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
孙显林:如何做好初高中
潘传振:例说利用教材训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佚名:谈谈乡土教材与国
校本教材开发中如何关注
新教育理念下历史教学法
改变教学流程  创新教学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施丝:初中历史创新教学
最新热门    
 
新教材推介:华东师大版《历史》

时间:2009-10-18 17:22:24  来源:华东师大…
 


 
“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华东师大版《历史》简介

华东师大版《历史》新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指导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提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提要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提要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提要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提要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提要

 

 

 

华东师大版《历史》简介

 

作为21世纪的第一套历史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历史》将结束以往中学历史教材“繁、难、多、旧”的痼疾。它在充分“减负”的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中了解人生、社会和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套“精、易、简、新”、图文并茂的实验教科书。

华东师大版《历史》编写组实力雄厚。主编王斯德、副主编王家范都是学术上富有成就、教学上资深的大学终身教授,都曾荣获过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编写组荟萃了上海市优秀的大学教授、历史教学法专家,以及中学第一线的特级教师。特聘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教授等著名史学家为顾问。并且,为使教材紧密联系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应全国各地教育的发展状况,编写组还聘请了上海市及外省市的知名大学教授和特级、高级教师提供咨询和建议。

《历史》按学习领域具体分为6册,供7—9年级三个年级使用。其中中国古代史2册(从远古到1840年);中国近代史1册(1840—1949年);中国现代史1册(1949—2003年);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前半部分1册(从远古到19世纪中叶);世界近代史后半部分和世界现代史1册(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教材以“课”为基本的编写单位,每册约25课,若干课组成一个学习主题(即单元)。每课设若干个子目,以突出所学内容的要点。每课正文1000字左右,附图片、照片、地图、图表,并附启发式的问答题、思考题、教学活动建议、好书推荐、网址推荐等。

华东师大版《历史》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体系新颖。教材将历史课程固有的时序性、逻辑性和作为基础学科所应体现的综合性、发展性相结合,纵横交错,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脉络。打破片面追求全面系统的学科体系,在少而精和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原则下,以“学习主题”为单元构建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的历史教材体系。单元导言为学生揭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又有利于学生对各历史时段的整体把握。

第二,内容精实。本教材从为师生创造性地教学提供广阔空间、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等改革角度,大幅度地省减了不适合初中的专业知识点,以学习主题单元组织全本教材,务求知识点精要准确,叙述通畅易懂,并精心设计了一定数量不属于考查范围的“副文”(楷体字印排)。“副文”以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和贴近现实、饶有生活情趣的历史常识,突出、深化学习主题,寓思想教育于可读性、可接受性的感性历史材料之中,起潜移默化、陶冶性情的作用。《中国历史》七(上)全书大小字相加不足6万字,创历来中学历史教材相应部分内容精简之最。专家评审的意见是“注意转变教材功能,努力适应义务教育关于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要求,较大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减轻了份量,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减负”的同时,教材也注意内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适量拓展,增加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慎重地吸收国内外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将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

第三,图文并茂,印制精美,富审美情趣。感性、形象、生动、富情趣,是中学历史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教材精选了一些典型图片配合教材内容,使知识点更富感性色彩,生动形象,符合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易于他们理解。图片配合学习主题,有机穿插于课文之中,使图文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在内容表达上,教材也力避成人化,学术化,文字表达生动、简洁、明快。

第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教材的练习与思考部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改宗旨,精心设计了“想像”、“识图”、“欣赏与思考”、“阅读卡片”、“辩论”、“课外学史”、“身边的历史”等,不仅起到及时进行复习的作用,还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材注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每册都设有若干“探究活动课”,设计一些活动内容,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以发散式的创新思维会古通今,以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例和贴近生活的现实经验,互动式地思考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疑难。学生将真正体验到“历史使人智慧”的乐趣,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

 

 

华东师大版《历史》新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指导

 

华东师大版《历史》新课标实验教材自2001年9月首批进入国家级实验区以来,不断受到来自实验区的好评,目前已在十多个省建立了各级实验区。

如何使用这套教材,也是广大实验区教师关心的问题。根据几年来教师培训积累的经验,我们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因为我们认为,教材编写者更像是电影导演编写分镜头剧本,既要对所挑选的“演员”与“演员”的角色定位作重新处理,善于调度必要的道具、场景等等硬件方面的要素,更要匠心别具地设计能渲染和烘托气氛以创造跌宕起伏的情节,举重若轻地显主题、出效果。不同的导演由于对同一主题理解的不同,必有不同的处理风格,这是一次再创造。同理,教师在使用课本、实施教学时,仍然会进行类似以上过程的再创造。教学艺术需要多样化的个性魅力。正如哲人所言:“天下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具有个性的东西,往往能引人入胜,因为它具有善于在变化中自我创造的生命力。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首先要掌握教材的特点(见“华东师大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指导思想、特色分析”)与结构。

华师大版《历史》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结构是由单元导言统领课文。课文分正、副文,正文由宋体字排印,副文由楷体字排印。正文重在体现《历史课程标准》规范的知识点,力求文字精炼、准确,列入学业考查范围。副文起烘托和加深知识点的作用。我们精选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或历史掌故,要求文字生动、富有情趣;也适当加入了一些精选的古典诗赋或古人名句名言,除突出思想教育意义外,也兼备为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提供古典源流,增加历史亲近感的功能。副文的设计与写作,是本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寻求突破的一项尝试。副文供学生阅读,不列入学业考查范围,较大幅度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图文并茂、版面活泼,是本教材呈现方式寻求有所突破的又一项努力。课本中所有图像、表格都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意在增加历史的直观性和历史审美情趣,使全书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反复体味、思考的情趣。照片、图像、地图都力求原汁原味,多数选自古典名作或精美的实物摄影,地图注意保持古地名、古水名,不采用历史失真的现代人所绘图像或素描。对有些文物摄影、图像还附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图像烘托课文,课文与图像相得而益彰,以期激发初中年级学生阅读课本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强化“练习与思考”环节,加强了题目的开放性,以灵活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创造能力。本套教材设计了包括讨论、想像、动脑筋、阅读、制作、思考、评价、读图、解释、换算年代、训练、访问(身边的历史)、上网(参观网址)、朗诵(古典名篇)、简析、背诵与理解、欣赏与思考、复习与议论、故事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样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改革学习和教学方式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练习与思考”还有意识地注意到文、史、哲、地(地理)、科(科技)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以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每册教材都设计了三节左右的活动课。活动课的课题选择合理,附有详细操作方案,实践性强。

