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操守祥:整合资源、教活
张志华:“演绎法”在新
陈新祥:鲁迅中学历史试
梁云祥:日本历史教科书
赵德祥:评华师版《中国
赵士祥:比较新课标高中
姚锦祥:评高中历史实验
姚锦祥:高中历史专题体
姚锦祥:乡土史的教学规
景德祥:德国反思纳粹历
最新热门    
 
张志祥:以「雾社事件」为例

时间:2009-10-18 17:06:21  来源:张志祥
 

 

历史教学新尝试──以「雾社事件」为例

台湾云林县斗六高中 张志祥

 

一、前言

二、教学新尝试

三、尝试后的分析

四、结语

一、前言

「雾社事件」做为日治时期两大反抗事件之一,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如果仅像课本所叙述的三、五行,上课过后仅知道一个莫那鲁道,对于雾社事件产生的原因仅知道是日本人压榨原住民,原住民杀了日本人似乎是不够的。[*]因此,我尝试让学生利用一些图片和一张花冈一郎、二郎的遗书,让学生去思考日本人是如何治理原住民?原住民对日本人的统治又有什么想法?两者的互动中产生什么问题?接受日本人统治的原住民,特别是日本人所刻意塑造出来的「花冈兄弟」在雾社事件发生时是如何看待这件事?以及如何自处呢?在教学活动中还请学生试着对这段历史进行「设身处地的认知」,去思考一下,如果他们是当事人在当时的情境下,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在上述的思考下,设计以「雾社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新尝试,让学生们对藉此学习使用史料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个新尝试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借着史料让学生进行「设身处地的认知」的教学活动,这个部分会在下一小节的「教学新尝试」中加以说明。另一个部分是让学生填写我设计的问卷。目的是为了解学生上课前对「雾社事件」的认识及在教学后评估教学的成果。这份问卷共有以下的六个题目:[†]

 

一、你是否记得国中认识台湾课程曾教过「雾社事件」?

□印象非常深刻 □印象深刻  □有些印象  □依稀记得  □没有印象

二、请写出你记得之雾社事件人物。

三、请写出雾社事件发生的原因。

四、老师新的教法中有无增进你对雾社事件的认识

□非常有帮助  □有帮助   □仅有一些帮助  □没有帮助   □无意见

五、请写出你对雾社事件中主角处理事情的看法?如果你处在他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处理?

六、你对老师采取这种教法的意见为何?这种教法与国中有何不同?

 

问卷的问答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正式授课之前让学生填写此一问卷的第一题到第三题。写完之后,进行教学活动。第二个阶段则在授课完毕后,再让学生填写问卷的后半部(第四题到第六题)。第一阶段的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雾社事件还有多少印象。第二阶段的第五题则是想要让学生试着由我上课所提供的资料进入当时的情境,去思考莫那鲁道和花冈一郎等人为什么会做出他们的选择。第四题和第六题则是想了解这种新尝试对学生有多少帮助以及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看法。这个部分将在「尝试后的分析」来说明。最后要说明的是授课的对象为我在斗六高中的高一学生,其人数及组别如表一:

 

表一  学生班级、人数及组别

班级

101

106

113

114

115

人数

42

50

25

30

27

组别

自然组

自然组

社会

数理资优班

美术班(社会组)

 

 

 

 

二、教学新尝试

这个教学新尝试的原始想法并不是我匠心独具,而是来自周婉窈女士《台湾历史图说(史前至一九四五年)》的启发。[‡]在书中,她提到雾社事件的起因可以从劳役剥削问题、高山族与日人婚姻问题和马赫坡社头目的不满进行讨论。另外还讨论了花冈一郎与花冈二郎的问题。我在教学时大致上也是依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本文关于雾社事件的说明也多摘自此书,本文中的图片亦是出自该书。

