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吕准能:构建高中历史教
佚名:如何实现师生交融
翟亚红:以研究性学习为
刘向荣:历史教学师生互
李应平:引发生命的感动
阿里斯:“构建有效课堂
吴自兴 :历史课程改革亟
李清:师生、教材与历史
刘延东与北师大师生共度
彭禹:史料分析构建历史
最新热门    
 
构建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主人

时间:2009-10-18 17:54:07  来源:陈永革
 

构建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主人

          福建省南安市南光中学    陈永革宇    宙笑星的博客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应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行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师生角色的转变。笔者经几年来课程改革实践的摸索,把课堂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深有体会地浅谈两点认识,仅供同行参考指导。

      一、构建师生互动,创设和谐氛围。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短短的课改实践中,对此笔者深有体会。比如在授课《宋金南北对峙》这一节时,向学生提问了一个问题:岳飞既然是一名抗金名将,可以帮助宋高宗消灭金国、甚至可以统一南北、扩大疆土、实现政治家的梦想,为何宋高宗最终杀害岳飞呢?经过全班小组积极讨论,然后再设问:如果那个朝代没有秦桧,宋高宗会不会杀害岳飞呢?通过与学生的层层交流与讨论,发现学生对于研究或探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兴趣甚高,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一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通过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情境,令初涉课改的我得以安慰和满足,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了张扬的空间并得以实现,这不正是课改的特色吗?在这个短短的过程中,师生 、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得到体现,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有时笔者也感叹到:课改的上课不再是无所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运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人。

     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探求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其中以活动性为主。新教材有许多章节都需要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没有活动,这项目标就落实不了。历史课程内容比较丰富,特别是活动课,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发挥 “大课堂”的作用,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组织活动根本无法进行课改教学,唱历史歌曲、表演历史剧、举办故事会等,这是以往从来没有的,这对于课改教师是一个新鲜事物,面临的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另外,历史课程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强调知识结果的表述,而且强调过程的呈现,从而迫使教师去加工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几年的课改实践笔者对此也有多少心得体会。比如在设计《先进的科学技术》这课时,为了呈现“造纸术”“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九章算术”三个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本节运用了情境教学:

   (一)、教学方式:以小品结合问题教学法(创设情境表演教学)

  (二)、教具准备:算盘、一支毛笔、一笺白纸。

    设置病人(老师饰)、老中医和助手(学生饰)各一名。

    (三)、活动设计: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病人的层层疑问,帮助老中医回答问题,并进行开展全班活动讨论学习。

   (四)、场景设置:

     一位身患重病的病人(老师饰)来到老中医(学生饰)处看病,引发诸多涉及本课的问题,发动全班学生小组讨论的自主学习活动。

    (五)、活动过程简述:

     第一场面:切脉

老中医给病人切脉的同时,病人即问:这种看病方式(即望闻问切)是谁创造的?生答:春秋时的扁鹊。再问:有没有把这种医术整理成书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习“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随即老中医告诉病人要开刀做手术,可是病人怕痛,引导学生帮助病人:需要麻醉剂。也引出了最早的麻醉散(麻沸散)和它的发明者“神医”华佗。

第二场面:开药方

看病后,老中医拿起一笺白纸开药方,病人发问:纸是如何发明的?即本课的“造纸术”,引导帮助学生学习“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第三场面:算帐

老中医药方开后,助手拿药(茶叶饰)给病人,并拿起算盘算账。病人发问:算盘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吗?那么古代算盘叫什么?等等有关于一些数学方面的问题,最后引出了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九章算术》。

    通过本节课的切脉、开药方、算账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有效地把《先进的科学成就》三方面的知识都呈现于全班学生活动场面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发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学习本课后,有的学生编了顺口溜:“西汉人们发明纸,蔡伦将它作改进。东汉医圣张仲景,神医华佗麻沸散。九章算术真出名,古人智慧了不起。”,有的学生用表格进行归纳,有的学生写心得体会-------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思维、学习方法、各种能力及其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并体现出来,进而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和愉悦,学生真真正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和价值。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