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最新热门    
 
佚名: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时间:2009-10-18 17:54:14  来源:佚名
 

             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之我见


 

    内容摘要: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问题,从捕捉结合点,渗透环境教育和渗透环境教育给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两方面谈了自己的一管之见。认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人口增长、工程建筑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给后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隐患;认为渗透环境教育有助于拓宽、深化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对中学历史教学传统研究视角的突破;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历史知识的巩固;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要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将教材中已有的史料与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环境  渗透  环境教育

 

    当今,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日益恶化的巨大挑战,人类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的课程计划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中学环境教育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更是人的素质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其他学科一道,肩负起培养学生环保观念与环保技能的责任,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获得积极参与保护、改善环境的动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捕捉结合点,渗透环境教育
   历史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其实质就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本身,就是一部特殊的环境教育教材。人类既是历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又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活动改造和推动历史环境的发展。环境教育的内容虽然在教材中没有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但只要教师用心去寻找、挖掘,加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捕捉到能渗透环境教育的渠道。

    远古之时,人类作为自然环境生物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原始农业产生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开始加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问题也逐渐产生了,从而开始了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发展过程。从中国古代史看,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农业发展中的过度垦殖

    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典型者莫过于汉景帝,他曾在诏书中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王,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农本”思想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时期,因森林破坏严重,文帝、武帝时黄河数次泛滥,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对人类过度开发大自然提出了警告。隋唐时,开发相对较迟的江南地区也围湖造田、向山要田,“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使唐末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五代十国时,江南已是“荒山半寸无遗土,耕遍沿堤锄遍岭”的景象了。北宋时,圩田在南方进一步发展,农民还在山坡上开垦梯田,在江畔、海边开垦田地,对环境破坏较大。元代北方粮食“仰给于江南”。明代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清代继续鼓励垦荒,土地开发达到“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的程度。但生态环境也在迅速的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可见,以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的方式来发展农业得不偿失。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敌溃溢之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教学中,经常讲到人口问题,并把它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局稳定、社会繁荣与否的一个依据。元明之前,人口的增长较为缓慢。人口的适度增加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如西汉、唐代的发展都与之有关。但清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人口迅速膨胀。1741年全国人口数为一亿四千多万,1840年人口已达四亿以上,这是造成现在人口庞大的历史原因。我国虽物产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排在世界第80位;我国拥有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1%的人口,这既是难能可贵的成绩,又是民族的沉重负担。向学生补充解释人口与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人口与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口资源比例失调的话,必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古代农业社会,解决日益增多的人口吃饭问题,主要靠增加耕地面积。耕地的扩大又要通过毁林开荒这种掠夺式的开发来实现,这就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终致生态恶化。虽然古人还认识不到人口大幅度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但已敏感地意识到“食众田寡”给社会和生产造成了巨大压力。早在1793年,乾隆帝就慨叹:“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清代学者洪亮吉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主张以“天地调剂之法”与“君相调剂之法”来解决过剩人口。

3、大兴土木,滥砍滥伐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延续不断的较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使森林植被日益减少。黄河中上游在3000年前有良好的森林和草原,曾经是“翠柏烟峰,清泉灌顶”的景象,森林覆盖率在西周时达53%。因频繁战乱、毁林开荒、大兴土木等原因,使华北、中原、西北一带森林损失殆尽,由此带来的灾难已有目共睹。每每改朝换代或新帝登基,统治者大多要大兴土木,兴建城市和宫苑,长安、洛阳等规模宏大城市的兴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导致秦岭、鄂尔多斯高原等地植被的严重破坏。北京城的营建所需的木料数量惊人,故宫的木料是从四川、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省的深山老林中采伐来的,经过20、30万人奋战14年才建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大,造成华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黄河含沙量的逐渐增加,西北沙漠化面积的日益扩大等环境恶化现象的出现。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之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也迅速发展起来。梁武帝时,仅建康城就有寺院五百多所。北周更拥有寺院三万多所。石窟建筑多集中在生态脆弱的北方,在长期的开凿兴建过程中,对周边森林植被的破坏也很严重,如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周围就流传着“砍完南山材,修起麦积崖”的谚语。

