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李丽芳:让学生徜佯在体
束鹏芳:叙事的喜悦是新
张桂芳:让“定海保卫战
张彦芳:岳麓版中的新观
陈彩芳:历史乡土资源的
张桂芳:历史课程观和历
牛秋芳:浅谈历史教学中
张桂芳:什么是一堂好历
最新热门    
 
张桂芳: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教材改革趋势研究

时间:2009-10-18 17:23:04  来源:张桂芳
 

 

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教材改革趋势研究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张桂芳

 

     一、新中国历史课程发展回顾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学历史课程不断有变化发展,综观这个过程,可得出如下认识。

1.历史课程的地位受到重视。

重视历史课程是我国教育的一种传统。从1904年清政府颁行“癸卯学制”,我国正式开始实行学校教育制度以来的100年中,大约有51年是中学各年级均设历史必修课。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历史教育的地位更是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53年,中共中央召开教育工作会,决定成立语文、历史两个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向和解决历史分期等问题。20世纪50年代,历史课时占中学课时总量约10%,仅次于语、数、外。

从1950年到2004年的54年中,有27年是中学各年级均设历史课。1950——1963年,中学6个年级周课时数是:3-3-3-3-3-3;1991——2004年,中学6个年级周课时数是:3-3-3-2-2-2.5(从2002年起,高三为文科学生必选,理科学生可以不上)。

历史课程的变化也带着时代的烙印。1963年,国家实行教育改革,精简课程,历史课改为初二、初三、高三3个年级设置。文革期间,教育秩序被打乱,历史课程也是一种混乱状态。文革结束后,1978年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课在初二、初三、高一开设。1987年颁布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课在初一、初二、高一开设。到1991年,恢复为6个年级设课。

2.历史课程的宗旨随时代而变化,带有政治倾向性。

历史课程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带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比如:清末的历史课程重视“忠君”教育,为维护即将崩溃的封建统治服务。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课程体现政治民主民主和社会进步,“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兴衰,尤宜注意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国民政府时期的历史课程,以“三民主义”为根本宗旨,“以史地教材阐明民族之真谛”“社会教育,使人民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义”。抗战时期的历史教育,强调民族气节。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课程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形势需要,强调“国情教育”。当前的历史教育,强调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我们需要汲取的教训是,历史教育为政治服务,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如果不顾这个前提,发展到极端,就会篡改和歪曲历史,将受教育者引向歧途。比如在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将中国历史讲成阶级斗争史、“儒法斗争史”、路线斗争史,将世界史讲成国际共产义运动史,这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历史课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3.历史课程的内容强调系统性,面面俱到。

历史课程的系统性由来已久。1904年开始实施中学历史课程,顺序为中国史——亚洲各国史——东西洋各国史,为以后奠定了一个初高中单循环的基本框架。1932年的《中学正式课程标准》,以本国史、外国史为顺序,初、高中双循环,为以后奠定了一个初、高中双循环的基本框架。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在苏联影响下,历史课程一度实行先外国史后中国史,外国史、中国史穿插,初、高中单循环。1956年底,教育部颁布《中历史教学大纲》,恢复初高中双循环制。

1963——1990年,除“文革”十年非正常外,初高中3个年级设历史,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单循环。

总而言之,历史课程内容,在内容安排上以先中后外为主流,在学段安排上有单循环和双循环两种类型,在学科体系上大体是套用史学体系,政治、经济、文化兼顾。

4.历史课程教材由统一走向僵化。

1956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中历史教学大纲》(分初、高中,中国史、世界史几个草案),从这年起,全国开始使用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谓之“一纲”,使用人教社编写的统一的教科书,谓之“一本”。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下,教学、考试严格遵循“纲、本”,教研员指导教学则不断强调“纲本意识”。其优点是教科书内容稳定,不易出科学性问题;教师对教科书越来越熟悉,在教学中容易把握。但问题也显而易见,主要有:教科书不能随时代进步,内容繁、难、旧不同程度存在;教师的教学改革被教科书所束缚,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各地课程划一,不能适应各地区的特殊性

