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四:中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五:中
梦想中国:中国各省名称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黄晋瀛:中学历史教学中
李林川三篇:学生眼中的
张华中:中国古代史知识
周明学:中国近代现代史
施丝:中学历史教学之联
最新热门    
 
四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时间:2009-10-18 17:19:10  来源:诸葛众
 

四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一、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崇明县三烈中学 郭春飞

二、环境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不详

三、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作者不详

四、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
广州市培正中学 简小敏

 

 


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崇明县三烈中学 郭春飞
  
当前,我国正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艰巨任务,而这都离不开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学环境教育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更是人的素质教育。面对21世纪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其他学科共同肩负起建立全球发展的伦理道德体系和培养环境观念与意识的责任,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获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动力。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的亲身实践,就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问题,谈些粗略的看法。
  
一、历史学的环境教育功能
  
1. 历史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其实质就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本身,就是一部特殊的环境教育教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深受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与环境的物质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社会存在。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而且为人类的生活和繁衍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还为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资源。与此同时,自然环境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施加影响。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而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动物的,人类正是在适应各种地域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和创造,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逐渐发展起来,并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文明。
  
2. 历史学从全方位、多角度强调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的紧迫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环境的伦理、环境道德和环境意识。人和自然构成了一个现实的生态系统,二者是相互作用并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因为“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创造的技术圈、智慧圈,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生物圈,人们片面地利用自然,使生态平衡日益遭到破坏,以致于今天的人类不得不面对人口膨胀、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特种灭绝、温室效应、能源枯竭及资源紧张等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严重威胁着我们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同人们的道德水准有关。因此,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建立对待自然环境的必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人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作出是否合乎人道主义的评价。对于那些严峻的环境问题,虽然在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但它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已包含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负面影响中,只要任课教师加以深入分析,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3. 环境污染问题与环境保护行动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历史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历史科学具有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的特点。当今环境法学的兴起,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法规,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散见于各种法典、皇帝的诰令及有关的文书中。我国当今的自然环境保护法制,从公元前21世纪夏禹用疏导方法治理洪水算起,已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发展过程,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门。我国历代大量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资料,对我国整个环境法学研究、环境立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搞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历史学通过人与自然关系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强调“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的相互协调关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教育。从历史学所研究的领域来看,它不仅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问题,历史兼而有之。历史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捕捉结合点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十分广,教师只要用心去寻找、挖掘,就会容易发现、捕捉到能渗透环境教育的渠道。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学中,经常讲到人口问题,并把它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局稳定、社会繁荣与否的一个依据。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指出中国人口增长的三大台阶:秦汉、盛唐、清初,使学生明白造成我国现代人中庞大规模的历史根因。同时又以中国为例,补充解释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的关系。我国虽物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排在世界第八十位;我国拥有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既是我们难能可贵的成绩,也是我们民族的沉重负担。向学生指出这一点,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口与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口资源比例失调的话,必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在对我国各朝代的历史学习中,都涉及到“以农为本”政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优良传统。由于封建统治者受时代的局限,过分夸大其作用,发展到“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指出这往往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以农为本,作为立国之策放到现代也不算错,可是历史上往往因为政策上的误导、理解上的偏差,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垦、围湖造田,导致环境恶化,向学生指出这一国策的消极方面,也富有教育意义。又如,讲到古代经济开发,时常涉及屯田,屯田形式多种多样,地跨内地边疆,从秦汉到明清,屯田不曾中断,历史教材中讲屯田肯定的评价居多。如果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看待,结论定会有不同。大规模的屯田,曾经使长城以北的许多地区和河西走廊沙漠化,导致一些森林消失、湖泊萎缩,如果我们把屯田的这一面适当地给学生指出来,其教育意义也不会小。例如,对于丝绸生产和丝绸之路,古代历史教材中多次写到,对于其南北易位问题,多从赋税征收、技术发展、战争破坏及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等诸方面探讨这种格局变化的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将教材中已有的丰富史料进一步与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中国古代历史教学中,还可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从广义上讲,我国早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环境保护,夏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而秦朝的《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南北朝时对乱砍乱伐林木者依法惩处;唐朝的《唐律》用法律保护自然环境开了先例;宋朝时保护农业发展和用植树造林的办法保护河堤(春植树、夏护堤,定为常制);元朝时保护林业、鸟类,维护生态平衡;明朝时的督促检查执法制度;清朝时设官专管水利,设堡专门保护河堤的办法,延续至今仍在施行。通过渗透教育,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制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制》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法规、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环保法规的积极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
  
