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李惠军:教学研究之“战
胡杭军:历史教学激趣艺
王叶军:同课异构优化听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陈军:中国古代文化史练
高轶军:美国中学生历史
范红军:历史教材的已知
何军:人教版必修2第二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刘金军:人教版必修2第
最新热门    
 
李惠军:我思、我行,故我在

时间:2009-10-18 17:19:20  来源:李惠军
 

李惠军:我思、我行,故我在

——主讲特级教师李惠军

内容提要:教师的事业既是思想的事业,更是在思想驱使之下饯行的事业。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特殊背景下,当课程结构、课程思想、课程目标等发生新的革命性变革的时候,教师的工作就更是一项具有反思性、复合性、发展性的专业化职业。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叫做:“我思、我行,故我在”。近代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笛卡儿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之所以在这句话中间又加上一个“我行”。那是因为受教育家孔子“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的启发。教师的事业既是思想的事业,更是在思想驱使之下饯行的事业。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特殊背景下,当课程结构、课程思想、课程目标等发生新的革命性变革的时候,教师的工作就更是一项具有反思性、复合性、发展性的专业化职业。所以,我把今天汇报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定位于“我思、我行,故我在”。

我绝对不敢妄称自己有什么思想,这是一个完成时态,也是一个名词。但是,我一直鞭策自己要进行思想,这是一个未来时态,也是一个动词。有人说佛教信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不生不死的“涅盘”境界,就是说达到了一种大彻大悟、完全超脱于红尘的忘我境界。道教信徒修身养性要达到的则是如同庄周梦蝴蝶,不知是我梦蝴蝶,还是蝴蝶梦我的仙境。实际上这些境界无一不是修炼的结果,一是思想的修炼,二是行为的修炼。所谓“面壁十年图破壁”。生活在13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家阿奎那提出,要实现自己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实践信仰、希望和仁慈这三种宗教德行,才能达到上帝所赋予的善的本性。其实说的都是思想和饯行。

首先想与大家交流的是关于思想

 
有一位前辈曾经对我说:“教书,本是搏人生。从平实中搏出睿智,从调侃中搏出幽默,从钝滞拙讷中搏出淋漓尽致的深刻,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细细品位这位智者的话,我觉得其中的要义就在于:教师要思想!

两年的新教材教下来,觉得很累,真的有点知识浅薄和江郎才尽的感觉。教书本身就是是一种厚重的思想之学。它是要靠丰富的底蕴、理性的境界、高尚的情怀和辨证的智慧去完成的事情。知识是一种力量,思想更是一种力量。当思想敏锐地走动时,教学时空坐标中所注入的生命关照这个伟大的主题才能涌现出来。

一段时间来,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愿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等等。鲜活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所潜藏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和政治天条的“引领”和“辅助”下,显得如此苍白与浅显。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常常忽视了学科教学中一个最本真和最重要的问题——对于学科领域本身的研究,学科动态信息的了解,以及课堂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修炼和积累。

由于新的理论并没有内化为历史教师自身的智慧,所以也就很难真正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这种思想上的从众心态和从势心态,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教学开始逐步走向了一个新的没有个性与风格的时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作为教师的,设身处地的独立思想。

我是一个不学理论的人,因此也就缺乏对与教育理论的敏感。记得去年5月底,我曾经与一位知名的学科教育论专家抬杠,其中我说了一句对于教育理论大不敬,甚至是犯上作乱的话:“中国教育的悲剧就在于我们这些泥腿子教师缺乏武器的批判,而你们这些教育专家却在课堂之外,掌握着批判的武器”。我差一点就说出来“你们对老师的课说来道去,存在问题怎样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如何改进等等,那你们来上一节课来示范示范”这样的话。这是在吵架时说的一句非理性的气话。这当然是自己理论学养肤浅的表现。但是,大家仔细想想,有没有点道理呢?北京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学堪称大师级的老师。她叫马馨兰,她有个本领,那就是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把5年的生字在2——3年内全部教完,而且学生的成绩明显优异。于是,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等一批专家学者都来了,在听了一点课,并与马老师多次交流之后,专家们马老师的教学进行理论研究,撰写了十几本大部头的教学论专著。结果全国许多小学老师都在学习这些专著,但是一看不懂,二不会用,三用了没效果。于是,大家就请教马老师。马老师的话令人啼笑皆非,她说这些书我也看不懂。这句话朴素的不能再朴素了。但是,朴素到及至便是一种石破天惊的深刻!它深刻就深刻在,这句话道出了当今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断层。

