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再论戊戌维新的历史意义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清军入台前后的法律制度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考证行为,体察动机——
抗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对
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上永
最新热门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

时间:2009-7-24 13:57:46  来源:不详
意的是,大部分留日学生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学习日本的学术文化,而是学习西洋文化13。然而,日本也不仅止是一个「接生婆」,事实上,许多转手而得的西洋知识已经经过日本的选择、改变,或已沾染上日本的色彩。

  以下我将举几个例子,藉以介绍当时从日本吸收进来的文化资源:

  首先是翻译。早在1939年,佐藤三郎就已经出版过一份目录,发现有152本日本历史著作被译成中文14,此后,这一份中译日本书的目录越加越长,一部重达数公斤的书中搜集了5,767种书目15,但据调察,尚有将近一千种书未被收入。试想这是何等庞大的一笔新的「思想资源」?如果分析这些中译日本书出现的年代,我们便可看出一个清楚的变化:1896-1911年是译书的高峰,共有956本书被译成汉文,1912-1937年则有1,759种;相比之下,在1896-1911年间,日本从汉文迻译过去的书只有16本而已。这是一个近乎讽刺的悬殊比例。在这个时期,日本译介全世界各种语文著作的工作中,中文书籍所占的分量也急遽下降。在一份根据《明治文献目录》(1932)所做的分析中发现,它所列的1,472本从各种语言翻译过来的书籍中,只有3本是译自中文的16。如果把它与《船持渡书》相比较,便可以充分发现,明治以前中日之间那种文化思想的关系已经彻底消失。

  在大量中译的书籍中,以各级学校的教科书最为大宗,这些新教材掀天盖地铺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当时,中国各地常为使用旧式教材或新译教科书起争执,陈独秀幼年便亲历过这种经验17。本世纪初年出版的《国粹学报》中,对大量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教科书便非常不满,但是他们并不想再以古代典籍作为教材,而主张自己编一套。在〈国粹学报略例〉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国近今学校林立,而中学教科书尚无善本。」其下有小注云:「我国故有之载籍,卷帙浩繁,编纂极艰,故无一成书者。坊间所有,多译舋东文。夫以本学之学术事实,反求之译,其疏略可知。其可耻孰甚?」

  接着是文学。如果把近代中国文学变革的根源都算到日本身上,那当然是错误的。不过仍有一些学者认为,「文言合一运动」可以在明治的日本找到根源。日本学者中村志行就日本文学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作了研究18。以梁启超为例,梁氏在《新民丛报》中的文体,常被认为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后来的陈独秀与胡适。中村志行分析了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并发现它有深厚的日本根源19,黄得时在研究梁启超翻译的《佳人奇遇记》与中国的新小说时也得到一样的结论20,甚至从梁启超的诗中可以发现他扬倡的「诗界革命」也有日本的因子21,而明治时代的新戏剧运动与晚清中国的戏剧改革之间也有关联22。

  新词汇的引入似乎更为重要。对日本来说,汉字与中国的词汇早已像是血液中的成分,去除不掉了。但是戊戌前后,或者说上一世纪的最后十年,日本词汇大量「倒」进中国文化中。实藤惠秀在《中国人日本留学史》中开列了一张数目庞大的词汇表,但是仍有人认为他还未穷尽所有词汇。新词汇引入的规模之大与涵盖面之广,大概只有中国中古以来大量出现的佛经词汇可以比拟23。而这些词汇的引进,也相当微妙地改变了中文的文法,假如没有这批词汇作为概念工具,许多文章就不会以那样的方式写出来。这使我们想起年鉴学派史家费夫尔(Lucien Fevre)在研究拉伯雷(Rabelais)究竟是「不信者」或只是像伊拉斯莫斯(Erasmus)那样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时,发现十六世纪并不存在「绝对」(absolute)、「相对」(relative)、「抽象」(abstract)、「因果」(causality)等字眼,所以在当时的「概念工具」中并不足以产生决然「不信」的概念24。如果想了解这一批从日本引入的词汇对后来中国的影响,那就得想象这批「概念工具」如果不曾在那个时代存在过,人们到底会怎样下笔写文章。

  这批如海水般席卷而来的新词汇,有些其实是中国古代的名词,经过日本人重新使用再介绍到中国来,其中有些词汇的意义已经产生变化,譬如「经济」一词便是。新人物喜欢用新词,当时的出版商只要看到稿子中有新名词,便俨如看到了品质的保证,可是旧人物却恨之入骨。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