总之,历史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历史教科书中,有着纵横交织的,无数的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它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史实和依据,通过有机的渗透教育,发挥出历史教育的特殊作用。
  
三、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为历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的渗透,可以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有助于拓宽、深化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保护生态平衡的吁求,现代生态文明的兴起,给历史教育注入了新的富有时代特点和气息的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生态文明价值观等新内涵。而这些又是塑造新一代健康人格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也极有必要对学生树立关心爱护我们地球的道德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载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文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思想,对于避免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很有意义。韩非也主张“缘道理以从事”,这即按事物的规律办事,反对不按事物规律办事的“无缘而妄臆度”。这些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心自然、爱护自然,教育学生学会关心生态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道德观、伦理观、法律观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有助于对中学历史教学传统研究视角的突破。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阶段后,随着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因素的影响相应增强了,但人类的发展始终未曾摆脱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如果仅仅从人类系统内部去解释历史现象、去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有其明显的局限性。而从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维度及其有机联系的大背景中去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及其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将给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如对我国国都由西安向北京转移的因素分析,向学生指出这主要是军事活动重心东移的必然结果。因为我国国都变迁的规律是政治中心尽可能与军事中心一致,这既可攘外抗敌,又可防内政变。同时,我又进一步向学生指出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迁,如水利建设、草原退化、森林消失、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民族迁移、民族兴衰,这些都是军事活动转移的背景。由此可看出,只有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的大系统中才能对政治中心东移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回答。
  
第三,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历史知识的巩固。人类历史的既往性、客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有严格的时空定位和严格的历史社会自然环境定位。环境与人类的历史活动息息相关。并构成了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讲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卓越,向学生指出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近代工业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但地理因素并非一直有利,古代中世纪的英国并不引人注目,今天的英国也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然而正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当欧洲航运中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时,英国抓住历史机遇,发挥优势,使地理环境因素成了刺激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与地理环境的特征有机联系起来,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的环境中考察和阐述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阐明不同时期人类生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培养历史的空间概念,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巩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进而培养正确的环境意识。
  
第四,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秦朝的《田律》本来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献,其阶级实质是地主阶级针对农民而制订的一些法规,是维护地主阶段利益的。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发现了《田律》的新功能,认为它是一部详尽具体的环境保护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研究古文献的兴趣。又如对“重农抑商”、“屯田”等历史现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要求学生作出分析、评价,都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历史教师的职责,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自觉担当起学校环境教育工作。通过实践,我觉得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紧密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环境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第六节瓜分中国的狂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方式;争做中国债主、抢夺筑路权、开矿权和办厂权;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2、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培养学生区别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个概念的能力。通过学生对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经济侵略的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用环境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本节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简表》、《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华租借地示意图》和《19世纪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的识读,培养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并充分运用本节提供的史料,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仅造成中国经济大萧条,而且对中国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列强在中国强占以重要港口和海湾为中心的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进行殖民式的统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教学课时

一节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发生在19世纪末的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什么突出特点?