教材附录设有历史大事记、好书推荐、网址推荐、中英文专称对照,注意到了呈现方式的直观性,形式比较活泼。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也思考过具体使用的问题,现简略谈谈我们对教材使用的若干建议,敬请广大一线教师指正。

1.阅读单元导言,做到把握全局,前后贯通,分清主次,引出高潮。

《课程标准》规范的每一学习主题,我们已将它们设定为本教材的各个学习“单元”。每一单元写有“导言”,并设计成配以图像的整页。文字意在画龙点眼,概括学习主题的精髓、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力求言简而意赅。图像则精选突出本学习主题、具有艺术观赏性的文物摄像,意在营造浓烈的历史审美氛围。单元“导言”将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和该时段的历史发展特征。

2.巧用故事和图片,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新材料和新观点,做活思想教育大文章。

3.利用课本提供的古文,活跃历史气氛,增加语言要素,美化中国文字。

4.练习与思考,用力在开放式思想与提倡独立思考、多角度思维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改宗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提要

 

七年级上册共五个单元,讲述从远古到隋以前的中国历史。

一、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讲的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共3课。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的重点是北京人及其生活状况。因为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北京人的遗骨比较完备,既有头盖骨,又有肢骨,同时又遗留了大量的石器,还有用火的痕迹、灰烬尘等等,有比较全面的材料来揭示北京人的生活,可以使学生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另一些问题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即可。如人类的起源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学术界仍有很多争论,教师只要让学生知道人是从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神创造的即可。关于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只要记住170万年以前元谋人就在我国境内活动了。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我国南北两大区域都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文化,北方以黍米为主(以半坡为代表),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以河姆渡为代表)。教材分别介绍了南北不同的农耕文化的特点,以及他们发展的高度(包括他们的房屋建造等等)。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这一课吸收了考古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我国境内在五六千年以前,东西南北中各地都有相当高度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在起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通过各地不同的原始民族、原始文化汇合汇聚在一起,然后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在课文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炎帝和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认为,在中华民族的聚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文化,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仅仅是从血缘角度或种族角度来讲的,而且还包括文化。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国家起源,一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变革。

国家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初一学生不易理解,主要让他们知道,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国家的过程中,原先通过原始民主方式(禅让制)来更替领导权的方式变化了,变成了世袭制,再加上国家机器、军队、监狱等,国家产生了。

在夏商周更替过程中,有一个难点需要把握的,那就是宗法制度。自商周以来,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在整个社会当中起了重大作用,对我国后来的历史、社会发展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到了后来,虽然严格的宗法制度不存在了,但是宗法观念、宗法组织的影响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如果能够将这个问题讲清楚,或者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对后来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就可以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当然,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宗法制度比较抽象,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制作的题目,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去了解这个问题。这个小制作是让学生填写家庭亲属世系表,通过他们的调查去了解自己家庭的发展:从我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我、我的子孙,然后我的旁系,怎样形成一个亲属集团。如果学生能自己把这个制作做出来,而且能够去钻研一下、了解一下,可以便于他们学习宗法制。

本单元中还有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社会变革。春秋时期经过了诸侯争霸,各国都开始扩展自己的势力;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但是变法最成功、起的作用最大的,是秦国。为什么呢?秦国原先相对于中原诸国来说,是一个地处西域的非常小的,或者说地盘不小但是势力很弱的国家,经常被中原诸国看不起。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逐渐强大,最后在秦始皇秦王嬴政在位期间,灭六国统一了全国。通过这一连串事件,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商鞅变法在整个历史过程中起的作用。商鞅变法与古代史上其他多次改革和变法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是一种政治体制转变为另外一种政治体制,是重大的社会变革。简单说来是两大转变标志:一是由封国制变为郡县制(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二是由贵族世袭转变为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流动制。这次政治体制的转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意义特别重大。除了讲课之外,我们还设计了一堂探究活动课,通过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等,进一步认识,进一步讨论,把课堂当中可能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进一步深入。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三单元设置的课程比较多,共有7课,其中一课是活动探究课。但是重点是统一国家的建立以及它的发展和巩固。

有关秦朝建立的问题,旧教材都有所涉及,关键是讲清楚,秦始皇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在文化上的各种统一措施,不仅在当时的秦朝,实际上对以后整个中国的走向,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秦朝时间不长,二世而亡,推进统一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任务就落到了汉朝。汉初充分吸取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在统治政策上有所改进,在推进统一时也考虑到老百姓一些最起码的生存需要。这可以从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时期的一些政策上体现出来。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得到进一步巩固。总体上说,汉朝的统一以及它后来的强盛,在中外交流方面非常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讲到汉朝的中外交流时,我们列了一张表,比较了当时经济交流中输出、输入产品的情况。汉朝当时输出的都是些手工技术、手工的产品,输入的基本是农产品,很明白地反映出汉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

四、政权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政权并存,时战时合,头绪很多。关键是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夏商周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基本上都在黄河流域一带。三国以后,包括孙吴政权、蜀汉政权在南方地区的开拓,使中国的经济文化,包括政治重心都开始向南迁移(这一南移在宋代完成)。二是北方民族融合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北方地区大量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在一起,在文化上、生活上进行互相的融通交流,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融合的时期。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课文中我们特地选了一些图片。虽然北方民族融合是以孝文帝改革为中心的,但我们精选的图片不仅仅局限于此。还有一点应注意,民族融合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生命,隋唐之后文化发展迅速,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实际上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是深有关系的。

