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杜苇:众多价值取向中的
杜苇:与刘向荣老师谈爱
杜苇:在教学中如何贯彻
孙爱民:“节日”教学的
郭子其:“问题包”在历
夏辉辉:“帕帕迪”的命
阿里斯:“构建有效课堂
张志华:“演绎法”在新
杜苇:我的罗马法教学叙
杜苇:代议制民主政体教
最新热门    
 
杜苇:“走向共和”叙事

时间:2009-10-18 17:53:20  来源:杜苇
 

杜苇:“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叙事研究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一课实是讲的法国民主政体的确立,包括了从法国大革命以1875年近百年的历史,内容繁杂,学生要在四十分钟理解非常困难,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很可能这一课完不成教学任务。

 

1、核心知识的把握:本课的核心知识点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其他关于法国大革命及法国政体的演变都不是教学重点,但不了解法国政体的更迭,就无法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性、曲折性,同样也无法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所以本课既不能陷入介绍法国政治发展历程的泥塘,也不能忽视不讲过程。

 

2、学生要学会哪些方法、提高哪些能力:知识点是永远也学不尽的,短短的四十分钟也不可能把法国历史讲得“水银泄地”,课外也不可能再加量,螺丝壳里如何做道场?

 

三维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是否有可操作的步骤?我以为把最近有人提出来的“去哪里?”“怎样去?”“去到了吗?”三步可以视为实现三维目标的三步曲,但这里的“怎样去?”必定不是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里的“过程与方法”既体现目标又体现步骤。

 

汉林老师再次提醒我:过程怎样成为一目标?,过程若有价值属性,就可成为目标,如果仅仅从属于“怎么去?”那就还只是工具而已。这和前几天我与唐云波讨论的思想相一致。但如何找到过程的“价值属性”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如果我们按三步曲来分析一个问题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举两个例子再继续思考:

 

问题一:英国为什么选择君主立宪制而美国为什么选择共和制?

要去哪里:一个国家确立政体的依据

怎么去:学会从经济、政治、思想和时代特征等方面分析两个政体确立的原因,提出对照组:即两国可不可以选择其他政体?

去到了吗:一个国家确立某种政体是本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国情决定的。学会探源归因,经济决定政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如何证明“去到了吗”?是不是每个都可以证明?有些方法的习得与否需要在下次另一个情景的运用中才能观察得到。)

 

问题二: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结权力有何不同?为什么?

要去哪里:不同政体权力的中心及运作方式。

怎么去:两国共和制确立历史的比较;两国宪法对比;某一事例法美两国总统处理方式的不同

去到了吗:在相似的事物中找到不同,政治角力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民主的形成受制于国情。

 

过几天,再反思,带着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就是“学习的过程”,在思考中常常会“运用的方法”并且可能“学会某些方法”。

 

欢迎就此话题展开讨论,请访问杜老师的历史博客帖:

http://blog.cersp.com/userlog/61/archives/2007/647221.shtml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历史课程网:历史教育学硕士论文摘要

http://hist.cersp.com/lstd/lists/200710/7867.html

 

素质教育报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