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一段极其珍贵的真实——…
评“献身门”:被证伪的…
谷歌道歉后或退出中国市…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文…
诚信与我演讲稿
《让诚信与我们同行》演…
三益翰林墓
《周易》中的古诗与我国…
文字的起源、媒介与我思…
清代翰林中的孔圣后裔
最新热门    
 
翰林与我的不解缘——邸永君先生在贡院学人沙龙的演讲

时间:2011-04-14 13:01:36  来源:不详
坚守领域 见贤思齐

 

    遵周一良先生提示,我一直仿效翰林前辈为国分忧之使命感,从事科研管理近十年,不辱使命,尽职尽责,先后在《科研管理与评论》杂志发表管理论文五篇,三次在我院“科研管理论坛”上做主讲人,介绍管理经验;最值一书者当属首倡并积极促成我院特殊学科(绝学)扶持工程之设立,其间几经挫折,然屡败屡战,在全院上下有识之士大力支持下,终告成功。而作为学者,我深知聚拢精力之重要。东坡《赤壁赋》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诚良言也。学者作为个体存在,一生苦短,才具受限,只有坚守一个领域上下求索,矻矻穷年,方可有获。尤其是资质鲁钝如我等者,再思四面出击,东游西荡,则此生必废无疑。我谨遵师命,自觉抵制经费、虚名等诸多诱惑,一直坚持在翰林及其相关领域深化拓展,颇有斩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各类文章三十余篇,我提出的“明清科举制度是四级人才结构”之新观点,已被学术界初步接受;2008年,《百科知识》发表我所撰《翰林院与翰林》一文后,至今已连续三年被用做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阅读范文,产生了一定影响;2007年,我所撰《清代翰林院制度》获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使多年夙愿变为现实。  

 

前贤引领 后昆效之

 

    翰林院制度自唐至清,历经十余朝代,行之千三百年,在中华民族的政治、学术、文化及艺术等诸多领域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与此同步,亦造就了中国传统社会最高层次的知识分子集团即翰林群体。其在辅佐国君政务、传承学术文脉、提升文化品位、确立价值取向、引领乡里风俗等方面发挥过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此时此刻,发前辈之流韵遗响,展先贤之潜德幽光,至少在三个领域对当今时代的我辈有启示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