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
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政权
试论1949—1951年中国的
最新热门    
 
1905:终结的一年

时间:2009-7-24 13:58:13  来源:不详
的1898年、1900年和后来王朝倾覆的1911年来,看来并不很引人注目,甚至有点平平淡淡。但在我看来,它却最适合于被称为中国传统社会「终结的一年」,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是科举的废除。清廷宣布废除科举,自然有许多长期积累的原因和多方面动力激荡而成,但最后的决定是在本年做出,遂使本年成为标志性的一年。科举的废除影响深远,意味著中国历史的一个根本断裂。相对于此前中国的「千年」传承,它是终结的一年;相对于此后的「百年」变革,客观上又可说是开端的一年。它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链条中关键的一环。总之,科举之废除实在是「亘古奇变」的二十世纪所发生的一件最早的最重大事件,其意义要超过一个王朝的覆灭。以下我试依据我的一些初步研究对这一事件的意义做一叙述2。

一 古代选举制度的终结

  废除科举首先意味著一个确立于代,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消失,但还不仅此,它还意味著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结束。因为,由唐至清的科举(考选)与此前由汉至隋的察举(荐选)实际是不可分开的。它本身正是由察举发展而来,是为了克服其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察举制度和科举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一个整体。它的名称和丰富内容可见之于正史的「选举志」,以及典章制度著作中的「选举典」、「选举略」或「选举考」等。科举的废除则整个地改变了古代选举的主旨和方向。

  王朝统一中国,其形成的一种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模式,为后世选举入仕的制度化提供了一种直接的客观需要和可能。汉朝承袭了此模式,但在官员的来源上颇思改弦更张,到建立王朝之后六七十年,其「统治阶层的再生产」终于发生了一种意义深远的变化。文景时已有不定期的「贤良方正」的特举,而就在武帝时的一次特举中,董仲舒提出意见,反对任子、纳资取士,主张「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3,这样,终于在汉武帝光元年(前134),「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举看似不起眼,却正如劳干所言:「开中国选举制度数千年坚固的基础。」4元朔元年(前128)又有诏书规定必须举人,批准了有司所奏:「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察举由此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并不断完善细则、增加其他名目,确定奖惩。我们翻阅《汉书》,时有「坐选举不实」而免官的记载。博士弟子课试也渐成制度,开后世选举与学校相结合的先河。

  作为荐选的察举的特点是「人对人」,好处是常能看到人的全部:不仅文章、学问,还有德行、干才;也不仅一时表现,还有平日作为,乃至于家世根底,但假如推荐者私心膨胀而又外无制约,荐选也易生营私、结派、请托、谬滥的流弊。这时有两条可能的出路:一条路是把开启的门关小,使统治层相对封闭,上升之途更加缩小,客观上可以减少觊觎之心与奔竞之势;另一条路则是索性让门完全敞开,使统治层向所有人开放,只是每个人都要经过一套严格的、同等的考试程序才能达到高位。

  东汉以后的选举在头几百年(魏晋南北朝)也许是走了前一条路,而之后的一千多年(唐至清),最终还是走了后一条路。于是,以「自由投考」和「以程文为定」两点为基本特征的科举在唐代正式确立。又经过代采取锁院、糊名、誊录这些隔绝考官与举子,只凭程文而不再见本人的措施,除了考场上的文章,其他人的因素几已淡化为零,考官不知试卷作者为何,更勿论其家世背景。其他种种防弊措施也都在加强这一点。由此遂导致「取士不问家世」原则在宋代的完全实现。在考场上的那一刻,考试者只剩下他自己面对一切。这种种人格淡化、取士之途趋一、考试内容趋一的发展,都意味著科举愈来愈以一种尽量客观、中立、平等的标准和工具理性来对待所有投考者和处理升黜。科举制度在明代实际上已完备定型。各级科举的层次、细则在明代得到了愈来愈精确的规定,构成了一张严密有序的大网。考试与学校的结合也达到了几近于浑然一体的程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