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马燕辉:灵魂、线索、切
徐国辉:历史图片在新课
夏辉辉:从印加帝国灭亡
夏辉辉:以“洋务运动”
夏辉辉:浅析历史教师的
夏辉辉:“帕帕迪”的命
夏辉辉:我教岳麓版高中
夏辉辉:比较高中历史新
何成刚、夏辉辉:历史新
奚道辉:整合运用教科书
最新热门    
 
戴建辉: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教学设计1

时间:2009-10-18 17:05:12  来源:戴建辉
 

         第四章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台一中   戴建辉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能力要求:(1)分析对比苏联、东欧变革失误与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2)透析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的演变轨迹,总结苏东关系的经验教训,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正确历史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社会主义已越出一国范围而形成世界体系,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性进程,这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

    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国家间必须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重点: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东欧的变革。

教学难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积极意义;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

 

  课时安排 2课时

  本节知识整合如下(图),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晚自习)
新课授课思路:

    导入:……

 

 

    授课思路:

           第一课时

一、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整体把握:包括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恢复、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四个子目。

  分析:

(一)  战后初期的苏联-----通过四五计划恢复了国民经济

   提问:

A、简要回顾苏联(俄国)史,指出1917年、1922年、1936年苏联(俄国)历史上的几件大事。[十月革命、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建成]

   B、简要回顾二战前苏联通过五年计划概况。[“一五计划”——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二五计划”——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计划”——因战争而中断。]

    1、苏联的四五计划(背景、任务、成就)

  材料一:在二战期间,没有一个国家像苏联那样遭到无法形容的损失和牺牲。据新近公布的可靠统计数字,苏联在二战期间计有3500万平民死亡,1470万军人阵亡。德军死了350万人,其中88%是在苏联战场,由此可见苏德之战的惨烈。

   材料二:在苏联全国很难找到一个没有亲人伤亡的家庭。物质财富方面的损失:1700多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3万多个工矿企业、6万多公里铁路、4000多个火车站遭到破坏,9万多个集体农庄、1800多个国营农场、2000多个农业拖拉机站遭到洗劫。直接物质损失6790亿卢布(以当时物价记),等于当时苏联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 西方舆论甚至断言:“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

    材料三:

项  目
 成  就
 
工业
 1950年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
 
农业
 1950年的总产值接近战前
 
国防工业
 1946年建成了原子能反应堆;

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阅读上述材料,思考战后初期苏联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指出四五计划的背景和任务。

[战争的严重破坏;恢复国民经济]

(2)阅读材料三、教材小字部分归纳苏联在四五计划中取得的成就。

[提示:工业、农业、国防、民生、文化教育等五大方面。]

 

 2、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提问: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时,存在哪些问题?产生了什么危害?

问题一:国家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

    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经典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其弊端是:片面强凋发展工业,轻视农业;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轻视轻工业,使农、轻、重比例失调。(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产品质量,结果产品不对路,质量低劣,消耗性大,浪费惊人,经济效益不高。(3)片面强调计划的指令性和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决策过于集中,使企业和职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4)片面强调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结果部门林立,互相扯皮,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滋长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影响地方作用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发展。(5)过于强调速度和积累,把消费压到最低限度,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为建设自己的国家不得不长期作出重大牺牲。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最主要的特征: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国家实行一党制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其弊端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臃肿,会议成灾,官僚主义严重,个人崇拜盛行,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忽视社会主义法制等。

 

问题二:国家政治生活:个人崇拜——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提示学生从历史、国情、个人影响几个方面去思考个人崇拜产生的原因)

可适当参考下列材料:

    材料1  1953年1月13日,苏联政府宣布破获“医生阴谋案”:9名克里姆林宫医生“以破坏性的治疗为手段”谋害苏联党政军高级官员,包括1949年突然死去的政治局委员日丹诺夫,并准备继续从事此类谋害活动。在这9名医生中,6名是犹太人,5名被指控听命于国际犹太组织和美国特务机构。

    材料2  (在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中说)仅凭一封完全未经调查核实的诬告信,他便下令逮捕一批著名的苏联医学家,并且“亲自召见了预审审判员,批示他们应当使用什么样的审讯方法,这样的所谓方法是十分简单的,那就是所谓拷打、拷打、再拷打。”

    材料3  党的最高机关———代表大会十几年没举行。党中央委员会应每四个月召开一次,可是在1947年3月到1952年8月间一次也没有举行。许多重大问题是在斯大林别墅的晚宴上决定的。

问题三:思想文化:对学术问题的政治批判——损害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苏联在全国开展思想批判运动,反对世界主义和崇洋媚外最早开始于1946年,1948年后批判运动扩展到语言学界、政治经济学界和生物学界。运动中,对一些作品作了不公正的评论,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同时禁演了一批电影剧目,封闭了一批杂志,解除了上千人的职务,还逮捕处死了一些人。

这些都给苏联科技文化事业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二)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8个国家---地图册掌握地理位置;阅读小字了解东欧国家获得解放的四种方式。

 2、建立条件

客观条件:二战使帝国主义力量遭削弱

内部条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本国革命

外部条件:苏联的援助

3、政权实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政权

4、胜利的原因(结合材料分析)

“人民民主及人民民主国家之成为可能,如所周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法西斯力量失败的结果,苏联的历史性胜利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人阶级领导底下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斗争的结果,这一斗争使一些东欧和东南欧国家脱离了帝国主义体系。”

    ———保加利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作用和前途》

    [(1)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失败。(2)这些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而斗争。(3)苏联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援助。]

4、东欧各国的发展模式及评价

  苏联模式(分析东欧国家采取苏联模式的原因)

评价——短期有积极影响

        长期埋下了隐患

 

(三)  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

1、蒙古人民共和国

  几件大事:

   1911年,自治。 

1924年,立国。 

1945年2月,《雅尔塔密约》维持现状。

1946年正月,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1958年,畜牧业国家转为农业工业国。

1959年,完成了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结特点:早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取得革命胜利,建立共和国,但得到中国和国际社会承认,实现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二战后 

 

    2、越南民主共和国1945年成立

几件大事:

法属殖民地时期(19世纪80年代——1941)

日本占领时期(1941——1945.8)

八月革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5.9.2)

抗法救国战争时期(1945——1954)

奠边府战役及《日内瓦协议》(1954)

抗美救国战争时期(1961——1973)

 总结特点:先后经历抗日、抗法、抗美斗争,并最终取得独立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8年成立

   几件大事:

朝鲜分裂(1948) 国都:平壤——汉城

 领导:金日成——李承晚

朝鲜战争(1950——1953)

总结特点:长期遭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半岛在二战后美苏利益的支配下分裂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949年成立

材料1  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说:“新中国的出现对于世界劳动人民,特别是对于中国接壤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有重大影响。”

材料2  毛泽东说:“自从伟大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世界上人民胜利的局面就确定了,现在则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成立而使这个局面发展和巩固了。”

    根据材料和教材叙述,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

 

 

  总结特点:经历内战后建立政权,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1、原因:各国人民民主革命与苏联军事帮助相结合的产物

 2、成员:欧洲八个、亚洲四个(没有南斯拉夫)

 3、意义:巩固、支持、反对、维护(教材)

 4、瓦解: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

 5、瓦解原因:苏联从民族利益出发,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外政策必须服从他的需要,甚至不惜损

害以至牺牲别国利益以维护其利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