 

 

 

二、历史课程改革的国际借鉴

进行历史课程改革,除了考察我国历史课程的发展进程之外,还有必要参照国际的借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课程发生了一些变化。

1.历史课程的地位得到加强。

美国历史教育的加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美国颁布了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规定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历史课开始成为核心课程。1993年,克林顿政府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令》从法律上确认了历史课程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1994年,美国颁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这意味着对全美历史教育有了统一的要求。

在欧洲,几乎与美国同步,由于苏联东欧剧变的教训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各国对历史教育更为关注,各主要国家都制订或修订历史课程标准,其中英国在1991年就颁布了统一的中学历史课程国家标准。1995年,欧洲各国专家还专门开会研讨和协调各国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其总的精神是从欧洲一体的理念出发构建历史教育体系。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也很关注历史教育。韩国重新修订历史课程标准以适应新的形势。日本制订了新的历史课程“学习指导要领”,给向文科方向发展的高中学生规定了A类标准,给向非文科方向发展的学生规定了B类标准。

2.历史课程目标的调整。

综观欧美及亚洲一些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其课程目标的调整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第一,贴进本国国情,适应世界变化。美国的历史课程的定位非常明确,这从标准的名称《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巡美国的历程》《世界历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现今之路》就可以看得出来,美国史课程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重视培养世界意识、多元文化观和西方价值观。欧洲历史教育改革则重视贯彻欧洲一体化的相应理念,曾就如何 “在中等学校历史、地理和公民课教学中表述欧洲的合作”“新欧洲历史教学”“欧洲视野中的地方史教学问题”“历史教学与欧洲意识”等问题做专题研讨。日本则贯彻“国际化”指导思想,重视在教学中体现“世界中的日本”。

第二,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西方国家仍然认为历史课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比如美国的历史课程目标,第一方面是对历史的了解,具体包括人类活动的五个主要方面:社会的、科学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哲学的;但同时强调历史课程的整体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将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将对历史的了解与思考结合,重视训练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理解历史,探究历史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第三,重视新技术在历史学习中的运用。以英国为例,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CD-ROMS、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

3.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

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第一,注意地区历史、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比例上保持平衡。本国史注重自身探源、培养民族情感,世界史注重培养世界意识,促进国际理解和尊重成为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二,各国的历史教科书建设,都注重从自身国情出发,在历史背景的学习中加入当今社会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且经常结合历史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使历史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第三,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避免方法的片面性。在描述历史时,尽量直观和具体。

第四,鼓励学生在课上进行提问、讨论,进行资料查询、参观考察,运用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历史课更生动形象。我们在加拿大访问时,当地的历史教师告诉我们,学习历史时带领学生去历史博物馆进行“现场学习”是常用的教学方式。

第五,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灵活选用教科书。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教科书的审定和选用制度比较开放,体现了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以美国为例,有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内容的教科书,如《西方传统的缔造者》,也有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和脉络的教科书,如《民族与国家:世界史》,有的教科书名称就很有特色,如《我们美国人》。

 

 

 

    三、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课程由渐变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以世纪之交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最后十年,课程改革成为大势所趋,全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出现三套方案:适应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家方案、适合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方案、适合本省农村和山区的浙江方案。历史课程随之由“一纲一本”变为三套方案多套教材,但仍以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人教版教材占绝对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世纪之交,引导课程改革进入新变革的是国家的两个文件:1999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被称为“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国家的大力推动,大学和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参与,这次改革的力度是前一段改革所不能比拟的。两个阶段的先后衔接,使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由渐进到全方位变革,稳妥推进。历史课程在新一轮变革中,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个《课程标准》为标志,造就了崭新的面貌。

综观1990年以来的历史课程改革,总的变化趋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课程改革:由“大一统”变为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