五、古代科技与文化

我们认为文化现象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线索,有的时候把它切开来,放在各个朝代讲反而显得支离破碎,不系统、不完整,所以我们将科技、文化单列为一个单元。比如说文字的演变问题,文字的演变时间跨度很长,从上古时代刻画符号开始,一直到隋唐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等等。如果把它全部切开来,放在各个朝代来讲,学生就不容易形成一个连贯的思路。

在本单元的讲授中,教师应注意提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说明我国在这些方面、在很长时间内都颇具特色,而且在当时世界上是占领先地位的。另外,在本单元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提要

 

七年级下册教材叙述从隋朝到1840年以前的历史,共4个单元23课。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历史在中国史上的地位。从公元581年至960年三百余年间,先后出现了隋、唐两个统一王朝。隋朝虽很短暂,但却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质。前后三百年的唐王朝则标志着中国帝制时代的又一新高峰。

2.从历史的角度对隋唐特色做总结。隋唐是两晋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的总结,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隋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南方生产技术大发展也使隋唐受益匪浅。此时,经济中心又一次南移,与秦汉相比,中国经济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隋唐时期的另一个特色。此时,中国是以相当开放的心态接纳外部世界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相当活跃。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迎来了大唐的新气象,大唐王朝以相当健康的心态接纳外部世界,并受到外部世界的尊重。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两宋时代的政治史。两宋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的状态,走向了统一。两宋时代长期与周边民族的政权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周边民族的历史进程也得到很大发展。

2.两宋时代的经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两宋时代的南方经济。到两宋时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发展到定型阶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方式成熟的阶段,商品经济成熟的阶段。城市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3.元朝。元朝是蒙古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具有浓厚的民族统治和民族压迫色彩,直到忽必烈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才有所转变。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独特的历史地位。元朝时代,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开发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两朝继续奉行君主专制独断统治。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帝国的统治也逐渐走向危机,内外矛盾越来越尖锐。

2.清前期,由于统治阶级、统治者本人的励精图治,帝国一度出现了比较强盛的景象:对外抵御外来侵略者;对内,对台湾、蒙古、西藏、新疆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3.明清时期,西方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东西方差距明显拉大。一方面,西方在发展;另一方面,明清两朝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促使它在历史大变革的时机下失去了一些机遇,逐渐走向沉沦。

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同样,我们将思想文化单列为一个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前后知识的连贯。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提要

 

一、基本线索

1.近代史的上下限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开端,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跨度为110年。以往的教材多将近代史的时限定为1840年至1919年。现根据史学界多数专家的意见将近代史的下限延展至1949年,主要是因为1919年前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基本矛盾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斗争任务也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2.基本特点

绝对时间不长,但新陈代谢的节律异常快捷,历史内涵十分丰富。

这一段历史的绝对时间不算长,但却是社会剧烈动荡、内外矛盾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社会变革异常快捷的一个历史时期,历经清朝后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新陈代谢的节律非常快。其间,充满了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变革与反变革、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斗争,历史内涵极为丰富。

近代中国由古代中国演变而来。因此,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通史的组成部分。可以发现,某些支配中国传统社会变化的一些因素,比如传统政治体制、封建王权、传统文化等在近代社会仍在起作用,对形塑近代中国历史的面貌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近代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遭遇西方资本主义,国门被打开,中国被强行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之中,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部分。故而,中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中国社会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而且也是中西两种文明交流、碰撞的历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适应世界大势、努力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历史,是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由传统向现代艰难转型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西之间碰撞、交流以及相互融合乃是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应该理解和把握的重点。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近代史是刚刚逝去不久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很大,直接决定了现代中国的发展路向,当下现实中的许多现象可以从近代史上寻找答案;反之,对现实的理解往往又会加深我们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知。因此,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特别应从古今、中西、新旧、传统与现代等多维的视角来把握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才能大致梳理出历史嬗变的脉络。

因此,在编写时,我们始终紧扣独立与现代化的历史主题来建构教材体例框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通感,让学生透过史事和人物、历史现象,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行程,了解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是怎样进行抗争和探索的,这些抗争和探索又是何等艰难曲折,它留给我们哪些经验教训,从中真正体认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真理。

3.教材的体例安排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25课。其中4个探究活动课分别插入各个单元。前5个单元基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介绍历史发展过程,实际上是通史的体例;后2个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是专题史。这样的安排,既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了我们对110年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理解。

前5个单元,分两个部分:第一、二单元介绍前80年的历史,包括两条相互关联的线索:一条线索是中国如何一步步沉沦的,即中国是怎样从一个独立完整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另一条线索是中国如何力争从沉沦中奋起,摆脱被殖民被奴役的,即中国人是怎样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从总体上说,前一条线描述的是近代中国衰落、下降的历史,而后一条线描述的是中国上升、进步的历史。

第三、四、五单元讲述后30年的历史,即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历史。这段历史有几条线: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二是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建立全国统一性政权及其统治在大陆覆亡的历史;三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这几条线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叉、交织的,彼此之间的关系与矛盾,时而激化,时而缓和,不断演变,共同塑造了后30年的历史面貌。课本大体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经编排史实,力求揭示这一时期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以及历史演变的基本轨迹。

二、紧扣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独立与现代化的关系。近代史的基本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的现代化。独立与现代化,二者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近代中国迭遭侵略,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但民族独立的获得,是需要以国家的实力为基础的,而要提高中国的国家实力,除了努力进行现代化外,别无他途。

1.注意揭示列强对华侵略的特点、危害及其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

列强侵华发展的特点:规模越来越大、程度日渐加深。在列强对华侵略过程中,甲午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甲午以前,列强侵华以赤裸裸的军事侵略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国门;此后,则军事侵略与政治侵略、经济侵略相结合,以攫取更多的经济与政治权益。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列强的侵略有一个从“有形瓜分”到“无形瓜分”的变化。所谓“有形瓜分”主要就是指割地、获得战争赔款等;而“无形瓜分”则主要是指在华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开设银行、给清政府政治借款、划分“租借地”与势力范围。与前者相比,后者的侵略手段更加隐蔽,危害性也更大。到19世纪末,中国已陷于被肢解、瓜分的危险境地。为了揭示时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特点与中国面临的危局,我们不仅用表格的形式作了介绍,而且在课后的“读图”中选用了一幅《时局图》,以形象直观地揭示当时的基本态势。