 
我们王校长在一本书中说:“教师需要自己独有的理论表达方式,而教学案例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行使这种话语权的平台。它通过对实际情境的描述,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蕴涵着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心路的良机,而且在“实践+诠释+反思”的过程中,外显了教师工作中的缄默知识。尽管没有什么华彩乐章和哲思宏论,但是在稚嫩和粗糙的‘淡泊’之中,渗透了他们炉火纯青的智慧灵光”。这一席话的确给了我们一点思想的启事——教师要按照教师的职业和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去独立思想,去独立地表教师所特有的“切肤之痛”,这就是教师的思想和理论话语权。

事实上,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之间是存在沟壑的。而我们这些职业化的教师为教学而进行设计的朴素但从简、从实和从用的想法,不正是在思想着吗?我觉得,这种殚精竭虑、秉烛探索的灵感,恰恰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因为它是以学科课堂教学为视界促使理论向实践的渗透,又以理论为引领推动学科课堂教学具有理论的跃升,从而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交融。叶澜教授把教师的这种思想活动称为“思维在断裂处穿行”!

那么,教师要思想,到底从何切入呢?

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教学体会,有这样一个不成熟的意见。从学科入手、从学生入手、从课堂入手。课堂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也是教师产生教育灵感的源头,更应该是教师从事思想活动的着眼点和归结点。

最近两个月以来,我无事生非地介入了一场在全国范围内有点“头脑风暴”般的有关历史教材观的激烈辩论。事情是这样的:两年前,江苏一所学校在历史课上,根据教材上的问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形成了不同的意见。部分学生和老师在坚持鸦片战争侵略性的前提下认为,这场战争也具有“维护商业”的性质。鸦片战争到底是否包含“维护商业”的性质?本来是一个在具体历史认识问题上的探讨。但是由于马执斌先生的政治敏感,致使问题的探讨远远超出了问题的本身。

首先,从问题探讨的层面上升到了“不承认课程标准的权威性”,“与教材形成对立”,“擅自更改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擅自更改教学目标”的层面;

其次,又从违背课程标准的层面,进而上升到了“政治思想导向问题”,附和了“给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寻找一点‘光彩’的理由”,并由此联想到“日本右翼势力将日本军队侵入中国说成‘进入’,我们还有抗议、批判的必要吗?”的层面;

最后,又将一个个别层面的“误入歧途”上升到“忽视政治导向,是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的普遍层面。

在我们不得不敬佩马先生丝丝入扣、步步进逼的联想和引申水平的同时,不得不对马先生置老师和学生的原始举意于不顾的非学术化因素保持一点警觉。

 
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应一家全国核心专业刊物之约写了一篇题为怪哉:《所谓“主流意识”论者!——从马执斌先生的历史教材观引出的议论》(后来,又将正题改为《怎一个“驳”字了得!》)的文章。在文章中,我从一、何以“误入歧途”?何言“误入歧途”?二、既要遵循“主流意识”!也要尊重“主体意识”!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究竟何在?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想。我觉得,在课程内容上,教材被鼎礼膜拜,师生视教材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学习活动方式上,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法被庸俗化、绝对化的时代该一去不复返了。德国启蒙时代的大思想家、文学评论家莱辛说:假如上帝一只手拿着真理,一只手拿着追求真理,问我要哪一个,那我就说,要追求真理。因为真理是不能穷尽的,是认识不完的。同样意思的话,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地反复地讲过,在此不去详述。真理是一个很大的词,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它不会凭谁的自封而拥有,也不会因人的反对而消失。

我和我的爱徒老师在讲授上海市二期课改历史新教材“战争规则”一课时,结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组织部分同学以“二战”为切入口,围绕“战争与文明”进行专题学习与讨论,并要求同学们撰写历史小论文,恰巧与今年高考历史小论文不谋而和。邹玉峰老师还亲自写了两篇下水文章读给同学们。在这次期末考试时,我们将今年的高考历史小论文原封不动地借用过来考我们高二的学生。在众多的文章中,我们在教材之外介绍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发现了一篇并非代表“主流意识”,但却发人深思的文章(顺便说一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小邹和我的影响)。下面节选其中的一部分请大家一读:

是反人类?还是反法西斯?

