川思想小史》,中央公论社,1973年初版,第209页。
15、宇野精一《明治以後の儒教》。此文收入《讲座东洋思想10》(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初版)。此文开篇就写道:"明治维新的原动力是朱子学呢?还是水户学或阳明学?尽管有各种议论,但我认为总而言之是汉学,即事实上是儒教。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见该书第325页。该书关于儒学的部分已译成中文在台湾出版,即《日本儒学史概论》(许政雄译,文津出版社,1993年)。安冈正笃《明治維新と陽明学》(1965年)。此文收入其《阳明学十讲》(二松学舍大学出版部,1981年)。
16、转引自鹤见俊辅《战时日本精神史1931-1945》,第150-151页。
17、鹤见俊辅如是说。同上,第153-154页。
18、参见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53页。
19、山县有朋认为《教育敕语》乃效仿《军人敕谕》而为。说:"因有《军人敕谕》在先,教育也希望能有同样的东西。"见《山县有朋关于教育敕语涣发的谈话笔记》(1916年11月26日),收入片山清一编《资料·教育敕语》,高陵社书店,1974年,第118页。
20、明治时代被认为是日本武士道的自觉期。关于《军人敕谕》及《教育敕语》与武士道的关系可参阅永吉二郎著《日本武士道史》,中文馆书店,1932年。
21、《教育敕语》在日本近代思想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其发布之日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有关解释它的文献就达六百余种。起初解释的立场各不相同,神道家从神道的立场、儒学者从儒学的立场、佛家则从佛学的立场。在种种异说纷纭之际,井上哲次郎的国家主义的解释获得了正统性。他的《敕语衍义》从1891年初版到1907年8月重印了三十一次。有关《教育敕语》对近代日本国民精神的影响,可参见源了圆《教育敕语的国家主义解释》,此文收入坂田吉雄编《明治前半期的民族主义》,未来社,1958年9月出版。
22、斯文会编《斯文六十年史》,第十四章斯文学会。1929年出版。以下团体均可参照。关于斯文会可参考陈玮芬《和魂与汉学:"斯文会"及其学术活动史》,载《原学》第五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7月。
23、斯文学会成立大会上,川田刚朗读的《斯文会记》对此有进一步阐发。他说:"斯文会为何而设也。振起斯文也。以文会友也。夫经纬天地之谓文。道德博文之谓文。学勤好问之谓文。慈惠爱民之谓文。有仪可象之谓文。辨而不争、察而不激之谓文。贵本之谓文。道义之谓文。法度之谓文。其书则经史子集。其世则礼乐射御书数。其德则知仁圣义忠和。其行则孝友睦姻任恤。其业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斯文也,亘古今、通内外、横目两足,戴天履地者,莫不资焉。……而学者往往胶柱刻舟,不达时务,是以中兴师以还,采用洋学,海内靡然。舍鸟迹而讲蟹文。然一利所在,一弊随生。道德变为功利。敦厚化为轻浮,俭素移为华奢。……唯新之趋与夫迂儒泥古者均非圣贤实学之旨也。……洋学之弊如彼,讲汉学者独无所辟乎?然则雕虫篆刻非斯文之谓也。索隐行怪非斯文之谓也。孤陋寡闻非斯文之谓也。道听途说非斯文之谓也。曲学阿世非斯文之谓也。褒古毁今非斯文之谓也。知己不知彼非斯文之谓也。大言少成非斯文之谓也。……"(原文为汉文)
24、1883年6月5日斯文学会为设立学校而广求赞助的《告辞》。《斯文六十年史》,第230页。
25、如根本通明、三岛毅、鹫津宣光、广濑范治、重野安绎、股野蓝田、岛田重礼、冈本蓝辅、内藤耻叟等。中村正直讲授过八家文,后来辞任了。
26、1969年7月15日斯文会《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回顾座谈会》,《斯文》第59、60合并号。
27、《斯文六十年史》第三十六章斯文会。第317-318页。1918年12月1日斯文会首任会长小松原英太郎以《本会的趣旨》为题发表演讲。内容基本相同,载于《斯文》创刊号,1919年2月。
28、中村久四郎《现代日本支那学研究的实况》(调查报告),外务省文化事业部,1928年12月,第96页。
29、关于"满洲国"的真相可参阅姜念丰等著《伪满洲国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