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一段极其珍贵的真实——…
评“献身门”:被证伪的…
谷歌道歉后或退出中国市…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文…
诚信与我演讲稿
《让诚信与我们同行》演…
三益翰林墓
《周易》中的古诗与我国…
文字的起源、媒介与我思…
清代翰林中的孔圣后裔
最新热门    
 
翰林与我的不解缘——邸永君先生在贡院学人沙龙的演讲

时间:2011-04-14 13:01:36  来源:不详
 

    (一)先师曾孔子主张“君子不器”,其内涵是“有教养之人不应只局限于掌握一种技能,而应多才多艺,有全面良好的修养和宽阔无垠的视野”。的确,由于上述价值取向深入人心,形成历史惯性,致使传统社会士大夫也就是当今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大多具备通才素质。前已述及,作为其中的佼佼者,翰林前贤是其典范,同时拥有官员、学者、文人和雅士四种身份。所以进则出将入相,辅佐国君之政务,退则含饴弄孙,引导乡里之风俗。偶有闲暇,则兴会雅集,鸿来雁往,或曲水流觞,登高作赋;或填词绘画,切磋鉴赏,吟风弄月,把酒高歌,优游其间,物我两忘。而当今之我辈,却大多只有单一身份,不少官员无心读书,不思进取,终日营营,其俗至骨;一旦乌纱不保,便成拔毛之凤,落汤之鸡,百无聊赖,苟延残喘。学者除在自身研究领域索尽枯肠,推出“成果”之外,往往目光呆滞,华发苍颜,身无二技,情趣全无。文人无文,语言干瘪,境界低迷;雅士欠雅,志在稻粱,匠气难脱。先辈前贤之睿智洒脱,博学风雅,于俯仰之间,已成陈迹。

 

    必须承认,现代化是世界潮流,中华民族在复兴过程中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在此过程中所失去的文化清单之中,有不少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颇具魅力、很有价值的精华与瑰宝。回首当年风华,忍见当今沦落,足令人慨然长叹,扼腕顿足。国人自古向往文人学士不仅要有德有才有貌,更应有情有义有趣。而趣从何来?无疑当出自琴棋书画印等艺能雅趣,乏艺能而思有品,无异于缘木求鱼也。

 

    (二)古代中国与欧洲各古老王国拥有稳定的贵族世系的情况不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伴随着周期性政治危机的爆发,往往导致王朝更替,玉石俱焚,千古一系的贵族如凤毛麟角,只有被历代统治者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家族可算是跨越朝代而经久不衰者。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又无成熟的保护私有财产的制度,今日得势,刮地三尺,明朝被逮,物尽充官。所以,绵延千载的富家巨室也鲜见于域中。但对文化的推崇,却是一以贯之的传统,若想让家族跨越王朝更替而经久不衰,就必须让子孙读书应举,所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