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李丽芳:让学生徜佯在体
束鹏芳:叙事的喜悦是新
张桂芳:让“定海保卫战
张桂芳:中学历史学科课
张彦芳:岳麓版中的新观
陈彩芳:历史乡土资源的
张桂芳:历史课程观和历
牛秋芳:浅谈历史教学中
最新热门    
 
张桂芳:兴趣、体验、探究、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8:44  来源:张桂芳
 

张桂芳:兴趣、体验、探究、反思-----谈新课程实施中的历史教学改革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张桂芳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科教学必须站中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历史教育也必须使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得,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方法、途径和模式多种多样。成功的改革案例有很多共性,应大力提倡。

一.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历史教育,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个体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要求。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激素”,分为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于觉得事物或活动本身“有意思”而自然引起的,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如观察一幅有意思的画、观看一幅生动的录像、听到生动幽默的谈话等,都能使人产生兴趣,自然引起向参与到其中的意愿。间接兴趣是由于认识到活动结果的意义而产生的,,带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如认识到某门学科的重要性,在学习中逐渐产生相对稳定的兴趣。

笔者对某中学的调查显示学生喜欢某一学科的原因中,认为“学了有用”只占13%,。而历史教学中对文化是感兴趣的最多,其次是战争史。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史是在考试规定的范围之外,对战争史的考察也很少。学生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内容有意思”。这说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产生很少是基于实用目的的。所以,历史教学中,反复强调历史学习的意义,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用直接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有意思”、“老师讲得好”所引发的兴趣是直接兴趣。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最有效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要求教师因势利导,想办法将有意义的历史学习以“有意思”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注意和引导。

1.增强语言和教态的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有亲和力的教态,能让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北京市特级老师教师陈毓秀老师《敦煌壁画》就是一个典型的优秀课例。

师:同学们知道西洋绘画中常出现的“小天使”的形象吗?
生:小天使有两只翅膀,像鸟儿一样。
师:对!长着翅膀的小天使是会飞的。同学们看看,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拿出一幅壁画),我觉得这个形象真是优美极了。“飞天”也是在天空中的,但是并没有翅膀,那为什么我们觉得“飞天”会飞,不会掉下来呢?请大家仔细观察,琢磨琢磨一下。
生:“飞天”的衣服在飘,看上去很轻的样子。
师:观察得很仔细。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举着图片走近学生)这“飞天”的衣服,似乎让人感觉到它质地轻盈;再看看这衣服的线条是那么流畅,似乎在随风飘舞,人也随衣飘起来了。我觉着,这“飞天”的衣服真是画得传神,比那小天使的翅膀更能让人感觉到是在空中飞舞,而且是那么含蓄。这就是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种讲课的语言、神态,传达了对美的鉴赏和向往,肯定会感染听课的每一个人。

2.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历史是一门丰富生动且富有人文色彩的学科,但限于篇幅,教科书对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都趋于简略、单调。这也是当前历史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学习材料以学生乐于学习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拓展历史人物的事迹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数字材料转换成图形使学生有兴趣观察,播放音像资料可以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和亲眼“目睹”当时的场景,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通过动态显示使学生的情绪跟着活跃起来。

 

3.将有意义的问题以“有意思”的方式提出。面对有意义而没有兴趣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常常是被动甚至是被迫的,没有什么兴趣而言。问题的提出能否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不但要考虑问什么,更要考虑怎样问。下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同样的问题以不同的问法提出,会产生不同的应答效果。
        问        题       学  生  反  应
A. 你能用文物图上的信息,说明河姆渡已会饲养猪和种植水稻吗?
B. 大家推测一下,为什么河姆渡人会在陶器上猪和水稻? 是那个图像啊?(被动证明,没意思。)

有意思,猜猜看!(思维灵活分散)
A. 造纸术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B. 想一想,在没要电话、电脑的时代,假如没有纸,人类生活会是什么样?  从哪方面说?内容太多。(问题太大了)。
真没想过,纸的发明对人类有这么大的作用。(问题有意思,思维结果有震撼力)。
A. 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

B.了解了拿破仑这么多事情,大家有什么想方和看法呢?大胆说说看。 怎样评价才对呢?(思维重点方在“应该”上)。
怎么想,就怎么说。(各种观点碰撞,通过辩论明确是非)。