授课时首先讨论劳役剥削的问题。日本人在占据台湾之后,为各种建筑和修缮工事大量动员高山族。劳役过重,接连不断,使得其怨声载道。再加上支付报偿过低和帐目不清,更让他们时有不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泰雅族雾社群诸社和其它社群制造彼此接触、串连的机会,才能化上述的不满为共同行动。

第二个讨论则是高山族与日人婚姻问题。这个部分先以投影机投射出两张照片让同学们观看,并提出问题:「这两张照片中的男、女主角,分别是什么人?」经过一番「尝试」,学生们都可以知道男的是日本人,女的则是高山族。之后再说明他们是夫妻,而且男的常常是日本警察。学生们会提出或者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日本警察为什么要和高山族结婚?」这时我便解释什么叫做「内缘妻」。日本领台之初,为了了解「蕃情」,以利统治,鼓励警察娶各社头目或有地位者之女儿为妻。这些警察往往在内地(日本本土)已有妻子,因此就近娶的高山族妻子就成为「内缘妻」──法律不承认,但有婚姻之实的妻子。这些内缘妻少有善终,女方常被抛弃,莫那鲁道的妹妹即是如此。她嫁给日本巡查近藤仪三郎,数年后丈夫因故行踪不明。族人对此无不愤恨。莫那鲁道曾为此两度与他社计划谋反,皆被告发。

之后介绍雾社事件的导火线。一九三○年十月七日上午,莫那鲁道正在为社中一对男女举行婚宴,日本巡查吉村克己等人经过时,莫那.鲁道长子塔达欧.莫那拉住吉村的手,强拉他入宴。吉村嫌酒宴不净不愿进入而以手杖打塔达欧之手。此种行径对其而言是莫大的侮辱,于是便殴打吉村。事后莫那.鲁道曾数次到驻在所要求稳当处理,却不见响应。他因担心受惩,损其头目之威望及地位被取代,遂利用众人对劳役之极度不满而举事。他社愿意附和人的有颇多。

发动的日期是十月二十七日,该日是雾社每年的大日子。分室所辖之十所学校集合在雾社公学校举行学艺会、展览会和联合运动会。参加的日本人近二百人,郡守亦依例前来。雾社群族人将大部分观礼的日人,包含妇女和小孩屠杀殆尽,仅有三位幸存者因躲在死人堆,熬了二天二夜才获救。第二天日方军警开始进行救援和讨伐行动,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才结束。雾社诸群死亡人数则有644人。莫那鲁道在逃亡其间自决身亡,他的两个儿子,一战死,一自缢。

在说明完雾社事件的经过后,还有「味方番」的问题可以附带讨论。我们可以问学生:「在日方讨伐过程中,雾社诸社的其它高山族是如何看待此一事件?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在日方的讨伐过程中得力于「味方番」甚多。「味方」就是友好同盟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和官方关系良好的高山族去围剿起义的高山族。这个部分就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味方番」为何会在此一事件当中去帮助统治者而非同属被统治者,同样遭受到奴役的高山族?这牵涉到过去他们之间的族群关系,可能本来就有所冲突,因而在此一事件中作出这样的决定。

最后要讨论的就是被日人造就出来的高度日化的高山原住民──花冈一郎和花冈二郎在雾社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开始,我们先以投影机投射出花冈等人的照片给学生看。再展开以下的对话:

老师:「从他们的穿著打扮和姓名来看,他们像是什么人?」

学生:「应该是日本人」

老师:「其实他们是原住民」

学生:「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像日本人?」

老师:「他们是日本刻意造就出来的高度日化的原住民,所以在照片上,穿制服的二位花冈与穿和服的花子、初子,活像日本人。」

接着老师可以作以下的说明:花冈两人出身于雾社群荷歌社,是结义兄弟。在共学制度实施后,都进入日本人上的埔里小学校就读。花冈一郎毕业于台中师范学校,就任巡查一职。二郎则在高等小学校毕业后担任地位次于巡查的警手。日后分别娶了同社的女子川野花子和高山初子。初子是荷歌社头目的女儿,花子则是头目妹妹的女儿。这种情况在当时应是人人羡慕的幸运儿。但是据说一郎对于被派任为巡查感到不愉快──他想当教师。二郎则未曾显露对日本人的不满。至于两人对于雾社事件事先否知情,根据后来的调查报告,一郎显然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一郎夫妇和二郎,最后都选择自杀。