——与以前不平等条约相比是最严重的不平等。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今天新课内容正好与上节衔接,体现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时代特征:资本输出、分割世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新课教学]

一、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

问:为什么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特征是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掠夺中国的野心。

二、瓜分中国的狂潮的表现

1、  资本输出

大屏幕显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两个概念:商品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资本输出是指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引导学生从背景不同、内容不同、目的相同三个方面加以区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资本输出的定义快速阅读教材,归纳资本输出的方式。

(1)争做中国债主

(2)抢夺筑路权

(3)抢夺开矿权

(4)抢夺办厂权

我们再来一起分析,这些资本输出的方式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和影响?(由学生阅读思考作答)

(1)问:清政府为什么要对外借款?——偿还对日赔款二亿两白银、赎辽费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还必须在三年付清,所以清政府就不得不大举借外债。列强又为何争做中国债主?——(学生阅读思考后作答)

(2)问:哪个国家通过什么条约最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法国,《中法新约》

修筑铁路会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危害?大家看书后回答——列强利用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地方,把他们的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可以说:列强的铁路修到哪,它们的侵略势力就延伸到哪。

(3)列强抢夺矿山开采权,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联系实际,回答这个问题——帝国主义的侵略已经由地上一直深入到地下,中国的资源已经逐渐被西方列强所控制。我们都知道矿产是什么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这就不符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矿产主要会用到轻工业还是重工业?这就不仅阻碍了中国重工业的发展,而且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4)我们接着看列强在中国抢夺办厂权的情况和危害。

哪一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什么条约最先取得在中国合法办厂的权利?——日本,《马关条约》

列强在中国办厂有何特点?(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何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中国资本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列强在中国办厂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何影响?——大量掠夺中国资源,奴役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造成中国近代贫困和落后最根本的原因。中国的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掠夺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基础上。

2、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搞清楚租借地和租界地的区别

(2)香港新界示意图:弄清香港地区半个多世纪中被英国侵略的历史,引导学生边识图,边回答。

(3)识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简表

[教学小结]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经济侵略)、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政治侵略)瓜分中国,体现了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时代特征,也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富于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中华民族怎能任人宰割,此后一大批资产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而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的义和团运动。下两节课我们将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绿色世界,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生活的要求,是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历史教师的职责,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历史教材内容蕴含着许多有关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学中注意捕捉环境教育结合点,向学生渗透、拓展、深化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有关内容是环境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历史教材注重的是历史的史实,很少有明确的对环境问题内容的叙述。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找出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挖掘教材中的史实,进行环境教育。

通过历史史实的分析要学生明确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但更应该学着顺应自然,更好的利用自然。例如在讲到大禹治水时候,我采用了对比的教学的方法进行讲解。对大禹和他的父亲治水的情况进行对比。大禹的父亲一生治水,但没有成功,能说他不不敬业吗?而大禹吸取了他父亲堵塞办法失败的教训,采用了疏导的方法。经过13年的努力大禹终于平定了洪水之灾。大禹为什么取得成功,学生回答是因为他采用了疏导的方式,使水患变为水利,治水才得以成功的。我和学生在交流中得出结论。要想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就要因势利导。比如在讲到春秋时候齐国强大的时候,我要学生讨论“齐国为什么可以强大?”学生纷纷提到齐国的自然条件好,我进一步对学生说明,自然条件是发展的基础,但我们只有很好的利用它,才可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要因地制宜,要有好的政策。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是否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在于能否制定合理的政策,把自然条件的优势转化为国力的强盛。又如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既免除水灾,又灌溉田地,避免了水土流失,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都江堰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那?都江堰的特点就是依其山形地势,顺其地脉走向,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建造而成,把水害变为水利。都江堰的建造就是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依靠有力的地形地势,才使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造福着岷江河岸的人们。都江堰成为在改造造自然,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光辉典范,更为后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在课堂上通过这些历史内容的学习交流,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顺应自然的重要。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教学中捕捉结合点,深入分析原因,透环境教育。
历史教学中,注意总结分析原因,要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
 
