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志立:读学记,遥想大…
风信子:读书情缘
肖鹰:读书说竹
孙劲松 郭齐勇:优秀传…
方勇:《子藏》总序(节…
朱健:读书不可以有成见
来新夏:读什么书与怎么…
白先勇:没有青年观众 …
为魏忠贤修生祠:读书人…
陈丹青:读书要“自以为…
最新热门    
 
马勇: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时间:2012-2-28 11:52:24  来源:不详

    当然,近代史研究者对莫理循的了解,主要依据1980年代翻译出版的《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这部巨著汇集了莫理循在华期间与各方人士大量通信,为丰富近代中国历史表达提供了许多鲜活史料。不过,在那本通信集中,莫理循也说了许多不太靠谱的八卦,许多道听途说的传闻,这是因为通信毕竟不是公开发表,无须求证,有了想法、知道一点信息就可以说。这是体裁决定的,不足为奇,关键要看研究者是否具有辨明真伪寻找到事实的能力。

 

    现在不一样了。长期研究莫理循的窦坤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读本。这本题为《直击辛亥革命》的资料集不是莫理循的通信,而是莫理循的通讯,是莫理循以首席记者身份在《泰晤士报》所发表的通讯。因为这些通讯是面对西方公众公开发表,莫理循格外注意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时候我们看到他可能偏听偏信发错了消息,一旦被查证,他会很快在这张报纸上刊登更正。比如武昌起义爆发后,莫理循在第一时间向西方发出了武昌交战各方具体情形的报道,强调清军驻守武昌最高最能干的指挥官张彪已被炸死(第92页)。几天后,莫理循通过另外渠道获知张彪死亡消息是假的,遂在《泰晤士报》上发布更正并提供张彪最新信息(第93页)。这就是公开通讯与私人通信在史料上的不同价值。

 

    外国人看辛亥,已有好多种资料出版。而辛亥革命研究,也已走过一百年历史。我们对这段历史已有一个比较程式化的框架,其实如果仔细研读消化莫理循这些西方人的现场记录,或许能够重构一个不一样的框架;许多重大问题,或许能够给予不一样的解释,有助于我们逼近真相,回到现场。

 

    在引发武昌起义的重大事件中,我们过去都注意到了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引发的政治危机,许多研究者由此认为这项政策就是清廷自私的表现,是国进民退,几乎完全站在各地保路运动立场上。其实,如果稍微疏远一下既成见解,从事[注: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congshi]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感情出发,我们就会发现既成看法其实是一种偏见,是有问题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