60多年前的往事,风卷残云俱往矣!其间的是非恩怨,或令人抚掌击节,或捶胸顿足,或扼腕叹息。作为历史渐行渐远,回首再前行,人类脚下的路会越走越清晰。

……

反思之三:胜利者的罪行。从战胜国的角度来看,是否也有值得反思的领域?当我们一味要求战争祸首反思其罪行时,可曾想过,在二战后期,为了摧毁法西斯的意志,美国竟然动用原子弹,造成了大量日本无辜平民的伤亡。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德累斯顿的轰炸,这也是战争罪。因为这次轰炸完全没有军事意义,纯粹是屠杀平民,以打击德国人的抵抗意志。可悲的是在我们的正史上,打击法西斯似乎是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在二战中,死于战争的平民高达千万。死于空袭者究竟有多少,至今没有可靠的统计,但绝非一个可忽略的数字。令人吃惊的是,这类思考是不会被列入二战教训总结的范畴的。这不发人深省吗?难道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势力,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是动用反人类的核武器吗?

正因为人们忽视了对于上述反法西斯国家反人类罪行的反思,所以,时至今天一些国家在这种历史逻辑的驱使之下,无视“联合国宪章”,无视人道主义,在“反恐怖”旗帜下到处充当“国际宪兵”的角色。号称“外科手术式”的伊拉克战争既是典型。那么为何对平民的轰炸不构成“反人类罪”或“战争罪”呢?难道为了减少本国士兵的伤亡,就可以攻击平民吗?英国历史学家保尔·约翰逊称“美国人潜意识里自比手持闪电的‘宙斯’,因此要以空中之火来严惩敌人”。

……

驻足新的千年,二战已经成为背影渐行渐远。掩卷长思,浩叹不已!历史的记忆不会随时间湮灭,反思远没有结束。

记不得胡适先生在何处引用“但开风气不为师”以激励北京大学的老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自主精神和独创智慧。老师的教学智慧,应该是对于教育教学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水平,首先必须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形成的实践智慧。其次,教师的个体经历,通过叙事的形式在团队内进行相互交流、共同分析、彼此启发,使我们的视野更加纵阔,思考更加周详,感悟更加深沉,有利于历史教师群体教学智慧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下面,我想说一说教师如何在思想引领下的饯行问题。

教了二十多年的书,成功的和让我自己满意的课好象还没有过。到是在些须“庆幸”与“遗恨”之间,冒出了几丝愚钝的关于如何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偶感。

第一、要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弥补时世变迁所造成的知识缺失。今天的高中教师对课堂的投入,不仅需要“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沉稳;还需要“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灵活变通;更需要穷究义理、以破樊篱的自主精神与独创意识。在我看来,自主、独创不是孤傲的自赏,也不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精神归隐,而是对时代的适应、体验和创造的结合,是对传统继承与发展的结合。(如朝鲜战争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邮差式”的教学方式——把所需教的知识内容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上搬到教案上,然后把教案搬到课堂里,再把教案的内容告诉学生,一个教学流程就算完成了。通过简单的历史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把学生作为客体来塑造,把历史知识仅作为“邮件”来传递,所遮蔽的不仅是学生的心灵,实际上还包括历史知识所表征的真实世界。这样的教学,学生不睡觉、不反感、不厌倦,那是学生意志品质坚强的奇迹。

第二、要用心、用情、用理去体验和感悟特定的学科教学问题,设身处地地去勾勒即将进行的教学流程。在我看来这就是教师对于教学的预期蓝图,更是教师用生命和心灵体悟历史的神韵、体察学生的心灵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思想攀援过程。在困惑中秉烛探索,在迷途中渴求突破,在冥冥幻念中追求着未来的圆满。

做为现实的人,今天的高中教师应该是性情中人。“情”是一种充溢于心中的强烈感觉,我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包括教学语言的时候,切身体会到,如果没有了“情”,你无论如何都不会上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冲动。它是构成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是学科思维深潭中的活水。平静恬淡、无动于衷地看待世间万物固然是成年人的长处,但不能作为教师在感悟知识和传授知识时的心境。这种近乎死寂的平静会使心灵走向麻木,思维变得疲惫不堪。

