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设计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商业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政策专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单
高中生历史课外阅读调查
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素质
吕准能:构建高中历史教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
最新热门    
 
浙江高中历史教学设计(4)

时间:2009-10-18 17:04:35  来源:浙江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舟山中学 朱海燕

 

 

浙江省历史教研员周百鸣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5980/index.shtml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趋势是:由以往封闭逐渐走向开放、面向世界;由过去封建传统天下逐渐走向近代、现代化。

 

学情分析

1.              学生在初中课本里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对近

现代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着重引领学生通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怎么变?”的史实,探究“为什么变?”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2.              物质生活的衣、食、住和社会习俗是学生比较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上

网查找有关资料或做相关社会调查,条件允许可自制成小课件在课堂上交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学习本课的重要方法。因学生是外地外校的(杭州学生),在短时间里学生无法迅速做成课件,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配合展示相关资料。

3.              学生的个性特质与兴趣爱好有一定差异,在自主探究学习时让学生自由选题进行适

当的学习分工,然后再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

变化;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基本技能:

(1)解读历史图片,学会从特定的中国社会历史大背景中去探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探讨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选取有代表性的服饰、饮食、住宅、婚礼、丧葬、礼仪等历史老照片和文字资料再现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场景,结合现实物质生活和婚、丧照片进行对照,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走近历史,感悟生活。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饮食组、住宅组、社会习俗组,由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题、自由分工(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探究。

课外延伸: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要用辨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习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2)从丧葬礼俗变化中感悟:对待老人要生前尽孝、死后从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尤其要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

(3)通过“住在杭州、吃在杭州”活动以及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蓝图展示,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难点:发生变迁的原因

 

设计思想

1.              用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

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分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以教师引导为主的师生互动、探究;第二个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第三个环节是师生共同总结、提升与拓展。

3.              引导学生学习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对于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要放在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查,对于形成变迁的原因分析可以从内因、外因两大发面考虑,而内因又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思考。

 

 

 

教学过程

导课:出示浙江服装博物馆图片《清末民初五世同堂场景》,请学生集体辨认五代人身上不同的服饰,从服饰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变迁。

 

第一个环节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近代以来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男女服饰的变化”。

问:“近代以来服饰有何变化?”(先出示近代服饰变化的两张旧照片)

答:西服传人并流行;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探究1当时哪些人会穿西服?会在哪些地方首先见到那些穿西服的人呢?

学生合作回答:有留学生、商人、有新思想的人等。首先会在沿海通商口岸见到。

问:西服在什么时候传人?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开来?

答:鸦片战争后传人,民国初期流行?

 

探究2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

师生合作得出:与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思想有关,人民思想逐步开放;民国初政府颁布“剪发易服”政策推动;西服本身的魅力等。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促进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作用。

问: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答: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中西合璧的男女服装:中山装和旗袍。教师讲解中山装的来历和特殊涵义,说明中山装为国人喜爱的原因,中山装成为我国的民族服装,至今仍为国人所喜爱。出示刘德华出任本届残澳会爱心大使时穿中山装的照片。通过一组照片让学生了解旗袍的演变及其特点,说明旗袍和中山装一样成为我国的民族服装。

中西合璧是近代服饰的变化的显著特点,同时这种服饰变化带有一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烙印。

到了现代,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国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式服饰(列宁装)和中式便服(干部服)成为流行时尚。多媒体出示相关照片,教师对两种服装作适当解释。

 

探究3:为什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和干部服取代了近代以来的旗袍和西装成为流行时尚?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要在当时历史大背景中去思考问题,要多角度分析问题。

最后得出,政治因素:政治运动频繁;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低;思想因素:封闭保守。

师:当时人们以服装的同一性表示对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服饰变化具有明显的政治生活的烙印。

问:何时打破了这种局限,人们的服饰开始变得绚丽多彩,并与世界接轨?

答:改革开放以后。

多媒体出示现代生活照片并解说:我们走到街上很难看到两个服饰打扮完全相同的人(除工作服、校服),无论男装还是女装都充分展示个性特点。

 

探究4: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合作回答:政治上实行改革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开放;与世界服饰的交流促进等。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从近代以来到现在,我国服饰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每一阶段的变化都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第二个环节: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饮食组、住宅组、社会习俗组)

 

饮食组: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学生1:老师和同学推荐几个“吃在杭州”的特色菜。

学生2:介绍我国传统的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总结中国菜虽各有特色,但有一共同点,那就是都追求色、香、味俱全。

学生3:介绍从鸦片战争后,西餐开始传人中国,先是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西餐馆,后来中国人也也开始经营西餐馆。(教师配合出示西餐馆照片)

学生4:介绍中西餐文化的区别:烹饪方法、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与中餐不同的是西餐追求“营养搭配”。

教师请学生5表演拿“刀”、“叉”的方法,请全体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探究5:为何西餐在中国传播的速度比较缓慢?

学生交流后回答:一是饮食习惯不同;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三是受西餐所选用的原料的制约。

师:在近代,吃西餐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

问:西餐传人后,对普通百姓的饮食带来什么影响了呢?能在你们家的饭桌上找到一些痕迹吗?