事后在一郎宿舍墙上发现一纸遗书,其内容如下:

 

花冈两人、吾等不得不告别人世。蕃人之公愤,盖因劳役过多方才引发此一事件。吾等亦为蕃人所捕,不知如何是好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上午九时,由于蕃人守住各方,郡守以下职员全部死于公学校。

 

一郎在死前还用铅笔写下:「花冈、在责任上,越考虑越觉得非如此做不行。在这里的是全部的家人」从这两人留下的遗言,我们可以请同学思考一下,「在雾社事件发生时,花冈两人的心情是如何?他们选择站在自己同胞这一边,还是日本人那一边?两个人的认同与选择有没有什么差异?」这个部分我请他们写在问卷的第五题。在看到自己的同胞奋起抗日,即使两人事前未参与密谋,但是最后却选择和族人一起自杀,一郎夫妇还带着他们一个月大的婴儿共赴黄泉。此中可以看到两人一种深沉的无奈──既不得不忠于自己的族群,又感到必须向日本人表白什么似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强调的部分。

 

 

 

 

三、尝试后的分析

从回收之问卷的统计结果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对国中所学的雾社事件仍「有些印象」这个部分每个班级的比例都超过50%。而选择「依稀记得」的学生则占第二多,除了115以外,其它各班都超过20%。回答「印象深刻」的以106和113的比例较高,113是社会组的班级,这是可以理解的。至于106最初认为可能是因为有部分学生对历史较有兴趣,在二年级重新编班、选组时证明了这一点,106的学生有20人转到社会组。「印象非常深刻」各班的比例都不高,101最低仅有2%,其它4个班都是4%。「没有印象」的部分则以114最为特殊,这或许与他们是数理资优班,数理的倾向比较强有关。学生问卷的详细情形请参阅表二。

 

表二  学生对国中教过之「雾社事件」的印象

 

印象非常深刻

印象深刻

有些印象

依稀记得

没有印象

101

2%

2%

66%

25%

2%

106

4%

18%

56%

20%

4%

113

4%

16%

52%

24%

4%

114

4%

4%

59%

26%

11%

115

4%

8%

71%

8%

8%

 

学生所记得的雾社事件人物则以莫那鲁道为主,有一位学生还提及他曾到莫那鲁道的纪念碑照过像,也有人记得二十元硬币上的人物便是莫那鲁道。少数一、二位因为国中历史老师曾介绍过,所以知道花冈一郎和二郎。至于雾社事件发生的原则,大部分学生回答比较简单,认为是日本人欺压原住民所引起的反抗。有部分同学描叙原住民偷袭小学运动会,日本人下令讨伐。

 

表三  学生对老师新教法的意见

 

非常有帮助

有帮助

有一些帮助

没有帮助

无意见

101

7%

70%

5%

0%

16%

106

12%

74%

10%

0%

6%

113

16%

72%

8%

0%

4%

114

4%

67%

11%

7%

15%

115

13%

67%

17%

0%

4%

 

第四题和第六题都是想要知道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是否有帮助。第四题是以量化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的看法,第六题则是希望学生用文字的方式来表达并与国中的教学方式做一个比较。从根据学生的回答所制成的表三来看,这个新尝试应该是有达到效果,回答「有帮助」的学生,在各班都接近70%,非常有帮助的则有3个班的比例超过10%,但101和114则分别仅有7%和4%。而从第六题的文字说明中,更可以说明新尝试对学生的帮助。其中最肯定这种教法的是一位朱姓学生,她的回答如下:

