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李惠军:教学研究之“战
胡杭军:历史教学激趣艺
王叶军:同课异构优化听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陈军:中国古代文化史练
高轶军:美国中学生历史
范红军:历史教材的已知
何军:人教版必修2第二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最新热门    
 
李惠军:一论“过程”目标化

时间:2009-10-18 17:10:59  来源:李惠军
 

“过程”目标化,值得三思!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李惠军

 

《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

 

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我感到困惑和茫然。焦点是“过程”到底可否定位于“目标”(无论课程目标,还是教学目标,抑或学习目标)?“过程”在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过程”对于“方法”而言,是两个并列的“目标”术语,还是前提与目标、途经与目标、经历与目标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

 

一思:“过程”目标化难以“顺理成章”

 

从词汇学意义上看,“过程”目标化疑似错位。“过程与方法”由“过程”和“方法”两个词汇组成。汉语中“过程”是指事物进行或发展所经历的程序、阶段[1]。英文与“过程”对应的主要有“process”和“course”。“process”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行动或发生的改变、进程,还有方式、程序的意义[2]。“course”指空间或时间上向前的运动或进展[3]。“过程”与“结果”相伴而生,在现代汉语中,“结果”是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达到的“最后状态”。“过程”则是事物达到“最后状态”前的阶段和经过。[4]当“结果”成为人们“想要达到的境界或标准”时,通常被称为预期的“目标”[5]

 

我们完全可以把“方法”定位于“想要达到的境界或标准”——目标之一。但是,把“过程”与“方法”在目标体系中相提并论,不仅言不达意,而且会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从课程论意义上看,“过程”目标化疑似牵强。20世纪70年代前,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是外在的“学科本体”达标活动。新课程改革则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6]。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而且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体验”。作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过程”,是学科自身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知识总和;“方法”则体现学科特征的研究规律和程序。作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体验”的“过程”,是由教学引起的学生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经过;“方法”则是指向教学目标、受教学内容制约、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7]

 

正是在这种理念之下,新课程提出设计多种学习活动方式,将知识的创造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或者其中的某些片断,按照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经验特征引导学生去探寻和感受。

 

但是,这种体验经历、学习方式、探寻感受过程,并非“目标”本身,而是达成“目标”不可或缺的路径和阶段。从“目标”体系上说,“过程”是领悟或掌握“方法”的前提;“方法”则是“过程”诉求或期望的归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但不应该是“目标”话语下的同位概念。

 

从历史教育角度看,“过程”目标化疑似偏颇。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历史学科同样把“过程与方法”列为学科课程目标之一。其中 “过程”被定义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8]。据此,我们只能做出下面的理解:

 

首先,“过程”是对历史的“感知”、“积累”以及“理解”的学习、体验和认识的经历。其“目标”指向显然是历史知识的“增量”,历史现象的“领悟”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过程”并非“目标”本身。

其次,“过程”是在学生感知历史的特定时空中的主动“参与”活动,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发展性学力”,也就是“学会学习”的经历。如果说,“学会学习”是目标范畴的话,显然“主动参与”则是达成目标的途径或方式,“过程”亦非“目标”本身。

 

关于“方法”,历史课程标准阐述十分明确的。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9]。显然,这些都属于历史课程的“目标”体系。这些历史学习“方法”目标的达成,必须牢固建立在历史学习“过程”运行的前提之下。所以说“过程”蕴含着“方法”,“方法”表现于“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相提并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历史课程目标体系中,不分伯仲、不加甄别地混为一谈,则是值得斟酌的。既然“过程”是学生达成“方法”目标的经历、阶段、活动,那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难道就不需要“过程”的承载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为什么又独独把这个“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联系起来呢?

 

二思:“过程”目标化致使“过程异化”

 

理论上的混沌或曲解,必然带来实践上的盲动和迷失。在近几年的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教学“怪象”,这多多少少与“过程目标化”是有关系的。在此权且罗列4种比较典型的“怪象”:

 

●规律公式化:由于历史所具有的过往“昔时性”特点和现实“借鉴性”需要,历史的“应然”总是向教育的“实然”让步,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悲的是,由于错误地把“过程”定位于目标,因此,在我们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的时候,不自觉地把“规律公式化”了。当我们在强调“必然”的同时,不假思索将其基点建立在“驯服偶然”的暴力逻辑中。“偶然”的丰富性被“必然”的暴力逻辑所取代,“必然”带上了炫目的光环。比如,动辄把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天条;把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当成“包医百病而皆领”的妙方。马克思在1877年写给《祖国记事》编辑部的信中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历史扫描的那条轨迹,永远游走于必然与自由之间,永远是这两项变量的函数。规律的泛化势必导致历史的僵化和历史教育的退化。

