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陈杰:史料可以创造吗?
彭禹:高中历史新教材融
芮信:史学研究地进步与
赵文龙:史料的选择和使
周新征:史料教学有利于
刘志琴:史学,智慧大成
彭禹:名教授准名师零距
唐遠華:史料教學對歷史
叶小兵:史事的过渡
宋明国:史料导学培养能
最新热门    
 
彭禹:史料分析构建历史结论尝试

时间:2009-10-18 17:11:35  来源:彭禹
 

英雄何必读诗史,直撸血性做文章

所有人都认为成为优秀教师的全部条件是热爱教学,但是没有人会说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大夫只要热爱切割就行。

  
上海 交大附中 彭禹 是也

 
联系方式:msn/e-mail:dragoonlance@hotmail.com

 

 

一节实验课的反思

 

昨天上了一节很小范围的实验课。有很多没有成形的想法,在这节课后的反思中渐渐地显出了一点轮廓。

这节课的题目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课文分为两目:1.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讲述战国纷争与改革趋同的时代大背景以及在此之下秦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并最终完成统一;2. 皇帝与中央集权,讲述秦王朝建立以后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为巩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

一般来讲,这节课的中心是“统一”,所有的叙述、铺垫与思考都围绕“统一”二字完成。不过我采取了另一种思路。

最初的时候,我只是想用我的通史脉络里一贯的“选择”这一主题来统摄全课,而后我打算尝试一种新的做法: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在统一之后选择了那样一种制度,采取了那些措施?),给学生若干材料,要求学生以材料为依据建立假设,再用给出的其他材料来敲打这一假设,检验其成立的程度。我原来的预先的观点是“秦的决策者根据其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选择了其制度与措施”,但是在搜罗材料的时候,我的想法有所改变——如果学生无法根据材料进行任何解释或假设,那么我再抛出我的观点,如果学生能够从材料里发现什么,就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但是这个想法后来其实也某种程度上转化了,因为事实上我不可能给出所有的材料,所以,即使材料的选择带有随机的特征,仍然会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相当有限的空间里。但是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依据有限的材料来做出有限的解释难道不是历史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吗?

所以,我给出的材料还是大体上循着我的“秦的决策者根据其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选择了其制度与措施”这一思路来的。但是我仍然设想学生有建立其他解释的可能。因为我尽力避免割裂材料,给出的材料有些有点偏长,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整的,我认为学生有建立其他解释的可能——虽然我自己并没有想到其他的解释。

实际上课的时候,我给了学生12段材料,四页A4的篇幅。从后来实际阅读的情况来看,学生大概要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一共大概有40名左右的学生,有2、3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因而睡着了。我在提问了2、3名学生之后,有一名学生尝试着从过去、现实两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秦会焚书坑儒。而后,我将问题转向“李斯是否是第一个提出焚书的人”?有个别学生找到了韩非子的相关材料,但是大部分学生这时还在做相对盲目的阅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放弃了让学生自行建立假设的努力,改为直接导向“通过材料进入秦始皇的头脑,理解他眼中的历史与现实”。这时学生开始兴奋起来,大约10名左右学生显出激动的表情。到这节课结束为止,只建立起了“秦始皇眼中的战国时代”这一部分(实际上,即使这一部分也是不完全的,因为运用的并不是直接证据)。

从这节课本身来说,基本上是失败了。首先,教学目标没有实现;其次,教学环节散漫,长达10分钟的阅读和指向不十分明确的问题使学生注意力难以持续地集中;第三,最后的建构究竟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完成的;第四,建构起来的东西只有一半,我这节课好象是教学生搭房子,给了他们砖头、水泥,让他们自己去玩,最后看他们建不起来,才手把手地教给他们怎么搭,即使这样,也只搭了一半。

那么这节课完成了什么呢?我想是给了学生一种体验,在一堆看来全无关系的材料中寻找到线索并建立起解释,使无意义的死的材料变成活的历史认识。当这种变化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学生的兴奋和激动我觉得还是表现得很明显的。

如果抛开这节课本身在设计、技巧上的不成熟来讲的话。我以为这仍然是一种值得继续去尝试和探索的类型——尤其从“服务人生”的角度来说。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会遇到去从已经被筛选得有效得不能再有效的信息里提取所谓“有效信息”的机会。

但是,这种完全以证据构建历史,由历史构建结论的课以前似乎还没有人试过,我不太清楚这样子做的边界是什么。老外有所谓“Do history”,去年张镇老师也和我提过“拼迷块”的方式,但是我都不清楚究竟怎么做。如果说循序渐进的话,这个“序”是什么,我想还是有必要再做更多的尝试的。

也许,从初始的阶段来说,建构一个更小的片断是可能的?去掉学生自行对史料进行筛选的过程?就好象给学生两块砖头,告诉他们:把它摞起来?但是从摞砖头到建房子之间是有一个跨越的,这个跨越可能是由很多小步的变化构成的,我不清楚这中间应该有一些什么。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把学生放在史料堆里面,让他们体验造房子的过程(大部分体验到的可能是一种无力的痛苦),少部分人大概能够砌上一堵墙。所以,我觉得自己还是不成熟,我要通过实验来了解学生能做到什么。

后来,我和人讨论的时候,对方提出来,如果学生能够做到的话,也不是你老师教的,或者说是初中老师教的,所以其实也没有意义。我不知道,我觉得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不懂的东西太多,是不是只有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知到知,有这样的变化,才算老师做出贡献了?

