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刘向荣:对“启发式教学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杜苇:与刘向荣老师谈爱
刘向荣:历史教学中的“
刘向荣:我教学生记忆—
刘向荣:一节“探究式教
刘向荣:历史教学中的“
刘向荣:闲谈“什么是有
刘向荣:历史教学师生互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最新热门    
 
刘向荣:塑造“美的形象”,培育审美能力

时间:2009-10-18 17:16:41  来源:刘向荣
 

   

    注:本文是宁海中学历史教研组长陈红老师主持的《美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省历史教科研课题的成果之一。

 

            塑造“美的形象”  培育审美能力

 

                 南京市宁海中学   刘向荣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德国诗人席勒在其美学著作《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的。其本质是借助于美的形象的手段(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美育以培养人的审美力为其任务,许多人认为美育仅仅是美学家、美学工作者的事情,与中学历史教学无关,其实并非如此。爱美是人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求美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的确,历史课中除了文化部分中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审美色彩以外,能够直接体现美育的地方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但是这并不是说历史教师在美育教育中无所作为,实际上恰恰相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著名特级教师陈毓秀说:“历史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一堂高水平的课,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发展了智能,受到了思想熏陶,同时,还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美的享受。”一句话,在美育教育中,历史教师有“英雄用武之地”。

    教育学认为,审美对象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在历史美育中,这种形象性就是要通过具体的、鲜明的而又生动的“美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而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感受和体验,情感上产生同感和共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形象化的教育对于可塑性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更为重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考事物的。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如果一件事物叫你觉得美,它一定能在你心眼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境界,或是一幅新鲜的图画。而这种境界或图画必定在霎时中霸占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欣赏它、领略它……。”当代美学家曾繁仁说:“只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才能扣人心扉,拨动人们情感的琴弦,引起人们的愉悦;只有具体的可感的形象,才能使人们对其发生情感的体验。”著名历史教学论专家赵恒烈也指出;“形象刻画能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繁富多采、淋漓尽致的历史形象最具有感染力,发展形象思维是提高历史学习兴趣、增强审美观念、激活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绘声绘色,有形象有兴趣的历史教学,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越听越有味道,越听越觉得轻松,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可见,形象的美与人们的美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历史事物的形象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方式有目的地塑造“美的形象”,根据审美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让具体的形象的美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欣赏和体会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历史教学中美的因子,感受到美存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存在于我们热爱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塑造的“美的形象”逐步内化为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从而达到培育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把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用于实践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塑造生动的“美的形象”对于培育学生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塑造“美的形象”来培育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

 

    一、通过教师教学语言的熏染来塑造“美的形象”,培育学生历史审美能力。

    唐代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曾指出:“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善叙事、重文采是历史撰述的重要要求,史学家语言表述的优劣是史书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课堂教学更是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叙事。语言有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得体的教师的语言具有高效的教育性,通过语言,教师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语言艺术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希腊讽刺散文作家、学者卢奇安曾说:“历史家的气质不能不有一点诗人的风度;历史正如诗歌一样,是需要运用一些高昂脱俗的调子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历史事迹、人物本身的美,这是历史学科中极其重要的形象美。但由于历史毕竟已是“历史”,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留下来的痕迹是史书或考古发现,对于铅字写成的史学研究成果如何使中学生更加心驰神往乐于接受呢?那就必须要再现历史的形象之美,必须借助于教师形象的语言来完成。教师通过具体形象的有节奏的语言,对历史事迹、历史人物的美进行熏染,展示历史丰富的真实之美、质朴之美、简洁之美、动态之美、力量之美,给学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和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的历史形象,从而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授“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时,有一幅插图“挥手之间”,教师可以这样叙述:毛主席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登上飞机,当他到达机舱门时转过身来,默默地看着送行的人们,慢慢地取下帽子,然后把它高举过头顶,轻轻地挥了两下,……送行的人们静静地站在机场上,目送着飞机远去、远去……。通过这一具体形象的描述,就使领袖毛泽东为争取国内和平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弥天大勇”的崇高形象和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爱戴之情,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不仅感受到伟大领袖的形象美,而且体味到领袖崇高的人格美,对领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再如,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成就时,可先让学生讲讲达芬奇童年老师教他画鸡蛋的故事,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达芬奇创作的经典传世之作《蒙娜丽莎》,这幅画表现的是刚刚丧失亲人的佛罗伦萨一位富有女市民的形象。她两眼凝视前方,炯炯有神,神态恬静端庄,气质高雅贤淑,特别是口角含者淡淡的浅浅地微笑,体现了她美丽的容颜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流露出一种生命的潜在活力。对学生来说,这幅画本来仅仅是一幅人物肖像图,但经过教师语言的渲染,却熏染出了一个静态的美图背后的一个生动的“美的形象”,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者们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强烈的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精神,无行之中也培育了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

