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评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
寻找“穆鲁瓦”的传统精
希腊精神真的是西方文明
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
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
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概貌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巨大
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
最新热门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史学的主流

时间:2009-7-24 13:57:29  来源:不详
年,新旧之分倾向对史学的影响仍然严重,在"民"或"群"的范围内,偏"旧"的群体通常便不在史家的关注之中。数量极大的缠足女性恐怕就是最为近代史家视而不见的一个群体(少数反缠足者却颇受关注),废科举后逐渐被排除出乡村教育领域的塾师群体,也被既存的近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排除在视野之外。故真正的"民史"至今仍未能较成功地树立起来,但早期的愿望仍为近二十年的社会史兴起埋下了伏笔。在某种程度上,将近年"社会史"在中国的复兴看作20世纪初学人们反对"君史"而呼唤"民史"或"群史"的荡漾余波,似亦不为过。   有意思的是,纪霖兄将"社会史"的复兴视为"这些年中国史学界所流行的年鉴学派",尽管是已"被大大阉割过"并"被误读为'社会史'研究"的年鉴学派。我稍感惊讶的是,如果乾嘉传统真的已"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的主流",源自法国的年鉴学派(无论怎样被"大大阉割",大体的外形总应相似)还可能同时在中国"流行"吗?乾嘉学派当年并不以学术包容的雅量著称,是改革开放时代使其变得对异国学说如此"大肚能容"吗?我总感觉到这里有点新型的西学源出中国说的意味。退而言之,即使我们把"中国式的年鉴学派"简化为"社会史研究",这一取向似乎仍难与无论怎样现代化了的"乾嘉传统"划上近似的等号,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学人所大声疾呼反对的,正是中国旧史(当然包括乾嘉)对"社会"(当时也用"群")视而不见而仅重视君主和政治。   纪霖兄从这些"所谓的'社会史'研究"中看到的仍是"支离破碎的事实瓦砾"(提示着"乾嘉传统"的存在),这又与我之所见不同。我们近年的"社会史"虽然不乏排比史料的论文和著作,但其中更注重"理论"者如果不是主流,也决非支流(看看历年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的综述便知)。我就见到不少为"社会史"正名的论文,认为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才可以算得上"社会史",否则便只能算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普通史学。注意这种画地为牢的正名意识的基础和分辨标准正是理论、方法而非所研究的具体"内容",这且不论。就说那些"所谓的社会史",以我稍熟悉的中国近代阶段看,从各种"理论"入手来研究近代社会和社群的论文和专著实不少见。14虽然运用的"理论"已不一样,昔年"以论带史"的遗风仍是不呼已出。   这样,我看到的中国史学现状与纪霖兄所见可以说恰恰相反,很可能我们都不过是盲人摸象,各"见"其所摸而已。实际上,我和纪霖兄所接触到的"史学界"恐怕也真的不太一样:纪霖兄所听到的史学界对杨念群书的"议论"是"截然相反"的两分看法,即"不是'好得很'就是'糟得很'";我个人的看法则介于两者之间,而且我的史界朋友的看法亦多与我之见解相类。或许  我们的史学界真的已像近代中国一样,也有两个或多个"世界"的区分了。15   因此,纪霖兄因其眼中的"乾嘉传统"的复兴这一倾向而认为"当代中国的史学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似乎太过悲观。好在纪霖兄认为杨念群书引起的争议"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危机的深度,同时也预示着走出危机的可能性"。因为杨著"成功地证明了史学还有另外一种叙述的方法,太阳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而且其所代表的不仅是方法上的立异,同时也明确体现了"新一代"与前代的疏离:"作为新一代的史家,杨念群表现出的正是对正统史学的偏离"。   关于"史学危机"的看法并非纪霖兄一人独有,几乎同时为杨念群兄大作写书评的吕文江先生/小姐也认为:面对众多历史材料,"今天的中国史学界却表现出其在运用理论进行分析上的无能为力。在虚假的'复原历史真像'的意图作用下,大量的研究作品不是仅仅究心于历史细节的琐碎考证,就是在历史材料的剪裁铺排中论述一般性的常识之见,甚至流于陈词滥调,毫无真正的洞见卓识可言"。这样一种他/她称为"历史知识生产的内卷化"已"成为最严重的危机",而"如何走出这种深刻的危机,如何反叛目前仍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史学,就成为新一代史学学者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这一点上,杨著"从具体的研究中提供了示范性说明"。16   除"史学危机"外,两人的共同看法还包括"新一代"史家对"传统"或"正统"有意识疏离以及杨著在这方面的"示范性"。其实以纪霖兄在近代史学界久享大名的现状,他大可不必有这样强的危机感。而且老一辈学人便未必不欣赏纪霖兄的治学取向,我愿提供一次个人经历证明纪霖兄其道不孤:某次在朋友座上遇到一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资深研究员,便久闻许纪霖之名而不知另一位近年刊发文章稍多的中年学者为何许人。该学者的文章其实不少即刊发于近代史所的所刊之上,似不应视而不见;大概因其文偏于实证,属于不那么重视"主观诠释"的一流,所以不受注意。以年龄论,这位资深研究员绝对比纪霖兄高一辈,但这并未影响其欣赏纪霖兄的研究取向,足证其道在老一辈中亦不孤,"危机"感可能产生于重实证的一边还更合适些吧。

 至于"示范",我想念群兄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