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蒋碧勇:以工业革命为例
蒋碧勇老师:步入近代学
李稚勇:评我国中学历史
蒋碧勇:鸦片战争可否称
蒋碧勇:鸦片战争问题的
蒋碧勇:高中历史教材中
蒋碧勇:高中历史新教材
健康的学术争鸣:蒋碧勇
李稚勇:中美日中学历史
傅勇:对初中历史课程改
最新热门    
 
蒋碧勇:我思我行故我在

时间:2009-10-18 17:12:54  来源:蒋碧勇
 

历史教学:我思我行故我在

 

公安县车胤中学  蒋碧勇

 

前不久陈院长托王老师给我一个题目:我是如何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研究的。说老实话,真要我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味道,但我还是想借这一平台就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大家交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认为这一个公式简明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对照这一公式结合我的感悟就是:我思我行故我在,我不断反思,不断行走在教育实践中,所以我“在状态”,我快乐,虽然此语有主观唯心主义之嫌,但能够表明我的心迹,下面我分两个问题略陈浅见,以期抛砖引玉,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我为什么要反思?——To be or not to be?

“To be or not to be?”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奋发有为,还是甘于平庸以至沉沦?这对于在本次课改中的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抉择。2005年我的一篇案例《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和一篇教学反思《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发表在《历史教学》并倍受关注,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肯定为“中学历史教学开始告别以教材为‘纲’的时代,走上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开发者之路”,钟启泉教授鼓励我们教师“把教科书作为课程资源之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的题中之意”。有这么多中学历史教师和专家支持我们,我不反思,行吗?随波逐流,不思进取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是我们为师的座右铭。历史教学应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保持表达权是个人行走在社会的通行证,我不甘平庸,我想表达,这是我要反思重要原因。只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都在进行反思并表达出来,我想“绝胜烟柳满皇都”,本次课改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已反复证明,自上而下的改革,如果没有自下而上的积极参与,那么走不了多远。

当然这种反思要强调“我”,“我笑青山多妩媚,青山料我应如是”。强调“我”中之景,景中之“我”,教育也一样,这里“我”是中学历史教师(而非专业研究者)的“我”,个性化的“我”。我应该思考自己的问题,成为勤奋的思考者,与其说教师是研究者的话,不如说教师是带有“偏见”的思考者,这种“偏见”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这种“我思”之中,虚心与责任共存,理性与情感交织,每一次反思,毋宁说是一种挑战,不如说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一段愉快的旅程,教育者拒绝平庸,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每当我从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概念,学生有新的认识时,那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学生的快乐和发展不断促使我反思。

我比较注重教学反思后的总结,早在1996年我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发表文章《历史教学如何发展宏观认识》,该文可以说是我对前八年教学实践的一个小结,该文对如何宏观认识历史因果类,历史比较类,科学理论类进行了初步探讨,我将历史因果类分为单向因果类,集合因果类、系统因果类,在宏观认识历史比较类方面我认为要注意三点:

1、明确认识主题,扩大比较范围;

2、分析比较史料,确定考查中心;

3、坚持唯物史观,得出科学结论。

在宏观认识科学理论方面,我坚持“历史合力论是唯物史观要求的基础史学考察方法”和“世界历史观是我们考察历史问题的基本着眼点”。我认为这些观点并没有过时,对教学仍有指导意义,这也是我后来探究与此相关问题的起点,因此,教学实践的推动,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不断反思的驱动力。

 

 

 