 

 

    二、通过直观教具来塑造“美的形象”,培育学生历史审美能力。

    教育学认为,外在美受内在美的制约,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历史具有一度性的特点,虽然不能在重演了,但历史有些内在的美可以通过考古或一些教具来加以再现。教具是学生感知美领略美的最具体最直观的工具。直观教具的美是指教师用来进行直观教学的插图、挂图、画片、实物等形象的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以轻易地巩固地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更是明确指出: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当给予满意的情况时,其联结就会增强,否则相反。学习的效果规律告诉我们,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在教学时,如果采用多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教具,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用外在的“美的形象”来表现历史本身蕴涵着的内在的美,并且让这种内在的美直观地表现出来,就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心理不断得到满意,体验到历史所具有的独特的美的感觉和穿透力。由此可见,直观教具创造出的“美的形象”对培育学生的审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讲原始社会时,如能把北京猿人的模型拿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早期原始人身体进化的大致情况,而且也能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到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区别,深切地理解“劳动创造了人类”的内在美;讲秦汉时期的文化,如能将模型“马踏飞燕”拿到课堂上,不仅能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它造型的生动,铸造的精美,比例的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从而了解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而且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奔马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讲唐朝文化中的杰作“唐三彩”,如能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唐三彩”的出土文物或模型,那么黄、绿、青三彩的陶制品的形象就会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中;讲授红军长征时,如能给学生展示《爬雪山》、《过草地》两幅挂图:漫天的飞雪、崎岖的山路,稀薄的空气,一望无边、人迹罕至的沼泽洼地。学生一下子不仅能从画面上感受到红军战士长征的艰辛以及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而且还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讲《美国独立战争》时,如制作一幅美国国旗,然后提问:美国国旗有什么组成?(条、星)其中“条”代表什么意思?(美国独立前的十三块殖民地。)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美国国旗蕴涵的深厚的历史之美,无形之中实际上也使学生得到了美的感觉,培养了他们的历史审美能力。

 

    三、借助音乐塑造“美的形象”,培育学生历史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来感染人,这是由人的认知规律决定的,也是由审美者内心的愿望和要求所决定的。实际上,“美的形象”也可诉诸于人们听觉即借助美妙的声音如音乐(包括歌曲)来塑造。音乐是以音响为原料,通过乐音的运动来表现人类最为细致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的艺术种类。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对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完善的个性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历史教学中适当借助音乐(包括歌曲)来丰富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塑造美的历史形象,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二千多年前,楚国的琴师俞伯牙抚琴消遣,当他心里想到高山和水时,樵夫钟子期在旁欣赏地赞道:“美哉!巍巍乎若泰山。”“美哉!荡荡乎若江河。”音乐表现出一幅很美的琴瑟和谐的人间知音式的美景。我国古代的《乐记》认为:“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世界著名的大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借助音乐,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他又说:“音乐是思维的强有力的源泉,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点。儿童的注意力仿佛集中到音乐在他们面前揭示出来的新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上,而且在他们的思想上描绘着鲜明的画面。”可见,恰当的音乐歌曲是人思维和精神深化升华的催化剂。在历史教学中,借助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音乐、歌曲,渲染教学内容,再现历史的气氛,塑造“美的形象”,就能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历史审美能力。