1、人类自身发展破坏了环境。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人类在发展同时破坏了环境,我们要想更好的的发展就要保护环境,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向学生讲到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无不对环境产生影响,中国古代,似乎每朝每代的经济发展都是统治者下令垦殖,以发展农业,并促使人口增加为代价的;每朝每代的军事活动包括农民起义,虽然对历史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也起了反面作用。近代工业的发展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时,工厂日益增多,人类对自然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释放。地球上种种危机开始产生:水土流失、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还有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不断出现。严峻现实要我们觉醒。我们今后的发展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人类战争破坏了环境。人类在战争中失去的不仅仅是生命,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环境的破坏。

在讲“张骞出使西域”一课题时,注释中关于西域是这样解释的,“西域,是我国古代对新疆和新疆以西广大地区的统称。西汉初年,西域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在讲到“玄奘和鉴真”中讲玄奘用两年时间经过20几个国家,终于到达印度。这里我补充,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是“朝贡不绝,商旅相继”,“沃野千里,仓稼殷积,人民炽盛,牛马千里”,更有“七里十万家”的繁华城市。然而,昔日鼎盛繁华的西域三十六国,早已堕入了历史的烟云。这一带如今是“四望黄沙,城垣倾颓”,森林毁灭,“黄龙”肆虐,文明一个个被黄沙所湮没。历史学家只记录人类的互相杀戮、吞并,把覆灭归结为频繁的战争。其实,在核武器出现之前,战争没有这么大的破坏力,不可能把几十个国家从地图上铲除掉,真正的原因是人类破坏了环境,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使这一带变成了戈壁沙漠。而且这一地区沙漠化的进程至今仍未停止,解放至今,我国沙漠的面积扩大了一倍。直到90年代,国家进行了全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才在部分地区控制住了沙漠的扩展。

《中国历史第四册》基本上讲的是一些战争史,因此我就启发学生思考:“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人类战争的危害,一般说来,远比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大。首先造成人数的过高死亡;再有战争带来的生态灾难,绿色灭绝,生物减少,河流污染,空气恶化,城市萧条,国家破落,所有的设施被洗劫一空。而生态环境的恢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捍卫和平,避免战争。
结合历史内容进一步分析,强化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环保意识的高度责任感。
 
3.要学生认识到人口不断膨胀破坏了环境,如果人口资源比例失调的话,必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学中,经常讲到人口问题,并把它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局稳定、社会繁荣与否的一个依据。但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这些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战争是短暂的,但人口的膨胀是长期的,这是导致环境遭到破坏的一个最重要一个原因, 所以我在教学中我要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与其说天灾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最大,不如说人类自己给自己惹来的祸更大。我们在讲古代史时,曾经以大都市的人口多少作为反映一个国家一段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的一个标准。人口多代表的经济繁荣,为此要学生联想到随着人口的不短膨胀,人们需要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这样自然环境就会随之改变。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口与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口资源比例失调的话,必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以要控制人口的数量。从中向学生渗透环境、资源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适当补充,与现实紧密结合,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讲到战国时期儒家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时候,我给学生补充了史料“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告诉学生这是孟子提出的主张。让学生知道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认识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说明,人类的每次进步,每一种发明都曾以牺牲森林为代价。如,建造房屋,纸张的发明等。人类无限制的索取最终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例如我国陕西、甘肃、山西一带,到处是荒山秃岭和移动的沙丘,十年九旱,人民生活十分艰辛,但在古代并不是这样。据考证。在先秦时期,这一带是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黄河上游森林覆盖率达50%,只是由于人们盲目毁林开荒,加上战争和林火,森林消失,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气候巨变。在此给学生提供如下资料,据历史资料记载:甘肃从1644年到1906年的260年间,共发生过114次大旱灾。黄河改道26次,发生水灾1500次,每年带走泥沙16亿吨,造成下游河床平均每年升高1至2厘米,使黄河成为引人注目的“天河”。再如长城以北以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变成了沙漠。目前全球的沙漠化面积已达40×40多亿平方米,而且每年600亿平方米的速度向外扩展。通过这些材料的补充展示,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古今对比,谈古论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讲古代原始人类遗址时,会提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就诞生在黄河两岸。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目睹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我向学生介绍了古代黄河的一些情况。如先秦时期,黄河上游沿岸森林覆盖率50%,那时的黄河清澈、晶莹,也较温顺。虽然每到夏季来临,暴雨成灾,河水暴涨,淹没一些农舍田庄,但它没有向今天这样暴戾。如今黄河为什么会这样暴戾?黄河的暴戾有其自己的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是人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我们要想完全改变黄河的现状,必须停止对黄河沿岸的自然资源的破坏,并加紧沿岸的绿化造林工作,逐步减少水土流失,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黄河泛滥造成的灾害。在古今对比中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只有保护环境才会受到环境的更多恩宠。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正式成为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全球问题。环境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全人类当前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正如生物学家爱德华·柯蒙弟所说,我们必须学会观察世界,·····用一个生态的良知、用爱、尊重和羡慕来了解。我们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明天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