在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首先是打破了原来的大一统局面。起引导作用的是课程方案由原来的一个变为三个:适应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国家方案;上海市编制使用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编制使用的适应农村山区的《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这主要是考虑到各地区发展的差异性,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与农村和山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允许因地制宜,实行不同的课程方案。但实行过程中上海方案和浙江方案对全国影响不大。这三个课程方案主辅明确,体现了课程设置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并确定了中学阶段分科与综合并行的基本框架。

在全国方案、上海方案、浙江方案中,历史课程呈现不同的状况:

教育部颁《历史教学大纲》的主要变化是

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历史课程减少重复,小学历史融到“社会常识”课程中。

初中增加课外活动,只规定课时,不规定内容。

高中历史分为必修和文科选修。

上海的历史课程方案创新之处有:

组合型课程模式:初、高中历史课程都由必修、选修、活动课三部分组成,课程目标各有侧重:

必修课是基本要求;选修课侧重发展学科特长(文科选修)和个性特长(文化史),活动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灵活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是综合性的社会课;高中阶段增加了自由选修的文化史专题课;高中必修课中外合编为《近代的中国与世界》。

浙江课程方案的特点是:

不设专门的历史课程,将其融入综合性课程中: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开设“常识”,初三开设《社会》。优点是精简了课时,减轻了学生负担和教师的压力,有利于相关学科的融通。问题是历史内容被分割,历史教育的功能受到一定局限。

2.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

2001——2003年,国家先后研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初中课标)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这两个标准(以下统称新课标)适用于全国,成为编写教材、考试评价的国家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下,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课标由国家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由各省市制定;教材的审定由国家负责,教材的编写则走市场经济之路,由出版社出资并组织编写。

新课标体现了历史课程全方位的创新思路:

第一是课程目标的发展。以前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都用“教学目的”来表示本学科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分三段表述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的要求。新课标明确使用“课程目标”的概念,并列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小标题进行阐述。两相比较,新课标的发展在于:将知识与能力联系起来考虑,降低能力要求;不仅注重教学结果,而且重视过程与方法;将思想教育目标发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减少空洞的带政治色彩的观念;从社会进步和全面育人的角度考虑目标要求,增加了健全人格、科学态度、民主与法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内容。

第二是课程目标与具体学习内容的结合。原大纲只是概括地表述教学目标,各部分内容要点单列出来,不提具体的要求。新课标将原来各部分的“内容要点”发展为“内容标准”,将课程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内容要点上,以“了解”“知道”“理解”“列举”“探讨”“认识”“说出”“说明”“简述”

“概述”等行为动词表达目标要求。如初中课标规定“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高中“内容标准”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由“内容标准”可以明确地把握具体知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此外,内容标准还有【教学活动建议】,为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

第三是注重课程实施,特别是教学方式转变的引导。初高中新课标都有“实施建议”这一部分,体现了课标设计的完整性。实施建议分为四个标题: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继承了原大纲的合理提法,同时增加了对“内容标准”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解释,归纳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特别注重引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每部分教学内容标准后都有相应的【教学活动建议】,初中课标还在“教学建议”后附有9个“教学活动案例”,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参照。

第四是课程内容结构的创新。课程内容结构的创新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难点,新课标这方面的突破最引人注目。

初中历史的内容结构,由原来的中外两个通史,变为学习板块      学习主题:全部学习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如中国古代史,分为九个学习主题: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四)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八)科学技术

(九)思想文化

由以上可以看出,学习板块的划分继承了原大纲的内容块划分,只是用了新提法;学习主题的提出基本上是按历史时序提炼时代特点,有些继承了原大纲对各部分“概述”的提法,但更突出时代主题和社会进步;主题下的具体知识点则比原大纲大大减少,是围绕主题“跳跃式”选择重要知识,不求完整、系统,克服了“繁、难”,更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对这一变化,一线教师和学生普遍感到轻松,认为切实减轻了教与学的负担,增加了趣味性。但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初中历史“低幼化”,不成系统,会影响历史教育的效果。

