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书房与革命作为quot;历
试析19世纪上半期围绕“
试析明代盐法变迁之轨迹
试析清代晋帮茶商经营方
试析《睡虎地秦墓竹简》
试析罗马早期平民的身份
试析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
试析道教劝善书中的生态
试析曾国荃的建军治军思
最新热门    
 
试析quot;中国quot;概念之演变及其地缘内涵

时间:2009-7-24 13:57:07  来源:不详
,分层次向四周辐射的“同心圆”结构,“同心圆分层结构”观念,早在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建立起来了。夏禹平天下,定九州。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是夏的统治疆域。当时,夏是以都城为中心,以地幅为半径,分层“五服”设防的行政与军事区划。夏人依据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分层统治,抵御外族,保卫国家。这个“同心圆分层结构”的思维方式,对后人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学者约翰·K·费尔巴克,也企图用“同心圆分层结构”来歪曲中国处理外部关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在《中国人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外部关系》一书说:“中国对外关系,选择同心分层方式。第一层关系,叫做‘中国化圈’,包括朝鲜、越南,暂或日本在内;第二层关系,叫做‘亚洲内圈,由中国附近的非中国民族或部族构成,包括满洲里人、蒙古人、维吾尔人、土耳其人、西藏人;第三层关系,叫做‘外圈’,通常由远居海外的野蛮人构成,包括欧洲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和东南亚人。中国人要求其势力所及范围的全部民族和国家,为中国进贡,并承认中国的优越地位。”此种论调如不是出于对中国历史的无知,便是包藏着为分裂中国和“中国威慑论”制造理论根据的险恶祸心。因为,在西方一些政客和御用文人中,制造分裂中国论者,总是利用所谓“亚洲内圈”的说法,把内蒙古、新疆、西藏、台湾等地排斥出中国版图之外;而制造“中国威慑论”者,又总是利用所谓“中国化圈”的说法,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此荒谬的地缘政治观,我们必须加以甄别和批驳。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之地缘关系都是历史地形成的,只有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总的趋势,才能正确地解释一个国家的历史结构。在本世纪20年代,梁启超曾发表过一篇宏论《中国史叙沦》,他是用“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的历史发展“三段论”,来解释中国各民族的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兹摘录如下: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争竟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颐竞争最烈之时代也。 

  “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梁启超的历史分期“三段论”,对我们认识中国历史演变的规律及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依本人对中国之“整体”的理解,将此“三段论”分期稍作解释和修正,更能说明中国之历史演变的规律性和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地缘关系。 

  “中国之中国”,经夏、商、周三代,华夏核心文化形成与发展;经春秋战国的历史磨合,秦一统天下,形成中华一体化的基本格局;又经汉帝国约400年的历史融铸,才完成了中国之“整体”的最后定型。当然,中国之“整体”的发展与巩固,在“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的历史阶段也有着丰富的内容。至于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罗马帝国梢枝末节的经济、文化交流,乃是通过亚洲的大夏、安息等国间接进行的,即便是与后者的关系也是十分有限的,因而称不上“世界之中国”的开端,只可说是“亚洲之中国”的重要先导。 

  “亚洲之中国”,从隋唐始计至宋元明清,约1300年。当时,处于中国“整体”边缘的中南半岛列国、朝鲜等,有的有时名义上藩属于中国朝廷,但实质上终究是独立的国家。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在这个时期,起源于亚洲的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它教派先后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西汉时期传入中国,隋唐进入鼎盛时期;中东伊斯兰教,唐朝传入中国,元明清时期完成中国化过程;叙利亚化的基督教称景教,唐初传入中国。中华民族文化受到了印度文化和中东文化的挑战和影响。中国在同亚洲其它古典文明以及重要国家的广泛接触与交流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之“整体”,进而确立和巩固了中国在亚洲中的文明古国地位。中国对周边国家及其亚洲的影响,主要从西部和东部两人区域的大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