二、我怎样反思?——“A”with“B”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反思的内容和反思的方法,这一问题实际上被称为“拉丁美洲杜威”的巴西教育家弗莱雷给了我们一个答案:真正的教育不是通过“A”for“B”,也不是通过“A”about“B”,而是通过“甲方”与“乙方”一起(“A”with“B”)以世界作为中介而进行下去,这就是对话式教育!“对话不会在想要世界的人与不想要这种命名的人之间发生,即不可能发生在否认他人具有说出他们的词的权力的人和说话权力被否认了的人之间展开。”①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就是促进教学从“灌输中心”转型为“对话中心”的一种课程创新。我认为这种对话式教育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同样具有方法论意义,我将历史教学视为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就是一种“学习”中的常态,一种“研究”中的自觉。我认为这种对话式反思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基于真实性情境。我们研究的问题必须是教育中的真问题,如果按吴康宁教授的分类,此问题必须是一个“互通的问题”——“研究者个人意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互通,研究者个人生命过程与社会发展过程之间的互通”②。我的鸦片战争案例的导因来源于学生对课后思考题的反思,说明当代中学生有主动探究的需要,我们教师就应及时地将历史与现实在课堂中对接,引导学生就“鸦片战争”这一文本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意识和理性的民族主义情感。同样于2003年我在《历史教学》与北京大学林华国教授就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论进行的对话也是基于真实性情境,当时我对林教授发表在《历史教学》上面的一篇文章很有些表达的冲动,大家知道这一命题在世界史上册就有这方面的叙述,“研究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也就是研究世界殖民主义史,世界殖民地经济社会发展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一个典型个案,对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殖民主义,民族主义,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等都会有非常有益的启示作用”③。我在《关于马克思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论的再思考》中开篇认为“我们在理解这一文本时,就要注意当时的语境”,这种“语境”很重要。前不久,我在《历史教学》第11期发现有一篇文章《如何处理这道课后题》,这道题的材料就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发的两则抗日通电,实际上我对这道题的设计一直耿耿于怀,我的学生也一直纳闷:老师,我们实在看不出国共双方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有什么异同?“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70年后今天的我读起来仍有热血沸腾之感,所以我对作者的“震惊”感到遗憾,为什么才发现呢?我们应该对作为当时抗日战争爆发时的执政党国民党多一点“了解之同情”,少一点“隔阂肤廓之论”(陈寅恪语),我认为要把这一文本置于当时真实性情境去反思,早在1997年第3期《抗日战争研究》就有蔡德金先生一文《对卢沟桥事变几个问题的思考》,他认为:

首先,争取与维持世界和平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中国人民向来热爱和平,蒋介石的上述申明充分表明中国政府为争取中日和平,反对战争至诚之努力,既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达到在政治上孤立日本之目的,又争取了各国政府与人民对我抵抗日本侵略的同情与援助,为即将爆发的全面抗战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再者,蒋介石的声明,不仅明确宣誓了在交涉中必须坚持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的4项原则,而且严正表示,如果日本政府硬要把战争争强加给中国,在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最后关头之时,唯有被迫“应战”而已。……(蒋介石庐山谈话)这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与人民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定信念与决心,从中哪能看出任何对于日本的“和平幻想”与“和战不定”的观望心理?何况南京政府一直在努力进行对日抗战的各项准备。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一真问题呢?我认为材料与设问可以不变,教参答案可备一说,并让学生讨论其观点,至于结论可以参考上文进行总结。我认为教材要把我们全民族抗战的精神写出来,过多地强调抗战中的党派之争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参加东京大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面对外患刚息而内战又起的中国局势,在东京中的日记感叹道:“中国还得争气才对!”此语似乎还在我的耳边回荡。

我们强调语境时,还要多倾听学生的问题,前不久我在我校高一年级上了一节公开课《戊戌变法》,内容是“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我一直主张探究学习,由于面对的是高一年级学生,能力和时间有限,但我还是认为①公开课不仅要求展示教育理念,更要教师在真实的情境里用行动诠释,反对上课任务化,开课形式化,课中不讲话,课后讲假话。②通过公开课,共同经过一种合作,探究,对话(师生、生生、师生、人本)的专业体验,即使完不成教学任务(一节课),也可为评课提供一种“案例”,供以后不断地完善。③不断开展对话,激励学生反思,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基于此,我在课前首先统计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提供相关材料并印发出来。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如维新派与洋务派怎么不联合起来变法?光绪帝为什么不是维新派?慈禧太后到底对维新变法是一个什么态度?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谭嗣同的死值吗?等等,这样一些问题确实需要我首先反思。

