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胡杭军:历史教学激趣艺
王叶军:同课异构优化听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陈军:中国古代文化史练
高轶军:美国中学生历史
范红军:历史教材的已知
何军:人教版必修2第二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李惠军 聂幼犁:历史教
最新热门    
 
李惠军:教学研究之“战后两极争霸”一课的教学及联想

时间:2009-10-18 17:54:53  来源:李惠军
 

          “战后两极争霸”一课的教学及联想


                                 

           ●作者: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李惠军


    教了二十多年书,自己满意的课好像还没有过,常于“庆幸”与“遗恨”之间,冒出几丝偶感,有些话很想说出来,于是就有了以本课为例所产生的下面这些文字。


    一、课前的遐思断想
    《战后两极争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国际关系中的“轴心”问题。设计这节课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要告诉学生什么?如何从这节具体、微观的历史课上,演绎和诠释抽象的课程教学目标?
    《战后两极争霸》所讲述的历史是经过后人和搅拌过滤的陈述。由于长期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斗争,许多问题被人为地扭曲掩盖。因此,我想这节课首先必须以史料说话、言必有据、据必可信、不发空论;其次要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筛选哪些内容、在“通脱而不空疏,精致且至博大”的情境下,让学生的思维泛起涟漪,带来学习的灵感和历史的感悟呢?
    几十年来,我坚持带着问题读书,以及时了解与教材相关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对于教学我则主要是聚焦于——用心、情、理去体验、感悟、想象历史,设身处地勾勒即将进行的教学流程。在我看来,教师能够体悟历史的神韵、体察学生的心灵反映是十分重要的,否则课堂就不能生动;不善于调动学生并观察其反映,教学也就不会有针对性。


    二、教学片段的诠释

    1.与同学们一起进入角色


    上课伊始,我在屏幕上出示了一幅漫画图片,(如图)请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历史信息,揣摩相应的历史现象,由此引出新的问题。
    开始,同学们讲解冷战的原因、实质等问题的看法是肤浅的,甚至是“左”的或者完全错误的。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试图通过生动的呈现方式,诱发学生与历史事件对接联系和发掘有效信息的兴趣,二是顺应学生的认识特征,即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路径;三是预期利用学生不经意间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不完整知识导入新课,同时抓住他们对冷战认识的“缺失”,顺势进入下一环节,并引起学生在心理上的“有意注意”。


    2.将问题顺势推进


    在大家学生们充分表达了对冷战看法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概括归纳,并进行简要的解释(如图)。
    关于冷战何以发生?美苏两国到底谁是冷战的始作俑者?这是十分复杂,而且争论相当激烈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在充分提供大量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交由学生加以讨论。我带领学生们一起简单回顾了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对于苏俄的干涉战争、二战前双方在外交上的交锋、二战中的联合,特别是结合柏林之战(如图)丘吉尔与斯大林明争暗斗的历史情节。
    又通过对于二战后期以及战后初期有关斯大林的讲话(略),在时间上先于“凯文密电”等细微之处展示、利用此图,让学生明白“社会制度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分歧是冷战爆发的政治渊源;国家利益的交锋,划分世界的冲突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世界局势的动荡,国际纠纷的凸显是冷战爆发的现实原因;欧洲中心的动摇,地缘政治的真空是冷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更重要的是,我想在在课堂上“不经意”但有意识地制造一个“玄机”,让学生们在冷战认识上“自我怀疑”,从而提出问题。
    记得有一次和聂幼犁教授在苏州木渎中学,看到一幅李政道先生题字——“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聂教授感慨地说:“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修炼出能够让学生在听课时自己提出问题的本领,那将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了!”历史教师应该善于置疑,怀疑是深刻肯定的浮力,没有怀疑的肯定,只能是简单机械的复制。有了怀疑,解释才有力量。在这节课上我的意图达到了,学生们不仅当场向我发问,而且有些问题还相当独特和尖锐。比如,有同学从俄罗斯的兴起、俄国历史上的封建性残余的角度提出了冷战发生的历史渊源;有同学细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与德国签订的7个秘密议定书,提出苏联扩张政策的历史连续性等等。学生的问题可能有失偏颇,我也很难说服每一个学生,而且我觉得也没有必要。透过历史情节和微妙的时间关系,条分缕析缜密考量到底谁是冷战的始作俑者,这种生成疑点、提出问题、探究思考过程本身就是成功,而结论是不重要的。

 


