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关于王老吉主演的文字游…
关于金融危机的18个为什…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
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
关于风水,周易,中医的…
关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指导理…
关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和伦理…
最新热门    
 
关于《忠信之道》的性质的再讨论

时间:2009-8-8 16:57:58  来源:不详
量例证与孔子在陈蔡之间直接挂钩。

再其次,我们可以找到后人引用上述三篇的文字,虽没有说是孔子在陈蔡间说的,但说明是孔子的话。这样,虽然不能直接说明这三篇是陈蔡之间的言论,但可以证明它们是孔子的言论。

  我们可以看到,在《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中,在“孔子曰”下出:

故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矣;外内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者矣。

很明显它就是《忠信之道》的:

忠積則可親也,信積則可信也。忠信積而民弗親信者,未之有也。

最有意思的是它们都是孔子回答子张的。

实际上,《說苑》引孔子的话:

孔子謂弟子曰:“水而尚可以忠信,義久而身親之,況於人乎?”

又《孔子家語》的:

孔子謂弟子曰:“二三子識之,水且猶可以忠信成身親之,而況於人乎!

也一定以此为本,其意思都是忠信积累可以使民亲。

  此外,学者们已经发现的《礼记·表记》中的:

子曰:“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也是引用孔子的话,也是讲信。

  实际上,《忠信之道》的上述一段话的全文是:

口惠而實弗從,君子弗言爾。心□□□親,君子弗申爾。

  其中不但“口惠而實不至”在后来被引用为孔子的话,下一句也是如此:

公曰:“何謂君子?”孔子曰:“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怨咎仁義在身而色無伐,無伐善之色也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通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

见于《孔子家語》。“言必忠信”是《忠信之道》的核心,则《忠信之道》这段话可以补足为

口惠而實弗從,君子弗言爾。心怨而色親,君子弗申爾。

  《孔子家語》和《礼记·表记》都对《忠信之道》的话作更详细的阐发,所本是这一段话。

此外,廖名春先生也找到《中庸》指名引用孔子在《唐虞之道》中的话(《中国哲学》20辑)。

除了点名引证孔子外,因为《穷达以时》、《忠信之道》和《唐虞之道》是孔子的言论,而且在儒家中广为流传,则在当时一定受到重视,多被引用。因此没有言明是孔子言论的直接引用也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除了学者找到的大量与《穷达以时》有关的文字外,裘锡圭先生等找到了《唐虞之道》的话在《管子》中被引用(载《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

我们还可以看到,《忠信之道》的下面一段话:

忠之為道也,百工不楛,而人養皆足。

在《荀子》中也被引用:

百工將時斬伐,佻其期日,而利其巧任,如是,則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

百工忠信而不楛,則器用巧便而財不匱矣。

它们都见于《王霸》篇。在这篇里,荀子讲以忠信治国,而且引文中又直接以忠信论百工。

根据我们的理解,这三篇是孔门公认的孔子言论,则在儒家中一定受到重视,因此三篇的思想甚至话语都应该在儒家文献中以各种被引用,可以找得到。

到目前我只粗略地作了一下《忠信之道》,现在为回答疑问先写出来,以后一定还能发现更多的。但我想,论据现在应该已经足够了。

这里还有另外两个问题。

一是这三篇的文字被这么多人引用,会不会是它们其实是孔子言论的杂汇。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楚简孔子论说辨证》中,我们在多篇文章中集中论述了这三篇从文字、词汇、内容、逻辑、情绪到目标都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只可能是后人引用它们。这一点学者们是一致认同的。

二是这三篇的性质。学者批评我一会儿说它们是孔子的言论,一会儿又说它们是孔子门徒的作品。

其实我的观点是简单明确的,只是可能没有统一说明。我们认为这三篇是不可能是孔子的原话,因为它们太完整统一,文学性太强。实际上我们在上文已经说明,从孔子发论,主要门徒转述,到次要门徒记录,到后来不断整理加工,成篇的文字与孔子原话相去已经太远。

但从一开始它们就被当成是孔子的话记录的,从楚简中这几篇的文字(《楚简孔子论说辨证》P66一文)的性质,到众多的对孔子指名引用,都可以看出孔门是一致将它们作为孔子的话来看的,都直接引为孔子的话。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不但孔子的门徒这样看,孔子本人也有可能是承认的。

它们不是孔子原话,但孔子门人和战国时代的人(甚至孔子自己)都把它们作为孔子的原话或意思来使用。这是两个问题。

(六)

 

 

我们还必须考虑一个特别重要的证据。

在《穷达以时》中,论及的最后一个古人是与孔子同时而早死的伍员,而且伍员死于孔子厄于陈蔡后三年。《穷达以时》论及的古人最后一个是孔子的同时代人,这是《穷达以时》为孔子所发的一个有力的内证。问题出在《穷达以时》使用了厄于陈蔡三年后的事件。这是王志平先生的《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丛考》一文立论的基础。

王志平先生因此认为《穷达以时》很晚,是荀子学派的作品。我们先不考虑反驳意见,先来看一个有趣的证据。

我们的观点是,《穷达以时》中论及的最后一个古人是与孔子同时而早死的伍员,这是《穷达以时》为孔子所发的一个内证。矛盾出现在,孔子最开始在陈蔡是举伍员为“先穷后发”的例证的。几年后伍员被戮,这个例子成了反例,所以不得不改为反面的例证,说他是先达后穷死了。

这说明《穷达以时》等三篇经过了多年的流传加工,不但为孔子弟子所为,孔子本人都能可能有份。

这种考虑可以找到一个有趣的例证。

《越绝书》第15卷有一段评论伍员话:

問曰:“子胥未賢耳。賢者所過化,子胥賜劍,欲無死,得乎?”

(答:)“盲者不可示以文繡,聾者不可語以調聲。瞽瞍不移,商均不化。湯繫夏臺,文王拘於殷。時人謂舜不孝,堯不慈,聖人不悅下愚,而況乎子胥?當困於楚,劇於吳,信不去耳,何拘之有?

孔子貶之奈何?其報楚也,稱子胥妻楚王母,及乎夷狄。貶之,言吳人也。”

关键是回答者的话,明显是在引用《穷达以时》:“瞽瞍不移”是关于舜的,其它汤、文王不见于《穷达以时》,但见于《说苑·杂言》中的与《穷达以时》有关的文字,作“昔者汤困于吕,文王困于羑里”。

更重要的,引话后面专门讲这些人穷时如何被人贬抑(这是这段话的重点,讨论人在倒霉的时候总有人说他的不是),这段话在《穷达以时》中就是“誉毁在旁”云云一段,正好不见于《论语·卫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