我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几乎是调动了我的全部心智与激情去为这场已经逝去的历史画面去“着色”。比如,当讲到冷战结束的时候,我说了这样一段话:“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国旗悄然地在克林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此时,离苏联成立69周年还差5天。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一个曾经令人类震撼的帝国大厦就这样在历史的烟尘中无声地消失了……”

我觉得,一个教师只有用心、用情、用理去体验和感悟每一节课,我们的课堂才能在“通脱而不空疏,精致且至博大”的情境下让学生的思维泛起的是点点涟漪,带来学习的灵感和精神的感悟。再举例:冷战的结余——“当人类步入第三个千年的时候,当2000年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刻,全人类都在期盼着世界的和平。然而,就在100年前,善良的人们也怀着同样的心情,聆听那1900年元旦的钟声。生性乐观并充满浪漫主义的法国人,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我们希望抚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聊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无底深渊。’但是,20世纪带给我们什么呢?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把战争推到了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极端界限,战争向无极化方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零界点的话,那么,也许我们会有些须的侥幸,冷战兴许是人类理性和冷静的表现?然而,人类战争并没有走向消亡!人类何时才能消灭战争呢?”

 
第三、要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和穷究义理、勇于超越的钻研精神。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观察和体会出发,我倒深深地感到,在中学教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的确存在着困扰与阻碍素质教育得以贯彻落实的值得注意的问题——做惯了教材“奴隶”的人,还不适应或难以适应做教材的“将军”。在我看来,我们的教学已经过分强调结论了。事实上恰恰由于我们过分地强调了结论的“真理性”以及教师话语的“权威性”,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轻易地渡越本来是难以渡越的思维空间。两个月前,我和邹玉峰老师在将中世纪有关黑暗和愚昧的时候,有一个已经困扰了我几十年的问题。一般传统的说法是,由于日尔曼人的入侵,希腊、罗马的古代文明被完全践踏了,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开始。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黑暗的、野蛮的、愚昧的特殊时空。比如说,教会垄断了思想文化、宗教裁判所迫害所谓异端邪说,科学成为了宗教的卑女等等。这就让人费解了,为什么14世纪以后会陡然之间出现一股强烈的人文主义清风呢?文艺复兴的文化根源何在?显然很难令人信服。

于是我们带着问题查阅了许多资料。我们发现,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在教堂祈祷的时候,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日子就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日。历史学家对查理曼加冕一事赋予了特别的注意,原因是这意味着欧洲历史上完成了第一次文化大整合。四个用来整合的文化元素,一是希腊文化——代表的是放大了的个人,一种非常具有诗意的文化,一种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文化;二是罗马文化——代表的是一种过于扩张了的强盛国家,一种剑的文化,一种实用与功利主义的文化,也是一种“放大了的国家”的文化;三是日耳曼文化——代表的是一种重视家庭和血缘的文化,一种强调领主与附庸的等级文化;基督教会则是一条把以上三者联系起来的超个人、超家庭、超国家的松散文化纽带。

经过这次文化大整合,过于放大了的希腊个人主义和过于放大了的罗马国家主义变得松懈了,而欧洲人所需要的日耳曼人重视家庭、重视友情的血缘原则却大为发展,这使得失去控制的文明结构通过调整文化元素的比例和强弱又把文明组合起来了。我们注意到,这次整合主要是调整比例,而不是要消灭其中哪种文化元素。通过文化的整合,中古欧洲还出现了两种基本的文化旋律:一是重视彼岸的、超现实的宗教文化,一是由君主、贵族所推行的世俗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中古欧洲封建意识形态的两种基本基调。

 
我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多疑、善疑的人,怀疑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所怀疑者,并不必然被否定。但是,怀疑是深刻肯定的浮力,没有怀疑的肯定,只能是死寂的复制。有了怀疑,解释才有了力量。怀疑往往是新思想的肇端,错误常常是新探索的门径。(哥白尼实际上是用一个新的科学谬论震撼了中世纪教会的权威)清朝学者袁牧总结欧阳修的治学经验时说: “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

第四、要善于在不断地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灵感和教学驾御能力。我平时在与教研组老师交流时,经常问同事们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这节课上完后感觉怎样?我自己在上完每节课后,也经常独自回味刚刚结束的教学故事。反思是教师产生教学灵感与教学智慧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教学事件的深度描写对自己教学生活实践重新咀嚼、回味,来审视和分析自己的课堂生活实践,体会自己教学的成败得失,从而获得更清晰的感悟和启迪,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因为有了反思,历史教师的叙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意义、实践价值和科研特征。在反思中提高对于教育规律的自我内化;在反思中获得深刻洞见和灵活机智;在反思中形成对于教学的深刻认识和丰厚的理论学养;在反思中生成在新的教学场境下的创造性驾驭能力和敏锐性反应能力。