1.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反思,关于这一节内容,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浅论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与创新——兼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的有关问题》《历史教学》2002.12),认为教材中的两个结论值得商榷,可喜的是人教版课标教材没有“维新派行动退步论”,并强调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2.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我注意到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时,顽固派攻击他们是“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一句话既从另一个角度点明了当时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华民族初步觉醒,也说明了形成中的近代中国观与专制王朝观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余英时先生在《二十一世纪》发表文章《戊戌政变今读》就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则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顽固派的势力何其大也,人教课标版和人民课标版教材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作为一个课题进行探究,就很具有反思意义。

3.对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比较抽象,学生反映不容易理解,因此我根据材料原创了一道材料分析题,其立意要求学生“同情性理解”张之洞和李鸿章等洋务派既资助又反对维新派的行为并认识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意义(该题属于课后探究,经调查学生反映较好)。

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到光绪廿三年(1897)二月廿一出版的《时务报》第21册的读者,展卷伊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麦孟华与梁启超的两篇文章:麦孟华的文章放言“中国宜尊君权抑民权”,竟与《时务报》前此刊出的声音“民权”之益的调子,好似正异其趣;另一篇则是梁启超介绍从美国的“墨尔斯根省之大学”毕业,“以发念救众生疾苦因缘故,于是专门医学”,并且“惟以中国之积弱,引为深耻”的江西九江女子康爱德之事迹的文章。两文一出,都引发了《时务报》读者无限的联想。如高凤谦就不认为麦孟华的文章是唱反调之作,在他看来,“中国之患,在于事权无属,故百事废弛。非伸民权,即君权亦无所寄”,而要提倡“民权”,在“论议措辞”方面,便“不可过激”,……另一位读者是一代奇士刘鹗,引发他的注意力的则是梁启超生花妙笔下的“江西康女士”,让他不禁“神为之往”,……于是乃即托罗振玉函告汪康年及梁启超请他们“为作冰上人”,想要和她结为连理。

材料二:以《时务报》而开始扬名天下的总主笔梁启超,亦屡屡“以文乱法”,引发事端,例如他的《知耻学会叙》一文,就让《时务报》的重要支持者湖广总督张之洞深觉这是一篇让“阅者人人惊骇”,恐招大祸的文章,要湖南巡抚陈宝箴等采取动作,“速告湘省送报之人,此册千万勿送”。……因此,即便《时务报》得承受来自政治现实权力这样或那样的压逼,它更从官府以外的社会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物质动力。举例而言,《时务报》自是会得到封疆大吏的热心捐助,如李鸿章一次捐助报馆洋二百元,道员朱采阅报后“附助报馆经费百元”,等等;它的捐助名单更可以开出一长串。

材料三:阅读《时务报》 ,既让改革变法的呼声得以在士人群体里扩散,它提供的各种诉求维新改革的讯息与行动,亦令阅读读者屡起呼应。比如,张之洞倡言组成“戒缠足会”以“救二万万之妇女”之外,“何不更举戒烟会,以救一万万之男子”的主张见诸报端……

——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历史研究》2005.2)

请回答(1)联系材料一,你怎样理解作为“在追求变法维新的旗帜下共同开办的报刊”的《时务报》为什么会刊登麦孟华的文章以及梁启超介绍的女子传记?

(2)联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材料中的张之洞和李鸿章看似矛盾所为(既资助又反对)怎样评价?

(3)联系材料三,综合上述材料,从《时务报》和它的读者中,你怎样认识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附参考答案(1)扩大《时务报》的读者群,增强《时务报》的影响力,更广泛地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以救亡图存。

(2)张之洞和李鸿章作为原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变法形势的发展,他们图存救亡意识日浓,因此,他们对《时务报》取支持态度;但同时他们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维护清朝统治,一旦《时务报》的文章突破他们可以容忍的底线,他们就禁止《时务报》的传播。