 

●问题格式化:强调“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强调“问题意识”原本是达成“目标”过程中“手段或方法”,并非作为学生在学习历史之后所形成的“学会学习”的目标。

 

由于概念的混淆,当我们日益习惯于依据课改理念去构筑“问题意识”的时候,且不说“问题”的泛滥化,“问题”的空洞化,“问题”的低效化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单就提出“问题”的老师本身存在的“问题”,远比“问题”存在的“问题”还有“问题”。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老师对丰富的历史呈现力和带有感觉体验的人类内心活动的再现力却在加剧地消褪着。特别要指出的“问题”是,由于“过程”目标化的误解,人们把提出“问题”这样一个手段,当成了教学的目标,于是乎,“问题”不过是我们事先设定,并由预先给定答案的老师组合成了一个必然脉络标识,被严格组合进了课堂。历史的动态感、意蕴感就不断地被这架可怕的机器绞碎、粘贴;再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式”去排比、归类,最后抽缩成一串串干瘪的历史教条。历史被裁剪成了单一乏味的某种既定逻辑,在课堂上不断重复地表演着。

 

●互动庸俗化: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十分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应该说,这是学生达成“学会学习”和“体验方法”的重要手段。而“互动”则是“主动参与”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但是,由于“过程”目标化的错误理解,导致了手段目的化。认为一节课必须要有学生有声、有形、有色的“参与活动”才算得上有效的教学活动。其结果是轰轰烈烈的场面,不知所云的议论,主题离散的空谈。历史的厚重感、历史的思辩性、历史的情感性就在这种表面化、形式化的“胡动”中黯然失色了。历史是需要教师“灌输”或学生“储备”的,没有了这个“灌输”和“储备”的过程,不可能产生那种历史的感觉。自然,也不可能产生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处迸发出有价值的“神动”、“心动”和“情动”。庸俗的“互动”永远与历史的真谛无关!

 

●开发过度化:过去,历史课程和历史教育实际上存在着“先验之论”和“先入为主”的问题。所谓的历史教学,不过是为先验的理论框架填补例证而已。历史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论从史出”和“史由证来”。它直指以往在历史教育中“以论带史”和“大而化之”的时弊。

 

但是,由于“过程”目标化,时下在历史课堂上屡屡出现材料开发过度的现象:大量的材料堆砌,缺乏材料筛选的典型性和适切性,此其一;材料引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缺乏对材料多角度和深层次分析,史料的内在价值被严重忽略,此其二;不加甄别或不加考证地引入转手材料或虚伪材料,此其三;材料与观点“文不对题”,甚至“偷梁换柱”、“断章取义”,此其四。造成的结果是一节课灵魂缺失、主旨缺乏,流程缺损。

 

以兰克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史学强调“据事直书”,“没有史料就没有史学”。但是,一味浸沉于考据之中,往往言不及义,最终也是有悖于历史精神的。而年鉴学派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研究历史,借助于史料的同时超出史料,运用理论对历史事实加以解释的主张,在今天的历史教育中是需要认真借鉴的。

 

 

 

三思:“过程”与“目标”关系之我见

 

示图是我对“过程”与“目标”关系的粗略表达:(二维目标姑且用了“理论与方法”,纯系瞬息闪念,只想表达对“过程”目标化的怀疑而已)

 

 

 

历史教育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理论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历史教育必须要重视“过程”!“过程”是“三维目标”的达成的前提和关键;“三维目标”是“过程”的诉求和归宿。“过程”本身并不是“目标”,如果一定要把“过程”列入“目标体系”,那么,它也应当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相伴而生。单纯地把“过程”与“方法”相提并论,往往会造成歧见。还有一点十分值得关注,“三维目标”是学术研究或文本呈现的“分析方法”和“分类界定”表述,绝不可以简单地把它们割裂为“三个目标”。它是通过“一个”不断地、连续地、反复地历史教育(学习)“过程”,所预期达成的“一体化”目标——学生“行为变化和发展”(表征为“三个维度”)。

 

基于上述简单、直观和初步的理解,我认为历史教育要有“正确的目标”意识;而目标达成的前提和关键在于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习要具有“健全的过程”基础。

 

首先,这个“健全的过程”要搞清楚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比如,17世纪的英国革命,革命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暴力革命到底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共和国时期的政治体制到底是不是革命的诉求?英国为什么会走一条“和平渐进”的现代化之路?英国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保留君主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等等。再如,先秦三代——夏、商、周是如何从一个部落联盟混合体,发展为方国蛮夷联合体,最后又成为宗法家国共同体的?西周如何通过“封邦建国”实现“天下归周”?如何通过“列等级、别贵贱”实现“天下归宗”?又如何通过“制礼作乐”实现“天下归心”?

