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李丽芳:让学生徜佯在体
束鹏芳:叙事的喜悦是新
张桂芳:让“定海保卫战
张桂芳:中学历史学科课
张彦芳:岳麓版中的新观
陈彩芳:历史乡土资源的
张桂芳:历史课程观和历
牛秋芳:浅谈历史教学中
最新热门    
 
束鹏芳: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新探(附案例)

时间:2009-10-18 17:06:40  来源:束鹏芳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历史教学模式大体是:众多学生面对教师,教师依次完成对历史的原因、过程与结果的分析讲解。其间添加些许师生的谈话与一问一答,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因果发展来个小结。但是,就教学内容来说,因果的发展性是历史知识的结构特征,不是认知过程的特征,因而不能构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就教学方法来说,尽管有讲述法谈话法以至冠以启发式美名,但是教师在本质上处于君临一切的状态,受内容的因果发展这一线性思维约束,学生只是被领着在因果道路上游历一番,充当了教师的配角,总体上依旧是守旧的填鸭式。就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受内容、方法的约束,师生空间位置呈较强的单向封闭状态。学生一律处在教师审视之下,在充当配角的同时把后脑勺及其背影留给了其他同学,提问次数再多也改变不了单向度的性质。

于是教学过程完成了,无论是认知的构成还是能力的结构都是模糊一片,无论是情感的培养还是个性的表现都依稀难辨。所谓的“主体”,便没有了“体”,只有了“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和实践一种历史教学的新模式。

二、研究和确立新教学校式的基本条件


1.理论条件。

教学的永恒主题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达到高质量的同时,又“在一般发展上取得重大进步”。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精神领域的“一般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处。

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它要求依照认知结构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发现来表现教学的主题。教学还是一个情感体验与个性表现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学生身上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特征,努力创造满足学生人格动机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顺利地完成教学过程,从而挖掘出学生精神世界的潜能,找到“一般发展”这个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教学不仅要以学生为活动中心,要提供一个利于展示实现其主体性的时空条件----“所指性”,而且要致力于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开掘,要充填拓展其主体性的精神内涵----“能指性”。通过教师这个“客体”的作用力,使学生这个“主体”的所指与能指达到高度的统一。

 

 

2.学生条件。

事实上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学习的自觉性、选择性以及与教师的配合程度已大大提高。他们能在相当程度上接受教师这个客体的馈赠、限制和磨砺。

在当今时代,学生还表现出较强的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人格动机。他们能在课堂上表现出应有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并有趋向创造性的内在动力。所有这些在重点高中表现尤为明显。所有这些都表明,他们的主体状态及其主体品质已达到一定水平。因此,我们的教学就要设法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以展示,并磨砺和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品质。本文所述的主体性教学由此获得了现实依据,新教学模式也由此拥有了“物质”基矗

 3.教材条件。

主体性教学的另一个“物质”基础在于教材。新编高中历史教材在知识的整体性与理论性上都有了较强突破,能力的要求也明显内化在教材的知识与理论之中。这就为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开掘提供了很好的蓝本,也为教学过程中设置认知与能力目标,从而推进学生“一般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文本。新教学模式要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上,以教材条件作为教学内容模式研究的起点,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模式研究,后两种模式研究建立在学生条件的基点上。这一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本质在于高中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品质的获得、充实和发展,由此推动“一般发展”的重大进展。学生主体状态的获得不过是外在表象,当然,它是主体性品质获得的充分必要的外部条件。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与操作


1.教学新模式的理论模型。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概括而成的教学活动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或规则系统。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我们探讨的教学新模式有四个结构要索:①主题。把主体性教学落实在课堂上。②目标。凸现学生的主体状态,推动学生主体性精神品质的发展。③策略。为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全面设计教学过程,依据问题的性质,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于反馈互动中完成教学过程。显然它包括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三个方面的设计。④程序。

创设特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尔后依如下次序进行:总体概括----设置障碍----记忆、理解与表达以清除障碍----深广分析----运用迁移。