(3)维新变法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同时更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从女子康爱德飘洋读书,专攻医学,到女子放足、男子戒烟等事例中,维新派以及开明地主对封建思想文化、甚至封建习俗进行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最后本组教师通过听课和研讨,认为教师创新自己的课堂必须开发课程资源,实实在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找准入点,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师生双方可持续发展。该课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并特别重视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如对教材中的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解读,对谭嗣同的死值不值的讨论,用教学实践说明三维目标是统一的。当然该课我认为暴露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引导还比较急,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讨论还不够充分,如果我再上一遍,那么我会更上一层楼。

基于真实性情境,我认为还要与当代形势结合起来研究教学,例如当我们复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时,应结合十七大报告中的新亮点进行学习,如直接推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表明我们党旗帜鲜明并充满自信,该报告对“改革开放”作出了新的高度评价,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单章闸述“民生问题”,显示出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第二,设计开放性问题。我的鸦片战争案例就是基于我的教材观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在这种对话式反思中,师生应该一起探索,共对问题情境,共赴教学目的。“常登高望远,每海天入怀”,教师只有站在本学科前沿上高瞻远瞩,才能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在设计开放性问题时,教师确立先进的课程观和正确的历史观很重要,本学期我教高一中国近代史,这种感受尤为深刻。例如,在如何设计鸦片战争问题上,如果我们过多地从道德原则出发,就容易使读者置于“二元对立的语境”,从而遮蔽鸦片战争的性质。“在中西传统长期并存的悖论实际下,这样的感情性拉锯当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国近现代最基础的‘国情’之一就是西化和本土化的长期并存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会脱离实际,面对历史实际,我们更需要探讨的是两者的并存和互动。最为关键的是首先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语境,从两者共存的现实出发寻找出路”④。教材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困扰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基于民族主义的正当性和纯洁性,我们可以理解,试问作为经济腾飞和政治大国崛起的中国怎样面对全球化,我们是否仅依靠民族国家的理论和单纯的民族主义意识来应对世界?我们应该怎样走向“政治成熟”(德国哲学家韦伯语)?关于这一点,在人教课标版教材关于鸦片战争后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再次看到这种“二元对立的语境”的影子: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确实是一条惨痛的历史教训,试根据历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史实对这一问题进行具有阐述,最好能写一篇小议论文。无可厚非,“落后就要挨打”确实是一笔政治动员中的宝贵资源,起过知耻而后勇、凝聚国人心的作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口号,编者不是不可以此命题,但作为“探究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属于学习者),不能不想到一些相关命题:落后就一定挨打吗?挨打的为什么总是落后的?落后与先进(文明)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否为“文明冲突论”的再版?一个国家强大了是不是也要诉之于“打”才可证明其“大”?其合理的逻辑推论不可想象!可能笔者有点杞人之忧,但“教训”一旦被“口号化”就有可能变成可怕的教条,我们在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和追求一个世界大国的今天,面对这一“西化”产物的教训,我们不能不忧!该“教训”在被纳入教材前,我们是否需要一种更深刻的、更富理性的政治价值认同去反思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否还可换一种角度去考查它?在这一方面,岳麓版“鸦片战争”后的“解析与探究”设计就更具有“探究”意义,该题通过三组材料并结合课文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武器落后是不是战争失败的决定因素?你认为导致中国战败的因素还有哪些?因此设计问题时,我们既要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要注意问题与时代的统一,更要注意理念与知识的统一(说明:以上案例源于我的一篇未发表的文章《历史教学: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中国历史课程网”有该文)。

再如,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我对教材这种“反设事实”说明原因颇有看法,试问洋务派有可能变革封建制度吗?最近编写的10卷本《中国近代通史》对“洋务运动”就避免了简单化处理,该书指出:

洋务运动由少数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多的旧式官僚和绅商发起,领导和实施,并未成为真正的国策,未能成为上下一致的全国性运动;在实际举措中也是单纯而有限地引进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在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中开办新式企业,且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因此,洋务运动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其富求举措尚有可嘉,其自强之道实属可训;其失败结局令人可悲。

