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最新热门    
 
佚名:历史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时间:2009-10-18 17:19:02  来源:佚名
 

 

 

历史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案例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成果毕出。科学技术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伴随着科技的发达,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泛滥;人性、人伦异化;科技成为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甚至是导致社会浩劫的重要手段……

在这惨痛的历史反思中,我们认识到基础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公民健康人格的形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二十一世纪历史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定位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掌握人文知识(指具体人文学科的知识,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伦理等)过程中,对人类文化内在价值的理解、升华,体现为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维品质及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等。

显然,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任何一种专业训练能够养成的,也不是一般的科学教育能够培育的,它是各学科综合教育的结果,而历史则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二十世纪的历史教育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究竟该如何定位呢?

 

1.公民人格教育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就融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十一世纪后,世界则更是一个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共同发展的共同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具备既有国家意识,又有世界意识的公民意识,前者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为谁服务,至少不应损害本国),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全球视野和开放观念上(能胸怀祖国,拥抱世界)。

因此,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形成健康平衡的公民人格——即公民人格教育,是二十一世纪历史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首要目标。

 

2.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比较思辩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能力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核心,与其他学科比较,历史教育在此具有独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历史思维所要求的宏观战略型思维方式和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比较思辩模式,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历史的智慧是一种融经验、思辩、求证、综合的结果,是一种人类智力活动的高级产物。

从这意义上说,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比较思辩能力的培养,是二十世纪历史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特色。

 

3.综合性的人文教育

由于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众多不同的人文意识,例如:从文天祥、史可法等历史人物中感情民族的气节;从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等历史事件中感悟社会的责任;从两次工业革命中感悟科技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从一战、二战中感悟和平的来之不易……凡此种种从历史经验中所获取的各种人文精神的熏陶,则永远渗透,沉淀在学生的意识深处,指导着学生以后的社会活动,甚至决定着社会的未来。

因此,综合性是二十一世纪历史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中最深刻的体现。

 

三、教学个案

《罗斯福新政》一课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尝试

 

1.研究背景

本课时是结合县市级课题《时代特征人文精神在历史教育中的培养》而开设,具体分工为:偏重于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考虑到有关“新政”的背景、内容、结果在初三已有所涉及,高一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研究能力,故而在取材上跳出了课本的限制,并把本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于:1)通过罗斯福人格魅力的介绍,使学生受到一次人文精神的熏陶。2)通过美国“新政”与德国法西斯模式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政策、思想都受到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制约。3)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激发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比较思辩能力,加深对社会认识和理解。

 

2.教学预设流程:问题切入→质疑、探讨→感悟、内化。

通过问题的提出,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不断质疑、探讨,将知识自然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片段

 

片段1):投放罗斯福幻灯像

师:同学们对照片中的人物都不陌生,有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罗斯福?

生一:罗斯福被称为“坐着轮椅统治世界的伟人”,青少年时期他因帮助邻居家灭火,后跳入水中游泳,着凉后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但他硬凭着玩强的意志,不断练习爬走,最后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生二:罗斯福被誉为“新政大夫”,他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完善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生三:罗斯福和林肯、华盛顿各自代表着美国的三个时代,他最大的贡献在于领导美国及世界人民打败法西斯,使世界重获和平。

师:三位同学的回答都很精彩,相信同学们在三位同学的回答中也已感受到他那坚忍不拔的意志,为理想而不断进取,永不言败的优秀品质……

课前已布置作业,要求同学用各种手段来获取有关罗斯福的资料,同学们也异常活跃,有同学上网查阅,有同学上图书馆查找,有同学通过电脑技术合成罗斯福像……这一过程正是我们教育所刻意追求的,同学们在亲身实践中不仅获取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得到某种历史启示或熏陶,更在于它在实践中培养了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掌握了研究的一般方法,对于其可持续地终身发展,大有益处。

片断2):

师: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但新政模式是否适合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生:不适合,当时德国和日本就走上了法西斯通路,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

师:那么,为什么美国和德国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同学们分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

生一:因为两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历史背景不一样,像美国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而德国是通过战争方式完成统一的,统一后又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极易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生二:从经济角度考虑,一战后美国取得经济霸主地位,藏金之富甲于天下,有实力对经济进行干预,而德国是一战战败国,无相应的经济实力进行改革,只能通过战争方式来转移经济危机。

生三;美国要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想进行战争,而德国本就十分仇视凡尔赛体系对他的束缚,必然会借经济危机之机而报一战战败之仇。

师:刚才三组同学的代表分别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方面分析了美、德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这儿我再补充一点,杰出人物的作用,罗斯福是一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家,而希特勒是纳粹好战分子,他们的行为虽然不能左右历史的进程,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本国历史前进的步伐,如希特勒他煸动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使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最终受到了历史的惩罚……