它以教学内容为主要载体,以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为推动力,在“所指”的意义上使学生拥有主体地位,更在“能指”的意义上使学生获得并发展主体性品质,从而于历史教学的认知、能力形成、情感与个性表现四个过程的有机整合中,完成学生的主体性整合(即主体地位与主体性品质的有机融合)。

 

 

2.教学内容模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教材处理要服务于认知发展规律。历史教学的认知发展过程历经三个阶段:从历史表象的感知与理解到科学完整的历史概念的形成,进而上升到历史结论、历史规律的理性认识。

伴随这一认知过程的完成,学科能力的形成与迁移也由此而实现,理由在于能力依附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这样,教学内容就有了认知与能力两个互为依赖的系列。

事实表明,如果教学内容低于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的精神力量派不上用场,那么他们的发展将进行得缓慢无力。因此教学内容中的两个系列都必须提供可接受前提下的最大限度的难度。这个难度要依认知规律和思维能力的逻辑递进为转移。

据此,教学内容两个系列的规律构成如下所示:(两个系列之间用“----”联结,以形成对应关系)。①知识体系。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的知识点之间系统的内在联系,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上的历史知识特征----,强调高概括。②基础知识。作为历史知识的具体内容,包括历史事实、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重视再认与再现。③概念与结论。这是对具体历史知识的抽象与概括,主要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提炼和本质确认----注重推导论证,以求充分理解。④知识、理论与方法。这是依教材中某些重点或难点的知识为切口,进行多角度的深分析,因而理论与方法的含量大大高于前三十认知目标,----强调分析与阐述,是历史学科最高的能力目标。⑤材料与设问。这是穷尽教材的基本内容后提供新情景与新问题,可以是已知材料(教材)里的新视角,也可以是新教材下的新视角----它侧重于运用和迁移。在上述教学内容模式里,知识的整体性与理论性,能力的形成与迁移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它还为“主体性”教学的诠释提供了丰富的“能指”。

3.教学方法模式。

教学内容作为上课方案的主体设计,还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予以操作。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需要。

事实表明,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引导和推动学生的思维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向前运动,那么他们思维的单一性、浅显性与依赖性就不可克服。因此,较高难度的教学内容必须通过障碍的设置与快速清除来完成。它表明,教师应以学生的受动特性为基础,通过设计对指挥和磨砺使他们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展;学生则应认同设计并表现出自主、能动、理性以至创造等主体性品质,这实际就是信息理论中的编码、译码与反馈互动。由于教学过程实际上还是一对师生矛盾的运动过程,因而又有一个张驰过程。

据此,与内容模式相适应,方法模式构成如下:(内容与方法之间用“----”联结,以形成对应关系)。①知识体系----教师从纵横两个方位分解梳理,使学生拥有框架认识。②基础知识----以合理而周到地整理知识为目标设置障碍,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集体笔答与个别板演同步结合,教师于评讲中规范他们的表述。③概念与结论----以推导论证为设置障碍的目标,组织适度的讨论和集思广益后,学生自主地运用口语进行推导分析与论证,从而表现自己在逻辑意义上的能动程度。教师应注意启发与规范化,并支持或倡导学生的新结论。④知识理论与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以适度的提问作为层层递进的力式,并作为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与思维跃进的手段。学生则在紧张有序地完成知识概念和结论的把握后,享受教师为其调开的精神之旅。在这里,主体性明显寓于受动性之中,在受动中主体性得以积累和扩展。⑤材料与设问----作为检测性总结,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将再度进入快速处理障碍的状态,完成已知与未知的连接,对有深度的提问可适度组织讨论。在此,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再度显示,并带有螺旋式递进的特征。

 

 

4.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涉及空间与时间两个并列层面。空间采用组建半圆形围坐状态的晚会式。学生大体组建成两至三层的圆孤形,教室前面和中间留出较大空间,并撤走讲台,创造心理活动场所。时间上依照学习心理发展过程来组织教学,即依照注意力的唤醒、集中、兴奋与转移的心理发展过程来组织教学,使其呈现铺垫递进中的正弦状态。

