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李惠军:教学研究之“战
胡杭军:历史教学激趣艺
王叶军:同课异构优化听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陈军:中国古代文化史练
高轶军:美国中学生历史
范红军:历史教材的已知
何军:人教版必修2第二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最新热门    
 
李惠军:关注不被关注的细节

时间:2009-10-18 17:12:35  来源:李惠军
 

关注那个不被关注的细节
——例谈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文字性语言的设计

冯克云 李惠军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一般而言,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头性语言、文字性语言、视频性语言、情态性语言、形体性语言等五种功能语言形式,综合性地表述、分析或再现历史和历史认识的。本文主要从文字性语言,重点以有关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文字性语言角度,谈一谈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语言问题。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改变了课堂教学文字语言的实现途径只能通过单一的粉笔+黑板的工具模式,为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文字语言设计与运用,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余地和广阔的施展平台。遗憾的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在板书设计中要么就是干瘪的历史知识信息或历史线索的提示化符号;要么就是在纲要信号图示性结构板书设计中抽象的概念化术语;要么就是缺乏智慧哲思和深刻洞见的浅显化陈述;要么就是空泛乏味和形同嚼蜡的随意化表达。即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上,运用多种制作技术,通过视频手段所呈现出的教学课件中的文字语言,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并细心咀嚼就会发现:展示了的引人入胜的历史画面而缺乏沉缄深邃的激扬之情;设计了疑窦丛生的问题困惑而缺乏玄妙精微的传神之道;体现了独到睿智的史学思想而缺乏丝丝入扣的点睛之笔。凡此种种,都不能不说是一种思想的缺损、设计的缺失、教学的缺憾和效果的缺陷。

产生上述“四缺”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对于历史教学中课堂文字语言的理解、定位、作用,以及在史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学养,则是制约我们漠视于或乏力于这方面求精修炼的主观原因。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近两年来上海市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本着从实、有效、快捷的原则,基本上做到了一课一课件。在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运用这个技术平台,最大限度地通过文字语言的再开发与再创作,充分反映教师对史事、史实、史识的表达与传授。下面我们将这些初步的尝试和心得归纳起来,我们提出几点初浅的思路与做法。

第一、课堂文字性语言要刻意体现历史的本质特征与知识的结构系统。历史是在时间坐标中演进和发展的,而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存在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在讲到“基督教文明”时,为了把欧洲中世纪二元政治结构的萌芽、产生、发展、蜕变的过程按照其不同阶段的状况,设计制作成一个课件,从认知呈现形式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设计出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文字的解读,联系课件和教材加以思考。在文字性语言设计上,我们在课件上是这样做的: 
                        

中世纪“上帝”的荣耀与无奈

西欧早期中世纪的文化低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阵痛”。它从罗马文明艰难地转折而来,又有蛮族各部的共同参与创造。在此过程中,基督教把强调个人精神的希腊文化,强调国家、军团和秩序的罗马文化和强调血缘的日耳曼文化粘贴了起来。然而,危难时期松散的组织的强大向心力,却在登峰造极之时,出现了一次次大裂变。


(1)造成“西欧早期中世纪文化低落”和“阵痛”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2)日耳曼人在征服欧洲过程中,基督教在逐步渗透于蛮族意识之中的同时,是如何确立其精神乃至政治统治地位的?

 
(3)简要归纳中世纪基督教“大裂变”的原因和结果。


(4)中世纪中后期,哪些因素导致了欧洲二元政治结构最终解体?

 

教师的文字性语言,包括板书、课件、问题等不能引起学生充分的关注或强烈的思维亢奋,是困扰历史教学效益的诸多因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文字性语言的表达指向和震撼指数存在问题。在学习有关“德国现代化进程”专题时,我们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回答为什么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就意味着战争?二是关于当代德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主要政策和影响。由于在此之前的教学课件设计时,文字性语言表述本身并没有从知识结构系统方面精雕细刻,所以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就难以周详和完备。经过反思和课件修改,在后来的班级教学中,当同学们面临同样的问题再来讨论时,情况则大为改观。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文字性语言的设计,是学生思维逻辑缜密性和周详性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建构历史知识结构、体现历史本质特征、体悟历史内在含义、提升历史认识能力不可漠视的细节。

 

 