关于对洋务运动的反思,我原创了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8年和1902年,张之洞相继设立了汉口商务局以及商会公所,“既可兴商务,亦可以勉工艺”。他不仅为湖北制麻局,大冶水泥厂等请免税厘,而且批准宋炜臣创办的汉口燮昌火柴厂享有十年专利。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张之洞与刘坤一联合会奏《吁请修备储才折》,提出了讲求商务工政、造铁路,制枪炮,开学堂等一揽子自强计划,认为“此数事乃中国安身立命之端,万难缓图,若待筹有巨款始议施行,则必致一切废沮自误而后已。”……他(张之洞)说:“借款之举,路权第一,利息次之。”而且,他坚持只借外债而不准掺入洋股的原则。

材料三:鉴于创办近代采矿业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技术要求很高,“其利其薄而其事甚难”,若采用土法开采则效益不佳,加之经费难等,遂使张之洞萌生了“与西人合本开采”的办矿思想。1906年,张之洞在《札洋务局颁发拟订矿务章程》中明确规定,只有遵从中国法律与矿务章程的外商才有资格参予采矿。

材料四:在创办近代实业的过程中,张之洞反复强调“奉渝旨饬办”、“奉旨开办”,其意即在于此。而且,张之洞的官办思想得到了清政府的肯定。1894年的一道上渝指出:“湖北炼铁,织布各局,均经张之洞办有头绪、现虽调署两总督,所有各局应办事宜,仍著该督一手经理,督饬前派委员,认真妥办,冀广利源而济民用”。

——陈钧 任放《张之洞经济思想散论》(《历史研究》1991.5)

(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张之洞在甲午战争后经济思想有什么特点?

(2)结合张之洞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你对“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有什么看法?

附参考答案

(1)维护清朝统治,在以官办形式为主的基础上捍卫主权,主张商办、中外合办等形式,因势利导,为我所用,灵活务实,自新自强。

(2)(观点一)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事上的失败,并不意味洋务运动的破产,从张之洞在甲午战后的实践来看,他的经济思想和灵活务实的措施是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继续,例如:他为商办企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借外债修筑铁路中维护主权,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要求外商遵从中国法律等,他作为开明地主的代表人物,虽然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但其实践不仅是洋务运动的继续,更是一种发展。

事实证明,一个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前提,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反对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展示问题背景,产生认知冲突。知识和思想在“阵痛”中产生,这样才能有价值,例如陈院长设计的关于近代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针变化的材料题就是一道独具匠心的开放性试题。其次,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因为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必然受到学生原有经验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教育内容,布鲁纳强调“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识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如“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教材安排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后,意在将其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段要求学生自己归纳论据进行探索。但有一些问题就没有考虑此因素,如“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合法”这个案例就不适宜高一年级学生探讨,对于抗美援朝战争我们讨论起来不仅史料有限,而且有些问题还比较敏感,再说高一学生也没有世界史知识背景,特别是对学生来说还不具备用“法”眼看战争的条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主张战争在“理论上讲它没有任何约束”,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法是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鉴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而出台的,《联合国宪章》取缔了国家的战争权,并通过了一系列规范作战手段和方法的条约从而形成了现代战争法体系。此后有的国家就很注重利用战争法最大限度地打击对方,1991年的海湾战争宣告了现代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的来临,美国精心并灵活地运用了战争法,战争前,美国利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促成安理会授权,将对伊动武合法化,战争中,美国说服以色列放弃使用自卫权以保证阿位伯国家所参与的反伊同盟的统一,战争后,它又及时策动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拉克的新决议,以法律形式巩固和扩大美国胜利成果。以“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合法”实在为难当代中学生,如果确实要讨论与此有关问题,那么,可否改为 “中国可否出兵抗美援朝”?仅供参考。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造“最近发展区”,研究学生边缘思维区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注意渐近性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有一揽子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个人对有些问题的反思是持续不断并注意渐近性解决,在渐近性解决过程中,我认为不要轻言创造,恩格斯曾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在进行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的传承和理解的创新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国崛起》的播放是当时大众关注的话题,用影像和声音诠释了各大国兴起的历程,对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大国的崛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此片似乎淡化了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法,如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等,这些是不可简化的大国崛起故事,这些前提和条件是历史上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那些大国应为此忏悔和买单!我曾经认为“在怎样认识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论的问题上,我们要谴责殖民主义的罪恶,驳斥落后国家的发展须经殖民化的论调,这是我们正确理解这一命题应有之义,不能为了突出生产力标准而轻视价值尺度的特殊意义,但也不能由此而轻视或者否定生产力标准的决定性意义。历史发展特点的阶段性不等于历史发展道路的规律性”,但我在一个公开课教学设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中强调:近代强国崛起的历程是亚非拉人民的苦难史,殖民主义的“建设性”永远抵消不了他们道德上的缺陷给我们带来了屈辱(我们在近代是以毒品的消费者身份痛苦的进入世界市场的)。我们的历史教学,应有责任补充其不足,为此我原创了下面这道题。

