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周朝阳:中学世界近代史
张向阳:高中历史新课程
周朝阳:对历史“新课标
秋水斜阳:感谢鸦片战争
周朝阳:三维目标实现途
周朝阳:三维目标实现途
周朝阳:先导式教学法的
秋雨斜阳:导言课教学设
秋雨斜阳:人民版走向大
从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说
最新热门    
 
袁向阳:人教版教材06年版本修订情况分析

时间:2009-10-18 17:21:37  来源:袁向阳
 
人教版初中课标教材06年版本修订情况分析(原创)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研室 袁向阳 644000

新学年开学,我们发现手中的人教社课标教材变了,是06年版(第二版)教材。我们教师非常关心,并想急于了解,06年版与01年版有哪些变化?如何认识此次其中的变化?对我们今后教学有哪些要求?

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课程标准》的修订本还没有正式出台,我们也觉得,此次版本变化既然依据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实际上也只是一种修订,应当是根据实验教科书使用情况作出的正常的调整,是经过教材编写专家们慎重考虑的。其中的变动,也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作为基层教研工作者,也只能在个人所了解的信息范围和对两种版本的粗略对比基础上做一简单罗列,真切希望能得到专家们指教。

七年级上册变动情况

1、本册前言部分,对《与同学们谈历史》做了较大的修改,其中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删掉了“除了传说之外,它们大都是真实的。”什么是传说?什么是历史?学生肯定是模糊的,对刚进入中学历史门槛的学生而言,你怎么能一开始就和学生们谈呢?过于概念化的交流方式,显然也不是我们教材编写者本意。何况,在第3课会让学生在这上面“动脑筋”的。2)由介绍学生“想了解的历史”改为列出一些学生“印象深刻的历史知识”。这是有益的引导,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一种联结。3)叙述的语气更贴近学生,还增加了学生的活动──“你可以将你印象深刻的历史知识,填到右边的空白卡片中”。

2、P28,原“5奴隶=1马+1束丝”图表改为“殉葬奴隶遗骸”图片

分析:由原来想用图表直观说明奴隶身份的“卑贱”变成直观说明“殉葬品”这个概念和奴隶社会地位的“低下”。其实,马和丝在哪个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时代,也是一种奢侈品。原来内容,容易让学生以今天对马和丝的价值认识来理解奴隶的买卖,产生“二分化”的错误判断。

3、P37和P38,增加了《都江堰示意图》,原版本中后人对李冰的赞誉材料放到了李冰像的注释中。

分析:用图形象直观地对小字内容作了说明,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工程的伟大,“青城山和都江堰”也是在2000年11月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这两处都在本册书中作了介绍。

4、P44,增加了一段介绍“端午节”来历的小字内容。

分析:关于屈原,在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中没有提及,但各种版本教材均有这一目,说明专家们的重视。

更令人关注的,恐怕是关于“端午节”之争。农历五月初五,不少受中华文化圈影响的亚洲国家都有过这一节日的风俗,也有国家据说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而且,早1967年在已将其列入他们国家的“国家遗产”名录。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也在民间悄悄发起。要保卫端午节,更要挖掘其文化内涵。

5、P45,“活动与探究”中删掉了一个“看图猜字”,标题中忘了删掉“任选”两个字,不该有的疏忽。(类似情况还有)

6、P69,增加了“汉武帝在经济上、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一段文字。而且还有注释:“详细内容见第13-15课”。

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是重要内容,增加这段,是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完整概括,使学生更完整地把握汉武帝的大一统。

7、P74,将原子目扩展为“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繁荣”。

分析:这一变动,对本子目的内容有了完整概括。也将“商业繁荣”概念提升到一个突出的地位。

8、P89,将原来小字中介绍张仲景破除迷信,崇尚医学的故事改为介绍《伤寒杂病论》一书内容和“坐堂先生”雅号的来历。

分析:原来内容看似有弘扬科学精神的编写意图,却不一定是客观的历史。现在增加的小字,更能激起学生对“医圣”的崇敬。

9、P119和P120,新增有关求“Л”值的运算历史介绍,而在后面“活动与探究”中删除了“动动手”。

分析:“Л”值是怎样运算出来的,其原理要在九年级数学中才有介绍。在七年级历史中就要使学生了解,要求过高。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数学成就,让学生通过“Л”值的运算历史,更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数学的兴趣。

 

 

八年级上册变动情况

1、本册最大的变动是删除了三个活动课内容。取消了《历史小论坛──近代化

的探索》、《写给日本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历史小报──近代社会生活》。

分析:活动课是本轮课改的特色,也是课标教材的亮点之一。本册在活动课上做出较大删减,并不表明,历史教学中活动课多了,相反,还应当从内容、形式、时间上加强。这里的删减,我的理解是:1)课本教材自身的“负载”问题。教材编写进的内容多与少,直接关系到教与学的内容。教材要求过多,容易“套”做师生的手脚,师生对活动选题的自主性会受到影响,更何况,有些还会成为命题的依据。2)活动课内容设置的时代性问题也值得注意。我们主张什么?倡导什么?应遵循时代进步与发展。