    例如,一曲《满江红》,不仅使学生领略到这首词的意境,而且也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气吞万里誓杀金兵精忠抱国的雄伟气魄;一曲《红军不怕远征难》,不仅激起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而且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一曲《大刀进行曲》,抗日将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挥舞大刀奋勇杀敌的崇高形象栩栩如生;一曲《南泥弯》,将抗战相持阶段日寇大扫荡下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火热场面表现的使人精神百感振奋;一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不仅使学生享受到了那优美的音乐旋律,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生命在心灵深处迸发的与病魔做斗争的不屈的伟大力量;一曲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将19世纪七十年代巴黎公社的仁人志士为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而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一幕幕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一曲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二战期间南斯拉夫人民英勇抵抗德意法西斯侵略中人民真诚帮助的纯真友谊表现的很感人。总之,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等审美有关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情感移到艺术作品中,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去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萌发出激动和颤动,爱其所爱,恨其所恨,爱憎分明,进而达到情感上与音乐塑造的“美的形象”的共鸣,这样“润物细无声”地就提高了他们的历史审美能力。

 

    四、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塑造“美的形象”,培育学生历史审美能力。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学生不可能像做物理、化学实验一样看清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发生的过程,创设一定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声画并茂,视听并举,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难为易,塑造出鲜活的“美的形象”,就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其感性方面的知识,心理体验到美的享受。鲁迅先生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育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成为这样的。”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真实、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可在短时间内真实地反映一些重大的历史事迹、重要的历史人物、珍贵的文物、遗址,塑造出活的“美的形象”,使学生较快地形成具体的历史知识,感知形象的活动的美,从而培育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

    例如,讲三国鼎立、赤壁之战可播放《三国演义》片段;讲《南宋和金的战斗》可播放《岳飞抗金》片段;讲述《鸦片战争》,可播放电影《林则徐》片段;讲甲午中日战争,可播放《甲午风云》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的片段;讲述西安事变时,可播放《西安事变》片段;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地道战》、《地雷战》和《铁道游击队》等片段;讲新中国成立可播放《大决战》和《开国大典》等片段;讲“二战”可播放《辛特勒名单》和《虎!虎!虎!》等影片片段及其相关记录片。将这些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影视片段有机地插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这些生动、形象、新颖的教学材料,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的同时,掌握了有关历史知识和抽象苍白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影片中历史人物光辉、高尚的形象,也激发了他们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熏陶和洗礼,“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实际上就培育了他们的历史审美能力。

 

    五、借助文学作品塑造“美的形象”,培育学生历史审美能力。

    “文史不分家”,历史和文学兄弟学科,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西汉的司马迁写的巨著《史记》,被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恩格斯在提到巴尔扎克时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之下逐渐灭亡,或者被这一暴发户所腐化;他描写了贵妇人(她们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相适应的)怎样让位给专为金钱或衣着而不忠于丈夫的资产阶级妇女。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不错,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这些人在那时(1830—1836年)的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高尔基也曾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毛泽东说,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文学作品能够塑造出现实的“美的形象”,中学语文课本提供了大量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的语文课文,利用相关的文学作品,来帮助塑造历史事迹、人物的形象,并将之有机地融合到历史的教学中。文化是历史的灵魂,借助这些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丰富学生的历史感性认识,再造过去的历史形象,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理解历史上一定时代的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而且使历史的骨架更加丰满、更加鲜活,使历史课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加强历史事实的具体性、说服力、感染力,对学生形成历史的表象和认识历史的本质,培育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都能起重要的作用。

