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四: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五:中
梦想中国:中国各省名称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黄晋瀛:中学历史教学中
李惠军:教学研究之“战
张华中:中国古代史知识
周明学:中国近代现代史
施丝:中学历史教学之联
最新热门    
 
陈军:中国古代文化史练习

时间:2009-10-18 17:31:42  来源:李友焱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领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

  A.《聊斋志异》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2.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①毛笔、纸张②一叠印刷的书籍  ③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

3.作为唐都长安的贵族子弟,你可能

  A.与少数民族王公子弟、东亚一些国家的留学生一起在国学中学习儒学

  B.喜欢吟诵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偶尔使用纸币“交子”购买商品            D.热衷于收藏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

4.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魏晋书法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7.将“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8.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  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  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 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   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

9.战国时的稷下学宫,历时150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齐统治者广纳各地文学游说之士,学土云集。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发展

     C.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                                              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10.《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

11.下列文化现象中,与城市经济繁荣直接相关的有 ① 南北朝佛教的盛行  ② 唐代传奇小说的问世③ 两宋风俗画的出现④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12.提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3.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进入中原的北方各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大力崇奉儒学。如北魏孝文帝大兴儒学,史书称当时儒学之盛况,“比隆周汉”。下列对以上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B.接受儒学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重要方式。

C.少数民族政权接受儒学目的是巩固统治。      D.少数民族政权接受儒学以示对汉族政权的归附。

15.梁启超等人曾印刷了前代思想家的著作秘密散发,以启迪当时人们的思想以追求自由。这个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 朱熹            C.李贽             D.黄宗羲

16.《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磁石             D.火药

17.“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文中提到的技术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磁石             D.火药

18.要想较全面地了解西周和春秋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情况,最好是阅读

A.《尚书》        B.《诗经》        C.《论语》        D.《春秋》

19.“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20.汉字的各种字体中,实用性最强和最差的字体分别是

A.楷书、草书     B.楷书、行书     C.行书、草书     D.草书、行书

21.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22.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中国

英国

步枪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差距

2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4.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25.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26.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  “兼相爱、交相利”、“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町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7.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28.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29.《汉书 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关于以上材料说法正确的是①隶书是在汉代始创的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③隶书便于书写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30.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那家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佛教

 

 

31.张衡在《灵宪》中说:“月光生于日之所照……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有①此语是对月食的解释②这是关于我国最早的月食记录③其论述基本符合现在的科学理论④张衡的理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2.“彼汾(汾水)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此文应该出于《诗经》中的

A.《雅》          B.《颂》       C.《风》         D.《齐风》

33.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描写的是山西一带采桑的情景②当时已经出现了丝织③表达了一名男子对采桑女的爱慕之情④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4“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以上诗文的文体是

A.唐诗          B.汉赋              C.楚辞体           D.元曲

35.话本这种文学形式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B.市民文化需要的结果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结果                    D.统治者提倡的结果

36.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提倡男女平等②实际否定“三纲五常”③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④有利于思想解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7.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其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

A.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48.下列观点,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9.自宋代以来,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B.日益强化的君主专制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科举制度的推行

40.以下言论与人文主义暗合的是

A.“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B.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

C.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D.社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二、非选择题

41.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一引自《论语》

 孔子说:“如果是面对着仁善,那么就是对老师也不要作谦让。”“ 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消除残暴和杀戮了。” “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 引自《何新论坛》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 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与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上述材料表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鲁迅全集》

(2)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 “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3)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4)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42.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在18—19世纪的欧洲,一些思想家为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提出了构想。请指出三个主要思想流派,(3分)并简要归纳其主要思想主张。

  

(3)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根据所学知识,简答中国在新时期的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正确探索。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桓公六年》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侯所受者其尊皆天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1)分别概述三段材料的核心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董仲舒的思想形成的背景。

 

 

(3)简要分析董仲舒的思想的作用。

 

 44.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请回答:①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

 

 

②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哲学、思想“相通的地方”表现在哪里,简要分析原因。

 

 

45.孔子对周礼非常重视,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制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古罗马政治家、法律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想,是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请回答:①简要分析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产生和罗马法形成、发展的背景。

  

②孔子的“礼”和罗马法在核心内容上有何不同,目的上又有何相同?

 

 

③简要分析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和罗马法的影响。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材料中的史实)

 

 (2)材料中所提到的火药与罗盘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4)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

 

 

4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董仲舒看来,天是百神大君,天具有仁义礼智信,皇帝是天的儿子。人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就的。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就了人,人秉承天的意志长出了身体,这就是人符天数。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骨有三百六十六节;天有十二个月,人骨有十二大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瞑。田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                                             ——《中国哲学与文化》

    材料二:朱子日:“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问,而不知的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只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                                            ——《续近思录》

    材料三:“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大上(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    ——《史记·天官书》

    材料四:“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天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在论述什么思想?

  

 

(2)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在材料一中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种思想?

  

 

(3)材料二又是怎样论述这种思想的?

 

 

(4)结合材料三、四,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学说?

 

 

青铜峡市陈军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0/129565/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