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陶希圣及其中国史观

时间:2009-7-24 13:58:05  来源:不详
领袖汪精卫更曾经被共产国际某些人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36]。由于改组派与中共在大革命时期亲密交融,不仅前者受到后者很大影响,而且中共某些地方组织也曾受到改组派极大熏染。如温州就有过所谓“吃点心”主义,意即共产主义是吃大餐,改组派的主张是“吃点心”,二者不矛盾[37]。蒋汪合流后,汪精卫反共的同时,依旧主张“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没有把大革命时期的政治主张洗刷干净[38],且始终处在与蒋介石的对立之中。在这一格局中,陶希圣客观上扮演了反蒋的改组派历史理论家的角色。

    作为改组派的政治外围,陶希圣当时没有发表过直接攻击中共的言论,但他显然不赞成中共的主张。他的思想状态和基本政治立场,同样可通过何兹全的自述想见之。何先生说,他当时是一个三民主义者,认为三民主义符合中国国情,但对国民党很失望,痛恨蒋介石,对共产党也没有好感,不同意中共的革命路线,不赞同农村暴动和阶级斗争,可是对中共党员却持同情态度[39]。这种自我表白确切地表达了整个《食货》派的特点。当时理论上区分中共与非中共的标准,主要看是否赞成阶级斗争,而陶希圣是反对阶级斗争的。

    1928年5月7日,改组派首领陈公博创办《革命评论》杂志[40]。6月1日,顾孟馀(公孙愈之)再办《前进》。两个杂志在宣传政治主张的同时,也涉及社会史理论。他们的社会史观点,正来自陶希圣。如顾孟馀《国民党必须有阶级基础吗?》[41],否认当时存在封建阶级和封建制度,认为“封建制度的经济的、社会的、思想的基础,现在已不存在。”“中国没有农奴,中国的农民没有守田的义务,没有强迫的力役,所以中国没有封建制度。”就完全取自陶,故当时即被归入新生命派。陶希圣扮演了改组派的历史理论家的角色,但是,不应夸大这一角色的自觉性及作用。陶希圣虽然是改组派成员,但他的历史理论却并非主动为改组派服务。他的理论,主要是被改组派所利用。

    由上可知,探讨陶希圣之史学,不能离开大革命的背景和国共合作的政治格局。陶希圣是在五四运动精神影响下登上史坛的。他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主要出自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而赶上大革命的风云际会,倾心于三民主义的政治信仰,因而决定了其史学的形态和样式。这是他区别于民国其他史学流派和史家的分水岭。但是,必须指出的是,30年代的陶希圣,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此种变化,由政治看,即由国民党左派而日益右倾;从学术看,则由尊奉唯物史观而日益走向史料派,由对唯物史观的悬搁而逐步走向放弃。形象地讲,他是处在“船”上,正在从辩证唯物史观的船上走下来。只有把他置于这种动态的过程中,才能识其面目。

 二

    在民国学术史上,陶希圣以新生命派首领著称,而新生命派,又因社会史大论战而著名。参加社会史论战的人物,主要有四派。以胡秋原、王礼锡为代表的读书杂志派,属于自由马克思主义者,相对比较中立、超脱,较少意识形态和党派背景。托派,即中共反对派,又被称为动力派。新思潮派,被称为中共干部派、斯大林派、共产国际派。新生命派大都是国民党人,后演变为“食货派”。这一派著作最多,人员构成最复杂,声势最大,风头最健。陶希圣甚至说,当时许多人把“凡注重商业资本的作用者都归于新生命派”[42],足见其人数之多以及成份之复杂。

    所谓“新生命”,照以往之解释,是指《新生命》(The New Life)杂志。有学者甚至认为,陶希圣与朋友周佛海共同创办了该刊物。其实,有两个“新生命”,一个是“新生命书局”,一个是《新生命》杂志。与社会史论战关系更为密切的,是书局。而陶希圣,则是这家书局的负责人。至于《新生命》杂志,乃是地道的国民党右派政治刊物,以赤裸裸地反苏反共反马列主义为特点,负责人是蒋介石钦定的陶氏朋友周佛海[43]。周佛海是个政客,早就投靠了蒋介石,反共不遗余力。他所谓“新生命”,即暗指蒋介石。陶希圣则主要是个学者,直到30年代末才投奔蒋,比周佛海差不多晚十年。与《新生命》杂志之反共反苏反马克思主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陶希圣主持的新生命书局则大体承续着国民党左派的风格,出版了大量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书籍,如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山川均《辩证法与资本制度》,考茨基《社会革命论》,等等。有人甚至说,北伐以后,出版马克思主义最多的,就是新生命书局[44]。可以这样讲,“新生命杂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