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陶希圣及其中国史观

时间:2009-7-24 13:58:05  来源:不详
1930年的古史论坛差不多全部在他们手里”,可见当时陶氏史学之势力影响。所谓“社会学的眼光”,实为历史唯物论的别样讲法。但杜氏认为,1930年后,陶希圣诸人即已失去历史生命[7],却未免过甚其词。实则,1930年后,社会史领域形成三分天下局面,陶氏一派固不能独占,却依旧是非常活跃的帮派。

    整体看,马克思主义乃是社会史论战各方共同的理论平台。这是首先应该确认的史实。所以,当时人或谓“关于中国现代经济分析,多半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之下进行,或至少是企图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8]或谓“在中国社会史的论战里,都是唯物的内部争斗,没有唯心论者插足的余地,各方都是以唯物的辨证法做武器。”[9]如是论调,不一而足。陶氏作为论战中新生命派的代表,倘不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则无法进入论战之语境,无法取得参战之资格。

    这样一个判定,通过对当时自由派学者态度之考察,亦可印证。例如胡适就曾说,中国人还没有资格谈资本主义,因为中国根本就没有几个富人;封建阶级和封建势力也让人不知所云,因为热衷于此者不过是“抓住几个抽象名词在那里变戏法”[10]。胡适的潜台词是说,社会史论战不过是胡扯,所谈所论皆为虚拟出来的假命题。这种论调和情绪,代表了胡适等所谓“新月”人士的共同思想状态、基本立场,最为当代的自由派学者所激赏,也确有其理据。胡适这种对社会史论战的轻蔑态度,源于双方史观之分野,又恰好反衬出陶希圣史学之属性,反映了陶氏一类史家在自由派学者心目中被轻蔑的位置。社会史论战或其前期的社会性质论战,有特定的语言,逻辑,圈子。它只是胡适一类人嘲讽的对象,陶希圣也只是他们嘲讽的对象之一[11]。

    但是,这样一个只配被自由派学者嘲讽的历史事件,这样一群只会遭胡适等人轻蔑的史家,却造成让自由派学者痛心疾首的严重后果。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及历史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剖中国社会与历史的最引人瞩目的工具,对后来的学术发展发生很大的转向作用。当然,论战亦使某些原本信仰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人走向反面,所以有人说“社会史论战有使论战者转到反马克思主义的功用。”[12]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和最终趋向,故可忽略不计。在构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学术方法论的过程中,中共学者固不遗余力,托派学者固争功不舍,然若干国民党学者之参与亦不可小视。国民党系统的学者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参加了社会史大论战,而且整个论战就是在国民党统治的城市中进行的。在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历史的事件中,在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国民党系统的某些学者也发挥了作用。这在自由派学者看来,颇为不合“逻辑”,却是活生生的史实[13]。

    那么,陶希圣这类国民党系统的学者,为什么要以辩证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呢?这个问题,应在30年代沸腾于中国社科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14]中求得答案。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30年代成为思潮,则需要专门的探讨[15]。这里,笔者依旧想提示一下自由派学者的看法,因为冷眼旁观的人往往最能看清热事。

    1930年,罗隆基深有感慨地说:“共产主义在目前的中国,俨然哄动一时,有许多人觉得他是万验灵丹。”[16]为什么会这样?罗氏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汪精卫等人“当年代共产主义播撒的种子,如今都一粒一粒的生长发育起来了。”故国民党对“如今共产主义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共产党在目前有今日的地位,共产主义在一般青年的头脑里,这样的时髦新鲜,谁亦不能否认这是孙中山先生、汪精卫先生以及许多国民党领袖们帮助的功劳。”[17]同时,王造时对此亦有同感和具体剖析[18]。显然,他们的论述是片面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思潮之张扬,乃各种因素综合造成,非单一原因所致。但是,作为历史的亲历者,罗、王等人从国共合作的特定历史背景出发进行阐释,则可谓能得纲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译出版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9],为此一维度的阐释提供了最切实的史料支持。陶希圣之史学,可以说无逃乎罗隆基的感叹。

    陶希圣之史学,反映了30年代国民党的基本特性。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原本意义不明,可左可右[20]。而在三民主义前提下,国民党实行的是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