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设计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商业专题设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政策专
高中必修古代经济专题单
高中生历史课外阅读调查
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素质
吕准能:构建高中历史教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
最新热门    
 
浙江高中历史教学设计(3)

时间:2009-10-18 17:04:50  来源:浙江
 

 

巨人与巨人的较量——美苏争锋》教案

 

 

浙江上虞春晖中学  陈小祥

 

 

 

浙江省历史教研员周百鸣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5980/index.shtml

 

[导入](多媒体展示照片:1972年6月8日,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久战不胜的美国军队已经变得歇斯底里,对着平民村庄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轰滥炸。照片拍摄的是一群孩子被从天而降的燃烧弹吓坏了而四处奔跑的情景,特别是中间那个小姑娘因为身上的衣服被烧着,不得不赤身露体地在路上奔跑。)

(师)同学们看了这张照片后内心有何感受?(学生回答)

(过渡)这幅照片逼真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显示了战争对人类心灵与肉体的深重伤害。是啊!在长达六年的二战中,世界80%的人口被卷入了战争。人类用五千万生命和5万亿美元的物质财富为代价,终于迎来了战争的胜利。战后,爱好和平的人们希望从这场人类文明的浩劫中汲取教训, 但“二战”后,世界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 (生)没有。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强大的的对手——在全球范围内“冷战”对抗。

(师)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一起走进二战后那一段国际风云——《巨人与巨人的较量——美苏争锋》。

话题一:所恃何长图争锋

(师)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凭什么在全球范围内争锋呢?

(生)实力。

(师)那么,二战后美苏两国各自的实力又如何呢?

(多媒体显示美国的实力:军事上: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近500个军事基地,垄断了原子弹。经济上: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政治上:控制着联合国。)

(生)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政治实力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多媒体显示苏联的实力:苏军总数达1140万,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生)二战后,苏联实力空前强大,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

(过渡)由于二战后美苏实力势均力敌,因此,两国在推行对外政策过程中针锋相对,真可谓是:龙争虎斗齐争锋。

话题二:龙争虎斗齐争锋,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出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阅读结束后,我们请同学到黑板上来进行板书,并简要阐述冷战格局的形成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上台板书,讲解冷战格局的形成过程。

(师)下面我们根据这位同学的板书一起再来认识一下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过程。请同学们看银幕上的材料。

(多媒体显示材料一)

(师)①材料中,杜鲁门所说的“极权主义”和“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各指什么?杜鲁门这次演说表明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

(生)公开反共反苏;公开干涉他国内政和世界事务。表明:美国全球扩张称霸战略意图,标志着美苏冷战对抗正式开始。

(多媒体显示材料二)

(师)美国是慈善家吗?美国如此慷慨援助西欧,其目的是什么?

(生)不是。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是: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师)比较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有何异同?

(生)同:两者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和实施步骤,马歇尔计划是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异: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

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师)为了进一步遏制苏联,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1949年,12国齐集华盛顿,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师)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咄咄逼人的政治遏制、经济孤立、军事威胁政策,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毫不示弱,于1947年成立了统一各国行动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多媒体显示图片)。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多媒体显示图片)。经互会成员国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以其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相对抗的社会主义市场。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值此,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师)(和学生一起目光再次聚焦到黑板书上,得出冷战的概念)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

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称为冷战。

(师)那么美苏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冷战呢?谁应该为冷战的承担责任呢?(多媒体显示几个网友聊天记录)

(网友甲:北极熊)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建立世界霸权,积极推行反

苏反共的政策,一手导演了“冷战”。

(网友乙:山姆大叔)苏联的对外政策是追求和扩大其势力范围,企

图将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统治整个世界,苏联是“冷战”的发动者。

(网友丙:小毛驴)就西方国家,“冷战”的主力是美国,但是如果

没有英国等西欧国家的响应、配合,美国也是孤掌难鸣的,美国是被

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

(师)如果你也是网友之一,你将如何跟贴?请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的理由.

(学生小组讨论)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小组成员的观点;发言人在讨论结束后,代表小组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介绍。

(小组代表发言)

 

 

(师)总结:二战后,美国要争夺世界霸权,称霸世界;苏联也要扩展自己势力范围,因此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方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当然,正如小毛驴所说:英国等西欧国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丘吉尔“铁幕”演说是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过渡)美苏冷战对峙长达40余年,给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话题三:各抒己见议争锋

(情景体验)假设你生长在二战后的年代,你对美苏两国推行的政策持何观点,为什么?

