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学者李泽厚:能不能让中…
学者李泽厚:能不能让中…
思想家的谈话录就如同山…
“希望李泽厚式的思想家…
学界热议:“希望李泽厚…
感受李泽厚旧论新书的哲…
李泽厚:我反对故作高深
李泽厚:中国要防止文革…
李泽厚:中国要防止文革…
李泽厚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最新热门    
 
李泽厚:哲学家不能去做“哲学王”和“帝王师”

时间:2012-3-16 22:03:20  来源:不详
用,他就是有兴趣,忽然有一天,这些东西用上了,可他当初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用。这种思维在中国就很难存在。中国过于“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错误的,几十年里我一直强调这是个重要错误。

 

    刘:这也和中国的生存智慧,或生存焦虑有关。为了生存,大家干活,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两个人脱离人群,冥思苦想,游手好闲,这会影响群体的劳动情绪,于是就阻止、扼杀。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当然从生存这方面看,或者也可以说是良性循环。

 

    李:任何事物都有正负面,利害并存。着重生存的中国实用理性最大的缺陷和弱点,就在于太轻视“逻辑的可能性”,太贬低“无用”的抽象思维。

 

    我过去多次说过,雄辩如孟子[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却常常违反形式逻辑,只能以气势、情感取胜;清醒如荀子,也以无实用价值而反对名家;道家强调的恰恰是逻辑悖论式的辩证观念;韩非[注: 韩非[战国法学家],韩非[配音演员]]看重的只是有现实功能的逻辑。从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起,古人多注重“名(概念)”与“实(现实)”的关系,是“必也正名乎”,而不是“名”的独立发展。这使中国人的心智和语言长期沉溺[注: 沉溺 chénnì 解释 无节制地沉湎或放纵开放分类:文化、汉字、词语、词汇、汉语-chenni]在人事经验和现实成败上。

 

    西方自希腊始对Being的寻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