    3.展现冷战的表现与场面


    下面两幅PPT是我讲课中,处理冷战的经过、表现与历史场面的思路和重点要素。
    冷战历时近半个世纪,期间所发生的事件不计其数,一节课不可能全部讲到。为什么筛选上面的一些历史要素作为重点呢?一是考虑到教学成功的一节课必须建立在情节生动的基础上;二是觉得上述要素可以集中反映这段历史的总体特征;三是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震撼,并留下几丝朦胧的历史感。历史课不能没有情节,但也决不能不加筛选地追求故事性。对历史细枝末节的极度渲染,反会阻塞历史智慧的流淌。而简单冷漠地追述历史往事,又只能导致心智的沉寂。
    所以,在强调所谓理念、手段、互动的时候,历史老师是要保持一点冷静的。许多古今一瞬的场景氛围,非语言所能复述重现,精彩的图片往往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富有视觉冲击的画面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用眼和心来解读已经淡去的历史场面,从而打开想象的空间。当然,教师的讲授艺术永远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几乎是调动了全部心智与激情为这个历史画面“着色”。“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国旗悄然地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此时,离苏联成立69周年还差5天。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一个曾经令人类震撼的帝国大厦就这样在历史的烟尘中无声地消失了……”


    4.结束本课并留下“无尽余音”


    关于冷战结束的原因,我并没有过多地进行分析或者给出什么结论。因为在我看来,我们的历史教学已经过分强调结论了。其实,只要经过真正讲清楚,其最终结束的原因已经蕴涵其中了,可以让学生们去发掘、归纳。我在展示下图的基础上,最后发表了一番感言:
    “当人类步入第三个千年的时候,当2000年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刻,全人类都在期盼着世界的和平。然而,就在100年前,善良的人们也怀着同样的心情,聆听那1900年元旦的钟声。生性乐观并充满浪漫主义的法国人,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我们希望抚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聊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无底深渊。’但是,20世纪带给我们什么呢?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把‘热战’推到了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临界点的话,那么,也许我们会有些须臾的侥幸,能不能说‘冷战’是人类理性和冷静的表现?然而,人类战争并没有走向消亡!何时才能消灭战争呢?”
    上述结论,看起来似乎有些问题,一些人提出了质疑:一是提出了一个没有结论的,而且是无意讲解的问题;二是好象对于冷战有褒扬的意思,甚至在画面中居然出现了“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把!”的文字。但这正是我的一个独到的思考和处理。
    回顾人类的战争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结束战争的方式形形色色,战败国或者投降、归附、灭国、远徙,或者交战国媾和。近代主权国家关系形成以后,媾和成为交战国之间结束战争状态的基本形式。历史上,掠夺的欲望或信仰的冲突往往成为引发战争的原因。战争过程中激起敌对双方的巨大仇恨,或出于削弱、震慑敌方的政治目的,军队肆无忌惮地屠杀战俘、枪杀平民、劫掠财富。近代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1625年撰写《战争与和平法》,明确提出应对战争行为进行限制。到1864年,在红十字运动的推动下,欧洲各国代表在瑞士日内瓦缔结《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人类在还无法摆脱战争阴影的情况下,通过制定有关国际法以维持战争中的人道,这本身就是人类在不断走向理性与文明的过程。而“冷战”未始不可以视为人类对于“热战”的“慎重”。
    其次,我之所以设计这幅漫画,不仅想说明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局势,关键是为下节课“地区冲突”留下“切口”。

 


    三、课后遗憾和余想


    这节课结束了,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
    第一,由于采用比较单一的传统方法和电子板书的一般引领方式,所以,讨论尽管看似场面活跃,但学生的参与程度相对有限,大多数学生由于传统的教学环境所导致的诸如发表意见的先后排列、时间限制、虚荣心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没有机会与条件。
    第二,学生的思维活跃,假如不给予充分的讨论,既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会造成对问题浅尝辄止,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和深化。假如任由学生深入讨论,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则必然陷入另一个难题,教学计划无法完成。
    第三,如何在第一时间矫正那些过于“离散”的信息、观点,既又不影响教学的流畅性,且要呵护学生可贵的思想火花?如何使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互动合作交流平台与教学和学习相协调,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节律有机结合?
    对于上述困惑与遗憾,我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要锲而不舍地探求下去。历史教师对以往教学案例不断地回味与反思,而新的教案新的一课又总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遗憾。这就是教师的工作,尽管没有什么的华彩乐章和哲思宏论,但是也渗透了智慧和灵光。


【作者简介】李惠军(1959-),辽宁人,中学特级教师,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科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系历史教学论硕士生导师(兼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科组成员,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和测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