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
沈素英:历史教学的预设
王国英:07年高考历史模
王英:《中国近现代史》
三元里人民抗英:保家不
马慧英:人教必修一探究
吕文英:中国历史教育学
金武英:学生的木然表情
石中英:当前基础教育改
张晓英:记录历史课改之
最新热门    
 
沈素英:我看高中历史新课程

时间:2009-10-18 17:14:39  来源:沈素英
 

 

沈素英:我看高中历史新课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博客

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215500

 

一、我看教科书

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新课程历史教材一改“通史”体裁为学习主题的形式,采用国际通行的主题单元的编排体系。只是,就专题编写而成的新教材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 很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走近学生生活是这次课改的目标与原则。但是,历史新课程教材很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著名命题,当中学历史教学回归到生活中,我们的学生才能够成为有情感、会思考、能担当的人,历史教学的天空才能充满人性的光辉。

这方面香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值得我们借鉴。在香港现代教育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一)乙部课程的第二章,内容为我国“文字、文具之演进”,从纵的方面列举我国文字的起源,包括西安半坡彩陶刻画符号、商朝甲骨文和西周以后钟鼎文、战国大篆、秦代小篆的发展,直到此后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流行。有的香港历史教科书还一直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简体字和文字改革。在这本教科书里,最值得推崇的是在乙部课程专门设置了文房四宝等“文具之演进”一节,对我国纸的发明史、笔的起源、墨和砚的制造,都作了专项介绍。秦朝、隋朝的驰道和西周以来就开始的我国驿站、邮传,用夸张一点的话说,驰道相当于现代的“国道”和高速公路,而驿站便是今天邮局,都和人们生活非常贴近。最近读到成套台湾历史科备课讲义,其中体现的基本上也是这样的特色。这些内容都是在人们社会生活中身边的文化,中小学生最为熟悉。

 2.新教材中存在某些不一致。如关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时间,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出现了以下不同的表述:

(1)岳麓版必修一第15页:1956——1972年期间,呈现出高速的局面。在此期间,日本的经济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2)人民版必修一第143页: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人民版必修二第109页:1987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与人民版必修一第143页的“60年代末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不一致。
(4)人教版必修一142页: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以上(1)(2)版本认为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时间是60年代末。(3)(4)两种观点又都认为是80年代。特别是人民版,必修一和必修二就有两种不同的表述。教学中、考试时或者教材修订时候采用哪一说更准确呢?

3.新教材需要前后贯通。例如人教版必修二专题6关于美国的经济部分,我们都知道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是“滞胀”时期。也知道“滞胀”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影响;西欧与日本的经济崛起,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美国推行扩张霸权政策,背上的沉重负担;石油输出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的石油危机••••••

当然,为了加深对此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尼克松时期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与我国改善关系的历史事实。

但是,有一个重要原因往往被教材忽视了,那就是罗斯福新政以来,国家干预经济有些过头。如果说自由放任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原因的话,那么,国家干预就是导致“滞胀”的一个原因。

如果补充了“罗斯福新政以来,国家干预经济有些过头”这一原因,学生就能够从历史角度、有过程的地理解:自由放任是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胡佛的继续自由放任,使危机更加严重;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干预经济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进入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进入80年代后,里根总统为解决“滞胀”,采取与罗斯福新政不同的“减少对企业干预,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这样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克林顿总统为什么走既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国家干预的第三条道路,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补充了这一原因,能够使我们的学生动态地理解这段美国经济史。进而,还能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做任何事情,采取任何措施,过头就不好,过头了得纠正。

 

 

二.我看教学实践

当耳目一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渐渐为我们熟悉的时候,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

