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汪一飞:高中历史课程知
聂幼犁:上海高考题命题
聂幼犁:上海高考题命题
聂幼犁:上海高考题命题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金武英:上海浦东历史教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蓬蓬:上海高一历史教学
最新热门    
 
沈飞:上海浦东新区历史教学设计三篇

时间:2009-10-18 17:08:02  来源:沈飞等
 

上海浦东新区历史教学设计三篇

沈飞:科技革命与人类文明

王如海:美国内战

李荣:工业革命 

 

 

沈飞:科技革命与人类文明
上海市杨思中学 
 
一、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使学生掌握科技革命发生的主要领域、重要发明创造和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把中国放在当时的世界中进行比较,寻找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三次科技革命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和展望现在和今后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使学生认识: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断涌现,而当这一进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则会产生科学技术上的质的飞跃和重大突破,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

2、吸取近代世界强国走向富强的经验和近代中国落后的教训,真正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中国走向强大必须在科技创新上紧跟并超越世界发展潮流。

3、采用联系、比较和归纳等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辨证的思维习惯,并让历史为现实服务,达到历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引导学生认清世界发展的形势,学习科技发明者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明确自己的责任,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明创造
2、难点: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

三、教具:多媒体计算机

四、教学方法:联系比较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今年五月的一份《新民晚报》整版刊登的人类发展的六次科技革命吸引了我,我认真地阅读了它的介绍,发现前三次科技革命就是我们历史教材中学过的内容,请问是哪三次?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20世纪40、50年代(二战后)开始 第三次科技革命
讲授新课:小游戏:“头脑风暴”——按小组进行知识抢答: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主要领域和重要的发明创造。

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气时代”:法拉第(英)——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应用 爱迪生(美):耐用电灯泡:创设第一个中心发电站
电讯事业 贝尔(美):电话
赫茨(德):发现电磁波
马可尼(意):无线电通讯(俄:波波夫)
新机器新产品创新:
奥托(德):燃气内燃机
狄塞尔(德):汽油内燃机和柴油内燃机 新兴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核心;原子能;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能源:

1、煤碳 2、电力和石油 3、核能
想一想: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主要特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主要成果是劳动经验的总结。
2.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阅读以下材料,你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英国成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材料二:20世纪初工业生产世界排名表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排名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材料三:在20世纪中叶美国全面代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在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从美苏两极走向多元化,美国的重心地位受到日本和西欧的挑战,但由于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美国的中心地位一时难以动摇。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资本输出,工业设备陈旧(保守心理),工业生产值降到世界第三位。
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后起的新兴国家,又有资本、原料、市场等有利因素,工业生产跃居世界前两位。
德国在二战中的惨败,美国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使欧州中心最终转移到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大陆。

讨论一:科技革命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1.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导致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第一次: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工场,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国家经济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出现一批新兴工业城市。
第二次: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向美国和德国转移。
第三次: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美国全面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在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可以看出,每次世界经济的转移都与科技革命同步,说明其中有较大的相关性。
3.巩固和加强资产阶级统治
4.带来了更加进步的社会文明
⑴人的整体素质提高,民主意识逐步增强。
⑵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巨大变化。
5.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世界格局,世界经济联系更紧密了。这一差距在不断扩大后,随着战后科技革命的深入进行,世界政治格局也逐步走向多极化。
6、科技革命是把“双刃剑”,过度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应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看待问题。

想一想:中国是否进行了三次科技革命?为什么?结果如何?
中国错失了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中国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严格“闭关锁国”政策,而国外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外国侵略势力扩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虽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探索,但由于清政府腐朽统治未被推翻,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次:抗战虽然取得胜利,但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又挑起内战,中国长期受战争影响,政局不稳定,经济损失惨重,新中国诞生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但在60、70年代又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再次错失机会。

讨论二:有人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科技革命。你同意吗?为什么?