广州市培正中学 简小敏
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绿色世界,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生活的要求,是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具备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环境教育内容,如何将环境教育与历史学科教育有机结合、渗透、拓展、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教材加以发掘,渗透环保意识

目前的历史教材只是史实的罗列,还缺少对有关环境问题内容的叙述,有些知识其实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编入。因此教师要注意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找出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发掘教材中的直接史实,深化认识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均实行"以农为本"的经济政策。因此统治者大都十分重视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的水利建设。如舜帝时,黄河流域洪水泛滥,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往海洋;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县令西门豹治理漳水泛滥,开凿十二道水渠,引漳水灌溉农田,使漳河由水害变为水利;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既免除水灾,又灌溉田地,避免了水土流失,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使川西富庶一方?quot;天府之国"故此得名;韩国水工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虽为韩王"疲秦"之计,却为秦国"建万世之功"(《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使黄河下游两岸被淹的几十个县的土地又成了良田,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以上水利建设都曾为发展农业经济,保护环境起了积极作用。如前所提的都江堰在两千年过去了至今仍造福于人民,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改造自然,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光辉典范,更为后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

又如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了繁荣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这一文明正是得益于它的自然环境。在沙漠和高山之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带来了上游茂密的森林、中游的草原和下游肥沃的平原,两河流域的文明也正是在这里蕴育。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多,古巴比伦人破坏森林、开垦草原,大量的、过度的引入河水灌溉,使土地沙漠化 、盐渍化十分严重,最终古巴比伦在人们心中只留下了历史的辉煌和如今满目荒凉的遗址。可以说古巴比伦文明的败落正是自然环境对人类作出的反抗性、报复性的回应。在课堂上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2、利用教材中的间接内容,重新组合,反思教训。

