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钱 穆 的 圣 贤 史 观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钱穆学述
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
钱穆论清学史述评
疑古与考信——钱穆评古
宗教与科学历史关系简析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
2003文物保护与科研重大
最新热门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26-1950

时间:2009-7-24 13:57:59  来源:不详
31年《国学概论》出版时他在「弁言」中写道﹕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其范围所及,何者应列国学,何者则否,实难判别。本书特应学校教科讲义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学术概论大意,分期叙述。22这一段话,十分有意思。其中「学术本无国界」一语,表明钱穆仍然像传统儒家那样,没有忘怀天下。但他在同时又说他应时代之需,采用了梁启超的观点,表明钱穆在那时也愿意跟随该时代的学术潮流。在《国学概论》书内,更有不少例子说明钱穆对「新」学问,非常了解。这一了解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钱穆在书的最后一章中,对「最近期之学术思想」做了较详细的介绍。第二,在前面各章中,他也不时参考梁启超、胡适、章太炎等人的著作,与前人的论述作比较。我们可以在下面看几个例子。譬如,在钱穆那时下力很深的先秦诸子研究中,他就参考而且同意胡适的意见,认为「诸子出于王官论」的说法不可靠﹕「遑论所谓『某家者流,出于某官』之说哉?故谓王官之学衰而诸子兴可也,谓诸子之学一一出于王官则不可也」。23在谈到两汉今文、古文的争论时,钱穆像顾颉刚一样,并不认为在汉代,有所谓今、古文之争。他们在研究那个时代的学术时,也都想突破今、古文讨论的藩篱。24到了代,有关经的翻译,钱穆则引用了梁启超的论著。25在讲述清代考据学时,钱更是大段引用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可见他对那些「新」人物著作的熟悉程度。在总结清代考据学时,钱穆引用了胡适、梁启超的意见,认为这些考证的手段,代表了科学的精神,有助于史学的研究。不过,钱穆对清代学问还是有所保留。他引证了柳诒征对之的批评。但更有意思的是,他似乎更喜欢胡适的批评。钱穆引了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的说法,认为清代考证学,欠缺对「材料的组织与贯通」,因此在清朝三百年中,「只有经师而无思想家。只有校史者而无史家」。从钱穆以后的学术生涯来看,他是不满做纯粹的考证学问,而是有意成为一名「史家」的。26看来胡适对早期的钱穆,也有一定的启发。
     钱穆对他同代学者的直接评论,见于《国学概论》的最末一章﹕「最近期之学术思想」。在该章中,他将章太炎、胡适和梁启超视为当时治先秦诸经与诸子的主要人物。对于胡适,更是赞誉有加。认为他「介绍西洋新史学家之方法来治国故,其影响于学术前途者甚大」。27这几乎是「夫子自道」,即钱穆已经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即使做古代的学问,也须采用一些西洋的新方法。他在以后的论著中,不断将中西学问做比较,看来与此认识有关。事实上,在写作《国学概论》时,钱穆已经对西方的一些学术经典和思潮,有一定的了解。28当然,钱穆对胡适还是有批评的。他提到胡在写作时,由于匆忙而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显得潦草。但他马上又说﹕「要之其书(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足以指示学者以一种明确新鲜之方法,则其功亦非细矣」。甚至在将胡适与梁启超比较时,钱穆仍然偏好胡适。他说虽然梁的著作「精美详备」,「惟其指陈途径,开辟新蹊,则似较胡氏为逊」。更为重要的是,钱穆对来自东南大学柳诒征的对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的批评,不以为然,认为梁、胡等的作法,有扭转风气之功。29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说那时的钱穆对「新学问」有仰慕之心、追随之意,恐不为过。而他那时对胡适等人的反动派,则并不见的有多少同情。譬如,钱穆在评论柳诒征在东南大学的同事吴宓、梅光迪等人的《学衡》杂志时,这样说道﹕这些人「隐然与北大胡、陈诸氏所提倡之新文化运动为对抗。然议论芜杂,旗鼓殊不相称」。在简述了「学衡派」的「人文主义」以后,钱穆也只是说﹕「盖与前引二梁之书( 梁启超之《欧游心影录》和梁漱溟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相桴鼓,皆对于近世思想加以箴砭者也。惟学衡派欲直接以西洋思想矫正西洋思想,与二梁以中西分说者又微不同」。30从这些不温不热的评语可见,钱穆对这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者,并不看好。而他所认为与新文化运动可以相媲美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一认识到了以后也没有改变。31
     钱穆在《国学概论》中的这些意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在入京前夕,也即进入学术界以前的一些基本想法。因为虽然《国学概论》出版于1931年,在他去燕京大学任教以后,但据他自述,他写作该讲义,是在1926和1928年之间,也即在他结识顾颉刚以前。32该书所反映的,因此是他对当时学术界的先进所抱的比较真实的看法。从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