观点一:同意。农业经济时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和古代文明领先世界的基础,并对世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观点二:不同意。四大发明虽然也属于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但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取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小结:

第一次科技革命前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工业发展水平 工场手工业 机器化 电气化 自动化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
世界经济霸主 荷兰 英国 美国 美国
社会制度变化(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帝国主义阶段 私人垄断走向国家垄断
The introduction of television and computers allowed people to share information worldwide more easily and rapidly than ever before.

电视与计算机的推广使人们比以前更便利和更快地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
思考: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科技革命,今后将有第五、六次科技革命的发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如何吸取经验、教训,面对未来? 

 

 

 

王如海:美国内战

上海市上南中学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美国领土扩张的概况和西进运动;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约翰布朗起义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战的概况及其结果。情感认识:(1)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国领土的扩张,不仅是一部领土扩张史,也是一部侵略史和印第安人血泪史;美国自建国之初,在人权问题上就是采取“双重标准”,背弃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精神和原则。(2)通过以古论今来讨论“一国两制”,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能力培养: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教材,制作课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形成教与学互动的良好氛围。

重点 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难点 美国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材料加工、启发引导、师生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时间欣赏影片《乱世佳人》片段目的:推荐优秀作品,营造课堂气氛老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一部电影的片段?

老师:影片背景反映了美国所经历的一场最残酷的战争——“南北战争”。

屏幕显示国会山四位总统雕像老师问:美国拉什莫尔山上矗立着美国人民尊敬的四位总统雕像,你能辨认他们吗?老师:林肯之所以流芳百世,是因为他在位期间,经历了浴火重生的南北战争的考验,为美国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本课,我们将讨论学习美国内战的来龙去脉。屏幕显示内战背景老师:要分析美国内战,首先要从美国领土的扩张和西进运动讲起……我们请李岩、谢肖翔、李洋阳等同学汇报他们的学习结果。老师设问:美国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激化了美国固有的南北经济制度的矛盾,为什么呢?

屏幕显示情景老师:原来,南北双方为新增领地的倒底归属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展开了激烈地斗争。屏幕显示漫画老师:这是一幅漫画,它形象地说明了在西部土地问题上南部和北部的斗争。图中右侧背上写有“南部”二字的人推动着一个大球。球上有一手持皮鞭、骑着马的工头,还写有“奴隶制”几个字。南部的人想把大球(即“奴隶制”)推到西部土地上,而北部的人则拼命顶住这个大球。这幅图反映了南北矛盾中最为尖锐的土地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奴隶主对土地采取了掠夺性的经营方式,往往在几年内便把最好的土地消耗殆尽,只得靠扩大和占领新土地来维持和发展。因此,马克思讲过:不断扩张新领土成了奴隶制“生存的法则”。

老师:结合课本,有哪位同学能分析南北矛盾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老师:林肯曾经比喻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好比一幢裂开了的房子,他相信,政府不会永远忍受一半自由、一半奴隶的状况。这是南北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老师:南北矛盾都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这就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屏幕显示美国黑奴的悲惨遭遇老师:拍卖黑人奴隶的广告这幅图描绘的奴隶主拍卖黑奴的情景。从图上可以看到黑人奴隶像牲畜和货物一样,站在台上,由拍卖者喊出底价,再由买主争相竞价,最后由出价最高的人买走。狄更斯“黑人亨利逃跑了,他的左眼已被挖掉,左臂和左肋上有几处匕首刺的伤痕,鞭痕满身。” “悬赏伍拾美 元捉拿黑人杰姆.布莱克,他的两耳都被割去一块,左手中指齐第二个关节已被砍掉。”“逃跑了一个黑人女孩,名叫玛利。她的眼睛上方有一道小伤痕,不少牙齿被敲掉,脸颊和前额烙有字母A。”