阅读下列材料

1、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

2、沃勒斯坦认为,霸权国家之所以力促自由贸易理念,是因为“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将有助于确保霸权国家的…最大利润”,……一国在获得霸权地位之后,即开始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3、(如果19世纪中期听凭“自由贸易”)英国大量靠其他贸易挣来的白银就会无情地被中国吸走,其宏观结果就是造成英国国内的通货紧缩;其微观结果就是剥夺了对大机器工业的投资。英国也就不具备“经济发展”的货币条件和资本条件。……鸦片作为英国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 的纪录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战略性地扭转了白银的流向。中国为进口鸦片每年流出三千至四千万两白银,而据马克思说,鸦片收入提供了英国岁入的六分之一。鸦片从中国的货币体系中抽血的同时,为英国的崛起提供了货币条件和资本条件。                            —盛洪《一个划时代的谎言》(《读书》)

4、1848年,英国铁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煤是2/3,棉布达1/2以上,铁路已超过1万英里,其密度到20世纪末都未被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赶上,它的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0%-25%,但它的国土面积只占世界陆地的0.2%,人口还不到2000万。

—钱乘旦《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问题:

(1)据1回答:“现在”是什么时候?谈谈你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2)综合1、2、3、4指出英国崛起的“一个划时代的谎言是什么,你认为19C英国强盛的原因有哪些(从本专题的角度概括)?

(3)一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心发生了变化—美国代替了英国,试说明其原因,从列强的兴衰中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现在”指工业革命以后。马克思这段话说明了英国殖民扩张与进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

(2)谎言:英国崛起是以自由贸易起家,靠自己产品的竞争实力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扩大在世界的殖民统治;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控制世界经济;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不断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等。

(3)①美国采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果,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②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而英国受到削弱;③一战后初期,美国力推金元外交,扩大海外市场;④美国垄断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较快;英国大量资本输往国外等(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的改变必须经过忍痛割爱、冲击适应和专业再生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最漫长而令人痛苦的时期,这一阶段既不能“跨越式前进”,更不能“小步子慢行”,只能是渐近式解决,在其间教师可以积累经验并冲出困境,专业实践也就会不断升华。我想我们正处在这一阶段,“To be or Not to be”显然不是问题,在历史教学中,虽然我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行走,但“A”with “B ”(对话式教学)究竟怎样进行?我愿与大家一起探索。

①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光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②吴康宁. 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2002,(11)

③林承节. 对殖民时期印度史的再认识[J]  世界历史,2006,(5)

④黄宗智. 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J],读书,2005,(2)。  .

 


蒋碧勇老师在历史课程网上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01/archives/2007/674423.shtml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历史课程网12期精彩《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欢迎光临“成长沙龙”历史博客群组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1077/index.shtml


 

素质教育报(历史专刊)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本网:聂幼犁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482.html

 


本网:赵亚夫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240.html

 


本网:叶小兵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xspd/200710/7777.html

 


关于北美独立战争引发的求真求实大讨论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18.html

 

陈新祥历史教学求真求实再反思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2/8534.html

 


吴萌:历史与社会新课程36个精彩案例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31.html

 

本网:历史模拟试题部分整理123

http://hist.cersp.com/book/200711/847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