    例如,《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达一千七百多字的叙事诗。它写一个女子幼承严格的家教,十七岁出嫁后辛苦劳动,但受尽了婆婆的折磨。她为婆婆所逼,不得不跟恩爱的丈夫分离;回到娘家后,又为哥哥所逼,不得不答应改嫁。她就在新婚之夜,趁无人注意的机会,投水而死。她原来的丈夫也同时自缢于庭树。这首诗写出了封建礼教下妇女在家庭、婚姻和爱情上所受磨难。通过这一文学作品中“美的形象”(尽管是一种悲剧的美的形象)的讲解,从而就使学生认识两千年来妇女在有关问题上的痛苦,从而就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如,鲁迅写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借助分析阿Q革命的动机(由于堂堂的举人老爷害怕革命,他便觉得有趣,于是“神往”革命了)、革命的目的(喜欢谁就是谁,想要谁就是谁)、革命的盟友(假洋鬼子)、革命的对象(革他妈的小D的命)等,就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没有唤醒民众,不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单纯依靠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这一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了。再如讲述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可借助毛泽东同志的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词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所走过的艰难险阻,同时又把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面貌这一美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也就培育了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

 

 

    六、塑造“丑的形象”,反衬“美的形象”,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注重塑造“美的形象”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丑的形象”。“美的形象”和“丑的形象”是对立统一的,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总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毛泽东指出:“真善美的反面是假丑恶。没有假丑恶,就没有真善美。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也是增强人的审美力的规律。审美力的这种规律从理论上揭示了在历史教学中,当我们在塑造“美的形象”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丑的形象”的特殊作用,以便在对比中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审美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这种以情动人激励人们如何认识美不仅可以通过正面的“美的形象”,也可通过塑造与“美的形象”相反的丑恶的形象,反衬出“美的形象”,使学生从反面角度认识到什么是“美的形象”?人应该追求怎样的美?从而达到培育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目的。

    例如,中国历史上既有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思想家孟子;“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胸怀“鸿鹄之志”,反问“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陈胜;“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身受腐刑,忍辱负重执着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司马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立志收复中原,“闻鸡起舞”的祖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而乐”的范仲淹;抗击金军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岳飞;“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风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割舍家庭,决心“为天下人谋永富”的反清斗士林觉民;提出“三民主义”,推翻帝制,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孙中山先生;不为威逼利诱,依然为施行宪政和民主而奔走呼号的宋教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手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人救济粮的朱自清;“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史学大师陈寅恪;“文革”时期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但还坚持自己学术观点,不惧孤立,风骨铮铮,依然表示“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所投降!”的马寅初等值得人们赞扬学习的“美的形象”。同时也有“丑的形象”:出卖抗金英雄岳飞而被后人唾弃以致铁铸跪像遗臭万年的杭州岳王墓前秦桧的可恶形象;四十五岁的后唐石敬塘为当皇帝,不惜割让幽云十六州,并向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称儿的可笑媚态;平壤城头插白旗,畏敌狂逃五百里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清军统帅叶志超的狼狈丑相;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的卖国老手李鸿章形象;在八国联军的炮声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奴才嘴脸形象;镇压革命党人,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进行称帝拉历史车轮后退的袁世凯窃国大盗形象;在大革命时“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刽子手汪精卫,在祖国抗战中又与日寇勾结,成立伪国民政府的卖国贼形象,等等这些历史事实。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现在塑造“美的形象”的同时,再通过漫画的笔法和犀利的语言对这些丑人丑事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无情鞭笞,将两者加以对比,就可以以情感人,从反面激发学生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激发学生对“美的形象”的追求,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正如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所言“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在鲜明的对比反衬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憎观、是非观、美丑观,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劳动创造了美”,尽管在历史教学不像专门的美术课具有很多对美的鉴赏的材料,历史教师也不可能像美学家那样专门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对高级动物的人类来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美无时不在,也无地不在。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捕捉历史自身蕴涵的美的因素,通过多种方法塑造出众多“美的形象”,寓美育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形象”的心理和情绪体验中,就能达到培育学生历史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书目:

1、曾繁仁著:《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3、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4、苏寿桐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5、赵恒烈著:《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6、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

7、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著:《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李振宏著:《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