揭露列强侵略的残暴与危害。第四单元揭露了日本的法西斯罪行。第13课写“南京大屠杀”一目,既有大字叙述,又有小字介绍,还配有图片,有敌方材料(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本军人“杀人比赛”的新闻报道和图片)、我〔铁证(一)国民党军医的揭露〕以及第三方的材料〔铁证(二)关于美人贝德士的信函内容)。这样的材料编排,较为客观、全面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罪恶行径,非常具有说服力,对于日本右翼分子妄图歪曲历史的图谋也是有力的驳斥。

2.注意展现民族抗争的曲折历程,昭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正确总结历史经验

有侵略就有抗争。一切旨在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行为都是抗争。抗争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甘沉沦、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课本中有关抗争的内容,我们是包含感情来写的。比如,第2课在写边疆危机时,我们就介绍了左宗棠的“舆榇出征”;写甲午战争中的抗争时,写了邓世昌自沉海底的事迹。第四单元“抗日战争”,用大量事例、材料,突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英勇顽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

抗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抗争,给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历史经验。对此,课本在介绍史实的同时,也对民族抗争的经验作了适当的总结。比如,第1课在叙述林则徐抗英斗争时,在肯定他有抗御外侮勇气的同时,还特别突出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以说明反侵略斗争与接纳新知的开明相结合,是民族抗争的正确途径。

3.努力体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曲折历程,突出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让学生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发展脉络中切实体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正确历史选择

社会变革的基本特点:近代以来,围绕反帝反封建和中国独立富强的历史主题,斗争不绝,变革不断,可谓波翻浪连,汹涌澎湃。这些变革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迭相递进的特征。一般而言,后一次变革是在对前一次变革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是对前一次变革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往往容纳了前一次变革过程中一些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合理的内容,但又有超越。这些社会变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力图能生动展现出近代社会变革的曲折历程,揭示各个变革环节之间的前后联系与转折,阐明每一次变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叙述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力求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轨迹,另一方面我们又尽可能要言不烦、画龙点晴地交代两次鸦片战争与“师夷制夷”思潮、“洋务运动”兴起的因果联系。甲午战败与变法改良、共和革命兴起的因果联系;辛亥革命后出现的历史曲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因果联系;抗日战争与战后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因果联系等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时代精神,从历史事实中体会“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历史真理。

近代中国的历史行程是曲折而艰辛的。从斗争-失败-再斗争中,中华民族也逐步领悟到学习世界人类进步的成果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合,中国为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进行的探索必须与中国自身的实践相结合。我们在教材中既注意充分展示近代志士仁人艰难摸索救国之路的历史行程,对处于时代潮流之前的历史人物、思想文化观念予以历史的肯定和褒扬,同时也从历史变革的角度展示新陈代谢的规律,总结过往那些过渡性环节的历史局限和教训,让学生从一再失败的历史悲怆里体验为什么我们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及其社会改革的主张,领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三、加强思想教育

课文内容力求理由事出,尽量引入新史料、新研究成果,发掘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史实或人物个案,更好地发挥思想教育功能。围绕国情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在教材编写中我们强调有机地渗透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正确认识社会变动、中西文化折冲、树立健康的人格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多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由甲午战前购置先进舰船计划搁浅的史实,引出对清政权体制不足抵御外侮的深入分析,并运用当时人(吴玉章)的感受说明事变对一代青少年心理的震动;慈禧在被八国联军击败后接见各国公使时的媚态,说明清政权的对外态度并为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作铺垫。

第14课的照片、小字和“阅读卡片”讲述的是聂荣臻与被救的两个日本小女孩的故事。特别是给日军官兵的书信言辞朴实,大义凛然,真挚感人,既说明了情况,也斥责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与日军的野蛮残暴适成鲜明对比。这一材料是有关中日两国正确看待过去历史问题上进行教育的极好教材,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批判。

在课文中我们还适当加入了一些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名句名言和名谣名曲,比如,谭嗣同绝命诗、陈独秀关于民主与科学的语录、抗战名曲《松花江上》、吉鸿昌殉国词、杨虎城“勿忘国耻”手迹、张学良决心抗战电文节要、“八百壮士歌”,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民族忧患意识和变革精神。

四、专设两个单元介绍近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科技和思想文化

近代以来,国门被打开,新事物从四面八方源源而入,促进了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与融合,由此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往的教材中对这些内容虽也有介绍,但较为简略。实际上,这些变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交通、通讯手段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信息的快速传递、文化知识的传播、社会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拓展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发式、服饰、称谓、礼节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背后隐含的是社会观念的变化,是整个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不平等走向平等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反映。所有这些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很大,极好地体现了近代中国处在急速的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特点。

因此,我们安排了两个单元,共计7课的容量来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在编排上采取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形式,尽可能简明扼要地描述这些变化的来由以及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近百年来的变化之速,并从新旧变化中体会社会变革的动力和变革的途径方法。这两个单元的一些内容,我们是用包含感情的笔触来写的。比如,第18课在介绍“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时,就有对以张謇为代表的一批民族资本家矢志不渝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事迹的介绍;第23课在介绍近代科技发展时,对詹、侯、李、华等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开路铺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的业绩的描述,更是希望能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诚,激发他们的报国之志。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提要

 

一、时间跨度

本册教材叙述的历史始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于21世纪初,前后50多年,是一部简明扼要的新中国的历史。在整个中国史四册教材中,时间跨度最小,但距离当今的现实最近,关系也最为密切,最容易被中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内容,但在结构安排上与中国史前三册教材不同,有两个特点:

1.两种体例并列

本册教材除探究活动课外,有20课。前6课按时间顺序排列,叙述建国初到“文革”结束前28年的历史;后14课是专题史,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内政外交的方方面面。前三册专题史的比例较小。