2、P7,增加了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表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

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分析:准确揭示出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根本原因)。

3、P15,原“自由阅读卡”为《左宗棠试造蒸汽轮船》,现改为《左宗棠巡视上

海租界》。

分析:从史实内容上,原内容只是对“洋务运动”中的左宗棠作用的史料补充,是在培养学生历史兴趣,丰富历史知识。现在,则在知识上和思想上找到了结合点,对正文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拓展,也可以引发学生对“租界”问题进一步去了解,更深刻地认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

4、在介绍戊戌政变过程的小字中,新增“发动转变,逼光绪帝退位”,删除了最后一句“慈祥太后和荣禄迅速动手,发动了政变”。

分析:这段小字变动,改变了原来叙述的意思:慈祥发动戊戌政变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告密所至。

5、51,“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冯玉祥国民联军”改为“冯玉祥军”。减少了这一重要图示中的概念。

6、P117,京师大学堂注释中删除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

九年级上册变动情况

1、P27,第一版“自由阅读卡”为《日本的武士与武士道精神》,本册改为《古代朝鲜》这一知识的介绍。

2、P38,新增“公元前27年以后”,调整了“最初约两百年间,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一句的前后语序。

3、P39,将原来小字中“罗马帝国在其繁荣时期,与外部也有和平的交往。它同北欧、印度和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在罗马深受欢迎。”变文正文内容。

分析:提高了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外交往历史的掌握要求。配合课后的“自由阅读卡”介绍,有利于学生与七年级学过的汉代“丝绸之路”知识产生更好地联系。

4、P43,改变原来表述方式,增加“一些意大利商人往来于东西方商路上做生意”一语。

分析:突出此时东西方交往的频繁。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才会出现马可?波罗前往中国的故事。在介绍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情况时,去掉原来的“大汗”称谓。

5、P45,在“自由阅读卡”中明确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时间为“7世纪中叶”而不是原来的“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后”这一表述,因为在下一课学习中,才会讲到相关内容,学生才有这种时间概念。

6、P47,“字母演进图”注释纠正为“字母演进示意图”。

7、P49,小字内容中去掉对穆斯林宗教仪式、宗教义务的介绍,而改为对穆斯林清真寺建筑风格和节日的介绍。配图也改为典型的清真寺的照片。

分析:改抽象为形象、直观,更贴近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哪些生活中能见到、听到的的内容。

8、P50,换掉原来“自由阅读卡”中照片,从更好的角度反映了“哭墙”和“阿克萨清真寺”等是集中在一起的。

9、P51,调整了第9课的子目顺序,《杰出的科学家》放在第一目。

10、P74,增加了“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一句。

分析:明示了《独立宣言》发表的历史地位。

11、P77,删掉了“自由阅读卡”中“美国成立制宪会议”一句。

12、P79,将原来小字“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一句变为正文内容。增加“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一句。

分析:明确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的标志性事件。使教材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叙述更完整。

13、P80,正文中新增了一段对拿破仑上台的时代背景介绍。而在小字中增加了一段对拿破仑本人经历的介绍。

分析:新增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拿破仑上台及其帝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对完成后面的活动课建构更完整地背景知识。

14、P90,在工业革命影响表述中作了语言上的修正,其中一句表述为“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15、P99,对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中两个子目作了前后调整。

 

 

16、P111、116,正文中新增了美国独立后领土扩张介绍。课后的“自由阅读卡”也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改为《美国领土的扩张》。

分析:这一变动有助于学生更完整地了解美国的“成长历史”,也提升了本课对学生历史地理方面的要求。

17、P121,原“自由阅读卡”是《伊藤博文》介绍,现改为《彼得一世》。

分析:增强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进一步了解。

18、P129,增加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插图。

19、P138,关于伏尔泰,正文中增加了“撰写了许多文学作品”一句,表明他的文学成就。

20、P143,对第23课子目作出调整。原来在最后的《著名音乐家》一目放在了最前面。

分析:原来本该在最后的“动脑筋”栏目也提到第一目后面,放在第二目中似乎更合适一些。

我个人理解,06版的变动主要有以下特点:1、从修订中增减、删改的内容范围看,比例也很小,教材体系没有变化。2、有些修订内容属于语言表述方式变动,使表达更准确,更容易理解,如对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历史》做了较大的修改。3、有些修订内容属于对呈现给学生历史知识的调整,如“自由阅读卡”内容的更换。4、有些修订内容属于为完善教材知识结构,如九年级增加“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的内容。5、有些修订内容是为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内容,在材料上作了更好地选择,如七年级上册将原来小字中介绍张仲景破除迷信,崇尚医学的故事改为介绍《伤寒杂病论》一书内容和“坐堂先生”雅号的来历。6、有些修订内容是为减负,如八年级上册删除了三课活动课。7、有些修订内容是在学术上有了对历史的进一步认识,如八年级上册关于戊戌政变过程小字内容的增减。8、有些修订内容是为明确历史事件的背景或意义,如增加了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表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