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温州历史教育博客:郑小
胡良建:历史教学回归生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最新热门    
 
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出错原因与经典训练

时间:2007-2-28 13:40:02  来源:不详
B.人民*有巩固的后方

C.人民*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分析指导】此题只要把握好最佳选择题特点:对四个备选项进行比较时,不是去判定谁对谁错,而是去鉴别谁主谁次,根据题目要求选好“一般来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史学观点,便能选出最佳答案是A。

【应用训练3】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A.  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接受

【分析指导】此题运用“引起历史事件变化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实力的较量”这些史学的基本观点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便可选出最佳答案是C。

 

(五)概念选择题

【典型题例】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

A.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设想

B.首先提出于中英关于香港的谈判

C.最先发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D.最先发表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命题意图】此题以“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检测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时空观的把握的程度。

     

【解题技巧】此题若单从时间上对备选项出现的四个“最”进行比较筛选,会很困难,且很可能由于对这一概念不理解而错选了C项。解题的关键是把教材“一国两制”构想的相关内容,从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这 角度来理解思考,即对教材如下所述:“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同时,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谈判并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进行分析,“一国两制”构想作为一个历史概念,选项A是这一概念的目的要素,选项C只是说明这一目的要素中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的具体报告,不那么扣题了。选项B、D均是关于这一概念的影响要素,经上述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分析后,对备选项中出现的四个“最”,谁符合题干要求,就不难判断了。正确的答案是A。

【举一反三】历史概念是根据历史背景、存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三部分概括而形成的。由于历史概念是史实的抽象和概括,它上承史实,下联规律,反映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它既能考查知识水平的高低,又能考查出考生学科能力的强弱,所以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加强历史概念学习要注意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背景要素,内涵要素,评价要素)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分析。结构化的知识容易抗拒遗忘,便于迁移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的典型题例便是一个例证。当然,在解答概念选择题时还要注意对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所谓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在量度上的界定;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只有在对历史概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识记后,才能灵活自如地应对概念选择题的考查。

【应用训练1】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封建制度

B.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长期斗争,建立了中华民国

C.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析指导】命题者用“偷梁换柱法”,故意用“封建制度”偷换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来设置选项。“封建制度”是战国时确立的,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