二. 强化体验

袁振国先生认为,“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
表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当教师把文科的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这才是文科教育”。以前一般认为,历史学科的知识带有过去性,很难让学生去“体验”和“实践”。近年来,体验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验,即通过亲身经历或实践来认识事物,分为直接体验、间接体验。直接同样要亲自行动或身临其境,间接体验则需借助想象、虚拟的现场进行角色体验,或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进行对话。教师在设计体验式学习时,要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注重学习主体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归纳起来,体验式学习主要有以下六种:
1. 社会调查。即通过当事人、当时人,了解人们目睹的历史。
2. 角色扮演。
3. 辩论或模拟审判。
4. 模拟考古
5. 历史小制作。
6. 古迹导游。

三. 引导探究

 

当前,探究性学习在教学改革中倍受重视。新一轮课改的一个重要、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通过大量题目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的探索式学习。

探索式学习可以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也被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它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过程和程序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是一种教学特点,突出特征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引导语的亲和力、激励语的鼓励性以及探究方法的指导,决定着探究能否真正展开;问题的适度性、价值性、探究的组织形式、教师对学生探究结果的归纳与提升,决定着探究性学习的效果。一般而言,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有如下环节:激疑启思(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引导探究——交流讨论——归纳论点——启迪思维。但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特点、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目前常见的几种方式有:

1.自由探究。是在正常教学进度下进行的含有问题探究的常规性学习。这种方式下,教师知识精心设计问题,但不进行特别的指导和布置,一切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学生的探究活动完全是自发自愿的。优点是不影响教学进度,不增加学生负担;不足之处在于探究不容易深入和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

2.分组探究。这种形式又分为多种形式:以问题分组、以立场分组、以脚色分组等。以问题分组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探究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分头查找资料,提出各自的观点,各组在课上派代表对问题和观点进行阐释,与全班同学交流。以立场分组进行探究,准备过程与以问题分组相似,不同的是前者带有对抗性,常常在课堂上引发激烈的争论,争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活力得到展现,个性得到张扬。但也是学术会更在乎辩论是否获胜,造成因重视辩论技巧而忽视对问题本身的正确理解。这一点应引起教师注意。以角色分组探究,类似于角色扮演,但主要不是展示历史情节,而是基于脚色体验的问题探究。

3.研究性学习。

四. 启迪反思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历程,也是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和战胜挫折的奋斗史。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人类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体验到的思想财富。“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学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既包括鉴往知来、察人观事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创新智慧;史学的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张往而察来”,学习历史则要注重从中领悟做人行事的智慧。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道理、军事外交的谋略、科技发明的创见、思想观点的深义、文学艺术的魅力,个人成就的历程,无不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迪。历史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如:思考事物发展的成败得失,培养理性判断力和“合作精神”;体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培养人文精神;“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爱善憎恶、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历史的借鉴、智慧,需要自觉地对历史进行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而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写在教科书上呈现给学生,但学生往往对此无动于衷。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涵养智慧,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2003年4月,北京四中搞了一次“抗日战争与历史反思”的教学研究活动,执教教师将此课定位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大东亚圣战———解放亚洲
 自存自卫战争——民族生存  
                      战争受害者———原子弹轰炸 
 ……
                        学生:
 甲……
                           乙……

                   中日关系冷暖
                   制约中日关系的因素:
一衣带水——冤家、朋友?
经济互补——两败、双赢? 
国际影响——趋利避害
周边大国——求同存异,
            学会相处
 
 历史借鉴                  
                  大国风范 

教师在较小反思中写道:尽管中日两国之间那场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两国建交也已30多年,但是两国今天关系的发展却是暗礁不断。只有正确对待历史,直面今天和把握未来,保持两国的世代友好,才能为亚洲稳定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而这正是历史教育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设计备课的主旨是:日本侵略者在半个世纪中发动两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也使日本民族民族蒙受了耻辱;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中日关系,两国及两国人民都应以历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样才能开创中日友好的新时代。

本课确定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以史为鉴”。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学生理性地思考和对待那段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理性地看待中日两国关系的现状,并着眼于未来。教师的教学没有停留在对某些具体历史现象的了解、对战争残酷性的渲染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反思和借鉴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方面。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视野引向深刻。

   这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要相信学生的判断力,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观点,并学会加以分析、判断;第二,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来,注重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方法;第三,要适度增加开放性,使学生在拓展性思考中体验历史学习的意义,受到深刻的历史教育。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2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