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子乔:谈谈袁伟时先生新
陈义萍:苏联国共三方合
越秀区:自主合作学习历
莫景华:我也能时空穿越
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
分工与合作:两宋乡役职
两种思路的碰撞与历史的
战国中晚期子家著作中的
经验与启示:民国时期农
最新热门    
 
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时间:2009-10-18 17:53:58  来源:佚名
 

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历史与社会》课合作学习初探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实施合作学习,首先明确《历史与社会》课合作学习的机制,其次选择《历史与社会》课合作学习的方式。并通过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训练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合作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学习机制   学习方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我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有新理念,要求学生有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议题之一,可见合作学习的重要。

合作学习是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鼓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试图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关知识的互学共享机制。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正是我们《历史与社会》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开展合作学习即“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明确《历史与社会》课合作学习的机制:

 

(一)划分合作小组。在教学中,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活动为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典型意义上的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有着重大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小组(如兴趣小组)往往是同质小组,而合作学习小组则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小组以三四人一组为最佳,人数多的班级六到八人也可。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小组的组成形式可多种多样。例如:1、学生自由选择合作的伙伴;2、与座位相邻的同学组成小组;3、教师根据学生能力优化组合;4、教师根据男女生的比例搭配组合;5、按学号顺序组合;6、让学生1-几报数,号码相同的学生形成小组。教师可经常变换组成形式来完成不同的任务,既可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得以和班中不同的同学合作,获取不同的合作经验。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角色分配。先在小组内推选出组长、记录员、对外发言人,检查员。在推选角色时,组长应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指令下组织全组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动手操作,开展讨论探究学习过程,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合作学习的结论、结果,动手操作、组织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因此,记录员应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的学生担任。对外发言人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检查员的职责是记录小组成员中参与合作的态度,所以选择有责任感的学生担任。然后教师发一个分工记录表,让记录员记录工作情况。

 

二、选择《历史与社会》课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基本式。基本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精讲和小组成员互助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合作学习方式。其具体流程为:1、出示问题,师生创设合作情境。2、独立思考,回答问题。3、合作交流。合作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吸收,完善,教师巡视。

 4、抽样展示。抽样展示尝试结论,挑一同学代表小组接受检查5、评价激励:学生自由发言评论,教师作出评价、进行奖励,完成教学目标。这种侧重奖励优胜小组的做法,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首先放映电影《虎门硝烟》片段,出示问题,创设合作情境:(1)英国鸦片战争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鸦片战争的过程怎样?(3)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出来,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抽小组代表提问,其他同学评价,教师小结评价,奖励优胜小组。运用基本式合作学习5~6周以后,应对学生重新进行分组,这样可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并使学生有机会同别的同学合作,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气和新意。

 

在基本式的基础上,可实行变式。如可进行辩论合作学习。1、确定辩论题目。2、把合作组成员分成正反两方3、同方组员共同阅读文本,搜索材料,讨论辩论方略4、合作组内部辩论5、抽样上台辩论6、学生自由评论,老师发表意见。如学完《三国》这段历史后,要求学生 “评价曹操”,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分别列出观点:正方小组说他是“能臣”,反方小组说他是“奸雄”。正方小组经过讨论,由对外发言人以史料为例说曹操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逐步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局部统一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也有利于将来国家的统一,因此是一个“能臣”。反方小组同学说曹操是“奸雄”,对外发言人总结小组发言说:曹操参与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并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率军南下时,决策上有许多失误导致兵败赤壁;曹操参与军阀混战,加剧了历史与社会动荡,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灾难。最后,在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和一定的史料相结合,在总体上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历史人物。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学习充满兴趣。

  

  2、拼盘式。拼盘式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之后,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各小组的各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将分在不同小组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个“专家组”,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然后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去,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

 

   如学习《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时,我要求学生可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材料,了解长江的方方面面。根据搜集方式的不同,把学生分成这样几组:查阅书刊的人去图书室、阅览室查询,结果找到了与长江有关的许多古诗,找到了《话说长江》的解说词,找到了著名诗人徐刚的《长江传》,以及报纸上对长江的许多报道;上网浏览的同学经过上网进行搜索,查到了长江主流和支流的情况和各种风光图片,并进行下载;访问调查组的同学,有的去家中找一下家人在三峡的旅游照片,有的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关于长江的旅游经历,有的打电话询问在上海、武汉、南京、重庆等与长江有关城市工作的亲友了解长江,然后回小组交流各人所得资料。通过这些活动,拉近了学生与长江的距离,使学生对长江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对长江有了更深的认识——认识到了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并萌发出为之骄傲的那份情感和好好保护长江的历史使命感。

拼盘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显著特点在于,任务的关联性很强,大家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都会产生兴趣并表示关心,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教,从而共同掌握学习内容。


    3、游戏——竞赛式。在游戏——竞赛中,要求在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如编小报竞赛。办小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作业之一。在设计小报方面,以小组讨论方式定出本组的报名,课后学生经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比如家庭藏书、各种报刊、图书馆、网络,访问长者、调查历史与社会等,都成为他们的资料来源。最后以剪报或手抄报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评比。这样可将小组不同成员的不同思路处理的资料集中起来,做到有效的“资源共享”,使之在交流中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欣赏,也让学生获得宝贵的成功信心。

 

怎样使合作学习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即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呢?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象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

 

二、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在合作学习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

 、“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三、训练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形式。如果教师不加以积极引导,容易造成“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为了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四种合作方法的训练: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这对于刚刚开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 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这时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如学习《鸦片战争》时,让学生先独立找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经过、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在组内讨论“中国战败,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二)明确分工的方法。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合作学习取得一定的成效,必须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所以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学会分工的方法,使分工明确化。如本次合作学习由谁担任小组长、记录员、对外发言人、检察员?每个人以何种方式发言?谁进行归纳总结?总之,要求合作小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为小组干什么。

  

(三)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 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如在辩论曹操是“能臣”还是“奸雄”时,有的同学甚至激动得吵了起来。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四)要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指导操作时,要有意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如进行编小报时,有的同学负责图片,有的搜集资料,有的负责整理,有的负责抄写,多人以上合作才能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合作实践的习惯。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 1] 裴娣娜等著   《发展性教学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 2] 温彭年 贾国英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