(生)损人不利己。因为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还造成了朝鲜、德国的分裂,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而且美苏两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削弱了自身的实力。

(生)反对。因为美国和苏联在争锋中展开了激烈的核军备竞赛,双方拥有的核武器足以将世界消灭上百次,使人类处在核战争的恐惧之中。

(师)是啊!冷战格局形成后,美国和苏联进行了多年的较量,全面冷战,局部热战;两强相争,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多媒体显示图片)

柏林墙:硬是把一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朝鲜战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的错误战争;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古巴导弹危机:人类几乎与第三次世界大战擦肩而过。

(师),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与美苏两个大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国彼此间却未曾发生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这是为什么?

(生)双方力量大致均衡;核威慑的存在;大战刚歇,人心思和平。

(师)冷战在威胁、破坏世界和平的同时,有否给世界带来积极方面的作用呢?

(生)有。①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②取长补短,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③壮大了第三世界;④促进了科技发展。

(师)如今,两极格局已经解体,冷战也已结束,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总趋势走向缓和的今天,仍存在着紧张、动荡与不安。

(师)当今世界有哪些因素威胁着人类的和平?

(生)恐怖主义,民族纷争,宗教纠纷,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多媒体显示图片: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师)同学们,世界上的枪声仍然没有平息,无辜的人们仍然在流血……非正义的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师)为了人类的永久和平,世界各国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一起了解了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美苏争锋,他们进行了多年的较量!平静时,互送秋波,暗藏杀机;激烈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我们由此感悟到在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的一线之隔。       

 让我们一起为人类和平祈祷:铭记历史,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珍爱生命。

 

 

 

教学点评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 戚青平

浙江省的高一年级已开始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改变传统的教学和教育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陈小祥老师上的“美苏争锋”,探索了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是一堂精彩的示范课。

首先老师能正确认识与运用教材。新课标下的教课书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依托,但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教学主题的核心来处理教材、整合资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对作为学生课后阅读内容“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感性知识并未视而不见;对课本中未展开的美苏军备竞赛作了适当的核竞赛方面的材料补充。这些内容对学生理性地认识美苏争锋造成世界动荡不安以及双方最终慑于核战争的威胁使世界避免新的大战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及时汲取史学界已形成共识的学术成果来阐释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未曾提到争霸二字,“争锋”、“争霸”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反映的是历史史观的变化。又如在讲授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转化为战后争锋的原因时,老师突出和强调了国家利益冲突,因为当今史学界不断在淡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分歧等这些原因。老师设计的三位网友的聊天记录,实际上是目前史学界的几种观点,引入其中,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引发学生新的思考。

其次老师正确处理了教师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新课程特别强调课程的生成性特征,师生在共同探究中形成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与态度。因此在预设上,老师作了一些重要的设计。

从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感到其执教的思路是把本节课放在战时同盟消失——两极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加强这一大国际关系的背景中来考虑,重点探讨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老师从片头制作到导语引入,从让学生的情景体验到最后课堂小结都动了脑筋,使之能够前后相应,自然升华。为了重点突破两极格局,老师设计了三个话题,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呈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主体,激起学生强烈地探究欲望。本节课核心是“冷战”,这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究美苏相互对抗,提出冷战的话题,这样处理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也更显得水到渠成、顺利成章。   

在生成上,尽可能的让学生知识的构建与老师的教学过程相结合,采用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方法,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通过学生板书并讲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真正体现了把讲台让给学生;通过引用一些鲜活生动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归纳,在师生动态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完成知识的生成。

再者老师能正确处理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的关系。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并不是否认教师的讲授,必须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在本节课中,老师通过简洁直观的数据和文字就解决了二战后美苏凭什么图争锋,而把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美苏齐争锋;师生一起议争锋” 的探究活动上。在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上,首先要考虑探究的价值点在哪里,其次是设计好探究活动的环节,既能让学生对探究活动兴趣盎然,又能让探究活动非常有效。因此在“冷战”起源这一探究点上,老师采取网友跟贴的方法,经过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展示,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学生自己得出认识,共同分享讨论的成果,获得成功的感受。

新课程的教学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陈小祥老师所上“美苏争锋”一课对我们有很多的启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