2.分量前轻后重

八年级主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学期学习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第二学期专门学习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从内容上说,上册比较简要,下册比较翔实。就本册教材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前两单元6课,叙述“文革”结束前的世事沧桑;后五个单元,14课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风云。因此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改革开放后的深刻变化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1.以点带面,有所侧重

这次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思想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追求内容的系统性,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选择重点内容,以点带面地进行教学。

如第1课有一目“西藏和平解放”,看标题似乎是介绍西藏一个地区,其实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贯彻了课程改革的这一思想,以点带面地介绍中国西部地区的解放。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追击残敌的主要方向是大西北和大西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了解和平解放不是轻而易举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军事攻势为先导。解放军当时突入西康重镇昌都,这一举动突出了中央解放西藏的坚定决心,也打击了民族分裂分子的嚣张气焰,更使幕后操纵的帝国主义分子不敢轻举妄动。没有军事后盾,谈不上和平解放。二、政治谈判为途径。尽管解放西藏有十分的把握,但本着民族团结和减少牺牲的原则,我党并不是单纯采取军事行动,而是对西藏上层人士做了大量工作,充分表现了中央的诚意和耐心。最终,西藏地方当局派人与中央谈判,答成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三、经济支援为后盾。教师可适当补充,解放军进军西康以后,后续部队边进军边修公路,为以后的进军和开发西藏提供了保障,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央对西藏的重视和关心。虽然只讲和平解放西藏一个点,但照顾的面较多,也显示出党的民族政策。

2.诠释史实理念要新

第5课《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设置了三个目。这三个目比较特殊,是以人名(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命名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将这一课理解为介绍三位人物的事迹。编写者的意图是,以这三位人物为中心,介绍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通过王进喜了解中国工业发展史,通过邓稼先直射中国科技创新史,通过焦裕禄反映中国农业进步史。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农、科技的发展成就上。编写者的另一个意图是,突出1956-1966十年间的发展成就是由人来创造的,广大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斗争精神是在这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学习王进喜,赞扬了工人阶级的艰苦奋斗;介绍“两弹”元勋邓稼先,突显了知识分子的智慧创造;介绍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突出了革命干部的勤政爱民。总体上说,他们不愧为共和国的脊梁。

在新的形势下,可以对教材做新的理解,用新的理念诠释史实,这需要教师不断钻研。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新兴工业,也就是新兴生产力;邓稼先代表的“两弹一星”是高科技,也可以了解为先进文化;焦裕禄为群众利益,鞠躬尽瘁,劳累而死,他的感人事迹体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和“三个代表”思想又紧紧契合在一起了。以新的理念诠释历史,不但课文内容得到深化,教育的效果也明显得到提高。

3.前后联系,贴近现实

历史发展是以时间为序的,过去、现在、将来是一脉相承的。讲解历史时要立足当今现实,注意前后联系,以过去的经验教训来指导现实生活。

如学习“西藏和平解放”一目,教师在备课时可适当联系古代史的内容,将唐蕃友好往来——元代以后西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这些事件串连在一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批驳了民族分裂分子鼓吹、策划西藏独立的阴谋和野心,更具有说服力。

学习《祖国统一大业》,涉及台湾问题时,教师可适当回顾:中国古代台湾和大陆的往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抗战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再讲述当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时,既可以突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也可以表现出中央对台湾同胞的关心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同时也反衬出台独分裂分子的丑恶嘴脸。

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课本介绍了1957年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可以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或已经学过的知识,讲一讲“你所在的省区有没有长江大桥”、“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越江大桥”。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建国以来我国桥梁建造的进步,也显示了50年来中国的发展。

4.补充史料,与时俱进

本册教材相当大的篇幅介绍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容,这些内容与现在距离比较近,有的至今可以让人感到它跳动的脉搏。虽然教材会有所修订,但其中有些例子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显得陈旧。教师平时应做有心人,注意收集资料,特别是报刊、影视资料,以补充不足,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资料体现现代史教学的鲜活性。在日常中可以注意资料收集,如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外交活动、科技进步(如神舟五号)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一些影视资料,以增加直观性。中央十套“教科文”的节目有很大的资料容量。

5.实事求是,尊重历史

在中国现代史的学习中,会接触到许多历史伟人。他们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值得尊敬;但人无完人,这些伟人也会犯错误。从中国历史上看,民主革命时期党走过弯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难免出现反复,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的精神。如讲到50年代的“大跃进”,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跃进’要加引号”,从而使学生知道: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进,而是急于求成的浮夸蛮干风;其根源在于,当时党内的一部分领导人在经济建设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导致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犯了“左”倾错误;这种错误没有及时纠正,最后被野心家利用产生了“十年动乱”。我们不为尊者讳,讲出这些史实不会有损于党的伟大,因为这些错误最后都是党自己来解决和克服的,这充分证明我们党是伟大的党;党在风浪中曲折前进,也证明党的执政能力在不断提高。

6.师生互动,引导探究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将重点放在讲授史实上,而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即问题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质量和钻研的深度。有三个“度”需要把握:(1)坡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角度,注意逆向思维、多向思维;(3)深度(难易度),提出的问题应该在课本知识范围内,在中学生认知范围内,在中学生社会经验内。

如讲到抗美援朝意义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如:中国不出兵朝鲜会有什么后果?出兵失利会有什么不利后果?长期相持不下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把抗美援朝的意义归结为:政治上,巩固了年轻的共和国;经济上,争取到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外交上,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思想上,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军事上,考验了人民军队的现代作战能力(建国初,我军军事装备薄弱,而美帝国主义武装到了牙齿)。在总结的时候,教师不必面面俱到,以启发学生思路为主。

7.改进教法,指导学法(略)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提要

 

