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乡村自治:皇权、族权和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政权
十年来国内魏晋南北朝乡
论唐代乡村社会中的社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宋代乡村户之生活水平析
宋代国家权力渗透乡村的
宋代的富民与乡村治理
中国近现代乡村史研究及
最新热门    
 
乡村危机与近代百年中国政治格局的嬗变

时间:2009-7-24 13:57:15  来源:不详
法鸦片贸易所造成的大量白银外流只能说加剧了中国固有的社会矛盾,对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有着推动作用,谈不上是根源之一。

    中国自汉至清初,人口在两千万至八九千万间摇摆,但随着清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统治疆域的扩大,人口不断增长。尤其是自康熙51年(1712)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起,中国人口在低水平平面垦殖农业的基础上、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方式的要求下,迅猛增长。据当时的官方统计,1741年全国登册人口突破有史以来的1亿大关,1762年人囗增至两亿,至1790年,人口超过3亿,1812年为365447000人,人均耕地只有2.87亩, 1851年人均耕地更下降为2.47亩,为近代中国百年史上最低的年份。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大起义于此时爆发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早在18世纪末年,由于人口的超规模增长,土地兼并的加剧,官吏的腐化堕落,人地之间的矛盾已空前地尖锐化。在没有民权、实行独裁专制的情况下,政府缺乏监督和制衡,因此其自我调节机制大打折扣,一旦社会发生危机,便往往转化为激烈的阶级冲突和武力暴动,听任饥寒交迫的贫苦农民掀起自下而上的席卷王朝的怒涛,农民起义也就不自觉地充当着排除社会运行障碍的历史工具。乾隆末年已民变不断,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等此起彼伏,构成了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的前奏。一方面是封建政权愈益黑暗和无能,一方面则是广大人民的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涓涓细流汇成江河,零散的农民起义汇聚为扫荡十八省、历时十几年的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自然在情理之中。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仍属于旧式的单纯的农民大起义,但由于它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大背景下,因而其产生的社会效应与中世纪的农民起义有所不同。它一方面给满清的封建统治予以沉重打击,使其大伤元气;同时还促使清廷部分改变了统治术,进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多方面变化。一个事实是,太平天国运动促发了洋务运动的产生,充当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助产婆。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传统中国也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社会。但洋务运动是作为对农民起义的直接反动而产生的,其最初的目的虽然有御侮的一面,然而由于当时清统治者视农民起义为心腹之患,故其主要动机却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历史往往是在扭曲中进步的,正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大起义扭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关,进而中国才出现了新的社会生产力与新的阶级,从根本上改变了晚清的政治格局,否则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与革命运动便无法产生。清政府中央政权内部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崛起了一个以军功为资本、以办洋务而著称的洋务派,他们多是握有军政大权的以汉族官僚为主体的封疆大吏,随着这些地方大员势力的不断扩张,其对满清王朝的离心倾向亦日益增大,从而加速了清朝的解体和灭亡。近代中国的各色政权几乎都经历过财政拮据的折磨,也几乎都是在财政困境中走向墓地的,而财政困难的根源则在于乡村的衰落与破产。政府财政越困难,便越加重对广大农民的搜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晚清政府正是在这种恶性循环圈中走向覆灭的。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未能导致王朝更替,它除了消灭部分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外,并未能给乡村带来光明。一、它未能导致一次农民大规模重新分配土地的结局,相反,在清政府反攻倒算和一大批军阀地主的兴起下,封建土地制度又得到了加强。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以及在农民起义失败后,未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以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只是力图恢复旧秩序。在太平军原占领区大力支持原地主夺田追租。1863年,清廷命令督抚“于新复各处督饬各该州县,确切查明实在‘逆’产入官。其荒废地亩,有原主者,即行给颁,尚未查到业主者,即著暂行造册登记”,“俟业主续归,再行给还。” 只是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才下令招垦升科;在江浙等破坏较大的地区,才实行“蠲减钱粮”,但得益者多为大地主。而且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兴起一大批军阀型地主,他们由军功而发迹升官进而成为为霸一方的地主豪绅。湘军首领曾国荃,在湖南广置田产,“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战,必请假还家一次,颇以求田问舍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