师:从美、德走上不同道路的背景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讨论后

生一:任何一项政策、思想的出现都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制约。

生二: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生三:暴政不能推动历史进步。

公民世界意识的培养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目标,通过美、德不同模式的比较,学生放开了历史的视界,从多种角度分析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讨论、质疑中得出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逐步形成正确,而非极端的世界意识,这对以后学生踏入社会,形成健康的公民人格极其重要。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将学生引入发散性思维情境,但在原上课时,由老师的设问过于笼统,有些同学的回答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没有设计好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需以后不断改进。

 

片断3

 

 

幻灯显示三段材料

材料一:本世纪中外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如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等。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材料三: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师:根据三段材料,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的?讨论后选派代表回答。

生一:“计划”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以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摆脱经济危机。

生二:“市场”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也可通过一定限度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

生三: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

生四:发展经济,提高地位,需要改革……

师:回答很精彩,纵观人类历史,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在改革中得以前进、得以发展,而改革、发展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暴政罪恶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比较思辩能力培养是二十一世纪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特色,通过史料的展示,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历史思维被 有效激发,在纵横的思辩、质疑、讨论中深化、理解了教材,并得出任何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经济模式和发展经济需要改革的结论,达到了以史明理,以史为鉴的教学效果,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在原上课过程中,限于问题尚属“学术问题”,教师对这一问题的把握有欠火候,点评不够及时、精当,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现代教育对教师更高层次的要求。

 

 

评价:

政治史内容学生本不十分感兴趣,从中进行德育渗透,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也颇觉“头疼”。本课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伴以一定的史料,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拉近,在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而自然地进行人文熏陶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尝试。

教学目标确定中:轻“知识”而重能力,以“知识”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避免了学生只精于知识而荒于人文。我们坚信:二十一世纪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教学实施过程中:轻“过程”而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历史教学的重心,不在于澄清历史本身的是是非非,而是通过对历史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起评价生活、认识社会的标准。本课设计了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与现实的改革开放相结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促使学生自愿、感兴趣地参与探讨、研究,在不断地生生、师生对话、碰撞中感悟历史,理解现实,相信他们在现实中也会不断更改自己的观点,塑造良好的公民人格。

从教学效果来看:多数同学认为,课中所贯穿的合作精神,公民世界意识及宏观思辩能力等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对历史课也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

思考:1)在主观意愿上,本课希望学生人人参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教学,但实际上教师并没有真正摆脱主控课堂的行为方式,学生基本上围绕教师的提问而思考、讨论。2)从学生讨论结果来看,答案多教条化、书面化,缺乏“生活”的气息。

总之,人文精神培养是二十一世纪历史教育的一大目标,如何在课中有效、

合理地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还需同行不断探索、努力。

 

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骆向韶

(湖南科技大学附中, 湖南 湘潭  411201)

  

一、新时期人文教育的价值 

    学校课程是社会时代的产物,反映社会历史的特点并因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 20 世纪,随着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为了增强科技实力,各国都曾加强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如六七十年代搞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改革,数学和自然科学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比重日益增加,而人文学科受到轻视。自然科学被称为“硬科学”,而人文学科被看作“软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现代科技的滥用,恶化了自然环境,使人的发展走上了片面崇拜科技的畸形,导致人的精神空虚、文化贫乏、感情冷酷,现代科技大量运用于战争学校课程中人文学科的削弱也带来不良后果,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造成学生丧失同情心,致使青少年犯罪及校园暴力等时有发生。  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在 21 世纪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同样的价值,人本主义的观点和科学主义的观点相互吸取、相互融合是历史的趋势。20 世纪科学和人文分手,在 21 世纪又将汇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1],对这种历史趋势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科学的人道主义”的新概念:“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因此,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要避免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开来的片面性。我们既要克服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重理轻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的弊病,也不能为发展人的个性而轻视自然学科。19 世纪的课程发展史已证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是构成完整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各有其价值,但又各有其局限性,抬高或贬低任何一部分教学内容或教学科目,都会造成人与社会的发展失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教育,而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当前课程体系人文教育普遍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应当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同时也要重视普通科学教育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我国学校课程改革 

自 20 世纪晚期以来,各国的教育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这次世界性改革的共同特点是:强调课程的人文化力求课程的生活化;注重课程的统整化;加强课程的弹性化;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着重培养创造能力。 我国学校课程也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1996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同九年义务教育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据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各学科试验教材,从 1997 年秋季开始在江西省、山西省、天津市进行了三年整体试验。2000 年初,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教育部调整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将教材进行了修订,并于秋季扩大试验范围,在十一个省市的高中一年级开始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 年 7 月正式启动。1000 多名课程和学科专家参与了高中课程方案及标准的研制工作。在近两年的时间内,教育部集中召开了 13 次工作会议,形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和 15 个学科课程标准的送审稿。2003 年 1 月,百余位两院院士、文史学家、体育、艺术专业工作者审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一致通过了普通高中语文、数学、历史等 15科课程标准。[2] 