九年级上册教材涵盖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学习主题。

一、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涵盖了人类整个的早年历史时期,从大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诞生时起,一直延续到公元15世纪。这段漫长的历史又分上古、中古两个阶段,也就是经历了通常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古代世界社会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人们的活动能力还很有限,不同地区的文明大致处于分散、隔绝的状态,这些文明差不多都是自行独立发展的,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还不多。从总体上说,那时人类的全部历史只不过是若干个地域性历史板块的简单拼合,还谈不上整体性的世界历史。然而,在古代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还常常出现不同文明之间以战争或和平往来形式发生一定交往的事例,对这种长期凝固、相对稳定的状态产生冲击。这就是说,古代历史中既有长远的、总体性的“静态”,也有短暂的、局部性的“动态”;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具有流动性的促进交往的“动态”,后来渐渐占了上风;到了新航路开辟以后,不同地区间的交往变得愈来愈多,整个世界便逐渐联成一气,形成了真正全球范围的整体化格局。这样,世界历史便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们教材里的世界古代史课程内容共分五个专题,现分别分析如下:

(一)史前时期的人类

这一主题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二、关于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

人类的起源问题,千百年来一直是个引人瞩目的难题,近代科学家对此曾作过不懈的探索。现已确认,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但是很多相关的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还有待于各国学者继续深入研究。应该说,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很有成绩,大大推展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我们在编写教材和有关参考用书时,也尽量考虑到这一状况,适当地吸纳了部分最新成果和研究动态,力图使学生通过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增进对人类本身的了解。在教材编写中,特意增设了有关三大人种形成的内容,这在过去的教材中也是没有的。相信学生通过获得这一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于对现实世界中经常存在的种族、民族差异问题的认识。

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的情况,目前一般仍采用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学说,这是他本人深入美洲印第安部落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尽管近年来有人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但迄今为止,摩尔根学说的地位依然还是稳固的,某些古代神话传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他的观点。课程标准提示,借助上古希腊神话中该亚和厄瑞斯忒的传说来解读早期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的概貌,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无异于提供了一份形象化的辅导材料。

(二)上古人类文明

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二、古代希腊文明与雅典民主政治,三、布匿战争与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古代东方文明,泛指地处亚洲、北非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古代东方文明的初创,大都与其所处相对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丰沛,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当地人从很早时候起便率先走出原始状态,发展起灌溉农业。大概是出于修筑、管理大型水利设施、统治广大疆域和众多人口的需要,古代东方文明各国相继创立了中央集权式的专制君主政权。课程标准列入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内容,正是体现了这种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下社会生活的特征。概括地说,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上的大河农业,政治上的中央集权专制体制。

关于古代希腊文明与雅典民主政治,按照课程标准的设定,我们在组织教材编写时,没有从头至尾、面面俱到地去罗列古代希腊历史演进的具体线索,而是把留给世人的希腊文明遗产中最意味深长的一部分——雅典民主政治加以突出,着重展示其富于风采的社会历史价值。过去的教材对雅典民主政治,往往缺乏充分的介绍和恰当的评价,而是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过分夸大了它的负面作用,从而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这是需要予以修正的。应当看到,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的政治体制,虽然各具特色,褒贬不一,但相比之下,民主政治的弊端最少,优越性最为明显,也更接近于公正。广大民众的直接参政,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政治热情,也最符合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给后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要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以及民主制度的可贵,懂得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代罗马的历史进程也比较曲折,包含了许多知识点,课程标准同样没有去作平铺直叙式的处理,而是抓住罗马共和国这个重要环节,以此带动全局。罗马共和国前承罗马城的创立和“王政时代”,后启罗马帝国,处于古代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强调布匿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是因为罗马依靠军事扩张而立国,布匿战争是其征服意大利半岛以后开始发起海外扩张的重要一步。同时,这场战争也是引起罗马共和国兴衰更替的关键性事件,它向地中海世界的扩张,既带来了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使罗马的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同时也逐渐加剧了内部小农的破产、传统军事制度的瓦解和社会道德的沦丧,这就为后来共和国的没落、强权帝国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三)中古亚欧文明

它涉及中古时代的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又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日本与阿拉伯文明,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罗马天主教廷,三、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四、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日本与阿拉伯文明。日本文明从渊源上来说,似乎可归入东亚古代中国文明的附生文明范畴内(也就是一般所称的汉字文化圈)。发生在公元7世纪的日本大化改新,就其性质而言,是一场以学习和仿效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运动。正是经过这场改革,日本才渐渐摆脱落后状态而步入文明行列,成为亚洲一个有影响的重要国家。西亚阿拉伯文明的崛起,同伊斯兰教的形成和扩展紧密相关。穆罕默德通过创立伊斯兰教,在促进中古阿拉伯社会进步、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后来,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对外战争,又传往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非洲各地,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至今仍对不少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罗马天主教廷。中古西欧的历史头绪纷繁,课程标准强调了封建等级制度和教廷地位的确立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古早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推行采邑改革,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封建等级制度,其特点是以土地为中心层层分封,封主封臣之间形成严格的契约关系。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古天主教会的最高首脑机关为罗马教廷,对于当时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课程标准抓住丕平献土、形成教皇国的事例,集中表现天主教会的这一独特地位,可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宗教曾经对人类历史产生过何等重要的作用。

3.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中古初期,西欧城市在蛮族入侵的冲击下一度衰败,11世纪前后开始复兴。城市居民的主体是工商业者,他们为反抗城市所在领地封建领主的压迫和剥削、争取城市自治权而不断展开斗争。教师可按课程标准提到的法国琅城起义这一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城市商品经济的急速发展,对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起着瓦解的作用,后来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这些西欧中古城市中萌发、成型、壮大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孕育了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

4.拜占廷帝国的衰落。拜占廷文明是活跃在东地中海地区的一种东正教中古文明,与上古希腊罗马文明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拜占廷帝国虽曾盛极一时,但在面临中古后期西欧文明新因素和西亚伊斯兰文明的挑战时,却未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积极应战,而是依旧孤傲自恃,固步自封,以致最终败亡于奥斯曼帝国之手。课程标准要求以君士坦丁堡陷落的事例为切入点,来展示这一历史结局,说明一个社会、一种制度只有豁达开放,才能带来繁荣、发展,而保守偏狭则最终只会导致落伍和衰败。

(四)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本专题意在探讨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基本方式,即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当时常有所谓“不打不相识”的情况。通过这样的交往形式,不同文明之间便获得了直接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文明得以传播,社会取得进步。

