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又要革命”来施压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
革命的出场与反思的缺席
五四伦理革命与儒家德性…
“排满”革命与国史重建
面向高新科技时代 促进…
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文化的…
“革命文学”论战与报刊…
对中国研究及中国在世界…
最新热门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传奇(上)

时间:2009-8-8 16:54:01  来源:不详
免了文学批评。可是,在李扬看来,曲波的这一描写,“却大都是从古代小说中学来的知识”(76)。而为了更完整的描述这一搏奕过程,我将以“土匪”这一核心叙事要素为例来继续进行讨论。
  在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匪”历来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它不仅和“绿林”纠缠不清,有时也和“侠”相互重叠(77)。因此,“公案”和“侠义”常常互为补充,而“朝廷”和“江湖”亦时分时合。导致这样一种叙事特征的,多少和“读者”的身份重叠有关。当阅读者脱离了自己真实的存在境遇,所谓“江湖”常常会成为一个“新异”的传奇领域,从而满足一种“非非”式的想像;但是,当阅读者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乡村或者城市——便会感受到“匪”对自己所在的生活世界的威胁。这样一种身份的重叠,不仅会对对象进行意识形态的修订,对象亦会在这种修订中分裂成不同的身份——匪、绿林、侠、捕快,等等,从而为阅读提供一种安全的边界。但事涉中国革命历史的讲述,则更为复杂。
  这一复杂性在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构成了意识形态的核心内涵,用此一观点讲述中国历史,《水浒》人物就必然成为农民起义的典范,并被纳入中国革命的历史谱系之中,这一观点,在毛泽东《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中已有充分表述(78)。而在革命实践中,所谓“土匪”亦有加入革命的事例,最为著名的当是井冈山时期的王佐、袁文才部(79)。实际上,早期共产党人中的一些杰出领袖,比如毛泽东、李大钊、彭湃、刘志丹等,都认识到中国农村社会中“秘密会社”的重要存在作用,并不惜和当时的中央决议对抗,而将这些复杂力量吸引到革命队伍之中(80)。但是,重要的显然并不仅仅只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而是为何事隔多年之后,当代文学重新展开这一对“土匪”的叙事和想像。
  在某种意义上,或许正是当时主流文化(国家政治/新文化)对武侠小说的压抑,而使得这一小说类型的某些核心的叙事要素,悄悄地向“革命通俗文学”转移,并且成功地使“侠”和“匪”获得身份的重新解释。在这一解释中,“土匪”被分成两类,而且程度不等地介入到政党政治之中:一类迹近恶霸,比如《林海雪原》中的许大马棒、座山雕之类,而且本身也已经成为“国民党反对派”中的一员,因此,和此类土匪的斗争,也就相应延续了“公案小说”的传统;而另一类“土匪”则更近于《水浒》中的英雄好汉,比如《红旗谱》中的李霜泗,等等。这一类“土匪”才真正构成“革命通俗文学”的叙事对象。
  
  这样一类“土匪”既兼具了传统“绿林好汉”的特点,从而唤起了读者(也包括作者)的阅读记忆,同时,意识形态的介入,强化了他们身上或者行为的“阶级反抗”的特征,从而为阅读提供了一种隐秘的现实联系,因此构成的,正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的双重阅读,同时划定了叙事和阅读的安全边界。一些研究者据此而将这些人物纳入“民间”谱系中加以考察,并以为他们身上的艺术魅力正是来自于“民间”的草根性质(81),大致是不错的。
  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这些人物,无论是《苦菜花》里的柳八爷,还是《红旗谱》中的李霜泗,或者《小城春秋》里的吴七,他们本身并不是小说的主角,或者说,只是一些“次级英雄”,而且还需要领导和改造。如果我们把小说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在文本内部,也存在着一种“互文性”,故事和故事之间,人物和人物之间,构成了种种复杂的互为指涉的生产关系,故事和人物的意义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可能被相互地生产出来。
  在这一意义上,这些人物的周边,往往存在着另一些更高级的“英雄”,他们之间构成的,正是这样一种相互生产的关系。《苦菜花》中的“柳八爷”往往被视之为“民间”的艺术典型,的确,相对于“柳八爷”,小说的另一英雄“于得海”显得面容模糊,但是,即使“柳八爷”也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过场人物,把这一人物从小说整体中抽象出来,显然并不能说明小说整体的成功或者失败。而且,在小说中,“柳八爷”的形象描述,真正成功或者感人之处,正在于“枪毙马排长”一节。在这一节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也正是“政治”如何改造“土匪”,换言之,只有在“于得海”这一文本中,才可能生产出“柳八爷”的文本,或者说,离开“于得海”,“柳八爷”的意义很难独立存在。因此,“柳八爷”的叙述成功又是在和“于得海”的互为指涉中得以完成的。我以为,这可能会是讨论文本内部的“互文性”的一个案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