学生6:我们家烧菜时会放咖喱粉、胡椒粉等,餐桌上会出现土豆、洋葱、卷心菜、胡萝卜等。教师多媒体图片配合说明。

学生7补充:还出现了生产西式糕点的食品厂。

教师小结:随着近代西餐的传人,西餐西点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宅组:居室建筑的演进

小组推选代表到台上讲解,教师适当配合。

首先请学生代表介绍杭州几处理想的住宅区。

然后阐述房屋建筑式样的变化:四合院是我国北方传统的民居(教师出示相关照片),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的租界里首先出现了洋房(照片),中国的建筑出现了西化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最后在大城市富贵人家出现完全西化的“花园”、“别墅”等。

教师选取浙江南浔古镇中西合璧建筑照片和小莲庄私人花园洋房照片补充说明。

问:除了房屋外观变化外,内在家具有何变化呢?说说你们家有哪类家具最初是从西方引入的呢?

学生代表2:沙发、茶几、穿衣镜、坐钟、写字台等。(教师出示相关照片)

问:近代这种房屋建筑的变化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人家发生呢?

答:在大城市富贵人家。

师:广大农村的居住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会在什么时候呢?

答:改革开放后(多媒体显示华西村欧式别墅。)

教师作知识延伸与情感升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杭州已被评为全国最适宜人群居住的城市之一,目前网上排名第一是“亲亲三人行”(照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浙江省建设厅请专家根据浙江农村地理特征设计了未来新农村的蓝图(图片资料)。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浙江的新农村会越来越美好,城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缩小。

 

 

 

社会习俗组:习俗风尚的变革

 

探究6:章太炎的征婚广告反映了民国初期婚姻习俗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分析)

学生1:说明民国初期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反对封建婚姻要求婚姻自主;但征婚内容看依然有封建思想的痕迹。

师:那么近代以来我国的婚姻习俗发生了哪几方面变化呢?(出示新、旧婚礼照片)

学生2:有两大变化:一是婚姻观念的变化,原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民国以后越来越要求婚姻自主,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崇尚自由恋爱;二是婚礼形式的变化,由旧式婚礼向新式婚礼转变,由繁到简。

问:旧婚礼有多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对旧式婚俗你有何感想呢?

学生3、学生4分别谈感想。(展示文字资料:旧婚礼八个程序)

师:我们应该庆幸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不必受那些封建繁文缛节、封建观念的束缚与摧残。

问:丧葬礼俗又有什么变化呢?(出示一组照片:众人抬棺木、土葬、遗体告别、公墓)

学生5:一是丧礼由繁到简;二是由土葬到火葬。

 

探究7:为什么要发生这种变化呢?你从中有何感悟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学生可畅说欲言。)

学生6:丧礼太繁琐即劳命又伤财。感悟:对待老人该是生前尽孝,死后礼节从简。

学生7:土葬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土地资源,又不卫生。感悟:我们应该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保护环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问:社会习俗还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8:男子剪辫、女子放足、破神权、反迷信等。还有称谓、见面礼仪也有变化。

师:民国以后,许多封建陋习渐被摈弃。见面礼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两同学向同学们演示一下。

学生9、学生10示范表演。然后教师多媒体展示礼节变化的照片。

 

第三个环节:师生共同总结

 

探究8:为什么当城市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巨变时,农村的变化却是微弱的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因为农村相对封闭、落后、保守。

 

探究9: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有哪些特征呢?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有阶段性、时代性、不平衡性(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

问:这种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呢?

答:从封闭到开放、逐渐走向世界;从封建传统天下走向近、现代化。

 

探究10:是什么原因共同促成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学生交流后回答:内因:中国历史的剧变(政治环境、社会形势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外因:西方文化的传人、冲击。

师:由此可见,我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中产生的,即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产生、发展,并促使中国向工业文明转变。

 

课外延伸】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更加剧烈。对于外来文化,目前有不同的观点,现引入两种观点:

观点1: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2: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步步沦丧,特别是我们过着西方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面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你认为该怎样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请写篇小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略

 

 

 

 

 

参考书目、学习资源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论五四时期探求“婚姻自由”的社会思潮》陈文联      《江汉论坛》2003年第6期

《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      李喜所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李长莉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缠足史》                      高洪兴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英]阿绮波德·立德著,王动成、刘云浩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教学点评

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詹华东

 

朱海燕老师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朱老师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紧扣课程标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直观地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教学思路清晰,整堂课紧紧围绕“变”字展开,“怎么变”?“为什么会变”?层层设问,步步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

2.教学中,朱老师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互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师生共同小结、提升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3.突出“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朱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采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如“吃在杭州、住在杭州”、“华西村欧式别墅”等,从微观入手,进行宏观分析,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探究“为什么变”的原因时,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把“变化”放在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去并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4.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如讲到“居室建筑变化时”,朱老师作了些情感升华的处理,选用了浙江省建设厅“建设浙江新农村”的设计图片,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使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社会紧密结合。在学习“社会习俗变化时”,通过学生探究“丧葬礼俗”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让学生感悟:孝敬长辈、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整堂课从感性到理性、从表象到本质。师生共同总结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征和总趋势,以及影响社会变迁的种种因素,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课的结尾出现一个课外延伸:“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使整堂课的教学思想得以提升。而采用“争鸣”的方式,即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又指导了学生用唯物史观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的方法。

老师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课,在新课程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