同以往的教材相比,课程标准首次确定了这一主题,这是力图把宏观的历史俯瞰和具体的史例剖析结合起来的一次尝试,教材共设置了两课:

1.介绍了暴力冲突为主、但客观上促进了文明交流的一类例证,像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

2.通过和平交往方式,选择的主要是13世纪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两大事件。

(五)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分五个方面介绍:最早的文字,对宗教的理解,古代文学戏剧、科学和建筑艺术成就。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课程标准要求着重介绍古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它们是世界上大部分现行文字的始祖。

宗教不能像以往那样被简单地说成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而应看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文化现象,人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当对此了解研究。当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宗教是一难以理解的内容,不宜具体展开、详加论述,只要一般知道即可。课程标准提到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世界宗教,仅要求学生了解其产生与传播的大致情况。

关于古代文学戏剧、科学和建筑艺术成就,课程标准里选择了一些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和人物,如上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和中古阿拉伯的《天方夜谭》,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数学家兼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等从事的科学发明创造,另外,还有富于艺术特色的中古时期宗教建筑——伊斯兰教麦加清真寺、天主教巴黎圣母院,等等。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和人物的介绍,使学生领略到古代人类文化的无尽魅力,从小热爱美好事物,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世界近代史部分

本教材采用把15、16世纪发生在西欧的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对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但是,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统治权,并建立起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经历了—个漫长的过程。

从14世纪到17世纪初,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以及宗教改革,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即通常所说的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和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这些国家先后开始和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过渡,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从以人力和畜力等生物能源为动力的时代进入了以蒸汽力等非生物能源为动力的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几乎同时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由蒸汽时代步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段长达四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我们精心挑选了那些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工作、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组成八个学习主题,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体系。这八个学习主题是:(1)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2)第一次工业革命;(3)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4)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5)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中将该学习主题并入第二学习主题);(6)第二次工业革命;(7)第一次世界大战;(8)科学与思想文化(后三个主题编入下册教材)。这八个学习主题虽不能涵盖世界近代史的全部内容,却清晰地勾勒出了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内容、时代特征和发展过程;扼要地展示了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过程;辩证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与贪婪性并存的本质;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对本国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对殖民地人民的野蛮掠夺;热情地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通过对八个主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初步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而在整体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线索有一个初步了解。

这八个学习主题都是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萌生、确立、发展而展开的,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但又有各自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主要内容包括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到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历史过程。学习时有几点值得注意:

1.它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与过去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是不同的。旨在说明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定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长达三四百年的历史转变过程。

2.要把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放在社会巨变的历史大背景下来考察。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丁的《神曲》反映了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矛盾,表达了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有着结束中古时代、开启近代历史的革命性意义。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的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封闭和孤立状态,迈出了从分散走向世界一体化的关键一步,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海外扩张体制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与文艺复兴一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

3.《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l7至18世纪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和理论旗帜,它们不仅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予以批判和否定,而且还提出了未来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蓝图,开启了现代民主与法治社会的先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仅仅是以暴力破坏旧世界,还要建设更进步的新社会。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政治家,通过对他们的历史活动的了解,训练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鼓励发表不同看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时代跨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作坊,人类进入以蒸汽力为动力的“蒸汽时代”;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优越性,为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和“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三个知识点,来认识人类历史上这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巨变,理解英国工业革命起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发展于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终结于大工厂生产制度的确立,扩展于铁路运输业的出现。

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该学习主题的又一个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同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本国工人阶级联系在一起的。工业革命和大工业创造了物质繁荣,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全面统治,但也产生了工业无产阶级同工业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社会矛盾,工业无产阶级展开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斗争。这里仅选择英国宪章运动和法国巴黎公社两个典型事例。英国宪章运动不是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全部内容,但它具有典型性,是一场有组织、有要求、有实践,持续时间很长,发展阶段清楚的工人运动。法国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的斗争,可以通过“五月流血周”和《国际歌》的创作,去感受巴黎公社社员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国际歌》所体现的革命气概,理解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给无产阶级以强大的思想武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只要求学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理想以及《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殖民扩张和掠夺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贪婪性和扩张性本质所决定的。一方面通过“三角贸易”和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的疯狂掠夺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另一方面通过玻利瓦尔领导的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和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事例,说明哪里有压迫和剥削,哪里就有反抗的历史规律,认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正义性。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该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是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其政治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扩大的历史过程。这种巩固与扩大是通过革命或改革方式进行的,并使资本主义制度越出少数几国范围而成为世界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l.为什么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出现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主要任务与目标并没有完成,如南方存在黑人奴隶制度,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独占统治地位的确立。由于美国特殊的国情,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政治上不占优势;南方种植园经济日益衰落,但种植园奴隶主在国会占有优势地位,不愿拱手交出政权,因此解决南北社会矛盾的方式只能采取内战这种革命方式。

2.为什么欧洲的俄国和亚洲的日本会出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经济上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17世纪中叶以来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议会改革,在政治领域创造了一系列民主的统治形式和政治体制;在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迫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全方位的压力和示范作用的冲击,使这两个国家缓慢地走上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社会变革之路。二是内在动力和条件的具备。导致变革最终发生并取得成功,在于这两个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等。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是关系国运兴衰的重大问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提要

 

九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和世界现代史的全部。

一、世界近代史部分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产业革命。但又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所不同:第一,这次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其影响迅速波及世界各地。第二,它以电力、电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并由此引发工业动力和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和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连锁变革。这场革命的重大变化就是以电力代替蒸汽力,电能成为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能源,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第三,它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自由资本主义演变为垄断资本主义。一个由少数资本主义强国奴役所有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世界殖民体系,与一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的全世界范围的生产和交换体系,即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确立。

该学习主题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可让学生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同的和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本茨、莱特兄弟、爱迪生等发明家的典型事例的学习,认识这些发明家的成就的取得,除了有他们成功的个人因素,如敏捷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之外,还需要有社会条件的支持与保护,如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相对先进的技术支持、社会舆论与社会制度对发明创造的鼓励与保护等。