高中历史的内容结构,是模块 + 专题,从要求上仍是必修 + 选修,变化体现在:一是内容呈现方式由中外分开的断代史变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九个模块,必修课为3个模块25个专题,选修课共六个模块,各自成为一个专题;二是选修的方式发生变化,学生可以根据兴趣任选若干模块,只要求文科学生不低于3个模块,更好地体现了选修课的选择性。下面做简要介绍与分析:

必修课程:

历史Ⅰ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下列9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历史Ⅱ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下列8个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近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历史Ⅲ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下列8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必修的三个模块着眼于历史的主干知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现了基础性;在内容取舍上是厚今博古、详中略外,继承了历史学科内容选择的一般原则;内容选择上注意与当今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相关,体现了时代性。

选修有六个专题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下列9个内容要点: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下列7个内容要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向封建专制宣战的檄文,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力量的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下列6个内容要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下列6个内容要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亚洲觉醒” 的先驱(孙中山、甘地、凯末尔),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下列7个内容要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人类历史起源之谜,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玛雅文明的消失,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下列6个内容要点: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由以上可以看出,选修模块的内容,更注意激发兴趣、获得启示、拓展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高中新课标的内容结构改革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大家普遍认可它的新意。但也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斟酌和注意的问题:一是内容还有不少繁、难、偏之处,有的内容有的比现行高中教材还专还难,其程度不亚于甚至超出了大学本科,有的内容没必要让高中生去学;三是必修与选修在一些内容上有重复,比如革命、改革与历史人物,编写教材的时候不可能不交叉。

 

 

 

 

3.历史教材的创新:多样化与可读性

 

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初中历史教材由一套发展到6套:①供全国大多数省份使用的人教版;②供五四制初中学校使用的北师大版;③上海使用的上教版;④广东省编写使用的沿海版;⑤四川省编写供内地农村山区使用的内地版;⑥浙江省编写适应农村山区使用的浙江版。高中教材有全国使用的人教版和上海使用的上教版。

初中新课标颁布后,全国各地纷纷编写新的历史教科书,有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上教版、中国地图版、岳麓版、四川版。

统观各版本的教科书,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是由一套到多套,统编教科书在挑战中变革;二是由形式到内容,历史教科书在竞争中创新。以人教版为代表,各版本教科书在创新方面有许多共同点:

①教科书体例,初中教材由原来的章节体变为单元——课,一般1课内容对应1课时。以前的章节标题基本上与历史著作类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呆板无趣。新编教科书的课标题与以前章节标题相比,主题突出,带有感情色彩,比如:我国的远古人类——我们的远古祖先,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唐朝的对外关系——“海内存知己”。这样的变化使得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面貌变得活泼,更适合初中学生的趣味。

②教科书的内容和版式,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科书文字由单一的大字内容变为必学的大字与选学的小字相间,小字内容生动,可读性强,紧密配合大字内容。教科书由以文字为主变为图文并茂,一般每课有图10幅左右,有文物图、创作想像图、资料图表等,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通过视觉审美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结合图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③教科书的主要功能,由教本变为学本。这是教科书在编辑思路上的最大变化。1990年以前的教科书,主要功能是供教师上课之用,没有引导学习的考虑的设计,只是在每课后有一、二道习题。改革后的各版本教科书,都有一套“导学系统”:设有与课文和图表相配合的【活动与探究】【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做一做】【课后阅读】等学习栏目,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大多不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就可以做;一些重要内容或有争论的观点,设有讨论活动,形势活泼,引导学生参与和探究;每单元后还设计有活动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历史教学改革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近年来在这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第一,历史课堂“师讲生听”的常规状态得到根本转变,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

第二,历史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启发式的讲授、讨论式的探究、辩论式的讲演、分组式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的活动,动手实践的演示等等。

第二,历史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前虽然有课外活动一说,但一般不受重视,很难贯彻。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如参观考察、模拟考古

 

 

 

     四、抓好课改实施环节,促进历史教学实践创新

2004年召开的北京市教育大会制定了首都教育发展战略,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程列为主要任务之一,并具体提出教学实践创新问题。如果没有教学实践的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将无法实现。作为教研部门,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是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验中,一直将促进教学实践创新,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并初见成效。如何落实新课程提出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是实验新课程的教师必然要面临和考虑的问题。下面结合前一轮课改的经验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1.转变教与学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学习者。