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写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引起很大震动,至少使美国增加了200万废奴主义者。林肯曾经戏言“小妇人挑起了大战争”。在他们的影响下,北方兴起废奴运动,塔布曼从5岁起为奴隶主劳动,经常挨打,对奴隶制深恶痛绝。1849年她逃到北部,立即投身于帮助黑奴逃亡的工作。她先后19次潜入南方, 带领300名奴隶逃离苦海。南方奴隶主悬赏4万美元缉拿她,却没有得逞。约翰·布朗则将废奴运动推向顶点,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他从小就同情黑人,憎恶奴隶制,后来他积极投身于废奴运动。1859年10月16日,约翰布朗率领少数黑人、白人在弗吉尼亚州举行起义,解放了附近种植园的奴隶主,后因奴隶主镇压,起义失败,约翰布朗被捕,并被处以死刑,临刑前,他在狱中写下最后的遗嘱:“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只有用鲜血才能洗净。” 老师:在这种情况下,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的共和党人林肯击败道格拉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成为引发内战的导火线。

老师设问:为什么说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引发内战的导火线呢?我们请顾春燕、张晓露同学为大家作解答。老师:林肯的态度牵动着所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心弦,林肯的立场将成为左右时局的关键。林肯究竟作何选择?

屏幕显示林肯两段话:一.“我们将去奋争,只为求得自由并废弃奴隶制,以使辽阔土地上的劳动者俱为自由之工人。” ——林肯竞选演讲词二.

“我们无意干预各蓄奴州所行之奴隶制,无论是直接干预还是间接干预。” ——林肯当选后的声明对比两段材料,为什么林肯的态度会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从废弃奴隶制到不干涉奴隶制呢?我们让林肯自己来解释一下。

屏幕显示第三段话:

三.“我奋斗的首要目标是拯救联邦的统一,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全部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努力而保留另一部分奴隶,我也愿意这样做。” ——林肯给友人的信件师生讨论总结:如果说废弃奴隶制是林肯一贯的美好愿望,那么巩固联邦的统一则是作为一个总统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当他认为两者产生矛盾时,他将义无返顾地放弃前者而选择后者。值得我们思索的是,鱼与熊掌真的只能取其一吗?舍弃了鱼果然能够保住熊掌吗?对于林肯的妥协南方奴隶主却作出了如下反应:屏幕显示南方奴隶主话:“你们拥抱我们只是为了闷死我们,你们不打算把树砍倒,你们答应不这样做,你们只是打算剥去一圈树皮,于是树便死了。”

为了保护这棵罪恶的树,南方奴隶主悍然挑起了南北内战。老师:那么,在战争的初期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我们说北方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北方实力上的优势有没有能够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利呢?为什么?老师:政府的犹豫妥协使战争陷入困境,政府的果断坚决使战争转败为胜。战争的转折点:《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这两个法令除了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以外,实际上是鼓励美国人民开发西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同样可以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解决自由劳动力的问题,真是一举两得。两个法令颁布以后,再加上选拔了一些优秀指挥官,北方在战场上获得了几次重要胜利:维克斯堡战役、葛底斯堡战役——北方转入全面反攻1865年4月9日,政府军攻陷里士满,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老师:我们请曹建平、许人昺同学用动画形式给大家展示内战的转折。

老师:美国为内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内战中双方共伤亡1095000人屏幕显示美国国家公墓、死在葛底斯堡战役中的一名士兵、战争制造了无数的难民组图。老师:美国内战可以说是浴火重生,林肯在葛底斯堡做了享誉后世的著名演说。贺晨桦同学给我们提供了文字和音频材料,让她给我们大家分享。老师: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内战结束后的1865年4月14日,一个来自南方的著名种族主义者罗伯特·威尔克斯·布斯在福特剧院暗杀了亚伯拉罕·林肯。马克思评价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伟大的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后退;……总之,他是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老师:从美国独立到内战爆发前,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约八十年,但最终却以内战形式解决其矛盾。1999年,中国总理朱鎔基访问美国时曾在一篇演说中,引用 美国南北战争为例,说明中国有权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用武力对付台独势力。这席话在海峡两岸立即引起了争论。请谈谈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答:《乱世佳人》学生答:他们是华盛顿、杰弗逊、罗斯福和林肯。