附:12则材料。

 
材料一: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韩非子·定法》
译文:商鞅定下的法律规定是:“能在战场上取得一个敌人的首级的,可以获得一级爵位的奖赏,想做官的人,可以用这一级爵位换得月薪五十石粮食的官位;斩得两个首级的,可以获得两级爵位的赏赐,想做官的人可以用这两级爵位换得月薪一百石粮食的官。”官爵的升迁是和斩获首级的功劳相称的。

 

材料二: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礼之,此所以乱也。
……
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国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
……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
……
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以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二人主之心……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韩非子·五蠹》
译文:儒者凭借言论、思想破坏法律,墨者的侠凭借他们的技艺破坏禁律。而国家的君主竟然对他们施以礼遇,这就是造成这些国家混乱的原因。
……
现在国内谈论治理国家的人很多,好多人都收藏商鞅、管仲这些政治家、改革者的著作,而国家却陷入贫困,这是因为谈论农业的人多,而真正拿着工具下田的人少;国内谈论军事的人很多,好多人都收藏着孙子、吴起这些军事家的著作,但国家的军事却每况愈下,这是因为谈论军事的人多,穿起铠甲走上战场的人太少的关系。
……
所以,英明君主统治的国家,是没有那些书简流传下来的学问的,凭法律来完成对人民的教化;没有人谈论古代帝王的言行,以国家行政人员为行为的模范;没有人做私下的决斗,都以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为勇气的表现。
……
所以那些统治混乱的国家,他们的学者口述古代帝王的统治方略以假托他们自己的仁义主张,打扮得华丽、漂亮来使他们的诡辩更容易说服人,这些作法质疑国家通行的法律,使君主的内心发生动摇……这样海内即使有破亡的国家、被削灭的王朝,也就不足为怪了。

 

材料三: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齐……燕……魏……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韩非子·有度》
译文:国家没有永远强大的,也没有永远弱小的。法律能够得到有效施行的,国家就走向强大;法律不能得到有效施行的,国家就变得弱小。楚国……齐国……燕国……魏国……这些国家都乱了、弱了,又都不认真执行法律而去营私舞弊,那真是背着柴火去救火,乱弱的局面只会更加严重了!


材料四: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强秦为难。臣窃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
——《韩非子·初见秦》
译文:我听说天下燕、魏、楚、齐、韩这些国家想要联合起来(合纵)和强大的秦国作对。我不由得要偷笑了。世上有三种一定要失败的情况,而这些国家都符合了。我听说:“以混乱攻击治顺的是要失败的,以邪恶攻击正义的是要失败的,以逆势攻击顺势的也是要失败的。”现在这些国家仓库里都是空的,把人都聚集起来,凑出一只百万规模的大军,其中领命戴羽为将军,誓言在阵前决死战斗的不下千人,都说不怕死。可是到了战场上,利刃当前,刑具在后,还是退却逃跑不能拼死。……现在秦国秦国公布法令而实行赏罚,有功无功分别对待。百姓自从脱离父母怀抱,生平还不曾见过敌人,但一听说打仗,跺脚赤膊,迎着利刃,踏着炭火,上前拼死的比比皆是。


材料五:
山东之卒,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携人头,右挟生虏。
——《战国策·韩策一》
译文:六国的军人,顶盔贯甲地去参加会战,而秦军打起仗来是把盔甲都脱了、扔了,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夹着俘虏。


材料六:
(秦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十四年,初为赋。十九年,天子致伯。
——《史记·秦本纪》 司马迁
译文:秦孝公十二年的时候,商鞅兴建咸阳,建筑冀阙(颁布法令的场所),秦国迁都于此。又把乡、聚合并,成为大的县,每个县设县令一名,一共有四十一个县。把田地的边界打开(允许开垦荒地)……十四年,首次征收赋税。十九年,周天子封秦孝公为伯(霸王)。