第二、课堂文字性语言要全面反映历史现象的情景性和概念的科学性。历史是鲜活的,鲜活的历史需要鲜活的多维手段去呈现。而课堂教学中精彩的文字性语言则是实现这种呈现手段的一个孵化器。但是,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诸如历史渊源、历史特征、历史认识、历史性质等相对理论化的问题。大家知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大河文明区域农耕经济的主体是小农经济,而以西欧为核心的海洋文明区域中世纪农耕经济则以领主庄园经济为特征,这些在今天的高中生看来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历史现象。假如一般性地让学生去考虑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十分枯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选择了下面几幅图片,而在文字语言,包括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则突出了它的情景性和可读性。 
                     

农业、农村与农民——东西方农耕经济的遐想

同样的农耕经济,同样的自然经济,但却如此大相径庭。农民的身份与地位,不仅影响着农村经济与农业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各自社会的走向。从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言,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文明的发展,农民也在不断地获得着“解放”……
(1)请从历史角度为上述两组图片写一段有关东西方农耕经济的特点的解说词。
(2)庄园内的农奴与中国的小农在经济、政治上各自的境遇有和不同?
(3)你能说出东西方的农业、农村、农民是如何走出中世纪并实现其现代化的吗?

历史就是真实,真实的历史有其科学的表达方式。但是,科学的表达并不排除形象生动的文字性语言。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文字性语言设计中,实际上就是一个理性与情感,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感受的体验和磨砺的心路过程。要善于将那些看似抽象的现象用充满色彩的文字性语言反映出来。 
                                        

封建沙海中的自由绿洲——西欧中世纪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曾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它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1)斯塔夫里阿诺斯这里所说的西欧城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兴起的?


(2)在你看来,西欧城市与同时期儒家文明、佛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区域的城市相比最大的不同何在?


(3)这种“十分独特”的城市的“自治权”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4)如何理解“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这句意味深长的话?


(5)“封建沙海中的自由绿洲”对西欧社会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同学们看到上面那段独到的文字材料和亲切的发问文字后,首先读到的是精辟深刻和独到新颖;其次感到的是似曾相识和思维断层;最后激起的是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

 

第三、课堂文字性语言要惟妙惟肖地表征历史事件的内在特性与面貌。历史是故去的老人。假如我们在课堂上再现历史的时候,抓不住这个“历史老人”的那些独有的和内在的个性特征和明显的外在形态,则必然导致公式化、呆板化和单一化的境地。实际上,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这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几乎麻木了学生的中枢神经,也使历史教师的创作欲望、创作习惯和创作水准在不经意之间慢性弱化,以至于历史教学缺乏应有的历史感、丰富感和色彩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历史课的地位与其说是诸多客观因素所致,毋宁说是被我们自己过于教条化、随意化和冷漠化的教学所葬送。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课堂教学中文字性语言的雕琢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里举两个微型案例:在讲到英国现代化进程中关于大英帝国解体和英联邦出现,以及二战后英国大发展时,为了精心设计一个相关的问题和能够充分体现其特征的问题表达文字,我们查阅了许多著述或资料。后来我们集中研读了钱乘旦先生所著的《英国通史》,然后对其中的文字进行必要的整理、润色和提炼,形成了下面的问题和文字表达方式: 
                                       

帝国的晚钟与白金汉宫不歇的大笨钟

英国老了!战神累了!往日帝国的无限空间萎缩了!文明的中心转移了!英国又恢复了她旧日的宁静。奇怪的是,英国人并不为失去中心地位而感到痛心疾首,也不为失去昔日帝国而心怀哀婉之情,他们似乎安然于现状,安然于新的定位。当然,他们为过去的历史满怀豪情!毕竟,是英国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去了,但英国开创的文明却在继续;人们对英国的兴趣也许会淡薄,但对它开创的那种文明,却是挥之不去的!

 


(1)从上面的文字和你所知晓的有关英国问题的常识中,说一说是“谁”敲响了大英帝国的“晚钟”?


(2)举几个典型事例说明“往日帝国的无限空间萎缩了!”和“文明的中心转移了!”


(3)但是,如同白金汉宫的大笨钟并没有因为帝国的晚钟而停歇一样,为什么英国人何以如此“安然于现状,安然于新的定位”?


(4)在你看来,旧日的英国到底为人类文明带来了什么?