(二)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该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是16世纪至20世纪初人类在科学与思想文化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是人类精神的进步与升华的过程,并集中表现在包括科学、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一切有形的、物质的成果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使用价值,而精神产品和文化成果则永远是人类历史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对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主要理论贡献和科学成就的了解,认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线索以及科学家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这里需要向学生简要介绍哥白尼开启近代科学技术之门的历史地位。重点说明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他对自然科学作了理论上的总结;达尔文在进化论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他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爱因斯坦是近代科学技术的终结者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创者,他的相对论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通过对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活动的了解,认识18世纪发生于法国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伏尔泰对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尖锐批判,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批判封建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通过对伏尔泰思想的了解,说明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或变革,需要有长期而深刻的思想舆论准备,思想解放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通过对以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主要文学作品,达·芬奇、凡·高杰出的绘画作品,以及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了解,认识近代文学艺术群星璀璨的局面是在当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他们的作品是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

二、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当代史部分,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这段历史的主要特征是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但同时,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又呈现出民族化和多样化。这样就形成了全球化和多元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两者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一方面使得人类社会能取得空前进步和巨大发展,同时又出现前所未有的苦难。人类在克服战争与贫困、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能感受到,世界现代史课程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人格、认识社会与人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独到的动能。通过世界现代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改革、爱国主义与国际意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科技文化与社会进步等一系列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判断。这一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以注意的。

(一)急剧动荡的现代世界

按照课程标准,第一次世界大战留在世界近代史部分,但教材根据目前研究水平的进展,作了调整,将它放入现代部分。这一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是19世纪末欧洲两大对抗军事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及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学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通过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认识世界大战的爆发要有一个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激化的过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加剧了欧美列强间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列强之间实力对比发生新的变化;为争夺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投资场所,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日趋白热化;激烈的争夺加速了列强之间新的分化与组合,形成了两大互相对立的军事集团。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产物。二是通过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战争爆发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不是由萨拉热窝这一突发的偶然事件酿成的,但它成了加速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因此,对突发的偶然事件的严重危害不可低估。同时还应把各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世界斗争的正义性同搞暗杀的恐怖活动区别开来,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活动。三是通过凡尔登战役,认识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四是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随着大战的结束,特别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己不复存在了,但整体世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是世界现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本单元中就编写了“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学习主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了解和认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了解和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这里有三个知识点: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主要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方面,课程标准安排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另一个是关于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这一单元还安排了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涉及1918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内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方面,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过程有辩证和全面的认识,对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有更深切的关怀,对法西斯暴行有更深刻的批判。有四个知识点需要掌握:首先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难度,但是又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课程标准采取了“具体化”的办法,只要求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述当时的国际格局,以适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第二个知识点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第三个知识点是影响之一,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第四个知识点是影响之二,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

这一单元还设置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内容。这一主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理解到正义力量必须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这里包含四个知识点:一、揭露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以慕尼黑会议为具体事例;二、战争全面爆发,并逐渐扩大到全球范围,以德国进攻波兰、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例;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作用,具体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体现;四、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打败了法西斯强盗,具体通过几场重大战役体现。

(二)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

战后的四个学习主题,课程标准确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世界格局的演变等内容,试图通过这四个主题,比较全面地反映战后世界历史的基本面貌。同战前相比,两大体系之外增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内容,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从冷战到多极化。这些变化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具体抓了三个知识点: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欧洲联盟;日本。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主要通过三个知识点来反映苏联和匈牙利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一、赫鲁晓夫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革归于失败,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二、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戈氏上台后,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关于苏联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不作为教学要求,但在教学中可作适当分析。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以匈牙利作为例证。在这三个知识点中,苏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有其独特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处于从属地位。

3.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与振兴。同以前相比,在这个学习主题里,侧重点有所变化。以前我们更多地关注殖民地国家走向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现在,我们还应该关注到这些国家在独立后如何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主权,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等问题。所以,教学重点应该从阐述独立前的解放斗争转到独立后的民族振兴上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到,亚非拉各国在取得民族独立后,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推进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为此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不回避,在亚非拉一些民族和国家之间,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并发生了地区性冲突。这个学习主题中有三个知识点:一、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以印度等国为例。二、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三、通过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让学生知道影响国际局势的各种复杂因素。

4.世界格局的演变。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霸权野心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威胁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一学习主题包含四个知识点:一、冷战的开始和两极格局的对峙。美苏之间一系列的争霸斗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展与安全。二、20世纪末,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国际竞争也空前加剧。三、两极格局解体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变化。

(三)20世界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是对整个20世纪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总结(社会生活为我们新增)。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成就,认识文化呈现的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树立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意识;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野欣赏文学艺术。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这个主题有四个知识点: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二、文学作品,以德莱塞为例;三、美术,以毕加索为例;四、音乐和电影。

第25课《现代社会生活》是我们的创新。我们感到,历史研究的面应该拓宽,应该深入生活,深入现实。作为教材,既要让这块不可或缺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也想通过这一途径让学生知道,历史并不仅仅是高深、枯燥的东西,社会生活也是历史。这一课设置了四个目。“大众传媒”,大字部分概括介绍了大众传媒的品种,小字部分挑选了广播和电视两个重点,广播部分,还挑选了4幅难得的照片。大众传媒只是一种技术,有为谁使用的问题,我们在“阅读卡片”里,用事实说明了罗斯福新政时期和希特勒统治时期对广播的使用效果。“休闲与旅游”,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告诉学生,休闲不是越多越好,国际上已经有了“休闲危机”,我们国家的有些地方也许也已经出现,学生应该有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大众性的旅游也是一个世界潮流,对拥有潜在旅游资源的地方来说,如何有效地开发,也存在着一个很好的商机。“时装与模特”时装部分,除了介绍成衣业以外,重点介绍了牛仔裤,它已经领过风骚,还会继续领下去;模特部分,介绍了模特的来历。“城市化与城市群”,我们沿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先后介绍了城市化-立体城市-交通工具发展(轿车与红绿灯)-城市群的进程。城市是不是越大越好呢?我们通过墨西哥城的情况来作具体说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