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史家张荫麟之生平与史观
最新热门    
 
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纲》

时间:2009-7-24 13:57:36  来源:不详
度的组合,绘声绘色地揭示出了周代社会的整体面貌,包括社会各阶层、城乡生活状况、政治管理体制乃至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静态的和动态的演化史迹,说得都有根有据,平和易懂。在所有通史教材里,对周代社会的整体勾勒,我至今还没有看到比荫麟更周全、更清晰的,无一句落空。 
  通过九节逐次的生动描述,读者可以信服地看明白:周代既没有希腊、罗马那种"奴隶制社会"的模样,也与西欧中世纪的"领主制社会"迥然相异。它就是具具体体的一个社会历史个案,是由我们祖先独创的,有一无二的中国式的"封建",以家族、宗族聚邑为基础,由部族方邦联合,而进至以宗法制为纽带的"封邦建国","散漫"(注意,这是荫麟的特别用词)的"封建"。再走下去怎样?稍后就说到。
  荫麟并不回避奴隶问题,而且描述细致具体。但置于他的整体结构之中,奴隶的地位、作用也是一目了然,不容有异想天开的余地。对奴隶,我们有许多先入为主的"夸张"。荫麟在书中具体比较了贵人的奴隶与乡邑农民(庶民)生活处境的同异后,说道:"(庶民)他们的地位是比奴隶稍为高贵;但他们的生活殊不见得比奴隶好",说的是在特殊的情景下,苛税杂役法外扰民。荫麟就是那样地真诚,不肯迁就流行,不愿意把话说死。说死了,历史就不是活生生的,可以让人回味的。试想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这种情形在史书中不就经常见到?极端的例子,明清河北正定、河间一带专出太监,怎么理解?为什么好好地不当自由的农民?要说有"奴隶社会",一座大观园不就是,还用得着到说不清的商朝去找?! 

  如果不是过于偏执观念的成见,能说荫麟描述的不是实实在在的周代历史?对周代社会认识之重要,还因为它关联着对中国历史能不能有一个连续把握的历史通感。祗要前后上下打通去思考,问题也就不难豁然解开。于此,荫麟在第2章第1节开首的点睛之笔:"周代的社会组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史的基础",看似平易,却有千钧之重。
  我特别佩服荫麟敏锐的历史通感。其时,地下考古发现还很有限,对几千年前社会基层,一般人的聚落生活遗址,全然无知。他完全是凭着文献捕捉到历史灵感的。今天,早于商周以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也越来越丰富,完全证实了以同一血缘的家族、宗族聚合在一起的聚落――"乡邑",始终是上面屡经变迁的国家(从方国、王国到帝国)政治的基础。原先陕西姜寨发现的是以公共广场为中心的同心圆模式,大中小房子分五群圆拱围绕着广场(象是公社集会的场所)。我曾自作聪明地提问:是什么时候,我们的民居聚合离开了"罗马广场"而变成排房模式的?很快考古发现证明这是一个假问题。在辽宁,在湖南,连续发现了五六千年前的聚落遗址,竟然活脱脱的就象旧时我家乡村落的排房,五排、六排的,一个村落;南方还发现了一条小路通向远方,"小桥"流水的画面似在眼前。你说奇特不奇特?数千年里我们绝大多数人口就没有走出过这一情景。最近十来年,才有了一点点走出的样子。 
  什么"人人普遍皆奴隶"?什么"奴隶军事集中营"?现在觉得真有点好笑。许多前贤的感觉我们都疏离了。他们老说,一家一户,同族相拱相助的乡村生活,在平日里是"自由"的、"平等"的,除非天灾和从外面冲进来的人祸(参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大版。荫麟书里也有类似的描述。)现在想想,那时同族相聚,"死徙无出乡";即使到了郡县制时代,"天高皇帝远",政府只设到县一极,若风调雨顺,老百姓所求不高,外面的人也不大管,这情景也真有点象。否则,《老子》里关于"小国寡民"的描绘,《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村落,想象的根据哪里来?!汉吕后、唐武则天年代,上层、宫里杀得天昏地暗,甚至"阴阳倒错",只要不苛政猛如虎,还懂得"休养生息",连正史也承认,是时天下尚称"乂安",百姓"逸乐"。这情境现代洋人不容易看明白,从山村里走来的多少都能体验。上面变化万千,底层依旧如故。什么"王"、什么"帝",能给我安静,都无所谓。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样的水,这就是直到开放以前中国的历史底蕴:数千年以不变应万变。
  由第2章而下,直到第7章秦统一止,实际整个成一系统。这是有关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个大关节。对这种历史变动,在第5章第1节,以优美似散文的笔调交代了总的态势:"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