比如,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固然可以通过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研究型课程渠道加以体现。但是,由于在课时配比、学生精力等方面局限,要真正全面达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从实践来看是“杯水车薪”。

作为学科基础型课程实施形态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常规性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研究性学习与之有机整合,重新构建历史常规教学,在“平实”和“淡薄”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因素,研究性学习才能得到具体落实并体现其存在的价值。那么,究竟如何组织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反思、失败与总结,我总结了以下几个要义:

1、情境要别开生面、疑窦丛生。要精心设计具有新意、强烈刺激的历史场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蕴涵矛盾和疑惑,造成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愿望。

2、问题要引人入胜、沉缄深邃。一要善于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二要尽量使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识水平与学生实际相对应,使问题能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内通过探究获得圆满的解决。要特别注意历史学习后的知识积累与认识储备,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具有材料的支撑。三要充分关注发问的时机,精心策划问题的表达与呈现形式。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于问题的表达与呈现要千锤百炼,使之既玄妙精微,又指向明确;既富有激扬文采,有蕴涵深邃思想。

 
3、诱导要启而有法、开而弗达。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导引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探求体验。要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困惑,适时予以指导和调控。教师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态度,根据学生探讨过程中的实际情节,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为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交流提供启示“阶梯”,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发展平台,鼓励学生多渠道、多视角、多层面地的观察和认识历史。但绝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4、过程要随机调控、形散神聚。要正确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多元互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还必须是一位出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多元互动不意味着任其发展,随意漫谈。第一、要在学生难以深入之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第二、要在学生的认识发生偏离之时,灵活机动地调整方向,聚焦主题。第三、要调控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学习活动能够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得以顺畅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要放得靠、控得稳、收得笼。第四、要及时矫正学生在知识、认识或方法方面的明显错误,并和风细雨地指出其错误的要害、根源,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在我看来,学生能否围绕问题展开充分的思考与交流,关键的环节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要“善导”——诱而弗牵;“妙启”——开而弗达;“巧引”——含而弗露。这样才可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但又非漫无边际的思维空间。

第五、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措施和教学行为。教师不仅要求专求精、求广求博、求新求异,更要求时求用。(讲我们本学期的主要教学措施及其调整情况:1、一课一课件——结构问题;2、一课一练——迁移;3、一课一热身——督学;4、分类指导、风层要求——整体推进;5、教材清扫——基础;6、返校汇报——掌控。邹玉峰做了大量工作)

 
教师的独立思想无比重要——当年拿破仑率领着法兰西军队几乎横扫了欧洲大陆,有人很奇怪,法国军队为什么如此剽悍?后来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解读——那时因为在拿破仑部队士兵所持的刺刀尖上,不仅装的是钢铁,更装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思想。

教师的历练饯行无比重要——可悲的是拿破仑最终兵败滑铁卢。人们发现,打败拿破仑的最精锐部队,大都是从英国伊顿公学毕业的士官生。有人说这些年轻人能够战胜拿破仑的意志和本领,是从伊顿公学的操场中练就出来的。我的意思是,教学质量不仅需要思想,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历练。

教师的理性机智无比重要——雕塑师是从创造驱壳入手来表现灵魂的,而教师是从创造灵魂开始直到创造驱壳。它不是被人称颂的巨幅画卷,不是流传百世的华彩乐章。这种劳动具有的神奇力量表现在教学中的机智、敏思,而它的源头在于日复一日、抨复一年的“厚积”之中,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其“至味”寄于“淡泊”之中。

教师的严谨恒心无比重要——于漪老师说“我要终身学习做老师”。大学毕业前夕,我的恩师史念海先生为我题字:“宁可劳而无获,不可不劳而获,以此存心,而后乃有事业可言——四十年前,受业有顾颉刚先生门下,先生为题此言,半生服励,受赐良多,今转录于此,以饴李惠军同学”。几十年过去了,我庆幸自己没有虚度年华,但是事业远未成功,因为这是一项永恒追求的学问。

我是一位普通的教师,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我将努力学努力思考、努力饯行,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课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