中国历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相当重视环境问题和赈济灾民,借以发展生产、安定社会、巩固统治。如汉武帝派人开凿六辅渠和白渠等灌溉渠,又治理黄河,使黄河八十年内没有发生过大水灾。这无疑为关中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乃至西汉的强盛起了重要作用。相反,如果忽视环境问题,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经济凋敝,人民起义蜂起,最终招致国家灭亡。如元朝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水利常年失修,从公元1344年开始,河决、山崩、水旱等灾害连年不断,尤其是黄河常年因洪水决口泛滥成灾,给人民造成巨大损失,饥民数以几十万计,从而最终酿成了元末农民战争,导致了元朝的灭亡。因此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把历代统治者对环境问题的举措和态度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认识,不仅能开发学生智能,还能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为国为民造福的理想。又如古代经济史上教材勾画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逐渐向南转移的轨迹;从4世纪开始,到12世纪,南方经济已后来居上,完全超过北方。从此后,北方的黄河流域再没有重振雄风。为什么呢?一般认为政治上:南方相对稳定及统治者重视;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为南方输入了先进技术等。此外,有没有自然环境条件的因素?把南北所具备的条件相比较,气候、土质水源等方面,显然南方优于北方。历史上虽然北方的黄河流域曾经具有过优良的环境,但由于它的日益恶化,因此农业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反思教训,进一步证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适当补充,与现实紧密结合,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3页,讲到"由于清除大片森林和疏干沼泽,耕地面积大为增加",从而促进欧洲农业发展。教师在分析课文的同时,应明确给予指出:很显然,这种以破坏森林和湿地为代价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不值得提倡的。森林的生态效益有保持水土、净化大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等,其环保价值大大超过其直接产品的价值。沼泽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之一,至今已有96个国家加入全球性的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可见,保护森林和沼泽等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又如在《世界近现代史》(下册)讲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时, 课本中有一幅插图《印度博帕尔惨案发生后的惨景》。1984年,印度博帕尔邦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工厂,发生毒气泄露,造成2300多名当地居民死亡。画面上横尸遍野,惨不忍睹,通过这件事使学生了解到,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时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本国环境,把大量有污染的产品放在第三世界国家生产,造成当地环境的污染,把大量有毒的废料、过期产品运到他国倾倒或销售,我们现在吸引外商、利用外资,在中国投资办厂,不但要看生产企业是否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更重要的要看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环境恶化,楼兰古国绝迹,丝绸之路改道,曾经是"天苍苍,野莽莽,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河套地区正日益受到沙漠化威胁,大跃进运动时,为赶超英美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由于焦炭不足,就用木材取代,大量的山林被砍,葱绿的山林变成不毛之地。农业学大寨时期,大修梯田,退林、退牧还田,结果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些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立法、执法、技术革新和行政管理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仍十分严峻。一是沙灾严重,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五十年代的5次增加到20世纪九十年代的23次。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三是旱灾严重,年均受旱灾由20世纪五十年代1.2亿亩增加到20世纪九十年代的3.8亿亩。四是水灾严重。五是野生动植物破坏严重。六是森林资源承受的压力加重。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恶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如果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00亿元,那么也就是说,中国每年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60个唐山大地震。通过这些现实问题的适当补充,能更好的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可持续发展政策,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


三、通过多种渠道,增强环保意识

除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作为主渠道外,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向课外延伸和发展,开展与环境教育有关的活动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形式,可采取知识讲座、参观考察、收集当地历史上有关人口、土地、洪灾等史料,应用各科的有关原理,解释环境恶化的原因,从而深化认识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原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些活动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责任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热爱环境的情感。

另外,在平时的考核中,也可以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它不但可以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环境教育起反馈和调整的作用。如利用以下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清初政府奖励垦荒,随着大量荒地开垦,人口数量也急剧增加,黄河长江流域许多地方已无地可种,于是出现了向边疆地方移民垦荒……沿江地区还出现围湖造田,沿江湖泊面积下降,大大加重了长江流域的水灾。"


--《中国社会通史》


材料二:"原本辽阔的洞庭湖水域,清代以来逐渐萎缩,原来60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缩成后来不足3000平方公里……湖区火涝灾害几乎年年都有,一般受灾年份淹没农田均在百万亩以上。"


--《中国社会通史》


材料三:"洞庭湖为川、黔、湘、楚江水之总汇……乃滨湖居民图眼前之列,围筑圩田,侵占湖地,而地方官往往意存姑息,不行禁止。若湖地渐就湮没,则夏秋水发之时势必漫行,为泽国田庐之患,间或跨州连邑所在淹侵。"


--《清高宗<乾隆帝>圣训》


回答:
①从材料中归纳洞庭湖地区清代水患严重的原因。(人口大量增加,农民无地可种。农民为了生活围湖造田,官府又加以支持,造成湖面急剧减少,降低了蓄洪能力。)


②清初奖励垦荒的原因是什么?(清初长期战争造成土地大量荒芜,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危及清朝统治。)


③总结清朝垦荒政策产生的后果?(一方面使土地面积大量增加,促进清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另一方面盲目扩大垦荒范围,造成水灾频繁,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消极的后果。)

总而言之,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普及环境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会使历史教学更丰富、更精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