 

当今历史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许多人并没有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我认为,历史教育或者历史学习“过程”的第一要害是历史本身的“过程”逻辑搞清楚。

 

其次,这个“健全的过程”要搞清楚作为“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情节和关节。历史教育不能没有故事的描述,不能没有人物的刻画,不能没有场面的呈现,不能没有史料的支撑。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所倡导的要对历史产生“敬意”,这种“敬意”常常寓于历史的细节之中。在课堂上,教师把邓世昌在落水之后,如何亲手溺死自己的爱犬的故事讲好了;把林觉民《与妻书》背后的心理活动揭示出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就在那如泣如诉的历史细节中得到了自如的流淌和自然的升腾。教师在剖析司马迁《史记》中,关于“阿房宫”的文献记载时,抓住了诸如“时间”、“地点”、“名称”等细节表述;联系秦朝统一全国、秦末农民战争、项羽攻克咸阳的时间距离;比对《史记》、《汉书》和《阿房宫赋》的成书(或成文)时间、文献的类型;结合近年来对于阿房宫遗址考古发掘的新进展;再辅之以关中地区方言中“那边”与“阿房”的发音特点等,对于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真伪性判断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所期望的“方法”目标,也就在对于材料细节的细细雕凿中“暗渡陈仓”了。

 

再次,这个“健全的过程”要蕴含着历史教师的真切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哲思。历史是老人,而历史教师却应该只是一个穷究好奇的孩子。对于历史的探求,要有宗教徒式的虔诚和献身精神,但却不能有宗教徒式的迷狂和偏执。心灵上的一道皱纹比眼角上的十道百道皱纹还要可怕可悲。内心的孤独往往与内在的清醒一路同行,孤独时刻在寻找着冲突,它不只是精神的永恒流浪,而且是在流浪中心灵与外物同歌同舞,同起同伏。自以为看破历史或谴责历史和历史教育想象的人,实际上是心盲、意盲和识盲——心盲者肤浅,意盲者狭隘,识盲者虚骄。若是在远离当代学术成果的情况下,依据传统历史的那点子认识来批驳这种灵光闪现历史哲学思想,无异于堂吉柯德大战风车。

 

钱钟书先生的话倒是值得借鉴的:“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事局中,潜心腔内。”[10]历史学家从原始人一齿一骨的发现,便要据此推出早期人类、时代和社会,这样的历史考据,研索于小处,却需要着眼于大处。若没有了想象力,历史就止于浮浅的传说了。当然,想象不是空想。诗可不即于象,史必不离于事。毕竟真实性还是历史学赖以立命安生的最后底线。历史的想象立足于历史的真实,真实的历史需要想象使之丰满。想象常常使人在冥思苦想后产生奇异的灵动,而想象的灵动又需要严密的理性证实。即或是实验主义的胡适,不是也提出“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了吗?正如胡适所说:“实验主义只是一个方法,只是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他的方法是: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实证。”[11]

 

有“历史之父”称号的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就充满了文学性的奇观和艺术性的魅力。在司马迁“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也随处可见其用文学艺术这柄闪闪发亮的宝刀,精雕细镂出的摄人魂魄历史痕迹。从希罗多德关于沙漠中风暴景象的奇伟描述,到太史公《鸿门宴》上各色人等的声口追摹,对于历史的诚敬和情怀,就是通过他们的创意性处理而彪炳千秋的。

 

当然,“健全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顺畅、完整的教学组织系统和民主、和谐的师生思想活动。这些,在新课程改革中,理论家和教师们都谈得很多了,这不是我的长项,就不在此赘述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历史“知识本体”内部的逻辑过程,应当与教学和学习的运行过程有机契合。不可以偏废或忽视历史本身的“过程”。否则,“三维目标”一言九鼎地统摄了所有学科,覆盖了每个学科的所有阶段,教学论意义上的“过程”再要是凌驾于历史本体的“过程”之上,那还要历史学科和历史教育干什么呢?

 

作者简介:李惠军,男,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历史特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学科一线教学。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上午印书馆1983年版,第427页。

[2] 译自OXFORD ADVANCED LEARNER’ S DICTIONAR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第991页。

[3] 同2,第273页。

[4] 同1,第573页。

[5] 同1,第306页。

[6]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7]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 钱锺书:《管锥篇》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6页。

[11] 胡适:《我的歧路》,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