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教学三十六计,到底我们
“我们要闻闻花香!”“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张书林:我们对未来高中
李明海:历史教科书比较
周建定:我们到底可以拥
当我们面对全球问题---
陈丹青:我们有历史教育
佚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佚名: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最新热门    
 
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阅读

时间:2009-10-18 17:25:46  来源:李国权
 

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阅读

李国权

(2004年10月)   清茶一杯 发表于 2007-12-28 12:55:00

 

在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历史阅读过程中,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的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阅读?这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些教师认为,阅读不但改进着教师对历史的认识,而且也提升着教学理念,例如教师在落后的革命史观下组织教学必然只能得出既定的、陈腐的结论,只有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观下对历史概念进行新的定位,教学才能带来新的生机,课堂也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也有一些教师认为,教师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在教学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例如可以从别的著作上摘抄下不少新的史料,来创设一种新情景,给学生一种新的体验,至少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教师的阅读首先要立足课堂,钻研教材,在用教材中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才是教师阅读的方向所在。

上列三种观点也许并不能囊括这里所要讨论的全部内容,但作为三种典型的观点进行分析,本人觉得很有必要。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三类阅读观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非是关于教师进行怎样的历史阅读才能更好地改进历史教学,更好地推动与深化历史教学的改革,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有一项调查表明,教师的阅读状况并不理想。不要说大部头的著作,就算一些专业性的杂志报纸,如果一个教师能保持经常性的翻翻,我认为这已属凤毛麟角。试听听一些一线教师为什么不读书的理由:

“自己已有了一定学历,教学也很有经验,常常满足于现状,加上与新课改的配套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教学方法势必还将居主导地位,抱着吃老本的心态,根本不想读书。”一些教师如此说。

有些老师认为:“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关键是‘教’,与自身读不读书,知识渊博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博士研究生都教不了小学生”,这是一些教师挂在嘴上的“经典例子”。

“想读书啊,但哪有时间读呀!每天起得比公鸡还早,睡得比老鼠还晚。一天到晚为分数忙,要知道,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一些老师这样抱怨。

“目前,评价一名教师是不是优秀教师,看的是他(她)所教的学生能不能考出好成绩。所以每天备课、上课、批改,成了固有的模式,偶尔有时间,能看一些专业类教材书,已算很不错了。”一些教师认为教师不读书与当前评价有关。

不能指责这些教师目光短浅,思想保守,也不能仅凭自己读了几本书,便有一种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感觉。教师们说的都是实情,是当前基础教育现状的反映,当个人的命运尤其是中学教师的生存状况尚不能完全由自己主宰,教育的内外环境尚未得到真切改变的情况下,更多地关注眼前利益,甚至于出现“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现象也便不值得有什么奇怪的了。

所以在这里,教师不读书成了一种无奈。但作为一名真正有上进心与进取心的教师,阅读应成为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份,读书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腹有诗书气自华”。好读书的老师,必定会赢取学生的尊敬,这在最近的一次由《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中也可得到印证,教师“学识渊博,专业能力强”在“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品质”的调查侯选项中位居第一位。教师阅读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作为历史教师而言,通过广泛阅读,改进对历史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固然重要,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教育行政化背景下,许多青年教师被考试所束缚,历史课堂日渐丧失了它的“美”与“动”,教材从“蓝本”到“文本”转变,使我们历史教师不能停留在抱怨历史教科书的滞后性的层次,要通过广泛阅读来努力突破这一局面。我认为这是相当富有远见的。但中学历史教师囿于各方面的因素,对历史的认识往往有很大的局限,再加上新的史学观不断涌现,更新快速,从最近的近代化观到目前最新最时髦的文明史观,而我们的教材却还是革命史观,这使得许多历史教师无所适从,刚刚接受了一种新史观,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紧接着一种新的史观就出来了,而且还不能立即就判断这出现的历史观一定前景看好。新课程改革从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确定至今已走过好几个年头了,其前景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更何况仅仅作为某一专家的个人意见,其史观就一定能左右今后史学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史学发展的趋势必然会影响到史学教育方面,即中学历史教学。但史学毕竟不等于历史教学,后者更多地受历史学科教学论、课程论、教学论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肯定要体现和顺应史学发展的潮流,但起码还应处理好基础与提高、个性与共性、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以教科书为例,有的学者就认为教科书内容应与科研成果保持约二十年的距离。因此,必须辩证地处理好史学发展趋势与中学历史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