    总之,历史学科与环保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材中涉及到不少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它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史实和依据,通过有机的渗透教育,有利于发挥历史教学的特殊作用,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教育。

 

 


二、渗透环境教育,注入历史教学新活力
  第一,有助于拓宽、深化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保护生态平衡的吁求,现代生态文明的兴起,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富有时代特点和气息的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生态文明价值观等新内涵。而这些又是塑造新一代健康人格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树立关爱地球的道德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载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思想,对于避免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很有意义。唐朝刘禹锡也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交相胜,还相用”告诉我们要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这些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心自然、爱护自然,教育学生学会关心生态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道德观、伦理观、法律观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有助于对中学历史教学传统研究视角的突破。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阶段后,驾驭自然的能力明显提高,但人类的发展始终不能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果仅从人类系统内部去解释历史现象、去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从历史环境中去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及其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将给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如对古代丝织业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直接影响因素是战乱,更深层次的原因既有社会动荡引起的人口大迁徙和技术传播、农业过度开发、战争破坏等因素导致的环境状况的恶化,也有人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棉纺织业等新兴行业的冲击,但主要原因在于环境状况的恶化。只有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的大系统中才能对丝织业重心的转移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回答。1995年历史高考有一道材料题,摘录了一段有关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家陈启源使用机器、创办近代工业企业的资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把有关陈启源艰苦创业、苦心经营的重要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很多考生能总结出陈启源的创业精神、机器生产的优势等,但看不到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尽管材料中有这样的文字:“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  说明不少学生思维形成了定势,只记得教材里讲到了近代民族企业代表新的生产方式,是进步而可贵的,对存在的其他问题视而不见,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观点。比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讲到德国统一后,工业生产迅猛发展,超过了英法,仅次于美国。教材中用了一幅插图《德国萨尔冶金工厂》,从图中我们看到,萨尔区烟囱林立,冶金工厂上空浓烟弥漫,让人触目惊心。教材没有正面讲这一现象,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但也给人类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发达的工业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应负有更大的责任。比如,中国古代史讲到发展经济时,总要提到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等措施,教材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这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但这种不断的开垦,破坏了大片森林、草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学习中,我们应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些政策措施,既看到它的短期效果,更要看到其留下的隐患,1998年的特大洪灾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

    第三,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历史知识的巩固。人类历史的过去性、客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有严格的时空定位和严格的历史环境定位。环境与人类的历史活动息息相关,并构成了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讲到英国近代工业文明起源时,向学生指出,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当欧洲航运中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时,英国抓住历史机遇,发挥优势,使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了刺激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史地的有机联系,在一定的时空和历史环境中考察和阐述历史现象、历史过程,阐明不同时期人类生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培养历史的空间概念,深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巩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进而培养正确的环境意识。

    第四,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秦朝《田律》的阶级实质是地主阶级针对农民、维护自身利益而制订的一些法规,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献。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发现了《田律》的新功能,认为它是一部详尽具体的环境保护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研究古文献的兴趣。又如对“重农抑商” 、“屯田”等历史现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要求学生分析、作出评价,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农为本”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优良传统,但统治者受时代的局限,过分夸大其作用,发展到“重农抑商”,这就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以农为本,作为立国之策放到现代也不算错,但历史上往往因为政策上的误导、理解上的偏差,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垦、围湖造田,导致环境恶化,向学生指出这一消极方面,也富有教育意义。如教材中讲屯田肯定的评价居多,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大规模的屯田,曾经使长城以北的许多地区和河西走廊沙漠化,导致一些森林消失、湖泊萎缩,如果我们把屯田的这一负面影响适当地给学生指出来,其教育意义也不会小。要看到古代农业开发的短期时效,也要看到它长远的消极影响;要看到人口增殖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人口过度膨胀的消极后果;要看到古建筑辉煌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是以森林的消耗为代价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自觉担当起学校环境教育工作。通过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将教材中已有的史料与环境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①《中学历史教学》1999年第12期

②《上海环境教育》2001年第1期

③《历史学习》2001年第3期

④《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年12月第1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