材料七: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曰‘制’,令为‘诰’,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称为‘皇帝’。他如议。”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
译文:“……就凭我这么一个渺小的人物,居然能兴兵讨平暴乱,倚仗着列祖列宗的威灵,六国之王都已认罪服输,天下已经大体平定。如今若不更改名号就无法与我们取得的功业相称,无法使之流传后世。你们都讨论一下我这个帝王应该用什么名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一起上书说:“过去五帝直接管辖的地区方圆 不过千里之遥,千里之外是侯服、夷服的地区。那时的诸侯有的朝贡,有的不朝贡,天子无法控制。如今陛下起义兵,讨残暴,平定天下,整个国家实行郡县制,一切命令都由朝廷发出,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连传说中的五帝也无法企及。我们与博士商量,共同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三者之中泰皇最尊贵。因此我们大胆建议,您应当称为‘泰皇’,您的命令称为‘制’和‘诏’,您应该自称为‘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加上古代所称的‘帝’字,合称为‘皇帝’;其他就按你们商量的意见办。”


材料八: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惟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
译文:丞相王绾等对始皇说:“各国刚消灭的时候,燕国、齐国、楚国因为地方太远,未尝设立王,没有人去镇压,请封立几个儿子,希望陛下能应允。”始皇把这个建议 交给群臣商讨,群臣都赞成,认为是便宜之计,廷尉李斯建议说:“周文王、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及同姓诸侯很多,然而到了后来彼此疏远,互相攻击,好像仇家一般,诸侯彼此你打我杀,周天子都无法禁止,现在仰赖陛下的神明睿智统一全国,分别设置为郡县,诸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地赏赐,这样很容易管理,天下没有二心,这才是安定国家的方法,设置诸侯并不适当。”始皇说:“前些日子,天下困苦,战争不止,就是因为有诸侯王存在的关系,幸好凭恃着祖先的威灵,国家 才安定下来,再度分封诸侯,是自己树立敌人,要求得安宁,岂不是困难吗?廷尉的建议很对。”


材料九:
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能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
译文:丞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重复,三代的举措不因袭,各自采行自己的方法去治理国家,并不是有意和前代相反,这是时代变迁的原故,现在陛下您创造大事业, 建立万世的功勋,本来就不是这批愚蠢的读书人所能了解,何况他们专说一些飘飘渺渺的三代之事,如何取法呢?前些时候,诸侯们为了互争长短,才用优厚的俸禄 招致游学之士,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政令都由陛下一个人决定,老百姓在家就应该努力农工生产,士人则学习法律政令,现在这群读书人不学当今的律令,却要模仿古人,卖弄知识,批评政府,惑乱人民的听闻。丞相臣李斯冒死上言陛下,从前天下离析混乱,无法统一,所以许多诸侯同时兴起,谈论上古之事,妨碍眼前的行 宜,矫饰虚诞的言语,搅乱名实,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学的即是天下最完美的了,任凭主观,诽谤在上位者所制定的制度。……臣请求陛下下令史官,把非秦朝的典籍都放火烧掉,非博士官的职务而敢暗地里收藏《诗经》、《书经》、诸子百家书的,全部搜出送到官 府焚毁,有敢相聚讨论《诗》《书》的,在市上处死,推崇古代,诽薄当代的,诛杀全族……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一类的书籍,不必销毁,如果有人想学文字法令,必须到官府里向官吏学习。”始皇下诏说:“ 可以依照这个办法去做。”
译文:


材料十: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书也。”秦因急攻韩。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译文:有人把韩非子的书带到了秦国。秦王见到《孤愤》、《五蠹》这些文章,说到:“哎呀,我要是能够见到这个人并能和他往来的话,就算是死也不遗憾了!”李斯(韩非子的同学)说:“这是韩非所写的文章。”秦国于是猛攻韩国(要对方把韩非子交出来)。


材料十一:
各国中以魏国进行变法为最早,开始于魏文侯时。文侯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这些出身于小贵族的士参与政治,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替代。
……
楚在悼王时……用吴起进行变法。当时楚“大臣太重”、“封君太重”,吴起的改革便先从摧毁强大的封建领主势力入手,他下令:“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另外又“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命令这些贵族迁徙到边远旷虚之地。封建领主被铲除之后,国家收入增多了,吴起便用这些钱来养兵。
……
齐威王时,即墨大夫治即墨,“田野辟,民人给”,阿大夫治阿,则“田野不辟,民贫苦”。威王诛阿大夫而重赏即墨大夫,“齐国以治”。威王用邹忌为相,邹忌也注意“谨修法律而督奸吏”。由于齐国和三晋一样地实行君主集权和法治,到威王末年,“齐最强于诸侯”。
——《中国史纲要·第一册》 翦伯赞 主编


材料十二:
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自曲沃并晋,献公患桓庄之族逼,而尽杀群公子。及骊姬之乱,诅无蓄群公子,而晋遂无公族。县制行,当始其时。晋国政权之早得集中,殆亦其国势日隆之一因。……自后晋遂亡,而其所创县制,则三家因之,勿能革也。春秋时,除晋外,行县制者犹有楚。
——《秦汉史》 钱穆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