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李惠军:教学研究之“战
王叶军:同课异构优化听
陈军:中国古代文化史练
高轶军:美国中学生历史
范红军:历史教材的已知
何军:人教版必修2第二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陈小军:“三教合一”新
陈小军:“三教版”必修
最新热门    
 
胡杭军:历史教学激趣艺术初探

时间:2009-10-18 17:53:33  来源:胡杭军
 

胡杭军老师的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10/106332/index.shtml

 

历史教学激趣艺术初探

 

胡杭军

本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资源》2007年第1-2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追求导入语的艺术化、悬念化,教学手段的新颖化、多样化,教学过程的活动化,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趣味化,就能以趣激学,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

关键词:兴趣  艺术化  悬念化  活动化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喜爱的情绪,是人们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因此对这一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为这毕竟是学生学好知识的一个必要前提。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各门学科因各自特点,不尽相同。历史课讲述的是已经过去、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它要求学生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展开联想,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本人就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做法。

 

一、导入语的艺术化、悬念化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教学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像一部优秀的电影、小说那样,一开头就能把读者吸引住。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巧设导入语,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及早进入最佳状态。可以说导入语是日常课堂教学中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扯起学生思维的风帆,是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是为学生披荆斩棘开拓一个想象空间的利器。对于一堂新课来说,新颖独特、富有创意的导入语——引入新课,将会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的情境上来,并能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过两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艺术化

 

别具艺术魅力的导入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显示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作到导入语的艺术化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诗歌激趣、民谣激趣、故事激趣、音乐激趣、影视媒体激趣,等等。

 

例如,在介绍九·一八事变时,我通过播放“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开头,激发了学生了解历史的兴趣。另外,诗歌导入语往往也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先声夺人,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到唐朝统治者奢侈淫靡的生活,使得唐逐渐衰败的历史,我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来加以印证。

 

2、悬念化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也常用,称之为“悬念”设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时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例如“明末农民战争”中有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朗读这首民谣,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首民谣中的闯王是谁?这首民谣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因为民谣中的闯王在小学时学生就已接触过,所以学生自然会想起明末农民战争领袖李自成,说明李自成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教师接着提问:李自成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呢?这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到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即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严重,政治十分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农民生活日趋困苦,而闯王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符号人民的愿望。这样学生就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突破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思维活动得到了不断递进,比平铺直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手段的新颖化、多样化

 

直观性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宣称直观性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认为:“只要有可能,应该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耳闻目睹,使学生有直观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呢?

 

1、插图、挂图的运用

 

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图表是比较经济、方便的直观教学手段。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利用放大了的《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中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方面具有更简明、直观的特征,因而学者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也发出了“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的感叹。如在讲述长征这一节内容时,我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设计了一个“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让学生们课后自己动手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资料,并参照“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绘制出一幅沿着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重走长征路”的旅游地图,再让他们按照这幅旅游地图,把与长征有关的重要地点、战役、会议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写下来,并适当让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无疑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果既加深了对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了解,又激发了学习和运用历史地图的兴趣。

 

2、电视录像媒体的运用

 

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过去性,即不可重现性。有些史实如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学生认识起来很困难。因此,再造历史情境,提供史实表象,就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电视录像能以美妙的音乐、流动的画面,通过艺术的加工,将遥远的历史事实、陌生的历史人物及已近模糊的历史现象活生生地再现于学生面前,缩短了由于时空差距所造成的学生与史实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认识历史、激发思维提供了感性材料和思维桥梁,使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我先用投影播放录像,画面中飞机轰炸,硝烟滚滚,苏军英勇顽强地与德军宽展开巷战的情景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1943年2月,苏军发动总攻,5000门大炮一齐怒吼,场面极为壮观,这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巨大规模和激烈程度,从而加深了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转折点的认识。再如,在讲“中化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放映《开国大典》的录像,画面中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立国的巨人之声,54门礼炮齐鸣28响,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规模盛大的阅兵式……生动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把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普天花同庆的场面逼真地再现出来,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历史知识的特点是一度性,即一去不复返。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它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较好的交互能力。

 