学生上台演示讲解“美国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学生答:双方在关税问题、劳动力问题和新增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问题上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学生演示“林肯的生平与理想”学生答:南方蓄谋叛乱已久,准备非常充分,有优秀的指挥官;而林肯政府对战争的艰苦性估计不足,因为我们前面讲到林肯并不想同南方决裂,还对他们抱有幻想,因此战场上不断失利。学生演示讲解内战的转折学生演示林肯葛底斯堡演说学生答:南北战争完成了独立战争未能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它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决了土地问题,巩固和加强了联邦政府的统一,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从此,美国进入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狂飙时期,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李荣:工业革命
云台中学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19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瓦特发明改良的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英、法、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加紧向外侵略扩张,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疯狂的掠夺,造成了殖民地的日益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什么是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发明汽船。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的影响。
  思想目标: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努力掌握科学技术。
  
三、能力培养:
  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从而培养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和影响;瓦待改良蒸汽机。
难点: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世界古代史,你们能不能说出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生答:14世纪意大利工场手工业的兴起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的出现)
  (师:)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就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场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第三节工业革命(板书)

  这场革命首先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而不是别的国家?
  一、英国工业革命(板书)
  (提问学生后)老师概括出一句话:因为英国最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或条件)所以,它首先在英国而不在其它国家发生。
  那么,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前提和条件呢?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
  (师问)工业革命的前提是什么?
  (生)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师讲授)对,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它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1.工业革命的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板书)
  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都有哪些,哪位同学回答?  (生)①雄厚的资本;②充足的劳动力;②丰富的资源和原料;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师)对,这四条都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条件是怎样产生的?
 
  2.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板书)

  ①雄厚的资本(板书)
  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资本原始积累的知识,想一想,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有哪两个主要来源?
  (生)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掠夺、贩卖黑奴。
  (师)对,一是通过圈地运动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引导学生看打出的相关资料);第二个来源是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哪位同学能举例子来说明?(因为学生已学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学生举出了如下例子:英国在侵入印度后的1757年到1815年共48年间,就从那里总共榨取了十亿英镑的财富。再有,仅利物浦一地的奴隶贩子在1783—1793年的十年间,就贩卖奴隶33300多人,赚得1500多万英镑) (同时打出马克思有关资本的论述,加深学生的理解)
  (师)这些大量的钱财都转化为资本,使工业革命有了雄厚的资本。

  ②充足的劳动力(板书)
  我们再来分析工业革命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充足的劳动力。
  这要从圈地运动谈起。同学们都知道,圈地运动在英国早就开始了。不过,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圈地运动是零星地、非法地进行,革命后则公开地、大规模地进行,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四处流浪,涌入城市,随时准备接受资本家的雇佣。这就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板书)
  第三个必要条件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英国本土煤、铁资源十分丰富,更多的原料则是从海外殖民地掠夺来的。
 
  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板书)
  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原料,也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市场不断扩大,海外贸易需求增加,尽管当时英国拥有欧洲第一流的手工工场,工场的规模很大,劳动生产率也较高。可是,它毕竟是靠人力,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这就必须增加商品的生产,而为了增加商品的生产。就必须改进生产技术,用大机器来代替手工,于是,工业革命就被提到了日程。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首先开始了。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
 
3.工业革命的进程(板书)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那么,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哪一个部门呢?(生答)棉纺织部门。