会分析两方各自的利害,而不偏向某方,我很喜欢这种教法。高中以前看到的评论不是偏向原住民(典型的抗日肥皂剧)就是偏向日本人(小林善纪的台湾论)。我没有想过双方有这一层复杂的利害关系,这是我〞首〞次以较公平的方向去看抗日事件,及对所谓〞政策〞的反应有所……,嗯,〞不像领悟〞的领悟。谁对谁错,不是我能,我想知道的。

从她的回答中,我似乎可以知道她充份理解我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看到这种回答,让我非常感动,也有信心再做其它的新尝试。不仅这位同学提出这样的看法,另有一位沈姓同学也认为「有正反两面的情势,不会一面倒向任何一边」;吴姓同学也有类以的看法,认为这种教法「可以让大家知道世(事)[§]实的真像(相),在国中时矛头都只指象(向)日本人而以(已)。许多同学都提出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有吸引力、比较想听,不会想睡觉」、「以说故事的方式教学较有印象」、「使我了解事情的另一面,……相当有收获」、「站在当时的立场下去做评估,与国中时讲的较为详细、客观」、「让我们自己找答案,可增加印象」、「说的较清楚,也较了解事件的始末,教材也很丰富」、「更清楚在这种时代,接受日式教育人们的困境」、「透过图片呈现,可以帮助学习的吸收」、「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也有同学曾看过公视所拍摄的《风中绯樱》,认为如果搭配影片会有更好的效果。

认为至于「没有帮助」的部分则仅有2位同学,这个部分可以从第六题的文字叙述来进一步说明。其中一个学生回答:「基本上亳无不同。」这位同学写没有帮助是可以理解的。我虽然很想与他作一次对谈,但是他未写姓名、座号所以无法再更进一步了解他的想法。另一位虽然勾选「没有帮助」,但是在第六题的文字叙述上,则说「图片多了些,还蛮不错的,多看看照片,帮助记忆」,若是如此他则不该勾选「没有帮助」,这是让我不解的地方。

第六题除了要学生提出上述对我这种教学方式的看法,还要学生将我的教法与国中老师的教法做比较。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与国中相比是「比较有条理、分析较精细、整理较详尽、教导较具系统」、「有许多图片可以看比较有趣」、「互动性较高」还有学生提出深刻的观察,他认为国中时是硬记的,这种办法比国中好多了,但须先有国中记忆的前提(题),此种办法才可发挥出来。」这指出了进行历史思考时必须先有一部分的历史知识作根基。也有同学提出这种教法「能给我们更多时间思考」及「让我们在学习中一面思考」,这点出了我们教学应该注意的事情,我们常说学生不会或者不愿意思考,但是或许是我们在赶课的压力下,所以没有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所致。在学生的回答中,我看到国中历史教育的一个结构性的问题,高中的历史教育也有类似的问题,学生指出国中老师上课时「只照着课本讲」、「差不多都在念课文」、「不会讲太多、课本教一教而已」、「内容模糊带过」、「照本宣科」、「狂抄笔记,一直考」、「一直抄重点,然后抽背」、「只讲重点」或着更直接写出「填鸭」二字。这个问题的出现不是个别国中历史老师所造成,而是整个课程规划所产生的严重问题──要教授的内容太多,但是授课的时数太少所致。[**]

 

 

 

 

第五题是我教学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想要让学生从我所提供的这些史料和观点试着去「设身处地的认知」莫那.鲁道和花冈等人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朱姓学生答得最好,她的回答如下:

 

我想我会自杀……无论身为花冈或是莫那,在那种复杂的情况下想要始(使)相互不信任又有利害关系的情况被两方所理解及释怀,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若为莫那,我不愿意地位被威胁,也不肯领军去杀毫无干系的日本平民。若为花冈,我不愿意杀害我所认同的人,也不愿伤害有血缘的亲人。这让我想到要是以后台共战争爆发,我该怎么做呢?