同样,在处理关于法国政权更迭与政体变化的时候,我们则在研读吕一民先生所著《法国通史》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组合了下面的问题和文字“ 
                   

 扑朔迷离、频繁更迭、曲径通幽的60年

1814年4月6日,拿破仑违心地签署退位诏书的那天,法国元老院在反法同盟的授意下,通过新宪法,宣布法国为世袭君主制。波旁王朝的百合花旗又在巴黎上空飘扬起来。路易十八力图恢复把“王位和祭坛”作为社会结构主要骨架的“神权政治”,并丧心病狂地反攻倒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王朝始则有拿破仑的“百日崛起”;终则在“光荣的三日”中彻底崩溃。然而,当“百万富翁”从政坛顶峰走下来是,“普瓦提埃委员会”却出乎意料地选中了曾被长期囚禁在索姆河畔昂堡大学的“蠢货”(梯也尔语)。直到在战火之中才诞生了一个姗姗来迟的“早产儿”,经过了5年的争吵,“早产儿”才领到真正属于它的“准生证”。终于,尘隘落定了。


(1)上文中“波旁王朝的百合花旗又在巴黎上空飘扬起来”是怎么一回事?而后来“光荣的三日”又是怎么一回事?


(2)怎么解释“‘百万富翁’从政坛顶峰走下来”和被梯也尔称为“蠢货”的其人其事?


(3)如何理解“姗姗来迟的‘早产儿’”和“经过了5年的争吵,‘早产儿’才领到真正属于它的“准生证”,终于,尘隘落定了”?


(4)法兰西共和国在政体问题上后来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第四、课堂文字性语言要成为引领学生学习历史和透析教材的典范。历史是充满灵动的智慧之学。历史教材是我们引领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出发点。教学中教师对于文字性语言的设计与开发,则应该借博约之间举一反三,在字里行间发散拓展,以开而弗达融会贯通。使之成为激活学生灵感的钥匙和重新建构教材的依据。以往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介绍美国独立后的国家状况时,一般都直接从1787年宪法作为起点,着重叙述有关联邦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实际上,这并不能全面、连贯地反映美国的历史。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历史学科新教材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设计课件时增加了下面的一幅文字幻灯片:

在此之后的课堂讨论阶段,为了让同学们在全新的情境中引领学生透析教材,我们又引入了下面的文字和问题: 
                      

从松散的邦联到统一的联邦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象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引自《美国的历程》上册,1995年商务版,第213——215页)


(1)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象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2)猜猜看,文中提到的“实验时期”应该是美国的哪个阶段?这一阶段美国的国体和政体有何特征?


(3)所谓独立战争后“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存在着那些弊端?


(4)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值得注意并强调的是,历史学科教学中课堂文字性语言,是一种有形的、留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中的特殊历史知识与认识。它反映着我们历史教师的史学见解、教育理念、教学智慧和综合素养。它是教师思想的实现形式、逻辑的展现方式和创作的呈现范式。它是培养学生学习、认识历史的借鉴工具和思维蓝本;是引导学生表达、阐述历史的案例典范和选择方案;是激发学生钟情、热爱历史的灵动纽带和情感桥梁。所以说,那种把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的文字表达,或者电子课件制作中的文字呈现,仅仅看作是简单的历史现象的高度概括或线索提纲;仅仅是一般的教师讲授过程的浓缩再现或结果沉淀;仅仅是普通的实施教学流程和学生习得进程的路径标识或记忆提示;甚至是教科书相关文字的原版克隆或子目搬场,无疑是狭化了历史学科文字性语言的功能与作用,制约了历史学科文字性语言的锤炼与开发,从而影响了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降低了历史教学应有的水准,弱化了学生对与历史学习的情感势能。我们经常说,要锻造一节精品课,要强化教师的基本功,但是在许多评价标准或教学论著述中,这一点似乎成了一个微不足道、习以为常、不被关注、视而不见的教学死角。作为上海市新教材的实验基地,我们充分感觉到,教学中上述课堂文字性语言的设计和问题表达方式,学生是欢迎的。他们在黑板上或者电脑投影屏幕上带着品味、欣赏、享受的心境去学习、去思考,在那些約而不疏、瞻而不芜、纵横捭阖、沉缄深邃的文字中,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本身,还有对历史学习的热情、思维质量的跃升,以及爱屋及乌所带来的对于我们这些劳动者的钦佩与爱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