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张家山汉简《具律》121…
张家山汉简《金布律》中…
张家界市旅游商品创新开…
黄遵宪文学创作与客家山…
最新热门    
 
张家山漢簡釋文與注釋商補

时间:2009-8-8 16:57:30  来源:不详
“无”,原釋文作“無”。《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同[45]。按:據圖版,此是“无”字。據《說文》,“无”是“無”之奇字。釋文宜作“无(無)”。

 

人有九繳(竅)十二節,皆 (作)而居  《十問》43

”,原釋文作“設”。《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同[46]。按:從圖版來看,此字右部與《合隂陽》107“股”所從“殳”異。分析構形,其右下部從“又”,右上部與53號簡“芒”、69號簡“忘”所從“亡”同。“乍”、“亡”作為偏旁多見混的例子,此處可以直接釋為從“乍”從“又”,即是“ ”字。“ ”與“作”均以“作”為聲符,當可通用。“ ”當讀作“作”。《說文》:“作,起也。”典籍有“作居”。《穆天子傳》卷5:“天子作居范宮,以觀桑者。”“皆 (作)而居”指(人的十二經脈)都興起而發生作用,處在人體內。“皆 (作)而居”似與同簡的“俱生”同義。

 

㱃(飲)走獸泉英  《十問》89

“㱃”,原釋文作“飲”。《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同[47]。按:從圖版來看,此字左部從今、酉,是“㱃”字,讀作“飲”。《十問》、《天下至道談》等多見此字,原釋文作“飲”。宜作“㱃(飲)”。

 


[1]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第241~242頁,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

[2]劉樂賢:《馬王堆天文書考釋》,第29頁,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3]劉釗:《郭店楚簡校釋》,第90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4]彭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注釋》,第46~47頁,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5]彭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注釋》,第56頁。

[6]彭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注釋》,第58頁。

[7]彭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注釋》,第61頁。

[8]彭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注釋》,第67頁。

[9]彭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注釋》,第72頁。

[10]彭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注釋》,第117~121頁。

[11]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第280頁。

[12]劉釗:《<張家山漢墓竹簡>釋文注釋商榷(一)》,簡帛研究網站,02-10-18。後發表于劉釗:《<張家山漢墓竹簡>釋文注釋商榷(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5月第3期。

[13]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第681頁,齊魯書社,1989年7月。

[14]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滙纂》,第115頁,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15]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第296頁。

[16]陳斯鵬:疑釋“落”之字,筆劃雖略有磨損,但可以肯定决非“落”字,仔細推敲,與同簡“要”字極似,疑也當釋“要”,讀爲“腰”。(參見陳斯鵬:《張家山漢簡<引書>釋文注釋商補》,http://www.jianbo.org/Wssf/2002/chensipeng02.htm)

[17]“匽”,原釋文作屈(?),此從劉釗先生釋作匽(偃)。(劉釗:《<張家山漢墓竹簡>釋文注釋商榷(一)》,簡帛研究網站,02-10-18。後發表于《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5月第3期。)

[18]陳斯鵬:《張家山漢簡<引書>補釋》,《江漢攷古》,2004年1期。

[19]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第26頁,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

[20]“亶”從“ ”、從“旦”。

[21]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第1019~1021頁,中華書局,1998年9月。

[22]高大倫:《张家山漢簡〈引書〉研究》,第153、159頁。

[23]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第873頁。

[24]典籍多用“卻”字,為敍述方便而寫作“却”。

[25]高大倫:《张家山漢簡〈引書〉研究》,第159頁。

[26]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第298頁。

[27]陳斯鵬:第二字釋“倍”非是,字從人從言,顯爲“信”字無疑。秦漢簡帛中“言”有時寫得有點像“咅”,其區別在中部:前者是一橫,後者是兩斜筆,判然不混。(參見陳斯鵬:《張家山漢簡<引書>釋文注釋商補》,http://www.jianbo.org/Wssf/2002/chensipeng02.htm)

[28]參見駢宇騫編著:《银雀山漢簡文字編》,第321頁,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

[29]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第14頁,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

[30]金立:《江陵鳳凰山八號漢墓竹簡试释》,《文物》,1976年6月。

[31]同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