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经过时,我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一条动态英军侵略路线:在鸦片战争形势图上,我按照英军侵略路线,用软件中的擦除功能设计了一条动态的英军路线,在讲到英军进攻广州时,通过操作鼠标红色线型箭头便逐渐向上伸展指向广州,接着代表广州的圆点在不停地闪动,讲到英军进攻厦门,箭头又可以指向厦门……;在讲侵略路线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容量大、功能强大的优点,又在左上角设计一个窗口,播放英军进攻广州、厦门等地的录像。这样,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把鸦片战争的经过以直观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既激发兴趣,又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活动化

 

教育家卢梭从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出发,认为教育不是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主张让儿童通过实际活动接触事物,从观察与探索活动中去获得真实的知识。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多角度多层面展开一些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欣赏,在愉悦中获得知识,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曾设计了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教学活动:如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纪念馆、历史遗址,进行社会调查;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演讲比赛、编演小品;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等等。

 

如笔者在教授“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节时,确定了 “我们是20世纪20年代全球最具潜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题的演讲答辩比赛。全班同学分成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德国等小组。接着,各组分析、吃透教材,借助各种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信息。再由文笔不错的同学借助有关材料组织演讲稿,并推出口才颇佳的同学为演讲人。课堂上,各组代表分别发表演说,阐述如“本国现状”、“振兴目标”、“强力措施”等方面内容,来论证己方(代表国)是“20世纪20年代最具潜力的资本主义国家”,然后各组同学对别组同学进行“发难”,各组代表(也可以是代表所在组同学)以史实为据进行答辩。最后,由评估团进行评价、教师小结。在活动中,学生唇枪舌战,场面热烈,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这一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趣味化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曾说过:“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战士。” 课堂教学艺术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学语言艺术。而历史语言艺术最讲究的就是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形象性

 

孔子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讲语言要生动形象。所以历史课堂语言应当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在历史课堂里,我们应该听得见几千年前陈胜在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看得见万里之外法国马赛人民高唱马赛曲开赴前线的壮丽画面,触摸得着祖国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文物遗产,感受得到无数民族精英、杰出人物金子般的思想品德……我们常说要把历史讲“活”,从语言上的要求来讲,就是要把历史人物讲得栩栩如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外貌,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就是要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在讲巴黎和会时,我是这样讲的:英法美三个大国操纵着会议,英国谁来了?首相劳合·乔治,这个圆滑而又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国这个老牌帝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最仇视当时已经发生革命的俄国。法国谁来了?总理克里孟梭,他已经70多岁了,说话的声音沙哑,外号“老虎总理”,是个典型的复仇主义者,他的野心就是称霸欧洲。美国谁来了?总统威尔逊,他原来是大学教授,后来当上了总统,他口头上标榜和平,但态度高傲,就像已经成为世界的主宰者似的。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三巨头”的面貌和所代表的国家的特点、时代、阶级属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而给学生“如见其人”之感,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趣味性

 

语言的趣味性是使教学语言产生魅力的要素,其作用尤如菜中的盐。枯燥乏味的语言如同一盘忘记的菜一样,无论其营养价值多么高,总是淡而无味,如同嚼蜡,不会脍炙人口。教师应该正确地驾驭课堂语言,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设法在学生心里激起兴趣的波澜。

 

例如,讲德意志宗教改革时,为了揭露天主教会出卖“免罪符”的欺骗性和僧侣阶层的愚蠢,可补充罗马教皇特使和一个强盗相遇的故事:一天教皇的特使铁哲尔在路上和一个强盗相遇,强盗虔诚地问他:“如果抢了僧侣,是否可以得到原谅。”铁哲尔答应他“可以得到原谅”。于是他也买了一张免罪符,而把铁哲尔本人抢得精光。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强化了知识的形象记忆。

 

总之,激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刘  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8-201.

[2] 张广智.历史教育与现代影视[J].历史教学问题, 2003,2;67-68

[3] 陈杨霞.让生命力在历史课堂中竞相迸发[J].历史教学问题,2004,4;100-101

[4] 顾月琴.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歌谣的运用[J].历史教学问题,2004,6;102-10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