  ①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板书)
  在这方面的重要发明,请同学们看书 (此处先让学生看课本,然后老师对照机器图片逐一讲解)
  珍妮纺纱机(板书):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是历史必然性所决定的,然而,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比如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从飞梭引发的。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纺织工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到了1765年,经过几年心血的研究,纺织工人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终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请同学们看《珍妮纺纱机》图。珍妮纺纱机纺纱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他用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这台机器为“珍妮纺纱机”,它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第一台机器,工业革命以此为标志开始了。
  水力纺纱机(板书):珍妮机虽然提高了纺纱速度,但纺出的纱并不理想。为什么呢?(生:纱细而易断)对,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有一个学徒出身的钟表匠阿克莱特克服困难,苦心钻研,在1869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很结实,但是纺出的纱较粗。
  “骡机”(板书):后来工人克隆普顿将“珍妮机”的一部分和水力纺纱机结合,发明了“骡机”,英语mule,汉语喻结合两种机器优点。它能同时转动几百个纱绽,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请同学们看骡机图。
  水力织布机(板书):棉纺织业包括纺和织两个相关部门,纺纱环节的重大突破,把织布环节又抛到了后面,这就促使人们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突破,有一个叫卡特莱特的钟表匠想,既然机器能用于纺纱,就一定也可以推广到织布,经过研究,他终于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提高织布效率40倍,随即大规模的织布厂就出现了。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板书)
  我们已学习了纺织部门的四个机械发明,这四部机器,除了珍妮机是以人力为动力的,其余三部是以什么做动力的?(生:水力)没有水的地方或冬季结冰能使用吗?(生;不能)因此,以水力为动力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一种更方便而又更有效的动力来带动机器。解决机器动力问题的人是学徒出身的瓦特。他童年时就善于观察事物。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吸收前人成果,终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机(板书)。请同学们看图,它是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把它装到纺纱机中,就能带动机器纺纱,把它装到织布机中,它就可以带动机器织布。后来,不仅纺织工业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而且在冶金、采矿等部门也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即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二、交通运输的革新(板书)

  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被提到了日程。请同学们看两幅图《欧洲旧式马车》、《运煤木轨道》。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无法胜任了。于是交通运输的革新又被提到了日程。这方面的突破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生)美国。哪位同学能说在交通工具的革新上有哪些成就?(此处采用老师提问,学生看书后回答如下:富尔敦发明了汽船、史蒂芬逊发明了火车机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如下:)

  1.富尔敦发明了汽船(板书)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造成第一艘汽船“克莱蒙特”号,请大家看图片。十几年后,美国轮船“大西号”横渡大西洋成功,从此,汽船开始在远洋航行中发挥重大作用。

  2.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板书)
  请大家看图,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从此,铁路交通飞速发展。

  哪位同学能简要叙述一下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发明?从工业革命过程中的发明家身上,你们发现他们有些什么共同特点?(此处让学生进行二、三分钟发言、讨论,进行科技是生产力,要从小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技术的思想教育,然后出示《工业革命各部门的互相联系》图示,老师进行小结如下:)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几项突破性发明之间是互相推动的。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打出马克思论述)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板书)

这样一场范围极广的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先打出英国棉花和生铁增长图表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然后提问,教师归纳)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板书)
  我们以英国棉加工和生铁产量为例,珍妮机发明的前一年即1764年,英国棉花加工量为380万镑,到1789年就增长至3240万镑;1740年英国生铁产量仅有1.7万吨,1800年增至25万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也说明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2.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板书)
  工业革命是从技术革新开始的,却不同于一般的技术革命,那就是它不仅给生产领域带来了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板书),这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社会后果。资本家用种种手段,如设法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压低工人的工资,大量使用廉价的女工和童工使工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和发明所创造的巨大财富,落到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却日益贫穷(此处放图片《矿井中的童工》)。这就使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化了。
 
  3.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板书)
  工业革命完成后,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强国的掠夺和倾销造成了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以印度为例,英国对印度的棉纱输出造成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败。
〔小结归纳〕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本节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前提,四个条件,七个主要发明,三个后果。
〔作业〕 (略)
附板书: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①雄厚的资本
  ②充足的劳动力
  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④海外贸易的迫切要求
  3.工业革命的进程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二、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1.富尔敦发明汽船
  2.斯蒂芬逊发明火车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3.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自我评述: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中的里程碑,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前提和条件,以及产生的后果,是一个难点,我试图通过引导的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用丰富的资料和生动的图片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嘴,主动思考,尽量多给学生讨论和发言的机会。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使用教材:历史 (九年级第一学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