以往的历史教学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详尽具体而能力目标简略,对人文精神、情感目标的培养不够重视。新《历史课程标准》(7 ̄9 年级)中明确提出历史教学任务为: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写、审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验本)《中国历史》(七年级)(即初一)在新编教材的“前言”中这样说:“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开始历史课程的学习了。历史是什么呢?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可歌可泣的成长经历,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民族赖以认同和共同奋斗的精神标志。要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真正的人,就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因此,历史学科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学科。……”[3] 上海高级中学《历史》(一年级)的“前言”中建议历史要注意“两要一不要”,即:一不要死记硬背,两要是一要明理、二是要移情(因史事而喜、怒、哀、乐)。理既明、情既移,历史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理不明、情不移,再记得多也没有实益。[4] 

    新教学大纲高中历史教学的任务目的中明确阐述: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5]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运用历史学科丰富的史料,挖掘教材的人文教育素材,使历史教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体现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必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之所在,这个整体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远则可以追寻至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也至少可以推溯到殷末周初。[6] 这种人文精神随后在先秦被发挥到极致,又在此后的两千余年间且因且革,不断拓展和变迁。中国人文精神从殷周之际初步生成至春秋战国时期得以确立。孔子删定“六经”,《易》是哲学;《书》是古代的历史;《春秋》是当代史;《礼》是由哲学派生出来 的政治学;《诗》是文学;《乐》是音乐艺术。“六经”的删定使中国从此有了人文学科的分类,也有了人文学科的教育和人文学科的研究。[7]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对学生进

行人文教育。 

 

1、人与人的关系 

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进行人性、爱心教育是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奴隶社会是一匹马可以换几个奴隶的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奴隶是有生命的工具”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奴隶的非人地位;奴隶在罗马得到广泛使用,处境十分悲惨,他们被看作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身强力壮的奴隶投入角斗学校,训练后充当角斗士,专供奴隶主取乐;中国奴隶社会的 “人祭”——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屠杀大批奴隶做祭品;“人殉” ——奴隶主死了,要活埋或杀死奴隶来陪葬,这些都是奴隶制度残酷的表现。作为奴隶,毫无人的地位和尊严可说。中世纪欧洲各国被神学蒙昧主义所笼罩,看不到人的力量。而中国在春秋战国时确立了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也应看到,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晚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

滥和社会混乱。 

2、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说明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对大自然的依赖性。  在古代历史教学中要告诉学生: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亚洲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世界上第一批奴隶制国家首先出现的地区。原因就是,这些大河流域,水源丰富、气候湿

润、土质肥沃,有着古代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的良好自然环境。这些大河流域成为古代亚、非文明的发祥地,埃及、印度、中国、古巴比伦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所以人们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黄河是中国的摇篮”、“印度河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舞台”。这些充分说明,是大自然创造了人类并给人类以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人类的辛勤劳动又改造和美化了自然。据此培养学生珍惜自然环境的良好行为。 

其次,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历史材料揭示人类的认识和生存对大自然的依赖性,还要通过历史材料指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制约性,揭示人类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受到的惩罚。古代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刘禹锡探索天与人的关系,认为“人能胜乎天者,法也。”周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刘禹锡《竹枝词》 “起来看南山,山火烧山田。” ——温庭筠《烧歌》 但是,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有所影响。教育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大自然不要进行人文思想大潮,完成了中国文化从神到人的观念转化。“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个人道德的标准,要求人们都能“爱人”;“仁者爱人”,对人要充分地理解和关爱,自己想获得的要让别人也能获得,自己不愿意做的也不要强加于人。此外还有孟子的“仁政”、“民为贵”民本主义思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至今仍是人们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荀况的“人定胜天”的观点;墨子的“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等思想 , 都体现了对人的关爱, 对人的力量的认识。而民本思想、 “仁政王道”,

作为中国文化系统中富于人文精神的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国风”是《诗经》中的最精华的部分,内容包括描述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诗经》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战国时期的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他写了许多优秀诗篇,表达了诗人对楚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1953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欧洲直到 14 ̄17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才掀起一股人文高潮。这比中国晚了近 1500 年。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对当时的过度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人类历史上人类活动破坏了森林和草原等植被,使大自然失去了和谐及平衡,因此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迁、旱涝交加、物种灭绝、疾病流行等各种灾难。 1970 年,联合国把每年的 4 月 22 日定为“世界地球日”,6 月 5 日定为“环境保护日”,号召世界各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从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良好道德品质。学习世界历史的三次科技革命时,教师除了重点讲解它们的积极影响外,还应联系实际、挖掘教材,讲解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工厂林立、矿产过度开采,使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业、化学工业兴起,但是也给人类带来许多化工污染、水资源污染;

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技术、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核电站、核能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巨大影响,但核辐射、核扩散、核武器又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克隆羊“多利”之后是否还有克隆“人”?是否还要父母亲?人类是片面崇拜科技还是要亲情、人情?等等。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又要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成为崇尚科学、热爱生活并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时期青年一代。 

   

  参考文献: 

1]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中国教育报[N],2003, 1, 9 

3]中国历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8 

4]历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6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4 

6] 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7] 夏毅辉,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J],湘潭师范学院

  学报,2001,(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