1.强调过程和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突出了“过程与方法”,注重过程性目标取向的表述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例如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我们的设计应当有历史学科自己的特点:你的结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这需要我们提供一些有关战争失败的一些资料,如清政府的、英国方面的,还有不同历史学家的。如果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我们这么做就足够了。但有了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我们还需要详细的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学生会讨论吗?他们遇到不同的观点各执一词争论起来怎么办?有的学生根本不参与怎么办?同样,一个小组的讨论被以个人承包了怎么办?学生的结论来得太快,只是重复了别人的看法怎么办?有一些学生根本没有讨论,干其他的事情怎么办?••••••这就是过程与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

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提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积累”→“理解”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现实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这意味着我们省略了很多东西。省略的是什么,我们省略了完整地完成一件事的大部分过程,只是要求学生做好,即熟记教科书上需要考试的内容。文科的历史教学是这样,理科的历史教学更是这样。这样的历史教学,实际效果是什么?分数?能力?品德?健康的身体,还是健全的人格?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外,还要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具有终身必备的知识、技能和世界观。这就需要过程、需要方法。

 2.注重课程意识。过去我们把历史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教教材”,现在我们强调“用教材教”。

如人教版必修一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新课程标准中规定:(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由于课标笼统的规定,教科书就从汉朝至元朝各个朝代的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一一陈述,结果造成课时紧。其中原因除了课标的笼统外,更多的还是缺乏课程意识造成的:课程标准中对某些内容已经有了调减,而我们还用原来的概念理解教材,有的教师还有意无意地就会把调减的内容自己加上去,穿新鞋走老路。

新教材内容变化大、跨度大、时间紧,提供学生学习的素材比过去的教材多,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既有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要掌握的内容,同时又提供了拓展性、探究性内容。对此,我们更多的应该强调教学方式变化、教材观念的转变。赵亚夫教授说过,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也就是说,历史教师是课程生成的创造者,课怎么上,关键在教师,教师可以对课程进行理解,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讲授,即使是已经预设的课程,也可以进行批判和改造。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如何领会课程标准,如何理解教材、处理教材,课堂教学中如何去教,教什么内容,都可以由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人教版必修一专题3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内容多:有五大历史事件;篇幅长,多达8页;跨度大,从1919年—1936年;课时少,仅2课时。倘若完全按照新教材的编排程序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杂乱而枯燥;教师实施起来,要么无限制地拖延教学课时,要么仓促地完成上课任务。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

首先,引导学生弄清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次,引导学生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影响也可以设计成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第三,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及其伟大意义。第四,引导学生探讨第一次国共合作怎样形成和破裂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经验和教训。第五,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大意义何在?第六,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胜利具有哪些伟大的历史意义?

设计和探究了以上这些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就明了了,两课时也就足够了。
3.控制辅助性的学生练习、教师用书,改变大面积不及格的现状。辅助性的学生练习、教师用书,增加了许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并不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它们环绕在教师、学生、家长周围,带来一种困惑、焦虑和无形的压力,因此置疑:是不是新教材有问题?若没有问题,同样叫新课程配套的教辅中的题目学生怎么不会?这种情况自然就会增加我们的焦虑,久而久之,自然是新课程不敢放,旧的内容也不敢丢。所以,对于此类参考书的订阅和使用,必须严格加以限制或取缔。由于人为拔高教学要求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学生大面积不及格的情况,加上刚实施新课程,本来就有点“将信将疑”、“奉命改革”,给我们普遍带来一种担忧、一种恐惧,怀疑新课程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有问题,怀疑课程标准有问题,怀疑教材和教学有问题。不想失去自信的学生和教师,期待改进考试、改变大面积不及格的现状。

 

 

三.我看考试命题

实施新课程改革已有两年了,我们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了新旧课程在教学实践上的差异。然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科高考又是怎样的呢?

