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李丽芳:让学生徜佯在体
束鹏芳:叙事的喜悦是新
张桂芳:让“定海保卫战
张桂芳:中学历史学科课
陈彩芳:历史乡土资源的
张桂芳:历史课程观和历
牛秋芳:浅谈历史教学中
张桂芳:什么是一堂好历
最新热门    
 
张彦芳:岳麓版中的新观点

时间:2009-10-18 17:20:20  来源:张彦芳
 

 

认识岳麓版教材中的新观点

张彦芳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历史教材,及时地吸收了很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丰富和更新了历史课程内容。现将岳麓版新教材及参考书中涉及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认识列出,以引起大家注意和讨论。

 


    1.有关“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标标题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指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治结构的关系和运作方式,主要内容包括早期实行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以及秦汉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这样就非常明显地显示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阶段性了。教材标题则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虽强调了本单元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但是这样很容易把方国联盟、天下共主的制度理解为中央集权制度的范畴。但从教材、教参的叙述看,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下的政治制度不同于秦汉以来的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不如用课标标题。战国萌芽、秦汉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一直以来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过去的教材、教辅资料包括现在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以及人教版新教材仍然在用这个概念。新教材没有使用这一概念,认为专制没有系统理论,难称主义,若以思想作风论,冠于中央集权制度前,又与制度的定义不搭配,以专制皇权足以说明问题。我的看法是不如用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既突出了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又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它是以皇权为中心形成的金字塔形的政治体制和权力结构体系。地方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吏,控制中央与地方,决策权在皇帝一人手中,所以封建社会的政体与国体、中央与地方的官僚机构是合二为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像今天的西方国家的政体与国家结构是分开的。因此,用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君主专制,作为定语放在中央集权的前面,起修饰作用。


    2.关于夏、商、周断代


    原来教材中的夏、商、周三个早期王朝的年代是模糊不清的,一般都用“约公元前多少世纪”,没有确切的年代时间。新教材采用了三代断代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了“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我觉得此处虽采用了新成果,但步子还不大,还有保留。人教版直接去掉了“约”,将中国历史纪年向前推进了1229年,对成果的运用显得更坚决、果断。


    3.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首先,现行统一教材的编写缺乏从1640年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时期、资产阶级为实现政治民主化这一方面的贡献。新课标、新教材把这部分补充上了,从政治民主化、经济现代化两条线索叙述资本主义发展,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其次,岳麓版教材与课标的观点不同。本单元教材中没有使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概念,理由是代议制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创立和完善的,更不仅仅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西方国家的各阶层,包括下层民众都是为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作出过努力。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多都实行代议制,我们不能因此而断定这些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人教版教材使用的是课程标准的标题。我的理解是,这一单元中的“欧美”和“资产阶级”是“代议制”的定语,用来规定代议制的范围和性质。代议制作为制度,本身无阶级性,它的核心是选举产生代表,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所以,很多阶层虽都为之付出过努力,但未能把主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未改变其国家性质。比如,新中国成立前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为实现民主共和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发展做出过贡献,我们总不能因此否定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吧。再说教材中本单元的大标题就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从大方向已经规定了代议制的阶级性,所以用“资产阶级代议制”也无妨。


    4.关于《大宪章》与《权利法案》


    《大宪章》是我在教材中第一次见到,原来的全国统一教材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从未提到过,新教材采用了史学界的共识:《大宪章》中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的约束下的精神,为议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经验,它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原则,逐渐被承认为立宪政治的基础,《权利法案》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5.关于“鸦片战争


    教材中,对清帝和清政府的态度与原先教材不一样。原来的历史教学,只要提到近代史上战争失败的原因,无一例外地谴责清政府的腐败、卖国,以此培养学生痛恨卖国政府的情感态度,并当成规律来讲。新教材和教参没有简单地斥责卖国政府,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叙述。如《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因战败而备感羞辱”,教参还介绍了道光帝的勤奋好学、勤俭、谨慎和革除弊政,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因:传统观点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列强提出修约要求,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是根本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是发动战争的借口,体现了一种强盗逻辑。新教材则增加了一条:“观念的落后招致了更大战祸”。认为战火再燃是由于皇帝及官员不懂近代国际关系准则(是不是要求太苛刻了),不接受公使进京,要求使臣行三跪九叩的礼节,扣押代表并折磨死20人,才引来火烧圆明园更大的惨祸。历史是应客观介绍,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战争发生的原因总该有个主次吧。列强要打开中国大门,这是根本原因,中国落后是客观原因;对于火烧圆明园,难道一个闭关自守下的皇帝,懂得了国际交往的准则,接受公使进京,战事就不会发生?难道在联军胜券在握,清兵败如山倒之时,顺从侵略者要求,谈判就不会中止?如果清政府懂得国际公法,不用偷袭手段绑架人质,战火就不会再燃或扩大?列强懂得国际公法,但哪一次不是偷袭或突然袭击侵略别国、发动战争?清政府的愚昧落后应该谴责,但它的愚昧也只是给列强侵略提供了借口,其实没有这些事件的发生,列强也会另外寻找借口扩大侵华战争。强盗的逻辑就是强权,公理是讲不上的。所以,政府的愚蠢和列强的侵略本质是不能并列的,二者有主有次,如果用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来描述侵略者行为,我觉得不好。新观点的采用和叙述一定要谨慎,教材编写要把握一个“度”,切不可“矫枉过正”,把学生引向另一个极端。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起因,有一篇《英军焚烧圆明园原因考实》《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列举了很多史学界观点,新教材所持观点只是其一。

