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刘永红:以“内容标准”
翟亚红:以研究性学习为
夏辉辉:以“洋务运动”
周百鸣:以学生的发展为
蒋碧勇:以工业革命为例
博雅:以优化中学历史教
赵庆娟:以《辛亥革命》
聂幼犁:以《嘉善田歌》
钱玉明:以“百家争鸣”
陈志刚:以《戊戌变法》
最新热门    
 
子虚:以《希腊古典文化》一课为例

时间:2009-10-18 17:03:24  来源:子虚
 


以《希腊古典文化》一课为例谈

历史教学中基本史学方法的渗透

子虚

 

背景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目标强调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过程来习得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进而获得相关的情感体验。方法不是教师直接的灌输,一定要创造有效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来体会史学方法的真谛。新版的高一历史教材特别注重史学方法的渗透,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史学方法的渗透自然的融汇于历史课程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希腊古典文化》这一课看似内容浅白庞杂,如果只是作为知识性的介绍和解读,也可能上的很生动,但是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帮助不大;如果很好的利用教材资源,渗透史学方法的教育,那么学生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一、过程描写:

 

片段1:从史料的角度来判断《荷马史诗》的价值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本资料,不同类型的史料的价值也不尽相同。了解史料的不同类型以及初步判断史料的价值是一种基本的史学方法。而《荷马史诗》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所以以《荷马史诗》为内容载体辨析渗透史料的方法论教学非常适切。我采取了讲授法与问题探究法相结合的策略。

 

首先老师向学生讲授史料的基本类型,即考古资料,文献资料以及口述史料,并且说明任何一种史料只有通过考证之后才能采信。

 

学生有了基本的知识储备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谈谈《荷马史诗》属于那一种史料类型?并且说说他的价值所在。”阅读之后,居大多数同学都能答出《荷马史诗》属于口述史料,我进一步追问:“《荷马史诗》中的记载我们能完全相信吗?”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说不能相信,因为是传说的,并且史诗有不少神话的描写;有的说可以部分相信,因为记载了特洛伊战争

 

我充分肯定了一些同学对史诗的存疑精神,但也强调,对于史诗,一味的存疑也没有必要,因为史诗也有相对真实的描写。究竟特洛伊战争是否确有其事呢?出示一段材料:德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施里曼凭借对《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毕生坚定不移的信念,靠一生胼手胝足的奋斗,发掘了特洛伊古城遗址,还历史以原貌,自己也成就了一段传奇。 他事迹的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很多同学都能说出《荷马史诗》的相关记载有一定的史实依据。我做了进一步的引申,这个事例充分说明文献的记载只有得到考古资料的充分印证之后才能相信,也说明不同类型的史料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和补充。

 

片段2:从希罗多德《历史》的撰述看史家的治史态度和方法

 

首先介绍希腊语历史一词的含义,即“经过调查研究后的记事”,这与我们平常的定义有所不同。希罗多德作为“西方史学之父”,他是如何写成这样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的呢?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最后大家得出广泛的阅历,深入实际的调查,注重对对史料的搜集和考证以及个人的天赋等,我着重强调了希罗多德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精神。同时,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奠基人司马迁又有怎样的治史态度呢?也出示一段史料: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

                                      ——《太史公自序》

 

从而说明司马迁也同样非常注重实地调查,注重对史料的考证。

 

 

二、教学反思:

 

如果这一课仅仅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介绍,只是能增广一些学生的见闻,但对学生的学科能力的提高不会有多大的帮助。而渗透史学方法的教学,既符合新课改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要很好的达到这样的要求,首先要依托教材,充分的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像本课就充分的利用教材的内容资源;其次要围绕目标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是开发的课程资源与教材资源相得益彰。最后,要求学生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梦中禅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71305/archives/2008/746705.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