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蓬蓬:长春历史教学大奖
蓬蓬:西安年会随笔(一
蓬蓬:广州教学行记(上
蓬蓬:广州教学行记(下
蓬蓬:一天革了两次命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最新热门    
 
蓬蓬:【讨论课】洋务运动

时间:2009-10-18 17:02:06  来源:蓬蓬
 

英雄何必读诗史,直撸血性做文章

所有人都认为成为优秀教师的全部条件是热爱教学,但是没有人会说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大夫只要热爱切割就行。

  
上海 交大附中 彭禹 是也

 


【讨论课】洋务运动

蓬蓬
 


这周的话题是:评价洋务运动。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是要很小心的事情。由于是对有限材料的讨论,所以可分析的角度是很多的,虽不至于无穷无尽,但时常都会超出设计者的意料。

材料:
洋务运动中的“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家国产军工企业
第一家民用航运公司
第一批海外留学生
第一艘亚洲自产全钢巡洋舰
第一支亚洲装备战列舰的海军

……

 

请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对洋务运动作简要评价。
在材料的指向下,大部分学生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但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说的:


我认为,这则材料反映了洋务失败的一个原因。从这些成就来看,洋务改革中以与军事相关的内容为主,关于民生的内容是很少的。而一场无关民生的改革,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总是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所以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清朝的改革,而不是整个国家、不是属于人民的改革。课本上说,洋务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必然遭到失败,我认为是很正确的。


我的问题并没有问到洋务失败的原因,但是对失败原因的分析,自然也是构成“评价”理由的一个方面。我选择这则材料,希望的是学生能够先形成正面倾向的看法,而后再根据其他的材料逐次引出以构成辩证观点。几年前在西安的公开课也这样做过,但不成功。这一回在自己的班级里上课,可以慢慢地讨论、分析,才得以发现学生思维结构的生成。


正像我开头所说的,从史料到史论,是有许多个逻辑的出口的,在有限的一组材料下,逻辑的出口往往更多,一般来说,材料越少,逻辑出口越多。而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往往很难注意到这一点。我们会看到通史的作者常常用很少的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但这种方法却不可轻易用于课堂。因为史学家的观点常常是在大量阅读史料之后,综合极多的史料(竭泽而渔)之后才形成的,而体现在著作里的,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取其一、二加以说明而已。所以,除非是读就小话题而写的论文,否则我们看到的,几乎不可能是“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而只可能是“论以史明,史以证解”。


上课的时候使用史料作为入口,想要学生得出预设的观点,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学生的思想僵化,只会用一种逻辑想问题(或曰训练有素),另一种是教师的设计足够精密,提问的逻辑限定足够严密、清晰。


史料教学法,可不慎哉!

 

No.1 讨论:【讨论课】洋务运动

阿基米德 


材料越少,出口越多。

我觉得一方面固然是材料本身数量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即人的经验的原因。因为实际上都是我们以自己的经验理解历史。每个人的经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理论上应该每一个都有一个出口。


而“想要学生得出预设的观点”除了“一是学生的思想僵化,只会用一种逻辑想问题(或曰训练有素),另一种是教师的设计足够精密,提问的逻辑限定足够严密、清晰。”这两个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学生的经验和教师的经验或得出这个答案人的经验是一样的。否则是很难的。
我这里说的经验包括思维经验。

比如这样一道题:

材料二:古埃及有一首长诗中写道:

“呵!尼罗河,我称赞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

人们就停止呼吸。”

材料三:埃及第三王朝的开国之君乔赛尔曾有一个铭文讲到:“尼罗河不泛滥,于今七年矣,五谷枯稿,民无得食,羸瘠不能自立,朕之隐忧,曷为得矣!”

材料四: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问题:同样是谈论尼罗河,材料二、三和材料四又有所不同,你能说出其中的差别吗?

我觉得如果没有出题者这样一个思维的经验的话,很难得出出题者一样的答案来。

这样的题给数学、物理、化学包括语文等教师去做,我相信他们也得不出出题者一样的答案来。我试过。所以我觉得这是经验的差别。
这种差别层次的可以通过练习提高,但高层次的需要慢慢积累了。

 


No.2 讨论:【讨论课】洋务运动

蓬蓬 

在我看来“经验”是对学生旧知识结构的另一种描述,但是我暂时不考虑学生的人生经验对他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从你举的这道试题来看,是有点问题的。这道试题的提问其实非常含混:

差别?什么差别?是观点提出角度的差别?还是具体态度的差别?还是别的哪一方面的差别?

“说出其中的差别”?是说出其中在哪几个方面存在差别?还是在说出在某一个方面具体存在什么差别?还是全都要说?

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含混的问题比较好,学生的回答会千奇百怪,产生出种种的现象,既可以当场进行指导,又可以发现许多可供教育研究的素材。

对于没那么大把握的教师,在这种问题上就一定要注意,收缩逻辑、明确指向,这样才能够一步一步地抓住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与漏洞。

另外,别认为出题者的答案就是高水平的。高水准的学生的答案常常是超出教师预先的思考的。

对什么是“高层次”是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法的。

过去考察一般从具体表现上着眼,近年来西方许多学者都改为对结构的关注,有Solo、PTA等好多种新的评价方式。

但是我觉得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还谈不上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可探讨的东西还很多。

 



————————————————


本网推荐2009年度新书:《历史教学设计》

http://hist.cersp.com/kcjs/kcyj/200909/1130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