大体说来,组织模式构成如下(内容与组织形式用“----”联结,以形成对应关系):①知识体系----教师在黑板旁,唤醒学生。②基础知识----学生在黑板、座位、中间空档三个方位活动,注意力逐渐集中。③概念与结论----学生在扇形面上自由讨论,口述者离席面对全班同学,教师退居孤线上与学生构成同等的倾听者角色。注意力进一步集中。④知识、理论与方法----教师重又成为课堂教学焦点,但活动空间较大,能较为舒展地运用身体语言。学生注意力能达到兴奋状态,尔后可能转移。⑤材料与设问----学生在圆弧上或独立思考或自由讨论,教师关怀学生能有辐射性空间。注意力的转移会带来新的集中。

上述组织模式充分运用和发挥了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历程的规律,运用了人格动机理论。其特征在于造成一种交流座谈氛围,创设一种平等环境。其长处在于帮助历史教学的认知与能力形成两个过程顺利进行,同时推动历史教学的情感与个性表现过程的进行,从一个侧面烘托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挖掘学生某些主体性品质。

四、实例(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三章第五节“日本明治维新”)


1.知识体系:概括(教师讲解为主)。

(微观)本国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引起日本封建社会的解体和民族危机的降临。在人民拥护下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

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政治上的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宏观)明治维新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础知识:再认与再现(学生笔答为主)。

(1)概述19世纪中期日本的经济状况。

(2)简述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与最后结局。

(3)概要列举改革后日本形成的新兴政治经济关系。

(4)选择与填空:

①关于明治维新军事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军事改革有防止和抵御外国入侵的目的;B.军事改革是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C.实行征兵制实际上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级常备军;D.实行征兵制是模仿西方,而“皇帝”之称又充满日本特色。

②维新前夕,外国工业品涌入日本的主要通道是:A.东京;B、京都;C.横滨;D.神户。

③日本历史上的明治元勋有:A.吉田松荫;B.木户孝允;C.大久保利通;D.伊藤博艾。

④日本德川幕府对外奉行政策造成日本落后挨打局面,?明治政府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文化方面推行“”政策。

3.概念或结论:推导与论证(学生口述为主)(1)结合史实说明你对新兴地主的理解。

(2)论证日本明治维新的资本主义色彩。

4.知识理论与方法:分析与阐述(教师讲解为主)内容: 19世纪中晚期的武士与日本(1)武士经济状况与政治地位的演化。

(2)武士在日本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3)造成武士反对幕府并在事实上成为资本主义政策代言人的原因。

(4)结论。

以上分析实际包括着辩证唯物论与阶级分析法,这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5.材料与设问:运用迁移(学生笔答为主)。

(1)对比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有材料)。

(2)下面是日本文献《世事见闻录》中的一些记录:材料1:?“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上;留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材料2:?“这些商人日日夜夜赚钱获利,聚集着财富……。商人家里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的奢侈,倾笔难荆……商人本在社会最下层,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中,甚至于商人中有了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

材料3:?“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武士门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

……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日本社会经济的新变化是什么?

②材料2、3反映了日本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其根本原因何在?

③就上述两问的回答谈谈你的感想。

④结合材料说明作者的立常

 

 

五、小结


由上例可知,内容模式体现了认知与能力结构化特征,也蕴含了开掘学生主体性品质的丰富“能指”。故而方法模式理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和探索者,让“教”成为“学”的必要过渡与连接,使“学”在“教”的引导下高速动作,充分凸现主体状态。这就明显体现了信息传输过程中反馈互动的模式特征。与此相关,空间上的多维度开放与时间上的逐渐铺垫与递进,就成了组织模式的两根轴,它为学生主体状态的获得与主体性品质的拓展创造最优化条件。而组织模式本身也是主体性品质的积累与扩展,诸如情感、意志、个性等等领域的品质。总之,这三个子模式体现了一个总体特征:以设计为途径来发挥和拓展学生的主体状态和主体性品质。因此,我们又可以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概括为主体性整合的教学模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