历史教师历史阅读量的偏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时虽然接受了一种新的史学观,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构建起适合这一史学观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勉为其难。从目前的历史教学现状出发,本人认为历史教师的阅读尚不是要完全巅覆历史教师原有的史学观与教学观,而是通过历史阅读,逐步地改变,任何一场急风暴雨式的改革其结果都必定是可以预见的。至于说历史阅读仅仅是为了摘录几句最新的史料,以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全新的教学情景,这尤其显出其的浅薄与虚荣,对学生来说,教师提供的材料基本上可以说都是新的,只有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对听课的历史教师而言,提供一些新材料也许能起到一定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这里有一个基本的问题要弄清,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是给教师听还是给学生听?如果承认是后者,则上列做法免不了就有“作秀”的嫌疑。因此,教师上课能否提供所谓的新的或旧的材料不是教师阅读的主要目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地运用所拥有的材料,不管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还是闻所未闻的,只要运用得法,同样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在历史教学中能举出很多,这里不一一说明。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他说:“知和识应当拆开来看,知是知道,识是产生自己的思想,不是知道很多就有思想,知道再多而没有自己的见解,

 一本字典而已。”因此他从来不给自己的学生列出阅读的书单,只希望学生通过在中文系的学习成为具有真能力的人才。先生虽然是针对目前中文系学生无论是大本还是研究生,阅读量之少,令他震惊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但这番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的中学教师,当然也包括中学历史教师。

历史教师的阅读我认为首要的是阅读教材,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用好教材,这是教师历史阅读的基本出发点。历史教材不管它是滞后的还是最新的,不管它是“蓝本”还是“文本”,放弃了对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一切都将变成空中楼阁,毕竟历史教材是目前中学生接触历史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材料,想想现在中学生的阅读状况,只有一个“惨”字可以描述,我想每一个关心当前教育的教师都不会怀疑这一说法。上面梁晓声说的大本与研究生的阅读状况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为了升学而血腥拼搏的中学生们了。

其次教师的历史阅读最终还应回归它的本位,即为历史教学服务,但历史阅读怎样才能为教学更好地服务呢?窃以为不是要赶快树立起一种全新的史学观,更不是为了能方便地引用一些新的史料,重要的是要尽快用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观。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角色应该是多元整合的角色,当一位孤独的历史教师尚不能改变目前教育的状况时,通过阅读以提升自己并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尝试应该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正如北师大附中的张思明老师所言:“我不能改变现状,但我至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靠手头所拥有的历史材料,特别是历史教材来达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这绝不是空想,而是完全可以在现实中办得到的。

立足教材,立足课堂虽然看起来好象有点保守,但那是基于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同时从另一角度来说,这样做至少保证了学生的利益。今年高考文综试卷历史科大约有60分是直接可以从历史教材中找到答案的,而去年的文综试卷这一状况尤甚。不能埋怨这一国家级大考所显现出来的选拔性功能尚剩多少,更不能质疑高考命题专家们的弱智或低能,这体现了国家对广大学生多年来刻苦学习的鼓励与尊重,更体现了国家对现行中学教学秩序的尊重。即使如有些人所说的高考各省分别命题,但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毕竟上海比浙江要小得多,更何况如浙江那般小的省份,其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均衡教育与教育公平尽管喊得震天响,然而至少在目前看来这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教师的生活带有规范性、狭隘性、重复性。怎样引领规范、走出狭隘、改变重复?阅读是最佳途径。我主张教师不断阅读,“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希望更多的教师能静下心来读书,在读书中与大师对话,在读书中与社会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但进行怎样的历史阅读,我认为需要仔细掂量,既不能好好高骛远,更不能脱离教学现实,针对性,现实性,选择性与一点点的功利性,这是我对历史阅读的一点浅薄的个人理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