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
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日本近代教育概论及其现
最新热门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57:50  来源:不详
希望藉此确定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力图改进这一位置。阅读于是就成了读者对自己期望的投射过程。换言之,所谓诠释也就是读者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这是一种用本体论(ontology)的路径来研究诠释学的作法。由此作法,读者与作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明确界限就变得十分模糊了。海德格尔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超越现代西方哲学的这一传统。

    这一诠释学的本体论所造成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读者与作者的位置被颠倒了过来。原来是作者高高在上,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读者必须对作者保持高度的尊敬,以谦恭的态度认真理解和掌握其思想、意图。但经过了海德格尔的“革命”,读者变被动为主动,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有了相当的自主性。而作者则逐渐丧失了权威性和独立性,其思想除了通过读者的理解、解释以外,并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而且,由于读者的阅读是一种将自己的期望投射到作者身上的过程,作者到底想讲什么和讲了什么也就不再重要。这样一来,作者的权威性便无复存在了。因此,一些后现代主义者说,作者已经死亡了。而作者的死亡正是读者的诞生所造成的。(注:有关海德格尔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参见斯密斯:《尼采、海德格尔和向后现代的过渡》(Gregory Bruce Smith,Nietzsche, Heidegger and the Transition to Postmodern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第175—280页。)

    这一方面的论述,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冲击很大。如所周知,历史学的工作程序,正是建立在现代诠释学的基础上的。施莱尔马赫所说的要比作者本人更了解其作品的话,也同样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演变的理想。唯一不同的是,一般的诠释者所面对的是一些文字作品,而历史学家要处理的是一去不返的历史长河。幸好,历史学家并不要、也不可能走回历史中去,而是要通过史料来研究历史。但解读史料,也必须对史料保持高度的尊敬。其实,历史学家对史料的尊重,胜于任何人,因为史料非但是他们研究历史的门径,而且史料还十分珍贵,往往残缺不全,如那断臂的维纳斯塑像,自发现以来一直受人膜拜、惹人遐想。换言之,虽然现代历史学家所面对的作品,它们的作者都已过往,但其死亡却使得其作品身价百倍、弥足珍贵。

    当然,后现代主义者所谓的“作者已死”,只是一种比喻。这一认识,从根本上动摇了现代历史编纂学的基础。如果历史学家能对史料作随意的解释,那么历史还有多少真实性可言?如果历史学家对史料的作者没有适度的尊敬,如何将之视为自己著作的出发点?如果种种,粗粗想来自然十分可怕。其实,这些问题细究起来,也并不十分骇人听闻。现代历史学固然强调史料的整理与解读,但历史学家在实际工作时,还是经常对史料的真伪持一种怀疑甚至批判的态度,用万分挑剔的眼光审查其真实性和有用性。这在中西史学的传统中都能见到。如中国现代史学史上,就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古史辩”运动,对中国的古书,用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做一个彻底的搜查,希望能去伪存真。这一运动的影响十分深远,以致直到最近,中国的史学界、考古界还有人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注:提出这一口号的是中国大陆考古学家李学勤。有关这一“走出疑古时代”,可见《中国文化研究》,23(1999年春)上的有关论文、综述。)

    再拿对史料的解释来看。虽然史学家十分珍惜史料的来之不易,但在分析史料时,却并不因其珍贵而怯于提出自己的解释。事实上,在历史研究中,同一史料产生不同的解释的事例几乎比比皆是、俯拾可见。我们并不能说有了这些不同的解释,就说明史学家对史料作了随意的解释(当然这种情况也存在)。换言之,对史料的尊重,并不要求史学家人云亦云,在史料、即古人面前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事实上,在史学研究工作中,史学家采取的是主动的地位。我们所常说的蒐集和整理史料,就证明我们在史料面前并不匍匐蹒跚,唯命是从,而是经常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史料作适当的安排。史学研究的进展,也经常是伴随着史学家对新的史料的开发而达到的。史学家自然离不开史料,但没有了史学家的赏识,史料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史料也离不开史学家。或许,这里我们也可借用一下海德格尔对诠释学所作的本体论分析。

    如果史学家对原始材料也没有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尊敬,那么他们如何看待二手材料呢?按照现代西方历史编纂学的传统,二手材料的重要性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