提起中学历史课程,学生最烦的是乏味的“师讲生听”和可怕的“死记硬背”。历史新课标特别提出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创新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由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兴趣、快乐和成功。

教学实践创新,核心是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新课程倡导体验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北京市教育大会提出的《首都教育2010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再次重申了这个目标。但教学实践创新,也不等于完全否定、抛弃传统的教与学方式,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方法、途径和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按照新课程理念对传统教与学方式的合理改造。实际上,教学实践中常常是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交叉。例如:在接受式学习中有思考,在体验式学习中有探究,在讨论交流中有表达与倾听,在合作学习中有自主性的发挥……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比较哪种方式的优劣,而是要看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和学生的体验。新课改要努力达到的状态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学生对历史有发自内心或身临其境的情绪体验,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悟得历史认识和历史智慧。

新课改为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理念,新教材有助于落实新理念、引导新的教与学方式。比如北京版教材“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课,有对秦统一过程的描述性语言,可以讲述;设计了一个角色模拟的“行分封制与行郡县制”的辩论,可以组织课堂探究活动;对秦巩固统一措施即有陈述又有引发讨论的问题设计;《秦朝疆域》图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动手标出疆域四至、长城东西端、岭南三郡、灵渠;“焚书坑儒”则做为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并自由谈看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自然要运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

应该说,市区县历史教研员和广大历史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中的探索,对历史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造旧模式,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新模式。讲授式教学更注意启发性和趣味性,且与学生的思考与活动结合起来,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基本看不到了;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学习,比如由调查入手,体验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社会变迁,自己搜集材料研究学习抗美援朝的历史等等;课堂讨论也是多种方式,同桌商讨、小组合作、自由发言、角色扮演等成为常用的学习方式;用图片表现历史的“图说历史”、用绘画再现历史、历史小制作等学习活动写进了教材,广大教师则在实践中因校制宜拓展了题材……

配合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历史学习评价也由原来统一闭卷考试改为多种形式组合,平时成绩与学期考试成绩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卷面考试与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有的教师为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成果档案。闭卷考试的试卷也变得活泼了,图文并茂,思路灵活,重能力考查,需要死记硬背的成分大大减小。

2.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由习惯接受变为乐于思考。

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特别提出“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历史教学中重视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早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许多教师在自觉地实践。但是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解决问题”,而结论一般也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认识引导到既定的结论上来。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们需要创新和加以改进的是:

①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楞”提出的问题学生只能是被动思考。比如在“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的教学中,直接问学生: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生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的学生,往往会被这样的大问题问傻了,不知道该怎么思考怎么回答。如果换一个方式,将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图与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图、河姆渡人的水稻和半坡人的粟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认识?”学生的学习就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应答”变为主动地“发现”“提出”与“表达”,学生的“发现”可多可少、可深可浅,认识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历史学习过程就会变得有趣。如果学生经常进行这样的学习,就会形成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的习惯,习得观察与思考的方法。

②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认识。

以往的旧教材大都直接写出认识或结论,学生的任务只是接受或理解现成的东西,其实不理解也得接受,这让学生感到“很乏味、很累”。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提供了更多的史实材料,有文字的,也有图片、图表。对这些材料,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用材料说明和印证结论,也就是教师用来说明结论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一种是先让学生接触材料,帮助学生读懂材料,然后让学生据材料谈出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前者是接受学习下的处理方式,后者是探究学习的处理方式。虽然两种方式都有助于学习,但后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自己得出认识印象更深,因此学习效果比前者保持得更持久。