 1.考查三大目标的实施。理想状态中的历史科新高考,必然能够充分体现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近几年的高考,对试题普遍的反应是“简单、基础”。“平和”是其主要特点。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考查的都是历史主干知识或主干知识的应用,注重现实立意,强调考查社会热点问题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

(2)“过程与方法”体现在创设材料性情景,加大材料类试题的比重上。旨在考查考生的历史知识与学科能力、历史学习、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考生把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以及对材料的思辨、概括抽象能力,从文字史料中准确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丰富的材料,体现了史学的博大精深,也使得试卷生动活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亲和力,有利于考生深刻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原则在实际中的运用。可以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历史学习能力、学习过程的考查也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体现。

(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落脚点在情感方面主要是考学生能否心态平和,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态度方面主要是衡量考生是否有毅力、有韧性、有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价值观方面主要是鉴别考生对学科价值和基本的人生观的认识理解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精神的范畴,其优劣好坏的考查基础是实践。通过实践的量化,方可对之作出定性的评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纸笔的形式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检测考生的这种“实践的量化”,但考生面对考题作答则是一种实践性的行为,在其作答的过程中,必然有其“情感”的活动。所以,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
 2. 超越教材的灵活命题已成必然。由于历史教材的“一标多本”化,完全依照教材内容来命题已变得难以操作。

上海的试题即便是选择题,单纯考记忆的题目已很少,许多题目要经过比较分析才能回答。最具“海派风格”的是:一幅关于手机报的广告画,画的右边是甲骨文,左边是半个手机,手机屏幕上是现代汉语文字。设置的问题是,“以历史上某一重大发明为例,谈谈其如何推动信息传播变革”、“广告设计者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传递怎样的历史内涵”。题目小、巧、活,体现“海派风格”。
 
同样,2006年广东的高考试卷中几乎没有一题是对教材内容直接发问的,都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试卷在设计上,注重创新。如有12道选择题和3道问答题通过设置情景来发问。材料丰富,包括史实、文物、表格、图片、歌谣、报刊等;很多选择题的选项时间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材料题都要求考生能够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第26题的内容甚至在教材中没有直接的体现;3道问答题都要求考生对时代特征有宏观的把握.并能将具体史实放到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些设计都要求考生有多方面的思维能力,仅仅依靠背诵教材是不够的,新课标理念有突出的体现。

3.减轻记忆负担。 为了切实减轻记忆负担,根据实际情况压缩史实知识,强调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必要的。换句话说,不求“知识点”的更多,但求“知识点”的更明确和理解得更透,以及由此学到的思想方法、思维能力更实、更好。
从近十年来上海市高考历史试题可以看出,“知识点”逐年减少;命题的“题眼”是教、学、考等方面都能看得见和取得共识的“知识点”,这对减轻学生记忆负担、解放思维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另外,所有的考查目标都突出了学以致用的特征,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必须运用应当掌握的技能、观点和方法来解题,而与教科书中具体的史实知识关系不大,有的几乎没有关系。这样成功地用历史学科是思想性、人文性、应用性学科的形象,改变了历史学科是记忆性、机械性、背诵性学科的形象。

4.探索和完善主观题的评分方法。在大规模的阅卷考试中,当我们追求主观题评价标准的个性时,往往会以牺牲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为代价;相反,当我们追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时,又往往会以牺牲评价标准的个性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开放性试题”,与示与主观题的区别——主观题就是能够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并且使用“采分点”打分法评分的试题;开放性试题就是不从教材中找答案的主观性试题。其实,所谓的开放性试题,其本质就是主观题。如果一道试题还存在标准答案的话,那么它就称不上是主观题了。要命制一道开放性试题并不困难,难点就在于在大规模的阅卷中如何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如何减少评分的误差。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科书的多样化,造成一种既成的事实——面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教材,就可能不同的答案。因此,哪怕我们继续采取以教材为依据的“采点打分法”,在实践中也是不可行的。如果在高考中我们仍然坚持使用陈旧的采点评分法,将无助于新课程的实施,最终也将影响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寻求新的、有效的主观题的评分方法成为了当务之急。

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解析高考新思路时说:中学历史课要讲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考试也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评卷一直以来是采点给分。今天的孩子可能不把自己的思路局限在历史课本上,而是结合现在的最新动态进行思考答题,我们将来是否也应该鼓励这些新思路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