 

 


    6.关于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是学术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一直评价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其意义他与作用是巨大的。新教材对此既肯定评价又不高,用中性词进行了低调处理。在史学界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对其进行了取舍性的评价。如《历史教学》2003年第7期卢建新文,认为太平天国没有对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或工业化进程产生直接或深刻影响,所以现代化观念下的历史知识结构不应有太平天国运动。但也有的认为太平天国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历史学习》2002年第4期甘波文,认为太平天国导致清政府中央集权的衰落,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满汉力量对比变化,促使清王朝对外开放,开展洋务运动。这些正表现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我认为对其评价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实事求是,给学生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评判,但不要陷入史学界各执一词的两难境界,无所适从。


    7.关于中日甲午战争


    起因:原来观点强调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而日本的对外政策、列强的默许、清政府的落后都是次要原因。新教材采用了史学界的新成果,认为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戚其章文认为,日本发动战争不仅是经济发展需要,而是早有预谋的,并抓住每个有利时机加以实施。教材的小字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大陆政策,用来说明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实质是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新教材在这部分中也有旧观点未变,如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应为袭击中国军舰而引起。关于旅顺大屠杀,“全城近2万人遇难,幸免者仅36人”,“全城”及两个数字不妥,旅顺市只有3条街道,居民约10000人,被杀者2600多人,更多的是在乡村和山区,全区死者在20000人以上,近2万指不到2万,《重修万忠墓碑文》中也是“我同胞之死难者二万余人”“幸免者仅36人”,其出处也并非第一手材料,所以不可靠。其实这种观点在人教版统一教材2003年6月第1版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已经不再使用了,提供了一些原始材料让学生去体会那场大屠杀的残暴。教材在编写时要全盘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8.关于辛亥革命


    对于辛亥革命的影响,一直以来都认为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触动不大,特别是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药》《阿Q正传》等文章,语文老师强调文章反映的实质就是辛亥革命对中国广大农村触动不大。然后历史老师又用这些文章反过来印证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至今对此仍记忆犹新。岳麓版教材、教参改变了这种观点。教材中提到,“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发生了响应武昌起义的革命运动”,说明革命对边远地区产生的重大影响;教参中也用材料证明了武昌起义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政权在政体、组织结构和具体政策上发生了变化,对于袁世凯,原来评价他是叛徒(出卖维新派)、刽子手(镇压义和团运动)、窃国大盗(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卖国贼(接受二十一条),其价值判断非常鲜明。新教材用小字虽仅数笔,但却真实地评价了袁世凯,反映了教材编写追求历史真实的科学态度。


    9.关于五四运动


    原先一直认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新教材的观点则是五四的发生具有自发性质,不是谁知道和推动的。陈独秀、李大钊在运动发生后积极支持学生运动,他们的影响在于思想准备,不是领导作用。人教版新教材也采用了这一观点。关于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原来认为新文化运动,以五四为界分成前后两个阶段:1915——1919年为前期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属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21年为后期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是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新教材观点则认为五四爆发于新文化运动发展过程中,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突发重大事件,巩固了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10.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统一教材和许多教辅资料都认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进行斗争,就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新教材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再冠以科学这一定语。人教版教材采用的还是原来观点。我认为“新”就新在它不同于前面的、旧的理论,因欧文的社会主义的空想性,所以是非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失败。这个“新”也不同于后面的新理论,因为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的时代性,如果不随时代发展那才真会失去其科学性呢!我们区别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就在于它们是否具有科学性。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才能与各国实践相结合,产生各具特色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能够取得成功,不都是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不是一成不变的,都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丰富,使更趋于合理,正因为这一点才更能说明其科学性。


    1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⑴关于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教材的观点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⑵关于共产党的组织准备:这一方面原来教材一直使用“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名称,从2003年版通用教材才开始发生变化,新教材把这些定名为“共产党早期组织”,但在教参中介绍陈独秀、李大钊与中国革命时,仍沿用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名称,教材、教参产生矛盾。人教版新教材则用了“共产党组织”这一名称,三处名称不太一样,反映了编者在学术研究上的不同认识。其实这些都是统一的中共的地方组织,成立时名称都叫“共产党”。


    ⑶关于革命统一战线。传统观点一直认为是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确定合作方针。新教材认为在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上,讨论了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问题,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从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可以证明。


     …………
    ⑸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统一战线的形成一直以来都是分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两阶段。统用教材虽有变化,但因为“初步形成”已深深印在脑海之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新教材则不再提初步形成,只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最后形成打下了重要基础。对这个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9期刘学林文,用很多材料证明了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如果真如该文所说,新教材不如直接点出形成的标志,以明确纠正旧观点,效果会更好些。对于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也改变了原来以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标志的观点,而以公布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为标志。


    追求历史真实是本教材的最大特点,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都体现了课程目标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但是探索和改革是艰难的,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