她的答案展现她对莫那或是花冈的两难处境有充份的理解与认识,也就是说,她做到我们一直强调的「设身处地的认知」。而且她在这个基础上,对两人的行为提出看法。更难得可贵的是她还可以从他们的两难处境联想到日后两岸若发生战争,她要如何自处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一直想要让学生学习的部分,在她的回答上我看到我们的努力是有成果的。除了她以还有其它学生也表达类似的看法:

 

如果是我,我也许也会做出和他同样的决定,一边是自己人,一边是从小教育自己的人,所以我能体会他的痛苦,但是他的做法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慨。

 

两难,一边是培养你的日本人,一边是与你一样流着相原住民血统,自杀是最好的归属。

 

虽然这几位同学已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但是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办法做到「设身处地的认知」,他们常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待当时的问题,而未察觉在当时的情境下,雾社事件的人物是不会那样思考的,如:

 

花冈一郎、二郎应该去想办法帮助族人和日本政府的沟通,打打杀杀的到最后也只是更多伤亡。

 

站在花冈这边的角度看来,觉得他们虽然处在两难之中,但也不一定要用死来解决呀!!如果是我,可能会尽力的去安抚原住民,并且设法劝阻日本人不要再欺压原住民了,让事情圆满落幕。

 

如果我是花冈一郎或二郎,我会协调日本人与莫那.鲁道协调(商),订出法律,表明一些冲突的意见,并禁止日本人欺负原住民。

 

我如果是莫那.鲁道,我会先放下自己的尊严,力保全族的生命安全,毕竟生命比较重要。

 

太过冲动,因(应)联合全体原住民向政府提出抗议,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视。

 

花冈一郎和二郎都以自杀为解决之道,而逃避所面对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应该作为日本人和原住民之间的桥梁,协助两方沟通协调。

 

这些学生们看到了花冈等人的困境,认为他们自杀是不对的,应该以其「特殊」的身份负起族人与日本人协商的角色。但是他们未考虑到当时原住民与日本人之关系,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如他们假设地可以和日本人好好的沟通。日本人是站在一个殖民者的角度来处理其与原住民之关系,所以是无法与其沟通的。学生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或许是与我们近年来一直强调的「生命教育」有关──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以死来解决问题。从现在的价值观来看,生命当然高过一切。但是这种价值观是我们现在的看法,与当时的情境有所不同,所以不应该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去套在花冈等人的身上,「希望」他们尊重生命。这个部分就需要老师提供学生指导,让他们去重新思考当时原住民与日本人之关系,在那种情境下,他们可以做出的选择为何。

 

 

 

 

四、结语

雾社事件为日治时期的原住民对日本人的重大反抗事件,我们理应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但是深入的认识不应该只是加入更多细节的描述与说明,而是应该借着此一事件让学生对历史的本质有更多的认识,试着利用史料对其中的人物进行「设身处地的认知」。本文即希望在此前题下,借着数张照片和些许史料让学生们进入相关人物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做出决定。

从问卷的统计分析,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新尝试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他们也很喜欢这种带有思考的教学方式。虽然学生无法完全达到我们的理想,但是经过一再的互动,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知到「历史学的本质」。由此看来,这种教学新尝试一个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在我们的持续探索中,学生和我们都可以享受学习历史的乐趣。

 

参考书目

周婉窈,《台湾历史图说(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市:联经,1998)。



 



[*] 从学生的问卷中看到此一现象,学生对雾社事件的理解大多止于此,本文之第三小节「尝试后的分析」有进一步的说明。

[†] 在学生完成这份问卷后,经过再次思考后,有二个地方应该改善。第一、应该标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教学时可以更明确告知学生该写那一部分,甚至于可以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成两张,学生写完第一部分后,随即收回,第二部分等到上课完后再发。第二、将第四题与第五题的题目顺序对调,如此较有整体性。

[‡] 周婉窈,《台湾历史图说(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市:联经,1998),页124-135。本书中除了此一问题外,仍有许多台湾史的问题,可以应用于相关的教学之中。

[§] 现在学生写错别字的机会很多,文中把正确的字以()标示在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