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钱 穆 的 圣 贤 史 观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钱穆学述
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
钱穆论清学史述评
疑古与考信——钱穆评古
宗教与科学历史关系简析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
2003文物保护与科研重大
最新热门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26-1950

时间:2009-7-24 13:57:59  来源:不详
认识外部世界的必要。从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到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努力,其结果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具体而言,这一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国人眼界的扩大。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就将一般人对世界的认识,从沿海的邻邦扩展到了欧洲、大洋洲和美洲。但从第二个方面来看,这一「开眼看世界」的结果,反而缩小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从原来的「天下」缩小到了「国家」。中国人渐渐抛弃了以前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而将注意力慢慢转移到了国家,也即中国与外国,特别是与西方强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但在这一新的国家观中,又包含了原来的天下和王朝等概念。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对此有较清楚的分析。他认为在清末的知识分子中间,这一国家观常常有不同的含义,取决于人们对清王朝的态度。5保皇派可以将清王朝等同于国家,保国就成了保清朝;而革命派则将国家界定为中华民族的天下,清朝的灭亡正好是保国的必要条件。但无论如何,国家的兴亡已经成为中国人注意的中心。从天下到国家,反映的是中国人的认同观念所产生的深刻变化。
     这一认同感的变化与国家观的建立,自然而然地导致了民族主义史学的勃兴。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载《新史学》和1905年开始《国粹学报》上有关史学的论文,都代表了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如果说在十九世纪末年魏源、王韬等人介绍西方的著作中,中国人对西方的知识只是原来的天下观念的延伸,那么到了二十世纪初年,由于国家观念的普及,原来的中国为天下之中心的观念已经被中西之间的抗衡、甚至中国应模仿西方的认识所取代。在梁启超的《新史学》中,他一方面将高扬民族主义视为史学研究的目的。在另一方面,他又以西方和日本的民族主义史学为样板,批判中国的传统史学。由此,中国史学开始「革命」,进入了一个全面革新的阶段。在梁启超看来,虽然中国史学汗牛充栋,但并没有对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产生多少帮助。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正史」,只是专制帝王的家谱,未能记载多少中国民众的事迹,即所谓中国的「旧史家」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显而易见,梁启超的新史学是想将「国家」作为史学著述的中心。同样的企图也见于「国粹学派」的著作中。所谓「国粹」、「国魂」,都首先由日本学者所发明使用。「国粹学派」的人物中,有不少人与梁启超一样,曾受到日本现代学术的影响。在「国粹学派」追寻中国这一 国家的起源及其特质(即「国粹」)时,历史学也是他们重要的工具之 一.从建设民族-国家的需要来衡量,「国粹学派」的学者对中国的传统史学,也做了犀利的批判。如邓实就写道﹕悲夫,中国之无史也。非无史,无史材也。非无史材,无史志也。非无史志,无史器也。非无史器,无史情也。非无史情,无史名也。非无史名,无史祖也。呜呼,无史祖、史名、史情、史器、史志、史材,则无史矣。无史则无学矣。无学则何以有国也。6邓实像梁启超一样,以民族主义史学为基准来检验中国传统史学,由此而发展中国「无史」的呜呼。更有甚者,他认为没有史,便没有学,而没有学就没有国,于是将史学研究,将国家建设紧密相连。这种以国家观念为中心的民族主义史学,是勾勒中国现代史学的主要脉络。以后史坛流派纷陈,但都不脱此藩篱。钱穆也不例外。因此余英时在回顾中国民族史学的兴起和演变时,也将钱穆的史学放在其中一并考虑。7从天下到国家,反映的是清末民初中国人世界观的巨大变化。一旦放弃了中国作为天下中心的思想,而把中国视为世界上诸多国家的一个成员,就自然需要对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重新考虑。这是当时民族主义史学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其实,就当时中国所处的情形来看,这一问题似乎十分简单明了,那就是在西方强劲的挑战面前,中国显得软弱无力、雄风不再。于是,许多开明、激进人士提倡改革、变法,以求中国之重振。这些想法,在今天看来,似乎顺理成章。但其实却反映了一种历史观的深刻变化,即那时的中国人开始以进化论的观点来考察历史的发展了。因为正是通过进化论,人们才开始将世界各地区的历史放在一个起点上考察,以观察它们前进速度的快慢。也正是由于进化论,即通过与外国,特别是西方历史的比较,人们才注意到古代中国的先进和现代中国的落后,于是就有了所谓「复兴」的提法。「国粹学派」对「古学复兴」情有独钟,而五四时期的人物则提倡「文艺复兴」,都是显例。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当时的思想界自然有震聋发聩的作用,但进化论的一般道理(国家之间的孰先孰后),对于那时的中国人来说,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