③鼓励不同见解,培养创新精神。

因掌握的材料不同、立场不同、时代不同,人们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会有很多不同或变化。原来的历史教材,对这类的历史问题会取一种权威观点告诉学生。现在的做法一般是两种,一是只摆史实,不谈观点,让学生自己去议论争鸣,如对“焚书坑儒”和对曹操的评价;二是摆出几种不同看法,让学生自己去辨析,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对殖民主义的认识等。这两种做法都带有开放性,目的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讨论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能动不动就当裁判下结论。另外对有现成定论的历史问题,也应允许或者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敢于挑战旧观点,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比如对战争的认识,对宗教的认识,现在的学生可能与教材写的有很多不同,应该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提出新的观点,如果分歧比较大,甚至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进行拓展学习。

④注重方法引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否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是一项与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关系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习得方法、培养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方法的引导,观点的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同样面对一组历史场景图片,观察有观察的顺序,分析有史实的依托,认识有不同的角度,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指点,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3.培养实践能力,历史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历史是学科知识类课程,以前很少有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甚至不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新课标相对于旧大纲,一个突出的创新是重视教学活动,重视鲜活的课程资源的利用。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得到很好的贯彻,历史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将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①灵活采纳新课标中的【教学活动建议】。

新课标中的【教学活动建议】大致可以归为几类,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情况灵活组织活动:观看历史影片,不可能让学生都去买影牒回家去看,看电影也需要一种氛围,因此最好租片全年级集中观看,这样才能引发学生讨论;设计历史板报要指导科代表做个选题计划,并注意成果的积累;举办故事会、演讲会可以与班会、与语文科的活动联合起来搞;组织学唱历史歌曲应与音乐教师合作;组织参观考察可以有不同规模,可以集体也可以分小组;布置访问要特别注意方法的引导。

②将实践活动成果纳入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新课标在评价方法建议中列出了“活动法”,定义为“通过活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建议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通过活动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区县、各学校可以自定实践活动形式以及在总评中的分数比例。

③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

新课标提倡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北京市有统一的乡土教材《北京历史》,许多区县也编写了自己的乡土教材。教师应将乡土教材与课标教材一起配合使用,但主要不是以讲述,而是尽量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设计若干活动主题:拜访祖先、历史巡踪、胡同与历史、天安门见证的历史变迁、红楼与五四运动、圆明园的诉说等等。也可以让学生分段来介绍乡土历史。

4.联系现实问题,让历史贴近社会与学生生活。

现实与历史有着有机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现实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大都有历史渊源,结合现实学习历史,学生非常有兴趣,近年来成为历史科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政治、地理合作搞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题材。比如“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巴以冲突的由来”“中东问题与地缘政治”等等。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中,许多教师组织或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访问,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生活、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让学生感到历史是可以触摸到的,有一种真实的新鲜感。比如采访抗日战争的经历者、“采访当年的红卫兵——我的1966”“由家庭的变化看社会的进步”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加深了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与了解,开阔了眼界,习得了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5.加强信息整合,让历史教学涣发时代活力。

时代的特点必然影响人们的学习方式。现在是信息时代,它在给人们提出新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使历史教学涣发出时代活力。前几年,不少人还从实效实用的观点出发,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形式主义,现在几乎很少有人否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热点。首都教育大会提出“建立覆盖全市的现代远程学习平台和学习网络”“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开放式学习平台”,这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重在实现“四个变革”——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这方面,中学历史学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许多历史学习资源可以实现信息化呈现,信息技术已逐渐丰富和活跃了历史课堂。目前,全市性的工作主要是组织教师与技术人员合作,开发与新课程配套的软件资源,同时通过课例引导大家正确运用信息资源,实现上述四个变革。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个体制作软件,而是提出设计创意、研究如何运用与改进,将主要精力放在与教学改革上。当然,有精力、有能力的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实用的教学课件和交流平台,与大家分享。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编印《建国以来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汇编(1949—1985)》,1986年2月。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4.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6.北京市教育大会文件:《首都教育2010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3年12月第1稿

                                                     2004年5月第2稿

 

历史课程网系纯粹公益性历史教育网站,除本站原创及作者惠赐大作以外,本站图片文字等信息均由其它网站收集整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来信(ncct@china.com.cn),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